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OLYPHENOL ACRYLIC ACID DERIVATIVE, PREPARATION AND USE IN PREPARING MEDICINE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097797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are a kind of polyphenol acrylic acid derivative,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in preparing medicine. The compound can be used as an inhibitor of protein kinase or cytokine, tranquilizer, and also can be used to treat eczema, psoriasis, allergy, pruritus, inflammation, asthma, hyperplasia diseases, autoimmune disease, and neoplasm.

Inventors:
PENG JINLI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0620
Publication Date:
August 18, 2011
Filing Date:
February 10, 201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PENG JINLIA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61K31/165; A61K31/192; A61K31/216; A61P17/00; A61P29/00; A61P37/00; C07C51/353; C07C67/333; C07C231/12; C07C235/34; A61P35/00; C07C59/52; C07C69/732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1999000114A21999-01-07
WO1995006628A11995-03-09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648865A2010-02-17
CN1320424A2001-11-07
CN101502506A2009-08-12
CN1918139A2007-02-21
CN1113872C2003-07-09
Other References:
WEI, JUNFA ET AL.: "Silicon powder: the first nonmetal elemental catalyst for aminobromination of olefins with TsNH2 and NBS", ORGANIC LETTERS, vol. 11, no. 18, 2009, pages 4216 - 4219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HONGQING HANSU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T CO., LTD (CN)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通式 I 的化合物, 或其盐:

I

其中 选自:

烷基、 烯基、 炔基、 环烷基、 芳烷基、 卤素;

R2和 R3各自独立选自于下面的基团:

H、 烷基、 环烷基、 芳烷基和酰基;

X选自于下面基团:

R4、 0R5、 和 NR6R7;

R4 , R5 , 116和117独立选自下面的基团:

H、 烷基、 环烷基、 芳烷基和芳基;

双键的构型为 Z或 E式,

通式 I化合物包含所有顺反异构体和所有同位素异构体。

2. 通式 I 的化合物, 或其盐作为一种药物或药物组合物:

其中 选自:

H、 烷基、 烯基、 炔基、 环烷基、 芳烷基、 卤素;

R2和 R3各自独立选自于下面的基团:

H、 烷基、 环烷基、 芳烷基和酰基;

X选自于下面基团:

R4、 0R5、 和 NR6R7;

R4, R5, 和117独立选自下面的基团:

H、 烷基、 环烷基、 芳烷基和芳基;

双键的构型为 Z或 E式, 通式 I化合物包含所有顺反异构体和所有同位素异 构体。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 其中优选 R2和 113为11。

4. 如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通式 I的化合物, 其中优选 ^为烷基。

5.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选自: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甲酯,

N -苄基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酰胺,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 2-苯乙基酯。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通过下面的合成路线 图所描述的方法来合成:

上述合成路线中每一步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如下:

a) 溶剂: 丙酮; 试剂: 硫酸二甲酯, 碳酸钟; 反应条件: 加热回流 24 小时;

b) 溶剂: 硝基甲烷; 试剂: 三氯化铝, 卤代烷; 反应^ 60。C, 24小 c) 溶剂: 无水乙醚; 试剂: 四氢铝锂; 反应条件: 0°C, 2小时; d) 溶剂: 二氯甲烷; 试剂: 吡啶铬酐盐酸盐; 反应条件: 常温, 2小时; e) 溶剂: 吡啶; 试剂: 丙二二酸; 反应^ 70°C, 7小时;

f) 溶剂: 试剂: 亚硫酰氯, 第一步酰氯化完成后加入醇或者胺得到所要 产物;

g) 溶剂: 二氯甲烷; 试剂: 三溴化硼; 反应条件: 0°C, 24小时。

7. 一种药物或药物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或其盐, 以及一种药学上可以接收的载体或赋形剂。

8.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 包含通式 I化合 物或其盐, 或药物组合物, 以及一种药学上可以接收的载体或赋形剂, 用作 蛋白激酶或细胞因子的抑制剂, 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 例如(不局限于)增 生和癌症。

9.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 包含通式 I化合 物或其盐, 或药物组合物, 以及一种药学上可以接收的载体或赋形剂, 用于 治疗与免疫及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

10.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 包含通式 I化 合物或其盐, 或药物组合物, 以及一种药学上可以接收的载体或赋形剂, 用 于治疗过敏、 瘙痒、 发炎、 哮喘、 过敏性皮炎、 结膜炎等。

11.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 包含通式 I化 合物或其盐, 或药物组合物, 以及一种药学上可以接收的载体或赋形剂, 用 于治疗于治疗湿疹、 牛皮癣。

12.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 包含通式 I化 合物或其盐, 或药物组合物, 以及一种药学上可以接收的载体或赋形剂, 用 作镇定剂。

Description:
多酚丙烯酸衍生物, 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 S史化合物, 具体涉及多酚丙烯 S史衍生物及其在药物中的 应用。

