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OLYAMIDE 5X FIBER,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21/142677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polyamide 5X fiber, the raw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same at least include: 1,5-pentanediamine and long-carbon-chain dibasic acid; alternatively, a polyamide 5X obtained by polymerization of 1,5-pentanediamine and long-carbon-chain dibasic acid as monomers. The 1,5-pentanediamine or the long-carbon-chain dibasic acid is prepared by a bio-based raw material by means of a fermentation method or an enzymatic conversion method, and the long-carbon-chain dibasic acid is at least one of aliphatic long-carbon-chain dibasic acid of C6-20. The polyamide 5X fiber includes pre-oriented yarn, textured yarn, fully drawn yarn, a staple fiber, industrial yarn, and bulked continuous filaments and monofilaments, preferably pre-oriented yarn, textured yarn, and fully drawn yarn. The used production raw materials of the polyamide 5X resin are made by means of a biological method and are green materials. The polyamide 5X fiber has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dimensional stability, softness, quick-drying performance, and dyeing properties.

Inventors:
SUN CHAOXU (CN)
LIU XIUCA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72329
Publication Date:
July 22, 2021
Filing Date:
January 15, 202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ATHAY BIOTECH INC (CN)
CIBT AMERICA INC (US)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8G69/26; D01F6/60; D01D5/08
Foreign References:
CN110904524A2020-03-24
CN106868623A2017-06-20
CN106868623A2017-06-20
CN106637471A2017-05-10
CN106835329A2017-06-13
CN106868624A2017-06-20
CN106894106A2017-06-27
CN106906533A2017-06-30
CN106958046A2017-07-18
CN108505134A2018-09-07
CN108796653A2018-11-13
CN108505133A2018-09-07
CN106884215A2017-06-23
CN108301062A2018-07-20
CN108505135A2018-09-07
CN108505136A2018-09-07
CN103966681A2014-08-06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4092169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NTD UNIV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LTD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聚酰胺 5X纤维, 其特征在于: 其生产原料至少包括: 1,5 -戊二胺和长碳链二元 酸; 或者, 以 1,5 -戊二胺和长碳链二元酸为单体聚合得到的聚酰胺 5X。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 其特征在于: 所述 1,5 -戊二胺和 /或所述长碳 链二元酸由生物基原料通过发酵法或酶转化法制备而成; 和 /或, 所述长碳链二元酸为 C6-20的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 长碳链二 元酸包括己二酸、癸二酸、十一碳二元酸、十二碳二元酸、十三碳二元酸、十四碳二元酸、 十五碳二元酸、 十六碳二元酸、 十七碳二元酸、 十八碳二元酸、 马来酸和 A9-l,18十八烯 二元酸; 优选地, 所述长碳链二元酸为癸二酸。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碳链二元酸为癸二酸,所述聚酰胺 5X树脂为聚酰胺 510树脂,所述聚酰胺 510 树脂的相对粘度为 2.2-2.8, 优选为 2.4-2.7;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齐聚物含量为 l.Owt%以下, 优选为 0.8wt%以下;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含水率为 100-1200ppm, 优选为 300-800ppm; 和 /或, 数均分子量为 20000-45000, 优选为 28000-43000; 和 /或, 分子量分布为 1.5-2.2, 优选为 1.6-1.8; 和 /或,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 5X纤维包括聚酰 胺 510纤维、 聚酰胺 511纤维、 聚酰胺 512纤维、 聚酰胺 513纤维、 聚酰胺 514纤维、 聚 酰胺 515纤维、 聚酰胺 516纤维、 聚酰胺 517纤维和聚酰胺 518纤维, 优选为聚酰胺 510 纤维。

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 5X纤维包括预取向丝、 加弹丝、 全牵伸丝、 短纤维、 工业丝、 连续膨体 长丝与单丝, 优选为预取向丝、 加弹丝、 全牵伸丝。

6.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聚酰胺 5X 纤维为聚酰胺 510 预取向丝, 所述聚酰胺 510 预取向丝的纤度为

