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REGENERATIVE ABSORPTION-GENERATION SYSTEM AND REGENERATIVE TYPE I ABSORPTION HEAT PUMP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134103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regenerative absorption-generation system and a regenerative Type I absorption heat pump are provided. The regenerative absorption-generation system comprises a generator (3), a first absorber (1), a second absorber (2), a first solution pump (4), a second solution pump (5), a solution heat exchanger (6) and a vapor-separating chamber (7). The first absorber (1)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absorber (2) via the second solution pump (5), and the second absorber (2) is connected to the generator (3) via the first solution pump (4). The generator (3) is connected to the vapor-separating chamber (7) via the solution heat exchanger (6) and the second absorber (2), and the vapor-separating chamber (7)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bsorber (1) via a solution pipeline. The first absorber (1) has a heated medium pipeline and a coolant vapor passage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ior respectively. The exterior of the first absorber (1) has a coolant liquid pipeline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bsorber (1) and then the first absorber (1) has a coolant vapor passage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absorber (2). The vapor-separating chamber (7) has a coolant vapor passage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bsorber (1). The generator (3) further has a heat-driving medium pipeline and a coolant vapor passage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ior respectively. A series of regenerative Type I absorption heat pump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the regenerative absorption-generation system with other components comprising a condenser (A) and an evaporator (B).

Inventors:
LI HUAY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00588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03, 2011
Filing Date:
April 29, 201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 HUAY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5B15/12; F25B30/04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504216A2009-08-12
CN101504217A2009-08-12
CN101078576A2007-11-28
CN1268652A2000-10-04
JP2004257705A2004-09-16
Download PDF:
Claims:
1. 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 主要由第一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发生器、 第一溶液泵、 第 二溶液泵、 溶液热交换器和分汽室组成; 第一吸收器 (1)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5) 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第二吸收器 (2)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溶液热交 换器 (6) 与发生器 (3) 连通, 发生器 (3)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 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分汽室 (7) 还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 第一 吸收器 (1) 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 外部有冷 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分汽室 (7)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 发生器 (3) 还分别有驱动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 发生器变为精馏塔时, 精馏塔分别有 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 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一节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 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发 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1) 连通, 冷凝器 (A1)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 阀 (C1) 与蒸发器 (B1)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 器 (B1)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1) 有冷 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D1) 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 (A1)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E1) 与第一吸 收器 (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冷凝器 (A1)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1)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3.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 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一节流闽、 第二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冷剂液泵 或第三节流阀, 以第一发生器为高压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为低压发生器,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 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由第二吸收器(2)经第一溶液泵(4) 增设稀溶液管路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G2)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2)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G2)之后与第一发生器(3)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 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再经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 后第二发生器 (C2) 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D2) 与冷凝器 (A2) 连通——第一发生 器 (3) 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2) 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2) 还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2) 连通, 冷凝器 (A2)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E2) 与蒸发器

(B2)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2) 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2)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 泵 (F2) 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 (A2)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H2) 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后 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冷凝器 (A.2) 还有被加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2)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 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4.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 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冷剂液泵 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发生 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4)、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 有浓溶 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后第二发生器 (C2.) 再有浓溶液 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C2 ) 连 通后第二发生器 (C2 ) 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D2 ) 与冷凝器 (A2) 连通——第一发 生器 (3 ) 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2) 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2 ) 还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2) 连通, 冷凝器 (A2)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E2) 与蒸发 器 (B2)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2 ) 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 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2)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 液泵 (F2)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 (A2 )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H2 )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 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冷凝器 (A2) 还有被加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2)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 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 =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5.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 加第三溶液泵、 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 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 第一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 有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6)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12)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 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G2 )、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和第二吸收器(2)与分汽室(7)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第二发生器 (C2 ) 连通后第二发生器 (C2) 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D2) 与冷凝 器 (A2) 连通——第一发生器 (3 ) 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2 ) 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2)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2) 连通, 冷凝器 (A2)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 第二节流阀 (E2 ) 与蒸发器 (B2 )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 定为蒸发器 (B2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 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2)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F2)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 (A2 )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H2 )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 连通, 冷 凝器 (A2)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2)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6.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所述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 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三节流阀、 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冷剂液泵或第四节流阔,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 统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由第二吸收器 (2) 经第一溶液泵 (4) 增设稀 溶液管路分别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与第二发生器 (C3) 连通和再经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J3)与第三发生器(D3)连通,第二发生器(C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 ) 之后和第三发生器 (D3 )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 之后均与第一发生器 (3) 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再经第二吸收器 (2 ) 与分汽室 (7 ) 连 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二发生器 (C3) 连通后第二发生器 (C3) 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E3) 与冷凝器