背景技术

苯基丙烯酸(肉桂酸)衍生物常以植物的天然 成分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 普遍都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 在自然界中存在的, 为人们所已知的多酚肉桂 酸有如咖啡酸【(E) -3- (3, 4-二羟基苯基)丙烯酸】, 它存在于许多水果, 蔬菜 以及咖啡中, 在体外和体内都是一个有效的抗氧化剂 [1] ,皮下注射或口服咖 啡酸和它的衍生物咖啡酸苯乙酯能有效的抑制 肿瘤的生长和癌细胞的转移, 这种功效是通过抑制酶 MMP-9的活性而实现的 [2]。 人们还发现咖啡酸苯乙酯 有抗有丝分裂, 抗炎和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 [3]。 咖啡酸、 咖啡酸苯乙酯等存 在于自然界的多酚类肉桂酸衍生物, 其两个酚羟基多处于苯环上的 3和 4位, 或者 2 , 4位, 艮少有处于 3 , 5位的衍生物。 仅在 Ipomoea asar ifol ia植物 的花中提取出了 反式 -3- (3, 5-二羟基苯基) -2-丙烯酸 [4] , 但是没有有关生 理活性的文献报道。

1, 2-二苯乙烯的衍生物大量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 微生物中, 其中多酚类

( Pinosylvin 3, 5-二羟基苯乙烯【5- (2 -苯基乙烯基) _1, 3-苯二酚】具有抗 真菌的活性, 是 树等针叶植物抗真菌的武器 [5]。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银^素 还有预防白血病和癌症的活性 [6]。 银松素的各种衍生物也具有各种生理活 性, 例如银松素的衍生物可以抑制前列腺素 E2 的产生 [7]。 与银松素结构很 相似的化合物还有白藜芦醇 [Resvera trol , 5- [2- (4-羟基苯基)乙烯基 ] -1, 3- 苯二酚】, 白藜芦醇最初被发现存在于红葡萄酒中 [8] , 它是人们研究的最为 深入的一个二苯乙烯的衍生物, 其各种生理活性不断地被人们所发现, 研究 和利用。 它可以降低心血管系统的发病率 [9] , 可以延长生命 [ 10] , 预防肿瘤 的形成 [11 ] , 抗氧化 [12]、 抗炎症 [1 3]。 除此之外, 白藜芦醇作为皮肤用药, 可以用于治疗湿疹、牛皮癣和粉刺 [14]。另一个 1, 2-二苯乙烯的衍生物: 5- (2- 苯基乙烯基) -2-异丙基 -1, 3-苯二酚从发光杆菌( Photorhabdus )中分离出来, 除了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外, 还具有良好的治疗炎症、 牛皮癣和湿疹的活性 [15]。 上述三个 1, 2-二苯乙烯的衍生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在一个苯 环上的两个酚羟基都是处于 1 , 3位, 这样一个特殊的分子结构布局可能在分 子生理活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这种布局和前面提到的多酚的肉桂酸衍 生物分子中, 酚羟基的 3 , 5位布局是一致的。

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 表现为红肿、 瘙痒、 皮疹, 常伴有溢出物、 疤痕 和皮肤损伤。 湿疹的病因与家庭遗传性过敏史有关, 在很多情况下湿疹的发 病又是环境因素的诱发的。 有研究证明遗传性过敏和染色体之间是有 4艮显著 的关联。 针对这种疾病还没有一个特别有效的药物。 目前对这一疾病的治疗 方法, 不管是外用药还是系统用药都有很明显的副作 用。 常用的外用药有激 素类药, 这类药会引起皮肤的萎缩和去色素化, 还会导致因系统吸收而导致 的副作用。 外用或者系统使用免疫抑制剂, 例如环孢菌素, FK - 506 或者其 他类似药物都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 紫外光照射也是一种治疗湿疹的方法, 但是紫外光的照射有 ^ ]发皮肤癌的可能。

牛皮癣通常也表现为炎性疾病, 皮肤过度增生, 出现鱼鳞样结痂, 所以 又称为鱼鳞病。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占总人口的 3 %左右。 牛皮癣的病因并不完 全清楚, 通常认为它与角化细胞功能的非正常化有关, 也与炎症或者免疫系 统的紊乱有关。 牛皮癣还存在不同的类型, 严重程度以及发病的部位也会有 所区别。 牛皮癣的治疗也有外用和系统治疗两种方法, 但是, 不管那种方法 有显著的副作用。 常用的外用药有煤焦油, 维生素 D3 , 维生素 A和激素类药 物, 但是这些治疗方法都不很理想, 而且都有很明显的副作用。 作为系统用 药的的药物有曱氨蝶呤、 环孢菌素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还有钯、 红钌以及 抗增生药物, 所有的这些药物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借鉴了多酚肉桂酸和多酚二苯乙烯的 结构特性和生理活性等特 点, 提供一类新的多酚丙烯酸衍生物(多酚肉桂酸 衍生物), 同时, 还提供这 类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药物中的应用, 这类新化合物有很显著的抗湿疹、 抗牛皮癣、 抗过敏和抗瘙痒活性。

本发明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

I

其巾:

选自 a) H, b )烷基、 烯基、 炔基、 环烷基或芳烷基, c)卤素;

R 2 和 R 3 各自独立选自于下面的基团:

a) H, b)烷基、 环烷基或芳烷基, c)酰基;

X选自于下面基团:

a) R 6 , b) 0R 7 , c) NR 8 R 9 ;