10-350dtex, 优选为 20-300dtex, 进一步优选为 30-200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40-100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的断裂强度为 3.0-4.2cN/dtex, 优选为 3.1-3.8cN/dtex, 进一 步优选为 3.2-3.7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3.3-3.6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的模量为 20.0-35.0cN/dtex, 优选为 22.0-33. OcN/dtex, 进一 步优选为 24.0-30.0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26.0-28.0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 预取向丝的断裂伸长率为 60-90%, 优选为 63-86%, 进一步优选为 68-82%, 更进一步优选为 72-78%;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的沸水收缩率为 8%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7%以下, 更进一步 优选为 6%以下。

7.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 5X纤维为聚酰胺 510加弹丝,所述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纤度为 10-200dtex, 优选为 20-100dtex, 进一步优选为 30-80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40-60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断裂强度为 3.5-5.3cN/dtex, 优选为 3.8-5.0cN/dtex, 进一步 优选为 4.0-4.8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4.3-4.6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模量为 22.0-38.0cN/dtex, 优选为 24.0-36.0cN/dtex, 进一步 优选为 26.0-34.0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28.0-32.0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断裂伸长率为 20-50%,优选为 23-45%,进一步优选为 28-40%, 更进一步优选为 32-36%; 和 /或, 所述 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沸水收缩率为 7%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6%以下, 更进一步 优选为 5%以下; 和 /或, 所述 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回潮率为 2.2%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2.0%以下, 更进一步 优选为 1.8%以下; 和 /或, 所述 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卷曲收缩率为 35-55%, 进一步优选为 38-52%, 更进一步 优选为 42-48%; 和 /或, 所述 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卷曲稳定度为 38-58%, 进一步优选为 40-55%, 更进一步 优选为 43-50%;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上染率为 290%, 优选为 293%, 进一步优选为 295%, 更进一 步优选为 297%; 和 /或, 所述 聚酰胺 510 加弹丝的染色温度为 80-115°C, 优选为 85-1KTC, 进一步优选为 88-105°C, 更进一步优选为 92-100°C。

8.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聚酰胺 5X 纤维为聚酰胺 510 全牵伸丝, 所述聚酰胺 510 全牵伸丝的纤度为

10-350dtex, 优选为 20-300dtex, 进一步优选为 30-200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40-100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断裂强度为 4.0-6.0cN/dtex, 优选为 4.3-5.7cN/dtex, 进一 步优选为 4.5-5.3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4.7-5.0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模量为 24.0-38.0cN/dtex, 优选为 26.0-36.0cN/dtex, 进一 步优选为 28.0-34.0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30.0-32.0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 全牵伸丝的断裂伸长率为 20-60%, 优选为 25-55%, 进一步优选为 30-50%, 更进一步优选为 35-45%;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沸水收缩率为 10%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9%以下, 更进一 步优选为 8%以下; 和 /或, 所述 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回潮率为 2.2%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2.1%以下, 更进一步 优选为 1.9%以下;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上染率为 290%, 优选为 292%, 进一步优选为 294%, 更进 一步优选为 296%;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染色温度为 80-115°C, 优选为 83-1KTC, 进一步优选为 86-105°C, 更进一步优选为 90-100°C。

9、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 4或 6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 将 1,5 -戊二胺和癸二酸聚合, 形成聚酰胺 510熔体; 或者, 将聚酰胺 510树脂通 过螺杆加热至熔融状态, 形成聚酰胺 510熔体;

(2)、 将所述聚酰胺 510熔体通过熔体管道输送到纺丝箱体中, 经计量泵准确计量后, 注入到纺丝组件中, 从喷丝孔挤出;

(3)、对挤出的初生纤维进行冷却、上油、拉伸、卷绕,得到所述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 1 ) 所述螺杆采用四区加热, 其中一区温度为 180-220 °C , 优选为 190-2KTC ; 二区温度为 210-240°C, 优选为 220-230°C ; 三区温度为 220-250 °C, 优选为 230-240 °C ; 四 区温度为 240-260 °C, 优选为 245-255°C ; 和 /或, 步骤 (2)中, 所述箱体温度为 245-265 °C, 优选为 250-260 °C ; 组件压力为 12-20MPa, 优选为 14-18MPa; 和 /或, 步骤 (3)中, 所述冷却包括侧吹风与环吹风冷却, 优选环吹风冷却; 和 /或, 风速优选为 0.3-0.6m/s, 进一步优选为 0.4-0.5m/s; 和 /或, 风温为 18-24 °C, 优选为 20-23 °C, 进一步优选为 21-22 °C ; 和 /或, 所述上油为油嘴上油; 上油浓度为 0.4-0.6wt%, 优选为 0.45-0.55wt%, 进一步优选为 0.48-0.52wt%; 和 /或, 所述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4000-4600m/min ,优选为 4200-4500m/min,进一步优选 为 4300-4400 m/min。