(A3 ) 连通——第一发生器 (3 ) 释放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3) 的驱动热介质, 第 二发生器 (C3)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后第三发生器 (D3) 再有冷剂液 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F3) 与冷凝器 (A3) 连通——第二发生器 (C3)释放的冷剂蒸汽作为第 三发生器 (D3) 的驱动热介质, 第三发生器 (D3 )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3) 连通, 冷凝器 (A3)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G3 ) 与蒸发器 (B3)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3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 收器 (2)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3)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H3) 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 (A3) 有冷 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阀 (K3)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冷凝器 (A3)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3) 还 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发生器代之以第三精馏塔、 第三精馏塔还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7.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 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三节流阀、 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冷剂液泵或第四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 系统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 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 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和第三溶液热 交换器 (J3)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 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第二发生器 (C3 )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3)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 (13)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 第三发生器 (D3)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6)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C3 ) 连通后第二发生器

(C3 )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E3) 与冷凝器 (A3 ) 连通——第一发生器 (3)产生 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3) 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3 )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三发生器(D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D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F3)与冷凝器(A3) 连通——第二发生器 (C3) 释放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 (D3) 的驱动热介质, 第三发生 器 (D3)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3)连通, 冷凝器 (A3)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 阀 (G3) 与蒸发器 (B3 )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 器 (B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3)有冷 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H3)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二吸收器 (2 ) 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 (A3 )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阀 (K3 ) 与第一吸 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冷凝器 (A3)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C3 )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 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熘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 第三发生器代之以第三精馏塔、 第三精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8.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 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阔、 第三节流阀、 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泵、 第四溶液泵、 冷剂液泵或第四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将第二吸收器(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 第二吸收器 (2 )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三发生器

(D3)连通,第三发生器(D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L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 与第二发生器 (C3)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泵 (M3) 和第三溶 液热交换器(J3)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J3 )、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6)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 器 (3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C3) 连通后第二发生器 (C3 ) 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 一节流阀 (E3) 与冷凝器 (A3 ) 连通——第一发生器 (3 ) 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3) 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3)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D3)连通后第三 发生器(D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F3)与冷凝器(A3)连通——第二发生器(C3) 释放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 (D3 ) 的驱动热介质, 第三发生器 (D3 )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冷凝器 (A3) 连通, 冷凝器 (A3)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G3 ) 与蒸发器 (B3) 连 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3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B3)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H3 )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 确定为冷凝器 (A3 )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阀 (K3)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 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冷凝器 (A3)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 部连通, 蒸发器 (C3)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 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发生器代之以 第三精馏塔、 第三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 部连通。

9.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 加冷凝器、 蒸发器、 吸收-蒸发器、 第一节流阔、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冷剂液泵或第二 节流阀、 第二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吸收器(1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5)与第二吸收器(2) 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 (1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4) 与吸收-蒸发器 (D4) 连通, 吸收-蒸发器 (D4) 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5)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4) 与 第二吸收器 (2 ) 连通, 将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发生器 (3) 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4) 连通, 冷凝器 (A4)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D4) 与蒸发 器 (B4)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4) 有冷剂 液管路经第一冷剂液泵 (F4) 与吸收-蒸发器 (D4) 连通后吸收-蒸发器 (D4) 再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 (A4)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4) 与 吸收-蒸发器 (D4 ) 连通后吸收-蒸发器 (D4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蒸发器 (B4)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 (D4)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 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4)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 (G4)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 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 (A4)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 14)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 通, 冷凝器 (A4)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4)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