R 6 、 R 7 、 1 8 和1 9 独立选自下面的基团: a) H, b)烷基、 环烷基或芳烷基; c)芳基。

本发明所述的通式 I化合物具有双键结构的反式和顺式构型 Z或 E式的 异构体, 本发明包括化合物的全部的异构体;

优选的化合物为其中 R 2 和 R 3 为氢、 曱基和乙酰基的化合物。 特别优选的化 合物为其中 为氢和烷基。

优选的化合物实例为下面的化合物: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曱酯;

苄基-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酰胺;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 2-苯乙基酯。

本发明的所述的通式 I 化合物可以形成盐, 包括在药学上可以接受的有 机或无机 S史碱形成的盐。

本发明所述的通式 I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通过下面的合成路线图所描述 的方

上述合成路线中每一步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如 下: a) 溶剂: 丙酮; 试剂: 石克酸二曱酯, 碳酸钾; 反应条件: 加热回流 24 小时,

b) 溶剂: 硝基曱烷; 试剂: 三氯化铝, 卤代烷; 反应条件: 60°C, 24小 c) 溶剂: 无水乙醚; 试剂: 四氢铝锂; 反应条件: 0°C, 2小时。

d) 溶剂: 二氯曱烷; 试剂: 吡啶铬酐盐酸盐; 反应条件: 常温, 2小时。 e) 溶剂: 吡啶; 试剂: 丙二酸; 反应条件: 70°C, 7小时。

f) 溶剂: 试剂: 亚硫酰氯, 第一步酰氯化完成后加入醇或者胺得到所要 产物。

g) 溶剂: 二氯曱烷; 试剂: 三溴化硼; 反应条件: 0°C, 24小时。

在这个路线图中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有机化学反 应中的经典方法, 一个有 经验的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合成路线途中所描述 的方法合成通式 I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通式 I 的化合物作为治疗湿疹、 牛皮癣、 过敏、 瘙痒和发 炎等与免疫、 自身免疫以及增生有关的疾病的药物或其组合 。

本发明所述的通式 I 化合物可用于包括特定的免疫、 自身免疫和炎症性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应用于包括治疗 (包括改善、 降低、 消除或治愈病源 或症状)和 /或预防(包括实质上的或完全限制、 预防或避免)与上述活性有 关的病症的药物。 这样的应用通过以下的例子说明, 但是不局限于治疗和 /或 预防以下范围的病症。

例如: 移植排斥; 器官移植期间心肌梗塞; 中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缺血 性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移植耐受诱导; 关节炎; 炎症性肠病; 接触性 过敏反应; 延迟性过敏反应; 牛皮癣; 湿疹; 接触性皮炎; 结膜炎; 过敏性 疾病例如呼吸性过敏(哮喘, 枯草热, 过敏性鼻炎)或皮肤过敏症; 急性炎 性反应 (例如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和局部缺血 /再灌注损伤); 皮肌炎; 局限 性秃头; 慢性光化性皮炎; 系统性硬化; 再狭窄; 外科粘连; 镇定; 肺结核 和慢性炎症性肺病 (例如, 哮喘, 肺尘埃沉着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通式 I 化合物用于治疗和预防上述的病症, 例如特 应性的病症的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通式 I 化合物与其他治疗剂结合的应用。 可将为本 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治疗剂 ,例如环孢菌素 A,维生素 A,维生素 D3 , FK506 和雷帕霉素等与本发明的化合物一起在本发明 中使用。 在使用本发明时, 这 样的其他治疗剂可能在本发明化合物给药之前 , 或给药的同时, 或在给药之 后使用, 也可以与本发明化合物一起做成组合制剂使用 。

本发明还提供包括至少一种能够以有效治疗上 述病症的通式 I 化合物和 一种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的药物组 合物。 过使用常规的固体或液体载体或稀释剂, 以及一类适合于所需要的给药方式 的药物添加剂 (例如, 赋形剂, 粘合剂, 防腐剂, 稳定剂, 调味剂等等)根 据药物制剂领域众所周知的工艺加以配制。

含有本发明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可以为以适合 于全身性, 口服和 /或局部 使用的形式。 例如, 药物组合物可能为一 "无菌注射水溶液" 或 "油脂性乳 化液" 的形式, 该注射液或乳化液可根据已知的技术使用适宜 的药学上可以 接受的分散剂和 /或表面活性剂配制。 在可以使用的可接受的赋形剂和溶液中 可以是水, 格林溶液和等渗氯化钠溶液。

对与直肠给药的药物也可以将通式 I 的化合物以 "栓剂" 的形式配制。 这些组合物可以通过将药物与一种适宜的无刺 激的赋形剂混合制备, 该赋形 剂在常规温度下为固体, 但在直肠温度下为液体, 因此在直肠中融化译放出 药物, 这样的材料为可可脂和聚乙二醇。

