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REPARATION OF ARTEMETHER/BENFLUMETOL COMPOUND FAT EMULSION FOR INJ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AME IN MALARIA TREATMEN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80011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artemether/benflumetol compound fat emulsion injection,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n application of same in preparing medicine for malaria treatment. The fat emulsion contains artemether of 0.01-1.5wt%, benflumetol of 0.01-3.5wt%, oil for injection of 10.0-30.0wt%, emulsifier of 0.6-30.0%wt%, solubilizer of 0-10wt%, co-emulsifier of 0.01-5wt%, an isotonizing agent of 2.25-7wt%, an antioxidant of 0.002-0.075wt%, and water for injection for the rest.

Inventors:
MA YUFAN (CN)
CHEN TAO (CN)
WANG RUTAO (CN)
WANG WEIJIAO (CN)
LU TINGLI (CN)
ZHAO WE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76463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13, 2014
Filing Date:
May 30,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XI AN LI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61K31/357; A61K9/107; A61K31/137; A61P33/06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895187A2013-01-30
CN1065993A1992-11-11
CN1915217A2007-02-21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HUAKE UNION PATENT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CN)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书 、 一种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其特征在于组分为: 0.01〜1.5wt%的 蒿甲醚, 0.01〜3.5wt%的本芴醇, 10.0〜30.0wt%的注射用油, 0.6〜30wt%的乳化 齐 U, 0〜10wt%的增溶剂, 0.01〜5wt%的助乳化剂, 2.25〜7wt%的等渗剂, 0.002〜0.075^%的维生素 E, 其余为注射用水。

、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注射用油为大豆油、 茶油、 麻油、 中链甘油三酸酯、 长链甘油三酸酯或橄榄 油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

、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乳化剂为蛋黄卵磷脂、 大豆卵磷脂、 氢化蛋黄卵磷脂、 氢化大豆卵磷脂或人 工合成卵磷脂。

、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助乳化剂为吐温 80、 F68或油酸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

、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增溶剂为无水乙醇、 氯仿或异丙醇。

、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等渗剂是甘油、 葡萄糖或木糖醇。

、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任一种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静脉注射剂的制备方 法, 包括如下步骤:

a) 将 0.01〜1.5wt%的蒿甲醚与 0.01〜3.5wt%的本芴醇放入 0〜10wt%的增溶剂中 进行溶解, 然后与 10.0〜30.0wt%的注射用油混合, 在 40〜80°C水浴中蒸发 10〜60min 除去增溶剂; 在氮气保护下加入 0.6〜30wt%的乳化剂和 0.002〜0.075wt%的抗氧化剂, 加热至 40〜80°C得到形成油相混合物; b) 将 2.25〜7wt%的等渗剂、 0.01〜5wt%的助乳化剂和注射用水在 40〜80°C下进 行混合, 形成水相混合物;

c)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 2得到的水相混合物与步骤 1得到的油相混合物进行混 合,然后在 40〜80°C, 2000〜18000r/min条件下高速分散后,用 O.lmol/L NaOH 或 HCL调节 pH 至 6.0〜9.0,在压力为 70〜110MPa条件下进行均质 4〜10次, 得到均匀的乳状溶液;

d) 将上述乳状溶液过滤、 通氮气密封, 经 100〜125°C灭菌处理 10〜30min后, 25 °C以下贮藏。

、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在制备治疗疟疾的 药物中的用途。

、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用途, 该疟疾为间日、 三日、 恶性、 卵型、 脑型、 胃 肠型、 过高热型、 黑尿热、 凶险型疟疾及危重疟疾。

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其给药途径为静 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Description:
注射用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的制备及其在疟疾治疗中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肪乳注射剂, 特别是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给药 途径为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还涉及这种蒿甲 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的制备工 艺、 配方、 用途、 药效学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背景技术