11、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 4或 7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经导丝器到第一罗拉, 在第一热箱中进行热拉伸; b)采用冷却板冷却定型, 通过假捻器, 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 网络器, 上油; c)卷绕, 得到聚酰胺 510加弹丝。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 所述热拉伸 的倍数为 1.2- 1.5, 优选为 1.25-1.44, 进一步优选为 1.3- 1.4; 和 /或, 所述热拉伸 的温度为 150-200 °C ,优选为 160-190°C ,进一步优选为 170-180°C;和 /或, 所述 上油为油嘴上油; 上油浓度为 2.4-2.8wt%, 优选为 2.5-2.7wt%, 进一步优选为 2.55-2.65wt%; 和 /或, 所述假捻器速 比 D/Y为 1.3-2.0, 优选为 1.4-1.8, 进一步优选为 1.5-1.6; 和 /或, 所 述网络器内压 缩空气压力位 0.3-1.4MPa, 优选为 0.5-l.lMPa, 进一步优选为 0.7-0.9MPa; 和 /或, 所述卷绕时的卷绕速度为 500-800m/min,优选为 550-700m/min,进一步优选为 600-650 m/min; 和 /或, 所述卷绕时的卷绕超喂入为 2-8%, 优选为 3-7%, 进一步优选为 4-6%。

13、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 4或 8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1)、 将 1,5 -戊二胺和癸二酸聚合, 形成聚酰胺 510熔体; 或者, 将聚酰胺 510树脂通 过螺杆加热至熔融状态, 形成聚酰胺 510熔体;

(2)、 将所述聚酰胺 510熔体通过熔体管道输送到纺丝箱体中, 经计量泵准确计量后, 注入到纺丝组件中, 从喷丝孔挤出;

(3)、 对挤出的初生纤维进行冷却、 上油、 拉伸、 卷绕, 得到所述聚酰胺 510纤维; 所述卷绕前包括热定型工艺, 热定型温度为 160-200 °C, 优选为 170-190°C, 进一步优 选为 180- 185 °C, 和 /或, 所述 上油为油嘴上油; 上油浓度为 0.8-1.2wt%, 优选为 0.9-l.lwt%, 进一步优选为 0.95-1.05 wt%; 和 /或, 所述拉伸倍数为 1.3-3.5, 优选为 1.5-3.0, 进一步优选为 1.8-2.5; 和 /或, 所述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4200-4800m/min,优选为 4400-4700m/min,进一步优选 为 4500-4600 m/min。