对于口服的制剂可为片剂, 锭剂, 糖锭, 水溶液或油溶液, 可分散性粉 剂或粒剂, 乳剂, 硬的或软的胶嚢, 或糖浆剂。 口服用途的组合物可以根据 任何本领域已知的制备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制备 。 片剂中含有活性组分与适合 与制造片剂的无毒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赋形剂的 混合物, 这些赋形剂可以是例 如惰性稀释剂, 如碳酸钙, 碳酸钠, 乳糖, 磷酸钙或磷酸钠; 造粒和崩解剂, 如玉米淀粉或海藻酸; 粘合剂, 如淀粉, 凝胶或阿拉伯胶; 以及润滑剂, 如 硬脂酸镁, 硬脂酸或滑石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以是水包油的乳化剂 形式。 油相可以是一种植 物油, 例如橄榄油或花生油, 或一种矿物油例如液体石蜡或这些的混合物。 适宜的乳化剂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磷脂, 例如大豆, 卵磷脂, 和来源与脂肪酸 和己糖醇酸酐的酯或偏酯。 这些制剂还可能含有緩释剂, 防腐剂, 调味剂和 着色剂。

对于局部使用, 可以使用含式 I 化合物的乳膏, 油膏, 凝胶物, 溶液或 悬浮液等等。 这样的局部用药制剂的制备已经是药物制剂领 域中非常成熟的 技术。 对于局部用药, 这些化合物也可以做成粉剂或喷雾剂。

计量水平在每天约 0. 01-200 毫克 /千克体重, 可有效用于治疗上述指明 的病症, 或者每个患者可以每天约 0. 5毫克至约 10克的计量给药。 对与特殊 的病人的特定计量水平将取决于许多因素, 包括年龄, 健康状况, 性别, 饮 食, 给药时间, 给药途径, 排泄速度, 药物组合和受到治疗的特定疾病及严 重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通式 I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通过下面的合成路线图所描述的方法 来合成:

上述合成路线中每一步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如 下:

a) 溶剂: 丙酮; 试剂: 石克酸二曱酯, 碳酸钾; 反应条件: 加热回流 24 小时。

b) 溶剂: 硝基曱烷; 试剂: 三氯化铝, 卤代烷; 反应条件: 60°C , 24小 时。

c) 溶剂: 无水乙醚; 试剂: 四氢铝锂; 反应条件: 0°C, 2小时。

d) 溶剂: 二氯曱烷; 试剂: 吡啶铬酐盐酸盐; 反应条件: 常温, 2小时。 e) 溶剂: 吡啶; 试剂: 丙二酸; 反应条件: 70°C , 7小时。

f) 溶剂: 试剂: 亚硫酰氯, 第一步酰氯化完成后加入醇或者胺得到所要 产物。 g) 溶剂: 二氯曱烷; 试剂: 三溴化硼; 反应条件: 0°C, 24小时.

合成实施例 1: 3, 5-二曱氧基苯曱酸曱酯

在 300毫升丙酮中加入浓度为 0.1摩尔的 3, 5-二羟基苯曱酸 15.4克、浓 度为 0.3摩尔的硫酸二曱酯 38克和浓度为 0.5摩尔的碳酸钾 70克, 所形成 的体系在良好搅拌条件下加热回流 15小时。 停止加热后过滤除去固体, 滤液 减压蒸馏除去丙酮, 残留物用 1: 6的乙酸乙酯: 石油醚结晶, 得到产物 3, 5- 二曱氧基苯曱酸曱酯 18 克, 产率 94 %。 1HNMR ( CDC13, pm ) 54.2 ( s, 6H ) , 4.6 (s, 3H) , 6. 3 ", 1H, J=2.2Hz ) , 1. 2 (d, 2H, J=2.2Hz) 0 MS: 197 (M+l )。

合成实施例 2: 3, 5-二曱氧基 _4-异丙基苯曱酸曱酯

向溶解有浓度为 0.1摩尔的 3, 5-二曱氧基苯曱酸曱酯 20克和浓度为 0.11 摩尔的二溴丙烷 14克的硝基曱烷溶液中加入无水三氯化铝 20克, 所形成的 溶液在 80°C加热搅拌 24小时, 减压蒸出溶剂, 残留物溶解在 500毫升乙酸乙 酯中, 用 500毫升水洗涤 3次, 有机溶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 减压蒸出溶 剂, 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产物, 洗脱液 1: 10 的乙酸乙酯: 石油醚, 得 到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曱酸曱酯 17克, 产率: 65%。 1画 R (CDC13, ppm) δΐ.61 ( d, 6H, J = 7.1Hz ), 3.66 ( hept, 1H, J = 7.1Hz ), 3.88 ( s, 6H), 3.94 ( s, 3H), 7.25 ( s, 2H )。 MS: 239 (M+l)。

合成实施例 3: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苄醇

在 500毫升无水乙醚中悬浮四氢铝锂 2.26克( 0.07摩尔),在 0°C, 有良 好搅拌的条件下, 向这个悬浮液中滴加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曱酸曱酯 24克 (0.1摩尔)在 100毫升乙醚中的溶液。 滴加完后^^应体系自然升温 到室温, 继续搅拌 30分钟后加入 5毫升饱和食盐水淬灭过剩的四氢铝锂。 滤 除固体后, 减压蒸出溶剂, 残留物在曱醇-水(8: 2)体系中重结晶, 得到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苄醇 18克, 产率: 86%。 1HNMR (CDC13, m ) δΐ.33 (d, 6H, J=7.1Hz ) , 3.65 (hept, 1H, J=7.1Hz), 3.86 (s, 6H) , 4.70(s, 1H), 6.62 (s, 2H) , MS: 211 (M+l)。