青蒿素是我国学者在 20世纪 70年代初从青蒿中分离提纯出的一种有效的抗 单体, 它是含有过氧桥结构的新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 具有快速、 高效、 无抗药性、 低毒性的特点, 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 "治疗疟疾的最大希望", 可视为我国药学工作 者对人类社会的最大贡献。它的发现成为世界 抗疟史继奎宁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里程。 但研究表明, 长期单独服用青蒿素制剂易使病原虫产生抗药 性, 而将青蒿素与其它 抗疟药品联合制成复合制剂, 也能对非并发型的疟疾有近 95%的疗效。 因此, 2004 年 2月, WHO对疟疾治疗用药政策进行了改革, 提出停止使用青蒿素类单方抗疟 疾药,而提倡采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 合药物(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简称 ACTs疗法) 。

目前, 这种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药物主要有 : 蒿甲醚-苯芴醇、 青蒿琥 酯一氨酚喹、 青蒿琥酯一周效磺胺-乙嘧啶、 青蒿琥酯一甲氟喹、 氨酚喹和周效磺胺 -乙嘧啶联合用药等, 其中蒿甲醚-苯芴醇联合用药的效果最好。 这是因为蒿甲醚-苯 芴醇联合用药可以增效互补: 青蒿素类衍生物蒿甲醚对疟原虫裂殖体有较强 的杀灭 作用,对于多种抗药性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 疗效显著。但是它又存在作用时间短, 复发率高等缺点。 本芴醇杀灭疟原虫干净彻底, 有效率达到 95%以上, 复发率低于 5%, 但起效慢。 所以将两药复方后可以同时克服蒿甲醚复发率 高和本芴醇作用慢的 缺点。 具有控制症状快、 杀灭疟原虫彻底、 对抗性虫株有效、 延缓产生抗药性等优 点。 并且, 此复方与现有其它抗疟药无交叉抗性, 使用方便、 安全。 此复方口服片 剂已于 2009年 4月 8日获得美国 FDA的上市批准。 但是, 目前, 蒿甲醚与本芴醇 的复方剂型只有口服制剂, 如"专利申请号是 9010672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口服片剂、复方口服糖浆、复方 剂等。 "专利申请号是 200610037383.5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的自乳化剂。 "专利申请号是 200710057537.1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的滴丸剂。 "专利申请号是 200710057538.6的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疟疾的本芴醇滴丸剂 的制备方法"。这些都是口服剂型, 在 临床使用时不能用于疟疾的紧急治疗, 同时虽然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本芴醇的 口服生物利用度, 但是由于本芴醇的脂肪依赖性 (即本芴醇的口服吸收受食物的影 响, 患者服用药物时吃高脂肪食物, 才能有较高的药物吸收率和较高的血药浓度杀 灭疟疾虫) 使得本芴醇在口服时需要增加服用剂量及次数 来保障药物的临床治疗效 果。 所以, 本芴醇在临床使用时剂量高达 1840mg, 甚至达到 2880mg, 这样长期高 剂量的服用会加速抗药性的产生, 从而大大縮短本芴醇的使用寿命, 降低使用效果。 另外从患者的角度, 高剂量、 频繁服药无疑增加经济负担, 实际上, 费用高目前已 经成为疟疾患者治疗的主要屏障。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 有必要开发蒿甲醚 /本芴醇复 方的新剂型。

脂肪乳注射剂是一种新的脂溶性药物载体。 它是以大豆油为主要成分, 用精制 卵磷脂为乳化剂, 甘油为等渗剂, 经高压均质而成。 它具有生物相容性好、 物理稳 定性高、 便于制备、 安全性好、 载药量高等特色, 非常适合于注射。 同时, 它还能 改善营养不良病人的淋巴细胞活性, 为患者提供营养, 非常适用于恶性疟及一般疟 疾的紧急治疗。