14、 如权利要求 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 5X纤维在针织或梭织面料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 种聚酰胺 5X纤维 及其制备 方法与应 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聚酰胺材料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聚酰胺 5X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酰胺纤维是指纤维大分子主链由酰胺键连接 起来的一类合成纤维; 是世界上最早投 入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之一, 在合成纤维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聚酰胺纤维种类繁 多, 目前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最广泛的是聚酰胺 6和聚酰胺 66为主。 聚酰胺 6、 聚酰胺 66 主要用于纺制合成纤维, 称为锦纶 6和锦纶 66。 聚酰胺 6/66民用丝具主要应用涉及: 袜 子、 蕾丝内衣、 束身衣、 运动内衣、 婚纱礼服、 休闲夹克、 运动服、 风雨衣、 冲锋衣、 速 干衣、 防寒服、 户外帐篷、 睡袋、 登山包等领域; 而工业丝被广泛应用于如帘子线、 传动 带、 软管、 绳索、 渔网、 轮胎、 降落伞等领域。 此外 , 目前的聚酰胺产品基本上都是以石油的衍生物 作为原料制得, 例如市场占 有 量最大的尼龙 6和尼龙 66,它们的原料己内酰胺和己二酸是通过苯类同 系物经过加氢再 氧 化等一系列反应制得 , 己二胺是通过丁二烯或丙烯腈先合成己二腈再 通过催化加氢方法 制备, 整个合成工艺复杂, 且存在一定污染。 长期 以来, 人们期待着使用通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来 生长的可再生植物资源 作 为起始材料, 来制备与现有品种尼龙性能相当的绿色尼龙, 解决对非再生能源的依赖, 建 造循环型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于通过赖氨酸脱羧得到的 1,5 -戊二胺作为原料制得 的聚酰胺, 尤其是聚酰胺 5X(PA5X), 其作为植物来源的聚合物令人非常期待。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低缩柔软速干易染聚酰 胺 5X预取向丝、加弹丝 与牵伸丝。 本公开的第二个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胺 5X预取向丝、 加弹丝与牵伸丝的制备方法。 本公开的第三个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胺 5X 纤维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 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聚酰胺 5X纤维] 一种聚酰胺 5X 纤维, 其生产原料至少包括: 1,5 -戊二胺和长碳链二元酸; 或者, 以 1,5 -戊二胺和长碳链二元酸为单体聚合得到的聚 胺 5X树脂。 所述 1,5 -戊二胺和 /或所述长碳链二元酸由生物基原料通过发酵 或酶转化法制备而 成; 和 /或, 所述长碳链二元酸为 C6-20的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 长碳链二 元酸包括己二酸、癸二酸、十一碳二元酸、十 二碳二元酸、十三碳二元酸、十四碳二元酸、 十五碳二元酸、 十六碳二元酸、 十七碳二元酸、 十八碳二元酸、 马来酸和 A9-l,18十八烯 二元酸; 优选地, 所述长碳链二元酸为癸二酸。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相对粘度为 2.2-2.8, 优选为 2.4-2.7。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齐聚物含量为 l.Owt%以下, 优选为 0.8wt%以下。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含水率为 100-1200ppm, 优选为 300-800ppm。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 20000-45000, 优选为 28000-43000。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 1.5-2.2, 优选为 1.6-1.8。 所述聚酰胺 5X纤维包括聚酰胺 510纤维、 聚酰胺 511纤维、 聚酰胺 512纤维、 聚酰 胺 513纤维、 聚酰胺 514纤维、 聚酰胺 515纤维、 聚酰胺 516纤维、 聚酰胺 517纤维和聚 酰胺 518纤维, 优选为聚酰胺 510纤维。 所述聚酰胺 5X纤维包括预取向丝、 加弹丝、 全牵伸丝、 短纤维、 工业丝、 连续膨体 长丝与单丝, 优选为预取向丝、 加弹丝、 全牵伸丝。 所述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的纤度为 10-350dtex, 优选为 20-300dtex, 进一步优选为 30-200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40-100dtex ; 和域, 所述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的断裂强度为 3.3-4.2cN/dtex, 优选为 3.4-4.1cN/dtex, 进一 步优选为 3.5-4.0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3.6-3.9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的模量为 20.0-35.0cN/dtex, 优选为 22.0-33. OcN/dtex, 进一 步优选为 24.0-30.0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26.0-28.0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 预取向丝的断裂伸长率为 60-90%, 优选为 63-86%, 进一步优选为 68-82%, 更进一步优选为 72-78%;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的沸水收缩率为 8%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7%以下, 更进一步 优选为 6%以下; 和 /或, 所述 聚酰胺 510 加弹丝的纤度为 10-200dtex, 优选为 20-100dte X , 进一步优选为 30-80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40-60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断裂强度为 3.5-5.3cN/dtex, 优选为 3.8-5.0cN/dtex, 进一步 优选为 4.0-4.8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4.3-4.6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模量为 22.0-38.0cN/dtex, 优选为 24.0-36.0cN/dtex, 进一步 优选为 26.0-34.0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28.0-32.0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断裂伸长率为 20-50%,优选为 23-45%,进一步优选为 28-40%, 更进一步优选为 32-36%; 和 /或, 所述 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沸水收缩率为 7%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6%以下, 更进一步 优选为 5%以下; 和 /或, 所述 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回潮率为 2.2%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2.0%以下, 更进一步 优选为 1.8%以下; 和 /或, 所述 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卷曲收缩率为 35-55%, 进一步优选为 38-52%, 更进一步 优选为 42-48%; 和 /或, 所述 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卷曲稳定度为 38-58%, 进一步优选为 40-55%, 更进一步 优选为 43-50%;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上染率为 290%, 优选为 293%, 进一步优选为 295%, 更进一 步优选为 297%; 和 /或, 所述 聚酰胺 510 加弹丝的染色温度为 80-115 ° C, 优选为 85-1KTC, 进一步优选为 88-105 ° C, 更进一步优选为 92-100 ° C。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纤度为 10-350dtex, 优选为 20-300dtex, 进一步优选为 30-200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40-100dtex ; 和域,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断裂强度为 4.0-6.0cN/dtex, 优选为 4.3-5.7cN/dtex, 进一 步优选为 4.5-5.3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4.7-5.0cN/dtex;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模量为 24.0-38.0cN/dtex, 优选为 26.0-36.0cN/dtex, 进一 步优选为 28.0-34.0cN/dtex, 更进一步优选为 30.0-32.0cN/dtex; 和 /或, 所述 聚酰胺 510 全牵伸丝的断裂伸长率为 20-60%, 优选为 25-55%, 进一步优选为 30-50%, 更进一步优选为 35-45%;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沸水收缩率为 10%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9%以下, 更进一 步优选为 8%以下; 和 /或, 所述 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回潮率为 2.2%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2.1%以下, 更进一步 优选为 1.9%以下;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上染率为 290%, 优选为 292%, 进一步优选为 294%, 更进 一步优选为 296%; 和 /或, 所述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染色温度为 80-115 ° C, 优选为 83-1KTC, 进一步优选为 86-105 ° C, 更进一步优选为 90-100 ° C。