合成实施例 4: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曱醛

向悬浮有吡啶铬酐 43克(0.2摩尔) 的二氯曱烷 200毫升的体系中加入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苄醇 21克( 0.1摩尔)在 50毫升二氯曱烷中的溶液, 形成的反应体系搅拌 1 小时后, 加入 600毫升乙醚, 然后让反应溶液通过硅 酸镁柱子, 得到淡黄色液体, 减压蒸出溶剂后, 残留物在乙酸乙酯-石油醚 体系中结晶, 得到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曱醛 17克, 产率 82%。 1H匪 R (CDC13, ppm) 51.32 ( d, 6H, J=7.2Hz ) , 3.68 (hept, 1H, J=7.2Hz) , 3.92 (s, 6H), 7.12 (s, 2H ), 9.96 ( s, 1H)。 MS: 209 (M+l)。

合成实施例 5·· 3- (3, 5-二曱氧基 _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在 200毫升吡啶中溶解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曱醛 21克( 0.1摩尔), 丙二酸 11克( 0.11摩尔)和哌啶 2毫升, 所形成的溶液在 70°C加热, 搅拌 8 小时, 待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 緩慢加入 6N的盐酸 500毫升, 再加入 500 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产物, 有机相用 6N的盐酸 500毫升洗涤两次, 水 500毫升 洗涤一次, 经无水石 S史钠干燥后, 减压蒸出溶剂, 残留物用曱醇-水(8: 2) 混合体系结晶, 得到 3-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23克, 产率 93 %。 1画 R(CDC13, ppm)51.23 (d, 6H ) , 3.60 (hept, 1H), 3.82 (s, 6H) , 6.4 (d, 1H), 6.71 (s, 2H), 7.75 (d, 1H)。 MS: 251 (M+l)。

合成实施例 6: 3-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酰氯

在 100毫升亚硫酰氯中溶解 3-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25 克( 0.1摩尔), 所形成的溶液加热回流 2小时。 加热完成后, 蒸出亚石克酰氯, 加入 50毫升干燥曱苯, 再加压蒸出曱苯, 以此带出残留的亚石克酰氯。 残留物 为 3-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酰氯, 不作进一步纯化处理。

合成实施例 7: 3-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曱酯

在 1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中溶解 2克在合成实施例 6中得到的酰氯( 7.5 毫摩尔), 向此溶液中加入 2毫升无水曱醇, 反应体系搅拌加热回流 1小时后 蒸出溶剂, 残留物经硅胶柱色谱纯化, 洗脱液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 20) 体系, 得到 3-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曱酯 1.3克, 产率 65%。 1HNMR (CDC13, m ) δΐ.24 ( d, 6H ) , 3.61 (hept, 1Η), 3.80(s, 3H) , 3.83 ( s, 6H), 6.36 (d, 1H), 6.64 (s, 2H) , 7.70 (d, 1H)。 MS: 265 (M+l ) 0

合成实施例 8: 3-(3,5-二曱氧基 _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2-苯基乙酯 在 1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中溶解 2克在合成实施例 6中得到的酰氯( 7.5 毫摩尔), 向此溶液中加入 1克 2-苯基乙醇(16毫摩尔), 反应体系搅拌加 热回流 1 小时后蒸出溶剂, 残留物经硅胶柱色谱纯化, 洗脱液为乙酸乙酯- 石油醚( 1: 20)体系, 得到 3-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2 -苯 基乙酯 1.7克, 产率 52%。 1HNMR (CDC13, m) δΐ.22 ( d, 6H) , 3.03 ( t, 2Η) , 3.62 (hept, 1H), 3.83 ( s, 6H ), 4.38 (t, 2H) , 6.34 (d, 1H), 6.62 (s, 2H), 7.26 (m, 5H) , 7.68 (d, 1H)。 MS: 355 (M+l ) 0

合成实施例 9: 氮 -苄基 -3-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酰胺 在 1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中溶解 1克在合成实施例 6中得到的酰氯( 7.5 毫摩尔), 向此溶液中加入 1克苄胺 ( 18.7毫摩尔), 反应体系搅拌加热回流

1小时后蒸出溶剂,残留物经硅胶柱色谱纯 ,洗脱液为乙酸乙酯-石油醚( 1:

15)体系, 得到 3- (3, 5-二曱氧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酰苄胺 1.6 克, 产率 62%。 1HNMR (CDC13, m ) 51.23 ( d, 6H ), 3.62 (hept, 1H) , 3.83 ( s, 6H ), 4.41 (d, 2H) , 5.86 (br s, 1H), 6.38 (d, 1H), 6.65 (s, 2H) , 7.71 (d, 1H)。 MS: 340 (M+l )。