10.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一节流阔、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节流阀或第一冷剂液泵、 第三 吸收器、 第二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6) 与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4) 与发生器 (3) 连通, 将发生器 (3 ) 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和第二吸收器(2)与分汽室(7)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 )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4) 与第三吸收器 (J4) 连通, 第三吸收器 (J4)还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和第二吸收器(2)与分汽室(7 )连通, 将发生器(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4) 连通, 冷凝 器 (A4)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D4) 与蒸发器 (B4)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4)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将 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 器 (2)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4)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冷剂液泵 (F4)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 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 (A4) 有 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4)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 (A4)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14)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 (J4) 连通、 或调整为蒸发器 (B4)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 (G4)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 (J4) 连 通, 第三吸收器 (J4) 和冷凝器 (A4) 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4)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1.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 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一发生器向第三吸收 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 (D5) 连通, 第三吸 收器(D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E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F5)与第二发生器(C5)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 与第三吸收器 (D5 ) 连 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5) 连通, 冷凝器 (A5) 还有冷剂液管 路经第一节流阀 (G5) 与蒸发器 (B5)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 通确定为蒸发器 (B5)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 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确定为冷 凝器(A5)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5)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 (B5 )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 15)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 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器 (D5) 和冷凝器 (A5 ) 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5)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 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2.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 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 一发生器向第三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 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D5) 连通, 第三吸收器 (D5)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5) 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L5) 与 第一发生器 (3 )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 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L5)、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 第二吸收器(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 (F5) 与第二发生器 (C5)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 (F5) 与第三吸收器 (D5)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5) 连 通, 冷凝器 (A5)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G5 ) 与蒸发器 (B5)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5)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 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二吸收器(2)连通确定为冷凝器(A5)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5)与第一吸收器(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 (B5)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15)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 器(D5) 和冷凝器 (A5) 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5) 还有余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 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3.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 系统、 由第一发生器分别向第三吸收器和第二冷凝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 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 (3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 ) 有 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三吸收器 (D5) 和第二冷凝器 (J5) 连通, 第三吸收器 (D5 ) 有稀溶 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5)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 与第二发生器 (C5) 连通, 第二发生 器 (C5)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 与第三吸收器 (D5)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冷凝器 (A5)连通, 第一冷凝器 (A5)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 一节流阀 (G5) 与第二冷凝器 (J5) 连通, 第二冷凝器 (J5 )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5) 与蒸发器 (B5 )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5)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 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确定为第二冷凝器 (J5) 或 第一冷凝器 (A5 )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K5)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 (B5)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 剂液泵(15)与第一吸收器(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 )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冷凝器 (J5)、 第三吸收器

(D5 ) 和第一冷凝器 (A5) 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5) 还有余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 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4.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 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一发生器分别向第三吸收器和第二冷凝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 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三吸收器 (D5) 和第二冷凝器 (J5) 连通, 第 三吸收器 (D5)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5) 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L5) 与第一发生 器(3)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和第二吸收器(2) 与分汽室 (7)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L5)、 第一 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 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 与第二发生器 (C5 )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 与 第三吸收器 (D5)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冷凝器 (A5) 连通, 第 一冷凝器 (A5)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G5 ) 与第二冷凝器 (J5) 连通, 第二冷凝器

(J5)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5) 与蒸发器 (B5)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5)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将外 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确定为第二冷凝器 (J5) 或第一冷凝器 (A5 )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K5)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 确定为蒸发器 (B5 )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15 )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器 (D5)、 第二冷凝器 (J5) 和第一冷凝器 (A5) 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5)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 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5.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 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二发生器向第一吸收 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 (3 ) 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5) 连通, 冷凝器 (A5)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G5) 与蒸发器 (B5) 连通, 蒸发器 (B5)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三吸收器 (D5 ) 连通, 第三吸收器 (D5)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5 ) 和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F5) 与第二发生器 (C5)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F5) 与第三吸收器 (D5 )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调 整为第二发生器 (C5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 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 连通确定为冷 凝器 (A5)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5)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 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 (B5 )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 15)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 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器 (D5) 和冷凝器 (A5) 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5)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 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6.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 系统、 由第二发生器分别向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冷凝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 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 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冷凝器(A5)连通,第一冷凝器(A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G5) 与第二冷凝器 (J5 ) 连通, 第二冷凝器 (J5 )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5) 与蒸发器

(B5) 连通, 蒸发器 (B5)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 (D5) 连通, 第三吸收器 (D5)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5)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 与第二发生器 (C5) 连通, 第 二发生器 (C5)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 与第三吸收器 (D5) 连通, 将第 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 (C5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 吸收器 (1 )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 (J5) 连通, 将外部 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 连通确定为第一冷凝器 (A5) 或第二冷凝器 (J5)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K5) 与第一 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 连通、 或确定为 蒸发器 (B5)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15)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 通, 第三吸收器 (D5 )、 第二冷凝器 (J5 ) 和第一冷凝器 (A5 ) 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蒸发器 (B5)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 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7.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 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一吸收器和第一发生 器共同向第三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第三吸收器