综上所述, 为了保护蒿甲醚及本芴醇的临床使用寿命, 提高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 的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公开一种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的注射剂、 制备方法、 应 用、 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的生物利用度, 也为了满足临床急救、 治疗脑型疟 及恶性疟疾用于注射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注射剂即蒿甲醚 /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剂。 由于是注射剂, 所以它的生物利用度是 100%。它在用于注射 时无需添加任何助溶剂, 因此降低了毒副作用的发生率。 并且, 它还可以为疟疾患 者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改善患者的淋巴细胞活性, 有助于患者抵抗疟疾和康复。 本发明还提供这种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 剂, 其特点是含有 0.01〜1.5wt%的蒿甲醚, 0.01〜3.5wt%的本芴醇, 10.0〜30.0^%的 注射用油, 0.6〜30wt%的乳化剂, 0〜10wt%的增溶剂, 0.01〜5wt%的助乳化剂, 2.25〜7wt%的等渗剂, 0.002〜0.075^%的维生素 E, 其余为注射用水;

所述注射用油是大豆油、 茶油、 麻油、 中链甘油三酸酯、 长链甘油三酸酯或橄 榄油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

所述乳化剂是蛋黄卵磷脂、 大豆卵磷脂、 氢化蛋黄卵磷脂、 氢化大豆卵磷脂、 人工合成卵磷脂中的任一种;

所述助乳化剂是吐温 80、 F68、 油酸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

所述增溶剂是无水乙醇、 氯仿或异丙醇的任一种;

所述等渗剂是甘油、 葡萄糖或木糖醇的任一种。

一种上述所述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点是包括以下 步骤:

(a) 将 0.01〜1.5wt%的蒿甲醚与 0.01〜3.5wt%的本芴醇放入 0〜10^%的增溶剂 中充分溶解后, 与 10.0〜30.0wt%的注射用油混合, 高温蒸发除去增溶剂后, 在氮气 保护下加入 0.6〜30wt%的乳化剂和 0.002〜0.075wt%的抗氧化剂, 加热至 40〜80°C, 形成油相混合物;

(b) 将 2.25〜7wt%的等渗剂、 0.01〜5wt%的助乳化剂、 注射用水于 40〜80°C混 合, 形成水相混合物;

( c ) 在氮气保护下将水相混合物与油相混合物混合 , 在 40〜80 °C , 2000-18000r/min条件下高速分散后, 调节 pH至 6.0〜9.0, 在压力为 70〜110MPa条 件下进行均质 4〜10次, 得到均匀的乳状溶液;

( d) 将步骤 (c) 所得乳状溶液过滤、 通氮气密封, 经 100〜125 °C灭菌处理 10〜30min后, 25°C以下贮藏。

所述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其用途在于治疗疟疾, 包括间日、 三 日、 恶性、 卵型、 脑型、 胃肠型、 过高热型、 黑尿热、 凶险型疟疾及危重疟疾的抢 救。

所述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其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将蒿 甲醚 /本芴醇复方的生物利用度提高到 100%。 并且, 可以利用脂肪乳抑制疟原虫生 长、 营养供给的特性, 增强了蒿甲醚 /本芴醇的抗疟效果, 同时为疟疾患者提供身体 所需的营养, 改善患者的淋巴细胞活性, 有助于患者抵抗疟疾和康复。 本发明方法 制备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静脉注射剂可直接用于注 , 不需要助溶载体, 从 而降低了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同时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并且经体内药效学动物实 验证实: 本制剂对疟原虫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并且可以有效的控制疟原虫的复发。

附图说明

图 1: 经阳性对照组, AL-LE-1, AL-LE-2 and AL-LE-3尾静脉注射治疗 3天后 P. berghei疟原虫的生长趋势图 (n=3 );

图 2: 小鼠血液中含疟原虫 (A) 及转阴后不含疟原虫 (B) 的显微镜照片。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应该理解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的产品和制 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 本发明产品和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 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说明, 本发明中的 "%"均是质量基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对注射用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的制剂配方中各种辅料的 量范围 进行了验证。

一、 不同油相制备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实施例 1 :

处方:

蒿甲醚 」— Qsig———

本芴醇 30mg

大豆油 (注射用) 10g

蛋黄卵磷脂(注射用) l -2g

油酸钠 0.4g

维生素 E (注射用) 0.02g

甘油 2.5g 注射用水 加至 100ml 将 10mg蒿甲醚与 30mg本芴醇放入 2mL无水乙醇中充分溶解成溶液, 将此溶 液与 10g注射用大豆油混合, 蒸发除去无水乙醇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 1.2g注射用蛋 黄卵磷脂、 0.02g的抗氧化剂维生素 E, 于 60°C混合, 形成油相混合物。 将 50mL注 射用水、 0.4g油酸钠和 2.5g甘油于 60°C混合, 形成水相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将水 相混合物与油相混合物混合, 并加水至 lOOmL, 在 60°C下, 6500r/min高速分散后 机械搅拌 20min制成初乳, 调节 pH至 7.0后, 在压力为 105MPa条件下均质 8次, 得到均匀的乳状溶液; 上述乳状溶液过滤、 通氮气密封, 经 115°C灭菌处理 15min 后, 25°C以下贮藏, 为蒿甲醚:本芴醇 (1 :3 ) 复方脂肪乳。 实施例 2:

处方:

蒿甲醚

本芴醇 40mg

茶油 (注射用) 10g

大豆卵磷脂(注射用) l-2g

F68 0.2g

木糖醇 2.5g

维生素 E (注射用) 0.02g

注射用水 加至 100ml

将 120mg蒿甲醚与 40mg本芴醇放入 4mL氯仿中充分溶解成溶液,将此溶液与 10g注射用茶油混合, 蒸发除去氯仿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 1.2g注射用大豆卵磷脂、 0.02g的抗氧化剂维生素 E,于 70°C混合,形成油相混合物。将 70mL注射用水、 2.5g 木糖醇、 0.2g F68于 70°C混合, 形成水相混合物。 在氮气保护下将水相混合物与油 相混合物混合, 加水至 lOOmL, 在 70°C下, 7000r/min高速分散后机械搅拌 20min 制成初乳, 调节 pH至 7.5后, 在压力为 90MPa条件下进行均质 9次, 得到均匀的 乳状溶液; 上述乳状溶液过滤、 通氮气密封, 经 120°C灭菌处理 25min后, 25 °C以 下贮藏, 为蒿甲醚:本芴醇 (3:1 ) 复方脂肪乳。 二、 不同乳化剂制备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实施例 3:

处方:

蒿甲醚

本芴醇 lOOmg

麻油 (注射用) 20g

蛋黄卵磷脂(注射用) 2.4g

油酸 0.02g

维生素 E (注射用) 0.02g

甘油 5g

注射用水 加至 200ml

将 20mg蒿甲醚与 lOOmg本芴醇放入 6mL丙酮中充分溶解成溶液,将此溶液与 20g注射用麻油混合, 蒸发除去丙酮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 2.4g注射用蛋黄卵磷脂、 0.02g的抗氧化剂维生素 E, 于 70°C混合, 形成油相混合物。 将 150mL注射用水、 5g甘油、 0.02g油酸于 70°C混合, 形成水相混合物。 在氮气保护下将水相混合物与 油相混合物混合, 加水至 200mL, 在 70°C下, 7500r/min高速分散后机械搅拌 20min 制成初乳, 调节 pH至 8.0后, 在压力为 95MPa条件下进行均质 6次, 得到均匀的 乳状溶液; 上述乳状溶液过滤、 通氮气密封, 经 125°C灭菌处理 lOmin后, 25 °C以 下贮藏, 为蒿甲醚:本芴醇 (1 :5 ) 复方脂肪乳。 实施例 4:

处方:

蒿甲醚 20mg

本芴醇 120mg

中链甘油三酸酯 30g

氢化蛋黄卵磷脂 l-2g

F68 0.4g

甘油 2.5g

维生素 E (注射用) 0.02g

注射用水 加至 100ml

将 20mg蒿甲醚与 120mg本芴醇放入 3mL异丙醇中充分溶解成溶液,将此溶液 与 30g注射用中链甘油三酸酯混合, 蒸发除去异丙醇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 1.2g注射 用氢化蛋黄卵磷脂、 0.02g的抗氧化剂维生素 E, 于 60°C混合, 形成油相混合物。将 50mL注射用水、 2.5g甘油、 0.4g F68于 70°C混合, 形成水相混合物。 在氮气保护 下将水相混合物与油相混合物混合, 加水至 lOOmL, 在 70°C下, 8000r/min高速分 散后机械搅拌 15min制成初乳, 调节 pH至 8.0后, 在压力为 lOOMPa条件下进行均 质 8次, 得到均匀的乳状溶液; 上述乳状溶液过滤、 通氮气密封, 经 100°C灭菌处 理 30min后, 25°C以下贮藏, 为蒿甲醚:本芴醇 (1 :6) 复方脂肪乳。 三、 不同助乳化剂制备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实施例 5:

处方:

蒿甲醚 1200mg

本芴醇 200mg

大豆油 (注射用) 200g

大豆卵磷脂(注射用) 12g

F68 0.4g

维生素 E (注射用) 0.15g

甘油 25g

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

将 1200mg蒿甲醚与 200mg本芴醇放入 8mL氯仿中充分溶解成溶液,将此溶液 与 200g注射用大豆油混合,蒸发除去氯仿后在氮 保护下加入 12g注射用大豆卵磷 脂、 0.15g的抗氧化剂维生素 E, 于 60°C混合, 形成油相混合物。 将 900mL注射用 水、 25g甘油、 0.4g F68于 60°C混合, 形成水相混合物。 在氮气保护下将水相混合 物与油相混合物混合,加水至 lOOOmL, 在 60°C下, 8900r/min高速分散后机械搅拌 15min制成初乳, 调节 pH至 7.8后, 在压力为 1 lOMPa条件下进行均质 6次, 得到 均匀的乳状溶液; 上述乳状溶液过滤、 通氮气密封, 经 125°C灭菌处理 lOmin后, 25°C以下贮藏, 为蒿甲醚:本芴醇 (6:1 ) 复方脂肪乳。 实施例 6:

处方:

蒿甲醚 lOOmg

本芴醇 700mg

茶油 (注射用) 300g 蛋黄卵磷脂(注射用) 24g

油酸 0.04g

甘油 25g

维生素 E (注射用) 0.21g

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

将 lOOmg蒿甲醚与 700mg本芴醇放入 8mL氯仿中充分溶解成溶液, 将此溶液 与 300g注射用茶油混合,蒸发除去氯仿后在氮气 护下加入 24g注射用蛋黄卵磷脂、 0.21g的抗氧化剂维生素 E, 于 70°C混合, 形成油相混合物。 将 900mL注射用水、 25g甘油、 0.04g油酸于 70°C混合, 形成水相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将水相混合物 与 油相混合物混合,加水至 lOOOmL,在 70°C下, 9000r/min高速分散后机械搅拌 lOmin 制成初乳, 调节 pH至 7.2后, 在压力为 108MPa条件下进行均质 7次, 得到均匀的 乳状溶液; 上述乳状溶液过滤、 通氮气密封, 经 120°C灭菌处理 15min后, 25 °C以 下贮藏, 为蒿甲醚:本芴醇 (1 :7) 复方脂肪乳。 四、 不同等渗调节剂制备的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 实施例 7:

处方:

蒿甲醚 200mg

本芴醇 1200mg

长链甘油三酸酯 300g

氢化蛋黄卵磷脂 30g

吐温 0.2g

维生素 E (注射用) 0.23g

葡萄糖 25g

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

将 200mg蒿甲醚与 1200mg本芴醇放入 30mL异丙醇中充分溶解成溶液, 将此 溶液与 300g注射用长链甘油三酸酯混合, 蒸发除去异丙醇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 30g 注射用氢化蛋黄卵磷脂、 0.23g的抗氧化剂维生素 E,于 80°C混合,形成油相混合物。 将 800mL注射用水、 25g葡萄糖、 0.2g吐温 80于 80°C混合, 形成水相混合物。 在 氮气保护下将水相混合物与油相混合物混合, 加水至 lOOOmL,在 80°C下, lOOOOr/min 高速分散后机械搅拌 5min制成初乳, 调节 pH至 7.8后, 在压力为 1 lOMPa条件下 进行均质 6次, 得到均匀的乳状溶液; 上述乳状溶液过滤、 通氮气密封, 经 121 °C 灭菌处理 15min后, 25°C以下贮藏, 为蒿甲醚:本芴醇 (1 :6) 复方脂肪乳。 实施例 8:

处方:

蒿甲醚 —— Slg—

本芴醇 200mg

茶油 (注射用) 150g

蛋黄卵磷脂(注射用) 35g

F68 0.6g

维生素 E (注射用) 0.29g

甘油 25g

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

将 800mg蒿甲醚与 200mg本芴醇放入 6mL氯仿中充分溶解成溶液, 将此溶液 加入与 150g注射用茶油,蒸发除去氯仿后在氮气保护 加入 35g注射用蛋黄卵磷脂、 0.29g的抗氧化剂维生素 E, 于 70°C混合, 形成油相混合物。 将 600mL注射用水、 25g甘油、 0.6gF68于 70°C混合, 形成水相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将水相混合物 与油 相混合物混合, 加水至 lOOOmL, 在 70°C下, 10000r/min高速分散后机械搅拌 lOmin 制成初乳, 调节 pH至 7.4后, 在压力为 108MPa条件下进行均质 7次, 得到均匀的 乳状溶液; 上述乳状溶液过滤、 通氮气密封, 经 121 °C灭菌处理 15min后, 25 °C以 下贮藏, 为蒿甲醚:本芴醇 (4:1 ) 复方脂肪乳。 五、 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制剂的动物实验研究

5.1 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注射制剂治疗疟疾的药效学研究

5.1.1动物

昆明种小鼠, 体重 22±lg, 雌雄各半,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 合格证号: SCXK (京) 2004-0001 ; 伯氏疟原虫虫株 (NK-173,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 院微生物流行病所提供)。

5.1.2方法

试验采用 Peters法。 取昆明种小鼠, 按体重随机分组, 每组动物 10只, 雌雄各 半, 分为模型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青蒿琥酯钠注射剂 (浓度分别为 0.8, 0.4, 0.28, 0.196, 0.137, 0.096 m g/kg/d)、 实施例中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给药组: 蒿甲醚: 本芴醇 1: 3 ( AL-LE- 1 )、蒿甲醚:本芴醇 3: 1 ( AL-LE-2 )、蒿甲醚:本芴醇 4:1( AL-LE-3 )、 蒿甲醚:本芴醇 1 :5 (AL-LE-4), 蒿甲醚:本芴醇 1 :6 (AL-LE-5 )、 蒿甲醚:本芴醇 6:1 (AL-LE-6)、蒿甲醚:本芴醇 1 : 7 (AL-LE-7)复方脂肪乳(浓度分别为 0.8, 0.4, 0.28, 0.196, 0.137, 0.096 m g/kg/d), 尾静脉注射给药。 模型对照组不作处理。 实验时各组 小鼠腹腔内定量接种含有 lxlO 7 个被鼠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 接种量 0.2ml/只。于接 种后第二日按组给药, 按 WHO规定的 4d抑制性试验法, 连续给药 3天。