合成实施例 10: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将 3-( 3 5 _二曱氧基 _ 4 _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2 .5克( 0.01摩尔)溶解在 100毫升二氯曱烷中, 并将此溶液冷却到 0°C, 在此温度下緩慢滴加 1毫升三 溴化硼在 10毫升二氯曱烷中的溶液。 滴加完后, 保持在该温度下搅拌 24小 时。 在 0°C緩慢加入 200毫升水, 产物用 2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 并用 200毫 升 2N盐酸洗涤两次, 200水洗涤一次。 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 减压蒸 出溶剂, 残留物用乙酸乙酯-石油醚(2: 8)结晶, 得到 3- (3, 5-二羟基 -4- 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1.8克, 产率 81%。 1H醒 R CCD30D, ppm) δΐ.25 ( d, 6H ), 3.50 (hept, 1H) , 6.25 (d, 1H), 6.45 ( s, 2H ) , 7.42 (d, 1H) 0 13CNMR ( CD30D, ppm) 519.5, 24.2, 106.2, 116.2, 123.8, 132.3, 145.7, 156.5, 169.5。 MS: 223 (M+l )。

合成实施例 11: 3- (3, 5-二羟基 _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曱酯

合成方法与合成实施例 10 完全相同,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 烯酸曱酯的产率为 85% , 结晶用溶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 1: 9)。 1H醒 R (CDC13, ppm) 51.35 ( d, 6H ), 3.45 (hept, 1H) , 3.80 ( s, 3H ) , 5.35 (s, 2H), 6.35 (d, 1H), 6.55 (s, 2H) , 7.55 (d, 1H)。 MS: 237 (M+l ) 0

合成实施例 12: 3- (3, 5-二羟基 _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曱酯 -2 -苯基乙 酯

合成方法与合成实施例 10 完全相同,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 烯酸 -2 -苯基乙酯的产率为 80%, 结晶用溶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 9)。 1HNMR (CDC13, ppm) δΐ.32 ( d, 6H ) , 3.02 ( t, 2H ) , 3.50(hept, 1H), 4.32 (t,

2H), 6.34 (d, 1H), 6.62 (s, 2H) , 7.23 (m, 5H), 7.60 (d, 1H)。 MS: 327 ( M+l )。

合成实施例 13: 氮 -苄基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酰胺 合成方法与合成实施例 10完全相同, 氮 -苄基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 苯基)丙烯酰胺的产率为 72%,结晶用溶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2: 8)。 1H醒 R (CDC13, ppm) δΐ.34 ( d, 6H ), 4.38 (d, 2H) , 5.80 (br s, 1H), 6.36 (d, 1H),

6.65 (s, 2H), 7.29 (m, 5H ), 7.42 (d, 1H)。 MS: 312 (M+l ) 0

本发明所述通式 I化合物的生物学实验

对于下列生物学活性的测试的实验是本领域已 经建立好的和已知, 所以 在此仅提供简约的描述。

1. 通式 I化合物体内抗炎活性的测试;

体内抗炎活性是用标准的鼠浮肿动物模型证明 的。 简要地, 将 Balb/c老 鼠分为几个组, 每组 4只;

第一组向每个老鼠的右耳涂抹 20微升 0.01 % (w/v )佛波醇 -12-豆蔻酸 -13-乙酸脂 (TPA, 一种引发炎性浮肿的试剂);

第二组在向每个老鼠的右耳涂抹 20微升 0.01% (w/v) TPA后在同一耳 朵上涂抹商用抗炎化合物骨化三醇 20微升 ( 2 %的乙醇溶液);

其余的组在向每个老鼠的右耳涂抹 20微升 0.01% (w/v) TPA后在同一 耳朵上涂抹本发明化合物 20微升 ( 2 %的乙醇溶液);

两个小时后测试老鼠耳朵的厚度以确定老鼠耳 朵的浮肿程度并与只用 TPA的组进行比较, 得出每种测试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浮肿的抑制 率。 如表 1 所概括, 本发明的通式 I化合物具有^ [艮强的抗炎活性。

表 1. 本发明部分通式 I化合物的体内抗炎活性结果: 治疗化合物 浮肿抑制率%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91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甲酯 68

骨化三醇 41

2.本发明通式 I化合物用于治疗人体湿疹药物的实施例

湿疹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炎症, 但是引起湿疹病症的原因很复杂, 与 免疫和自身免疫系统也有关系, 目前还没有艮好的动物实验模型, 所以本实 验是以患有湿疹病症的自愿病人为实验对象。 治疗釆用的是局部治疗方法, 即外用药方法。 制剂釆用霜剂, 活性成分即本发明化合物 3- (3, 5-二羟基 -4- 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含量为 1 % , 使用方式为每天在患处涂抹一次, 连续用 药 4 周为一疗效判断周期。 本实施例中的受试对象被要求在受试前停止使 用 任何其它治疗用药物两个星期。 本实施例中参与的自愿者有 18名, 本发明的 化合物在治疗这 18名自愿者的有效率为 100 % , 治愈率在 80 %以上, 下面以 三个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志愿患者 1 , 女, 49 岁, 在腰腹部即背部有手掌大小的红斑各一块, 还 伴有红疹。 病灶处的瘙痒感很明显, 经医院大夫诊断为过敏性湿疹, 可能是 由于患者使用哈慈五行针引起的。 患者使用过多种外用药, 但是没有一种药 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志愿患者 1 在使用了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霜剂后, 瘙痒 艮快就消失了, 发红的炎症在连续用药四天后消失, 连续用药一周后病灶完 全消失, 皮肤完全回复正常, 只留下一些皮肤色素。