(D6)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6) 与第二发生器 (C6) 连 通, 第二发生器(C6)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F6)与第三吸收器(D6)连通, 第二发生器 (C6)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6) 连通, 冷凝器 (A6)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 第一节流阀 (G6) 与蒸发器 (B6)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和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 收器 (2) 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6)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6)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 通后第一吸收器 (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三吸收器 (D6) 和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 (B6)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16)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后第一吸收 器(1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三吸收器 (D6) 和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D6)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6) 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一吸收器 (1 )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6)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器

(D6) 和冷凝器 (A6)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6) 还有余热介质管 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镏塔, 第二精馏塔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8.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一冷 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吸收-蒸发器、 第二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 生系统、 由吸收 -蒸发器和第二发生器共同向第一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第二发生器 (C6 )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6) 与吸收- 蒸发器 (J6) 连通, 吸收-蒸发器 (J6)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6) 和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F6) 与第二发生器 (C6)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 定为第一发生器 (3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6) 连通, 冷凝器 (A6) 还有冷剂液管路 经第一节流阀 (G6) 与蒸发器 (B6)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 )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 确定为冷凝器 (A6)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6) 与吸收-蒸发器 (J6) 连通后吸收-蒸 发器 (J6)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和第二发生器 (C6) 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 (B6)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冷剂液泵 (16) 与吸 收-蒸发器 (J6) 连通后吸收-蒸发器 (J6)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和第 二发生器 (C6)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 蒸发器 (B6)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吸收-蒸发器 (J6)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6)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L6) 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 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 (B6)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 (K6) 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后 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6) 还有驱动热 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冷凝器 (A6)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6) 还有余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 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9.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3所述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 一溶液泵 (4)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 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 (C2) 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 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之后 的浓溶液管路汇合调整为第二发生器(C2)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和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 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之后的浓溶液管 路汇合, 由蒸发器 (B2)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2)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连通、 或蒸发器(B2)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 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 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0.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3所述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 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G2) 与新增吸收器(bl)连通, 新增吸收器(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 将 第二发生器 (C2)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 经第一 溶液热交换器 (6) 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调整为第二发生器 (C2)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 经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6) 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由蒸发器 (B2)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Π)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2)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i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 器 (hi) 或蒸发器 (B2)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连通, 新增吸收器(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1.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3所述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 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3)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 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之后分成两路、 并分别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和再经新增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取消第二吸收器 (2) 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之后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的浓溶液管路,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调整为第一 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 吸收器(2)与分汽室(7)连通, 由蒸发器(B2)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连通, 由冷凝器 (A2)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Π)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蒸发器 (B2) 增 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2.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3所述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 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3) 与新增吸收器(bl)连通, 新增吸收器(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l) 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之后分成两路、 分别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G2) 与第二发 生器 (C2) 连通和再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取消第二吸 收器 (2) 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之后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的浓 溶液管路,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由蒸发器 (B2) 增设冷剂 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Π)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 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 由冷凝器 (A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 收器(bl)连通、或由新增蒸发器(HI)或蒸发器(B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 )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 温供热端。

23.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4所述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 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第一发生器 · (3)连通 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 (G2) 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 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还有稀溶液管 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 一发生器 (3)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与第二发 生器 (C2)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和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 由蒸发器 (B2)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 吸收-蒸发器 (al)连通, 由冷凝器 (A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fl)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或由蒸发器 (B2)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4.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4所述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 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G2)与第一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 新 增吸收-蒸发器 (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和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 由蒸发 器 (B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新增蒸发器 (hi)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1) 连通, 由冷凝器 (A2)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 第二节流阀 (i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再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 (hi)或蒸发器 (B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 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5.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5所述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 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6)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 新增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 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 由蒸发器

(B2)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2) 增设冷剂液管路 经新增节流阀 (Π)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蒸发器 (B2)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 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 温供热端。