[一种聚酰胺 5X纤维的制备方法] 所述 的一种聚酰胺 5X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 1,5 -戊二胺和癸二酸聚合, 形成聚酰胺 510熔体; 或者, 将聚酰胺 510树脂 通过螺杆加热至熔融状态, 形成聚酰胺 510熔体;

(2)、 将所述聚酰胺 510熔体通过熔体管道输送到纺丝箱体中, 经计量泵准确计量后, 注入到纺丝组件中, 从喷丝孔挤出;

(3)、对挤出的初生纤维进行冷却、上油、拉 伸、卷绕,得到所述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 步骤 ( 1 ) 所述螺杆采用四区加热, 其中一区温度为 180-220 ° C , 优选为 190-2KTC ; 二区温度为 210-240 ° C, 优选为 220-230 ° C ; 三区温度为 220-250 ° C, 优选为 230-240 ° C ; 四 区温度为 240-260 ° C, 优选为 245-255 ° C。 步骤 (2)中, 所述箱体温度为 245-265 ° C, 优选为 250-260 ° C ; 组件压力为 12-20MPa, 优选为 14-18MPa; 和 /或, 步 骤 (3)中, 所述冷却包括侧吹风与环吹风冷却, 优选环吹风冷却; 风速优选为 0.3-0.6m/s, 进一步优选为 0.4-0.5m/s; 和 /或, 风温为 18-24 ° C, 优选为 20-23 ° C, 进一步优 选为 21-22 ° C ; 和 /或, 所述上油为油嘴上油 ; 上油浓度为 0.4-0.6wt%, 优选为 0.45-0.55wt%, 进一步优选为 0.48-0.52wt%; 和 /或, 所述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4000-4600m/min ,优选为 4200-4500m/min,进一步优选 为 4300-4400 m/min。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聚酰胺 510加弹丝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经导丝器到第一罗拉, 在第一热箱中进行热拉伸; b)采用冷却板冷却定型, 通过假捻器, 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 网络器, 上油; c)卷绕, 得到聚酰胺 510加弹丝。 所述热拉伸 的倍数为 1.2- 1.5, 优选为 1.25-1.44, 进一步优选为 1.3- 1.4; 和 /或, 所述 热拉伸的温度为 150-200 ° C, 优选为 160-190 ° C, 进一步优选为 170-180 ° C ; 和 /或, 所述 上油为油嘴上油; 上油浓度为 2.4-2.8wt%, 优选为 2.5-2.7wt%, 进一步优选为 2.55-2.65wt%; 和 /或, 所述假捻器速 比 D/Y为 1.3-2.0, 优选为 1.4-1.8, 进一步优选为 1.5-1.6; 和 /或, 所 述网络器内压 缩空气压力位 0.3-1.4MPa, 优选为 0.5-l.lMPa, 进一步优选为 0.7-0.9MPa; 和 /或, 所述卷绕时的卷绕速度为 500-800m/min,优选为 550-700m/min,进一步优选为 600-650 m/min; 和 /或, 所述卷绕时的卷绕超喂入为 2-8%, 优选为 3-7%, 进一步优选为 4-6%。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方法, 与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的 制备过程的区别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卷绕前包括热定型工艺, 热定型温度为 160-200 ° C, 优选为 170-190 ° C, 进一步优 选为 180- 185 ° C, 和 /或, 所述 上油为油嘴上油; 上油浓度为 0.8-1.2wt%, 优选为 0.9-l.lwt%, 进一步优选为 0.95-1.05 wt%; 和 /或, 牵伸倍数为 1.3-3.5, 优选为 1.5-3.0, 进一步优选为 1.8-2.5; 和 /或, 所述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4200-4800m/min,优选为 4400-4700m/min,进一步优选 为 4500-4600 m/min。 进一步地 , 制备所述的聚酰胺 510全牵伸丝的方法包括:

(1)、 将 1,5 -戊二胺和癸二酸聚合, 形成聚酰胺 510熔体; 或者, 将聚酰胺 510树脂 通过螺杆加热至熔融状态, 形成聚酰胺 510熔体;

(2)、 将所述聚酰胺 510熔体通过熔体管道输送到纺丝箱体中, 经计量泵准确计量后, 注入到纺丝组件中, 从喷丝孔挤出;

(3)、 对挤出的初生纤维进行冷却、 上油、 拉伸、 卷绕, 得到所述聚酰胺 510纤维。 所述卷绕前包括热定型工艺, 热定型温度为 160-200 ° C, 优选为 170-190 ° C, 进一步优 选为 180- 185 ° C, 和 /或, 所述 上油为油嘴上油; 上油浓度为 0.8-1.2wt%, 优选为 0.9-l.lwt%, 进一步优选为 0.95-1.05 wt%; 和 /或, 所述 , 牵伸倍数为 1.3-3.5, 优选为 1.5-3.0, 进一步优选为 1.8-2.5; 和 /或, 所述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4200-4800m/min,优选为 4400-4700m/min,进一步优选 为 4500-4600 m/min。

[一种聚酰胺 5X纤维的应用] 所述 的聚酰胺 510纤维在针织或梭织面料中的应用。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 、 本公开采用的聚酰胺 5X树脂的生产原料由生物法制成, 为绿色材料, 不依赖 于石油资源并且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并且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减少温室效应 的产生。 第二 、 本公开的聚酰胺 5X 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 柔软性能、 速干 性能与染色性能。 第三 、 本公开的聚酰胺 5X 纤维采用常规聚酰胺 6纺丝设备即可值得, 无需对纺丝设 备进行改造, 通过对聚酰胺 5X树脂质量与纺丝工艺优化, 即可提高制成率, 降低生产成 本, 为纺丝企业带来巨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 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 对本公开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 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 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 1 ) 纤度: GB/T 14343 化学纤维 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2)、 断裂强度: 按照 GB/T 14344-2008测定。

(3)、 断裂伸长率: 按照 GB/T 14344-2008测定。

(4)、 模量: 按照 GB/T 14344-2008测定。

(5)、 相对粘度: 聚酰胺 510树脂的相对粘度通过乌氏粘度计浓硫酸法进 行测定, 其步骤如下: 准确称 量干燥后的聚酰胺 510树脂样品 0.25±0.0002g,加入 50mL浓硫酸 (96%)溶解,在 25 ° C 恒 温水浴槽中测量并记录浓硫酸的流经时间 to和聚酰胺 510切片或其短纤样品溶液的流经时 间 t o 相对粘度计算公式为: 相对粘度 VN=t/t Q; t一溶液流经时间; to —溶剂流经时间。