志愿患者 2 , 男, 26 岁, 在胳膊上有一红斑水肿区域, 上有丘疹、 水泡 等, 因为瘙痒引起抓挠而造成皮损, 有溢出物及糜烂。 曾用过激素类药物, 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没有本质的改善。 在志愿患者 2 在使用了含有本发明化 合物的霜剂后, 瘙痒也是艮快就消失了, 病症在连续 5 天用药后有了明显的 改善, 在用药 10天后大片的红肿已经消失, 只残留少量的丘疱疹, 而且继续 用药四周后, 病灶基本消失, 皮肤恢复正常。

志愿患者 3 , 男, 35 岁, 在小腿正面一部分皮肤表现为粗糙、 结痂, 有 抓痕, 部分皮肤红肿, 有丘疹。 这位患者已有 5 年的病史, 用过各种皮肤用 药和系统性药物, 病情都没有明显的好转, 在志愿使用本发明药物之前已基 本上放弃了治疗, 只是不时涂抹一些润肤霜。 志愿患者 3在使用了含有本发 明化合物的霜剂后, 瘙痒同样很快就消失了, 经过连续 4 周使用含有本发明 化合物的霜剂后, 皮肤结痂已经消失, 病灶面积在缩小, 部分皮肤回复正常, 病情有明显的好转。

3.本发明通式 I化合物用于治疗人体牛皮癣药物的实施例

牛皮癣是一种非常难于治疗的皮肤疾病, 发病的因素 ^[艮复杂, 与炎症、 细胞增生、 免疫和自身免疫等都有关系, 但是至今还没有完全破解其发病的 原因和治疗的有效办法。 牛皮癣也是没有有效的动物实验模型可供研究 , 因 此, 在志愿患者身上做实验是唯一有效判断药物对 牛皮癣有效性的方法。 治 疗釆用的是局部治疗方法, 即外用药方法。 制剂釆用霜剂, 活性成分即本发 明化合物 3- (3, 5-二羟基 -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含量为 1 %。 使用方式为每 天在患处涂抹一次, 连续用药 4 周为一疗效判断周期。 本实施例中的受试对 象被要求在受试前停止使用任何其它治疗用药 物两个星期。 本实施例中参与 的自愿者有 15名, 本发明的化合物在治疗这 15名自愿者的有效率为 85 % , 治愈率在 50 %以上, 下面以三个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志愿患者 1 , 女, 33岁, 背部有大约 100平方厘米面积牛皮癣病灶区, 表现为皮肤红肿、 增厚、 粗糙并有结痂和脱屑, 瘙痒感强烈。 曾用过多种外 用药和口服药, 但没有一种药有明显的效果。 在停止用药两周后开始使用含 有本发明药物的药膏, 在用药的当天, 瘙痒感就消失了, 第二天皮肤红肿就 有所减轻, 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 连续用药 4个星期后牛皮癣病灶完全消失, 只留下一些皮肤色素。

志愿患者 2 , 女, 42 岁, 在左右大腿到小腿都有大面积牛皮癣, 外观与 志愿患者 1所患有的病症类似, 在大腿正面有一块面积超过 200平方厘米的 牛皮癣被作为药物处理的对象, 含有本发明药物的药膏只在这块牛皮癣的正 中间不超过 100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使用, 每天涂抹一次, 连续涂抹 4周后, 涂抹药膏的地方皮肤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在这块皮肤的周围, 没有涂抹过的 地方皮肤状况也有明显的好转, 显示出这个药膏的疗效向周围扩散的作用。

志愿患者 3 , 男, 51 岁, 头部有分散的, 钱币大小的斑块状牛皮癣, 已 有 5 年的病史, 使用过各种内服和外用药, 均没有明显的效果。 在使用了含 有本发明药物的药膏后, 瘙痒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 斑块红肿的现象在用药 的初期减轻^ ί艮快, 但是前几天过去后, 病情的减轻比较緩慢, 连续用药 4 周 后, 病情有明显的好转, 但是没有出现斑块完全恢复正常的情况, 如果继续 用药, 病情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

牛皮癣是一与炎症, 免疫 /自身免疫及细胞增生有关的疾病, 本发明的化 合物对牛皮癣有很明显的疗效, 因此, 本发明的化合物除了有抗炎和免疫调 节的功能外, 还可能有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

4.本发明的通式 I化合物用于人体消炎和抗过敏药物的实施例

在虫咬皮炎中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是最常见的 。 蚊虫通过其口器刺伤皮 肤, 其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肤, 由于蚊虫的唾液或毒腺的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抗 有时人体被蚊虫叮咬后全身出现了红肿的包, 不易被叮咬到的部位也出现了 这种包, 这就是过敏反应。 约有 20多人自愿使用了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药膏 来处理蚊虫叮咬所造成的发炎和过敏, 有效率达到 100%。 蚊虫叮咬后产生的 瘙痒在用药 1分钟内就消失了, 蚊虫叮咬后产生的红肿在 5分钟内消失。 在 蚊虫叮咬后马上涂抹药膏就不会出现瘙痒和红 肿。

5. 本发明的通式 I化合物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活性分析

Lck 是一个蛋白酪氨酸激酶, 它通过 T-细胞的抗原受体活化 T-细胞 [16] ,因此 Lck的抑制剂就是一种潜在的用于治疗与 T-细胞非正常活化有关 的一些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可归类于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 例如炎症(包括 结肠炎, 风湿性关节炎, 血管球性腎炎), 肺胀纤维化, 牛皮癣, 皮肤过敏, 动脉硬化, 过敏性哮喘等等 [17]。

化合物对 Lck 的抑制活性有标准的分析方法, 可参见专利文献 [18] , 分 析结果列于下表 2.

