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RACK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40848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rack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hich can transmit large power and be rotated reversely. The rack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omprises a non-circular driving gear(2), a non-circular driven gear(20), a shaft arm(4), guide grooves(21), racks(7), output gears(8), an output shaft(16), pins(12), two cams(11), a hydraulic device(1) for speed control, a hydraulic device(15) for steering control and so on. The uniform motion of the non-circular driving gear(2) drives the non-circular driven gear(20) to rotate nonuniformly, the non-circular driven gear(20) drives the shaft arm(4), the bearing(6) on one end of the shaft arm(4) drives rolling-guide block(5) to move in the guide groove(21), the guide groove (21) is connected with the rack(7), the rack(7) drives the output gear(8), and the output gear(8) drives the output shaft(16).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moving speed of the center of the bearing(6) on the end of the shaft arm(4) in the rack direction is kept constant by the pitch circles of the non-circular driving gear(2) and the non-circular driven gear(20). The angles between the two surfaces on one end of the pins (12) and the axes of the pins are 3 degree, and the surfaces fit the holes of the output gears(8), so as to realize self-locking in two-way.

Inventors:
WANG L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01035
Publication Date:
March 28, 2013
Filing Date:
August 02,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WANG L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16H37/12
Foreign References:
CN202284634U2012-06-27
CN201068967Y2008-06-04
CN1288123A2001-03-21
CN201461891U2010-05-12
CN1133083A1996-10-09
DE19528041C11997-01-16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齿条式无级变速器, 由主动非圆齿轮(2)、 从动非圆齿轮(20)、 轴臂 (4)、 平衡配 重、 导向槽(21)、 双联加速齿轮(3)、 齿条(7)、输出齿轮(8)、输出轴(16)、 固定盘

(9)、 移动盘(13)、销钉(12)、 弹簧(18)、锥齿轮(10)、 两凸轮 (11)、 控制转速的液 压装置 (1)、 控制转向的液压装置 (15)、 齿条拉杆 (17)等构成, 其特征是: 主动非圆齿轮 匀速运动带动从动非圆齿轮非匀速运动,从动非圆齿轮带动轴臂运动,轴臂一端的轴承带 动滚动导轨块在导向槽中运动,导向槽连接齿条,齿条带动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带动输出 轴。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齿条式无级变速器, 其特征是: 输出齿轮一側均布十个孔, 在 齿轮周向, 孔的两侧面与齿轮轴线倾斜 3度, 输出轴固定盘内均布九个通孔, 输出轴移动 盘由键与输出轴连接, 盘内均布九个通孔, 九个销钉穿过固定盘通孔和移动盘通孔, 一端 连接嫘丝, 另一端两平面与销钉轴线倾斜 3度, 与输出齿轮孔配合, 九个销钉与输出齿轮 十个孔均勾位于同一圆周上, 保证销钉与输出齿轮孔在任意位置时, 都有销钉异侧与输出 齿轮孔接触, 实现双向自锁。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齿条式无级变速器, 其特征是: 主动非圆齿轮节圆、 从动非 圆齿轮节圆关于两条彼此垂直的直线对称,保证轴臂轴承中心在工作行程间,轴臂末端轴 承中心沿齿条方向上的速度不变。

Description:
齿条式无级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条式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钢带式无级变速器不可传递大的功率, 不可正反转变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钢带式无级变速器不可传递大功率 , 不可正反转变速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 解决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轴转动转变 为直线运动,再将直线运动转变为轴转动。 由以下结构构成, 主动非圆齿轮、 从动非圆齿轮、轴臂、平衡配重、 导向槽、双联加速齿轮、 齿条、 输出齿轮、 输出轴、 固定盘、 移动盘、 销钉、 弹簧、 锥齿轮、 两凸轮、 控制转速的液 压装置、 控制转向的液压装置、 齿条拉杆等。

主动非圆齿轮勾速运动带动从动非圆齿轮非匀 速运动, 从动非圆齿轮带动轴臂运动, 轴 臂一端的轴承带动滚动导轨块在导向槽中运动 , 导向槽连接齿条, 齿条带动输出齿轮, 输出 齿轮带动输出轴。输出齿轮一侧均布十个孔, 在齿轮周向, 孔的两侧面与齿轮轴线倾斜 3度。 输出轴固定盘内均布九个通孔, 输出轴移动盘由键与输出轴连接, 盘内均布九个通孔。 九个 销钉穿过固定盘通孔和移动盘通孔, 一端连接螺丝, 另一端两平面与销钉轴线倾斜 3度, 与 输出齿轮孔配合。 固定盘内弹簧推动销钉与输出齿轮孔接触, 从动非圆齿轮上的锥齿带动锥 齿轮, 锥齿轮带动可在锥齿轮中伸缩的两凸轮转动, 控制转向的液压装置轴向拉动或推动两 凸轮, 转换与移动盘接触的凸轮, 凸轮推动移动盘, 两凸轮与移动盘间也可设置一顶杆, 以 增加销钉动作的灵活性, 移动盘带动销钉与输出齿轮分离。 控制转速的液压装置带动齿条拉 杆, 齿条拉杆带动双联加速齿轮, 双联加速齿轮带动轴臂和平衡配重沿垂直于从 动非圆齿轮 轴线方向移动, 改变轴臂末端轴承中心到从动非圆齿轮轴线的 距离, 可调节转速比。 轴臂末 端轴承中心在从动非圆齿轮轴线两侧, 控制转向的液压装置控制不同凸轮与移动盘接 触, 输 出齿轮轴转向相反。