(6)、 含水率: 按照卡尔费休水份滴定仪测定。

(7) 含油率: 索氏萃取法, GB/T 6504化学纤维 含油率试验方法

(8)沸水收缩率:沸水收缩率的测定参考 GB/6505-2008“化学纤维 长丝热收缩率试验 方法”,具体为: 取一段聚酰胺 5X纤维,预加张力 0.05±0.005cN/dtex,对其中间两端 50.00cm 进行标记后, 用纱布包好, 放入沸水中沸煮 30min, 然后, 试样烘干后, 测其水煮前后长 度变化。

(9) 上染率: 上染率的测定方法为: 用酸性红进行染色, pH调节为 4.0-6.0, 染缸温 度为 40-95 ° C, 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染色前后染液浓度变化。 上染率 (%) = (A0-At) /AOxlOO%; 试 中: A0为处理前的染料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值, At为处理时间 t时的染料吸光度值。

( 10) 回潮率: 回潮率的测定方法为: 将洗涤后的聚酰胺 5X纤维在松散状态下放入烘 箱中烘干, 在将烘干后的聚酰胺 5X纤维样品放置在 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调试平衡, 调湿 2h。 洗涤调湿后的试样, 进行回潮率测定, 回潮率测定方法按照 GB/T6503执行, 其中 烘箱的烘干温度为 105 ° C, 烘干时间为 lh。

( 11 )齐聚物含量测试:水萃取法 (称重):准确称量 130 ° C下干燥 7小时的聚酰胺 510 树脂约 8g, 置于 50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 400g水, 于加热套中回流 36h, 将溶液倾析, 粒子在恒重的烧杯内 130 ° C干燥 7小时, 后塑封在铝塑袋中降温称重计算其失重。

( 12) 卷曲收缩率、 卷曲稳定度测试: GB/T 6506 合成纤维变形丝卷缩性能试验方 法。 实施例 1 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的制备

(1)、 将聚酰胺 510树脂通过螺杆加热至熔融状态, 形成聚酰胺 510熔体。

(2)、 将所述聚酰胺 510熔体通过熔体管道输送到纺丝箱体中, 经计量泵准确计量后, 注入到纺丝组件中, 从喷丝孔挤出。

(3)、对挤出的初生纤维进行冷却、上油、拉 伸、卷绕,得到所述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 步骤 (1)中,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相对粘度为 2.5;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齐聚物含量 为 0.6wt%;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含水率为 500ppm; 数均分子量为 35000, 分子量分布 为 1_7; 步骤 ( 1 ) 所述螺杆采用四区加热, 其中一区温度为 220 ° C ; 二区温度为 230 ° C ; 三区 温度为 245 ° C ; 四区温度为 250 ° C ; 步骤 (2)中, 所述箱体温度为 253 ° C ; 组件压力为 15MPa; 步骤 (3)中, 所述冷却为环吹风冷却, 风速为 0.5m/s; 风温为 20 ° C ; 所述上油为油嘴上油; 上油浓度为 0.5wt% ; 所述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4300m/min。 对 比例 1-1 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 区别仅在于,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相对粘度为 2.0。 对 比例 1-2 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 区别仅在于: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含水率为 1500ppm, 对 比例 1-3 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 区别仅在于: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齐聚物含量为 1.5 wt% 对 比例 1-4 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 区别仅在于: 所述聚酰胺 510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 2.5。 对 比例 1-5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区别仅在于: 步骤 ( 1 ) 所述螺杆采用四区加热, 其中一区温 度为 250 ° C ; 二区温度为 260 ° C ; 三区温度为 275 ° C ; 四区温度为 280 ° C。 对 比例 1-6 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 区别仅在于: 步骤 (3)中, 风速为 0.2 m/s。 对 比例 1-7 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 区别仅在于: 步骤 (3)中, 风温为 30 ° C。 对 比例 1-8 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 区别仅在于: 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3500 m/min。 对 比例 1-8 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 区别仅在于: 油嘴上油浓度 0.3 wt%。 实施例 2 将所述 的实施例 1所得的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加弹丝: 首先聚酰胺 510预取向丝经导丝器到第一罗拉, 在第一热箱中进行热拉伸, 接着采用 冷却板冷却定型, 通过假捻器, 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 网络器, 上油, 最后卷绕, 得到聚 酰胺 5X加弹丝。 其 中, 所述拉伸倍数为 1.3, 所述拉伸温度为 180 ° C ; 所述假捻器速 比 D/Y为 1.65; 所述 网络器内压缩空气压力位 0.6MPa; 所述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650m/min; 所述卷绕的卷绕超喂入为 3%。 对 比例 2-1 与实施例 2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拉伸倍数为 1.1 , 拉伸温度 120 ° C , 对 比例 2-2 与实施例 2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假捻器速比 D/Y为 1.2。 对 比例 2-3 与实施例 2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卷绕速度为 900m/min。 对 比例 2-4 与实施例 2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超喂率为 0。 实施例 3 聚酰胺 510 FDY纤维 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卷绕前包括 定型工艺,热定型温度为 180 ° C, 所述上油为油嘴上油; 上油浓度为 l.Owt%, 牵伸倍数为 1.6, 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4600m/min o 对 比例 3-1 与实施例 3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定型温度为 135 ° C。 对 比例 3-2 与实施例 3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卷绕速度为 4000 m/min。 实施例 4: 聚酰胺 512预取向丝的制备