表 2. 本发明部分化合物蛋白激酶 Lck抑制活性

从表 2的数据可以看出表中的三个化合物对于蛋白 酶 Lck都有一定程 度的抑制活性, 虽然湿疹, 牛皮癣, 发炎以及过敏这些疾病的病因并非完全 与 Lck激酶相关, 但是本发明的化合物对 Lck的抑制活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明 了本发明化合物对上述疾病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M Hirose, Y Takesada, H Tanaka, S Tamano, T Kato and T Shirai. "Carcinogenicity of antioxidants BHA, caffeic acid, sesamol, 4- me thoxy phenol and catechol at low doses, eithe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and modulation of their effects in a rat medium- term multi - organ carcinogenesis model". Carcinogenesis 19: (1998) 207 - 212.

[2] TAE-WOOK CHUNG, SUNG-KWON MOONl, YOUNG-CHAE CHANG*, JEONG-HEON KO, YOUNG-CHOON LEE, GUN CHO, SOO-HYUN KIM, JONG-GUK KIM and CHEORL-HO KIM 0 "Novel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caffeic acid and caffeic acid phenyl ester on hepatocarcinoma cells: complete regress ion of hepatoma growth and metastasis by dual mechanism " The FASEB Journal. 2004; 18: 1670-1681.

[3] K. NATARAJAN, SANJAYA SINGH, TERRENCE R. BURKE, JR. t, DEZIDER GRUNBERGERt, AND BHARAT B. AGGAR L "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 is a potent and specific inhibitor of activation of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NF-KB"。 Proc. Natl. Acad. Sci. USA Vol. 93, p. 9090-9095, August 1996, Immunology

[4] Eloi Pale, Marie Kouda-Bonaf os, Mouhouss ine Nacro, Maurice Vanhaelen, Renee Vanhaelen-Fastre 。 " Two tr iacylated and tetraglucosylated ant ho cyan ins from

I omoea asarifolia flowers" , Phytochemistry 64 (2003) 1395 - 1399。

[5] H. ERDTMANan d E. RENNERFELTS. V. Papperstidn.47, 45 (1944)

[6] Kathryn Roupe, Steven Hal 1 s, Neal M. Davies, Determination and assay validation of pinosy lvin in rat serum: application to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 Journal of Pharmaceut 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38 (2005) [7] Eun-Jung Park, Hye-Young Mina, Yong-Hyun Ahn, Cheol-Man Bae, Jae-Ho

Pyee and Sang Kook Lee,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Volume 14, Issue 23, 6 December 2004, Pages 5895-5898

[8] B. B. Aggarwal, A. Bhardwa j, R. S. Aggarwal, N. P. Seeram, S.

Shishodia, Y. Takada, Anticancer Res. 24 (2004) 2783 - 2840.

[9] Renaud S, Ruf JC (1994) . "The French paradox: vegetables or wine".

Circulation 90 (6): 3118 - 9.

[10] Howitz KT, Bitterman KJ, Cohen HY, Lamming DW, Lavu S, Wood JG, Zipkin RE, Chung P, Kisielewski A, Zhang LL, Scherer B, Sinclair DA. "Small molecule activators of s ir tuins exte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lifespan". Nature. 2003 Sep 11; 425 (6954): 191-6.

[11] Athar M, Back JH, Tang X, Kim KH, Kopelovich L, Bickers DR, Kim AL (2007) . "Resveratrol: a review of preclinical studies for human cancer prevention".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24 (3): 274 - 83. 2006.

[12] Cao Y, Fu ZD, Wang F, Liu HY, Han R (2005). "Anti-angiogenic activity of resveratrol, a natural compound from medicinal plants".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7 (3): 205 - 13. 2005.

[13] Das, Samar j i t; Das, Dipak K. "Ant i-Inf 1 animator y Responses of Resveratrol" Inflammat ion & Al lergy - Drug Targets (Formerly Current Drug Targets - Inflammat ion & Allergy), Volume 6, Number 3, September 2007 , pp. 168-173 (6)。

[14] Maria Teresa Pel 1 iccia, Attilio Giannel la and Jenny Giannel la. US2001/005607L [15] John M. Webster, Genhui Chen, J ianxiong Li, Kai j i Hu and Jiang Zhu. WO 01/42231.

[16] A. E. Nel "T-cel 1 activation through antigen receptor. Part 1: Signaling components, signaling pathways, and signal integration at the T-cell antigen receptor synapse. "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09, 5, 758-770, 2002

[17] J. H. Hanke et al. , Inf lamm. Res. , 1995, 357

[18] ROTH, Gerald, J ϋ rgen "USE OF LCK INHIBITOR FOR TREATMENT OF

IMMUNOLOGIC DISEASES", (WO/2004/017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