给药 3天后, 第 4天从小鼠尾巴取血涂薄血膜片, 用 Giemsa染色法染色, 显微 镜下观察, 并计数 lxlO 3 红细胞中原虫数, 计算红细胞的感染率 (%)。 在显微镜下 观察 50个油镜视野(xlOOO,约 2.5万个红细胞),观察不到疟原虫者定为阴性 血片, 按公式一计算各给药剂量组小鼠转阴率 小鼠转阴率 =试 ^ 目 腿 (公式一)

试验小鼠数目

如小鼠转阴, 则观察 30天内小鼠复燃情况, 即隔日涂一次薄血膜 (每周三次), 直到 30天。 到 30天后观察仍为阴性血片者则定为治愈, 并按公式二计算各给药剂 量组小鼠的治愈率 (%)。

小鼠治愈率 =第 3() 天 组 鼠数目 10 0 % (公式二)

试验小鼠数目

5.1.3结果

结果分别见图 1、 表 5.1。 小鼠血液中疟原虫和小鼠转阴后血液的显微镜 照片见 图 2。 从图 1可以看出: 当给药浓度为 4 mg/kg/day时, 尾静脉给药 3天后, 阳性对 照组可以将疟原虫感染率控制在 35%以下, 同时 AL-LE-1、 AL-LE-4, AL-LE-5 AL-LE-7可以将疟原虫感染率控制在 25%以下。 但是, AL-LE-2、 AL-LE-3给药 3 天后疟原虫感染率仍然在 60%左右, AL-LE-6疟原虫感染率仍然在 42%左右。 当给 药浓度为 8 mg/kg/day 时, 给药 3天后 AL-LE-5和 AL-LE-7可以将疟原虫感染率控 制在 3%以下, 甚至是完全杀死疟原虫。 同时, AL-LE-4也可以将疟原虫感染率控制 在 15%以内。 相比之下, 阳性对照组中仍然有 25%的疟原虫感染率。 由此可见, 本 专利制备的 AL-LE-5 和 AL-LE-7脂肪乳注射剂抑制疟原虫生长的效果均 于阳性 对照组。

另外,根据图 1中的数据,利用 SPSS11.5可以算出各样品抑制疟原虫生长 50% 及 90%有效浓度, 见表 5.1。 由此可见 AL-LE-5和 AL-LE-7抑制疟原虫生长的 50% 有效剂量约为阳性对照组的 1/2, 证明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注射剂对疟原虫有 明显的杀灭作用, 并且可以有效的控制疟原虫的复发。 表 5. 1阳性对照组, AL-LE-1— 7对 P. berghei疟原虫的 SD 50 、 SD 90 值。

5.2 对本发明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剂进行安全性试验

5.2.1血管刺激性实验:

试验方法:每日给家兔注射 3.0ml/kg供试品(按临床用药量折算),连续三 后, 解剖动物血管作病理切片观察, 无组织变性或坏死等显著刺激反应。

5.2.2 溶血性实验:

按新药研究安全性试验指导原则的方法进行, 无溶血现象出现。

5.2.3 全身过敏性实验:

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的方法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 在首次注射后第 14天及 21天,经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激发后 30min内动物未出现竖毛、喷嚏、 干呕、 咳嗽、 呼吸困难、 啰音、 抽搐、 虚脱等现象, 表明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 豚鼠全身过敏性试验结果为阴性, 本品无致敏性。

5.2.4 热原检查:

试验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 2005版附录 X III A热原检查法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蒿 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对家兔血管和肌肉均无刺 性, 对豚鼠试验无过敏性, 对大 鼠无被动皮肤过敏性, 无溶血性与家兔热原检查复合药典规定的标准 。 表明注射用 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符合安全性指标的要求。

5.2.5 蒿甲醚 /本芴醇复方脂肪乳的稳定性试验

取新鲜制备的脂肪乳, 置于离心管中, 13000rpm离心 15min后, 未发现分层, 也未见药物沉淀析出。 室温阴凉处储存一年, 乳剂外观、 粒径、 Zeta电位等理化性 质以及含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表明乳剂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