(1)、 将聚酰胺 512树脂通过螺杆加热至熔融状态, 形成聚酰胺 512熔体。

(2)、 将所述聚酰胺 512熔体通过熔体管道输送到纺丝箱体中, 经计量泵准确计量后, 注入到纺丝组件中, 从喷丝孔挤出。

(3)、对挤出的初生纤维进行冷却、上油、拉 伸、卷绕,得到所述聚酰胺 512预取向丝。 步骤 (1)中, 所述聚酰胺 512树脂的相对粘度为 2.4; 所述聚酰胺 512树脂齐聚物含量 为 0.6wt%; 所述聚酰胺 512树脂的含水率为 500ppm; 数均分子量为 28000, 分子量分布 为 1_8; 所述螺杆采用 四区加热,其中一区温度为 220 ° C ;二区温度为 230 ° C ;三区温度为 245 ° C ; 四区温度为 250 ° C ; 步骤 (2)中, 所述箱体温度为 253 ° C ; 组件压力为 15MPa; 步骤 (3)中, 所述冷却为环吹风冷却, 风速为 0.5m/s; 风温为 20 ° C ; 所述上油为油嘴上油 ; 上油浓度为 0.5wt% ; 所述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4300m/min。 实施例 5: 聚酰胺 516预取向丝的制备

(1)、 将聚酰胺 516树脂通过螺杆加热至熔融状态, 形成聚酰胺 516熔体。

(2)、 将所述聚酰胺 516熔体通过熔体管道输送到纺丝箱体中, 经计量泵准确计量后, 注入到纺丝组件中, 从喷丝孔挤出。

(3)、对挤出的初生纤维进行冷却、上油、拉 伸、卷绕,得到所述聚酰胺 516预取向丝。 步骤 (1)中, 所述聚酰胺 516树脂的相对粘度为 2.4; 所述聚酰胺 516树脂齐聚物含量 为 0.6wt%; 所述聚酰胺 516树脂的含水率为 500ppm; 数均分子量为 28000, 分子量分布 为 1_8; 所述螺杆采用四区加热,其中一区温度为 220 ° C ;二区温度为 230 ° C ;三区温度为 245 ° C ; 四区温度为 250 ° C ; 步骤(2)中, 所述箱体温度为 253 ° C ; 组件压力为 15MPa; 步骤(3)中, 所述冷却为环吹风冷却, 风速为 0.5m/s; 风温为 20 ° C ; 所述上油为油嘴上油; 上油浓度为 0.5wt% ; 所述卷绕成型时的卷绕速度为 4300m/min。 表 1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纤维的性能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