主动非圆齿轮节圆、 从动非圆齿轮节圆关于两条彼此垂直的直线对 称, 令主动非圆齿轮 节圆、 从动非圆齿轮节圆周长、 瞬时接触半径、 瞬时角速度为 Ll、 L2、 Rl、 R2、 ω 1、 ω 2。 两节圆相切于两齿轮节圆连线上, 轴臂末端轴承中心沿齿条方向上的速度为 V2, 四个轴臂平 分 360度, 每个轴臂分得 90度, 存在一对称线, 对称线两侧各 45度。 轴臂瞬时角度为 θ。 轴臂的速度变化为 COS ( π /4), Κ个轴臂时, 轴臂的速度变化为 COS ( π /Κ), 轴臂数增加, 速度变化减小。 因 Rl* ( l= R2* o) 2, V2= R2* o 2*C0S Θ , 主动非圆齿轮节圆、 从动非圆齿轮节圆为保 证轴臂轴承中心在工作行程 -45度到 +45度间 V2不变, 需 2*COS 0为常数, 且主动非圆齿 轮节圆、 从动非圆齿轮节圆保证 Ll= L2, R1加 R2为两齿轮中心距。

销钉与输出齿轮孔接合面与输出轴轴线倾斜 3度, 可实现自锁。 九个销钉与输出齿轮十 个孔均匀位于同一圆周上, 保证销钉与输出齿轮孔在任意位置时, 都有销钉异侧与输出齿轮 孔接触, 实现双向自锁。

控制转速的液压装置与控制转向的液压装置的 关系是, 输出轴正转前, 轴臂末端轴承中 心位于从动非圆齿轮轴轴心时,控制转向的液 压装置带动两凸轮同时在可推动移动盘的位置 , 首先, 控制转向的液压装置带动两凸轮, 使控制正转的凸轮在可推动移动盘的位置, 控制反 转的凸轮离开可推动移动盘的位置, 然后, 控制转速的液压装置带动轴臂, 使轴臂末端轴承 中心偏离从动非圆齿轮轴轴心, 使输出轴正转。 输出轴停转前, 控制转速的液压装置带动轴 臂, 使轴臂末端轴承中心处于从动非圆齿轮轴轴心 , 然后控制转向的液压装置带动两凸轮同 时在可推动移动盘的位置。 反转开始与停止过程, 两液压装置变化规律相同。

第一轴臂在 +35度到 +40度时,第二轴臂对应的销钉与齿轮孔接触, 第一轴臂在 +40度到 +45度时, 第一轴臂对应的销钉与齿轮孔分离, 四个轴臂依次循环, 确保运动的连续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传递大功率, 可正反转变速。

附图说明

图 1是导向槽、 齿条主视图 图 2是导向槽、 齿条左视断面图

图 3齿条拉杆主视图 图 4是齿条拉杆断面图

图 5是齿条拉杆断面图 图 6是主动非圆齿轮节圆、从动非圆齿轮节圆的 线 图 7是固定盘主视图 图 8是固定盘断面图

图 9是两凸轮俯视图 图 10是两凸轮断面图

图 11是销钉主视图 图 12是销钉俯视图

图 13是螺丝断面图 图 14是锥齿轮断面图

图 15是输出齿轮主视图 (未画齿) 图 16输出齿轮孔断面图

图 17是可移盘主视图 图 18是平衡配重断面图

图 19是平衡配重主视图 图 20是从动非圆齿轮轴局部主视图

图 21是从动非圆齿轮轴局部俯视图 图 22是轴承断面图

图 23是滚动导轨块主视图 图 24是滚动导轨块断面图

图 25是装配图 1.控制转速的液压装置 2.主动非圆齿轮 3.双联加速齿轮 4.轴臂 5.滚动导轨快

6.轴承 7.齿条 8.输出齿轮 9.固定盘 10.锥齿轮 11.两凸轮 12.销钉 13. 移动盘

14.螺丝 15.控制转向的液压装置 16.输出轴 17.齿条拉杆 18.弹簧 19.键 20.从动非 圆齿轮 2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控制转速的液压装置(1 )带动齿条拉杆(17), 齿条拉杆带动双联加速齿轮(3), 双联 加速齿轮带动轴臂(4)和平衡配重沿垂直于从 非圆齿轮(20)轴线方向上移动, 改变轴臂 末端到从动非圆齿轮轴线的距离, 改变转速比。轴臂末端轴承(6)中心在从动非 齿轮轴线 两侧, 控制转向的液压装置 (15)控制不同凸轮 (11)与移动盘 (13)接触, 输出轴(16)转向相 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