26.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5所述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 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将 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 与新增吸收器(bl)连通, 新增吸收器(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 将 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 吸收器(2)与分汽室(7)连通改为第一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G2)、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 通, 由蒸发器 (B2)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Π)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 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2) 增设 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i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 (hi) 或蒸发器 (B2) 增设冷 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 通, 新增吸收器(bl)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其中, 省略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l)时,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 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和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27.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6所述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 一溶液泵 (4) 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 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 将第三发生器 (D3) 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 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之后 的浓溶液管路汇合调整为第三发生器 (D3)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和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 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之后的浓溶液管 路汇合, 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 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 增吸收器(bl)连通, 新增吸收器(b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8.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6所述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 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第三发生器

(D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4)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新增吸收器(bl)连通, 新增吸收器(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 将 第三发生器 (D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 经第一 溶液热交换器 (6) 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调整为第三发生器 (D3)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 经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6) 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Π)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fl)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i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 器 (hi) 或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连通,新增吸收器(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髙温供热端。

29.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6所述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 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 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之后分成三路并分别再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 再经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13) 与第二发生器 (C3) 连通和再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取消第二吸收器 (2) 经第一溶液泵 (4) 之后分别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与第二发生器 (C3) 的溶液管路和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的溶 液管路,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 分汽室 (7)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蒸 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Π)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 ) 连通、 或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连通,新增吸收器(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0.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6所述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 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 与新增吸收器(bl)连通, 新增吸收器(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l) 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之后分成三路并分别再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J3) 与第三发 生器 (D3) 连通、 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与第二发生器 (C3) 连通和再经新增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取消第二吸收器 (2) 经第一溶液泵 (4) 之后 分别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发生器(C3)的溶液管路和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J3)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的溶液管路,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fl)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 蒸发器 (Π)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3) 增设冷剂 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i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 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新增吸收器(bl)连通,新增吸收器(b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1.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7所述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 一溶液泵(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J3)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6)、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 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第二发生器 (C3)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l)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J3)与第二发生器(C3) 连通, 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或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 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 增吸收器(bl)连通, 新增吸收器(b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2.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7所述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 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 (13) 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 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和第三溶液 热交换器 (J3)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 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 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 发生器 (3)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第二发生 器 (C3)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和第三 溶液热交换器 (J3) 与第二发生器 (C3) 连通, 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 节流阀 (Π)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Π) 与新增吸收-蒸发 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 新增蒸发器 (hi) 或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 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 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3.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8所述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 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 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 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 收器(2)与分汽室(7)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J3)、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 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f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其中, 省略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时,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与第三发生器(D3)连通, 第 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J3)、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34.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8所述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 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 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 ζ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 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第三发生器 (D3) 连通, 由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fl) 与新增 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A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i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 (hi) 或蒸发器 (B3)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 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 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5.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2、 9、 15-16、 18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 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 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 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 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Π)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 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 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新增吸收器(bl)连通,新增吸收器(b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6.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2、 9、 15-16、 18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 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 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与第一 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6)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 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 器(3)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和第二吸收器(2) 与分汽室 (7) 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7) 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 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fl)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il) 与新增 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 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 (hi) 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 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 增吸收器(b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bl)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7.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10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将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 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 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将第一 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3)有 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由蒸发 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 阀 (Π)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 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 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8.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10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 发生器 (3)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 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 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 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和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fl) 与新增 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阔 (i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 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 (hi) 或蒸 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 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 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9.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11、 13、 17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 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 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 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 第二发生器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 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l)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 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 路经新增节流阀 (f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 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 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 供热端。

40.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11、 13、 17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 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 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 收器(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Π)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i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 (hi) 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1.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12、 14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 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 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 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将第二发 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 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 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Π) 与 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 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2.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12、 14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阖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 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 (6)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 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el) 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 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 第三吸收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Π) 与新增蒸发器(hi)连 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 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i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 (hi) 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 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 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3.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3-8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由低压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el)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 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 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低压 发生器连通,.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 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Π)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 )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 温供热端。

44.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 ¾1利要求 3-8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由低压发 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 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低压发生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 (Π)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 发器(al)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i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 器 (hi) 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5.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2、 10、 15-16、 18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 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阔或新增冷剂液泵, 由第一发生器 (3) 增设浓溶 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 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el)与第一发生器(3)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f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 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 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 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 ^供热端。

46.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2、 10、 15-16、 18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 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 液泵, 由第一发生器(3)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l)与新增吸收器(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 器 (al)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一发生器 (3) 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 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Π)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 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i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 ) 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 (hi) 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 端。

47.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11-14、 17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由第二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1)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还有稀溶 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f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 )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 温供热端。

48.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11-14、 17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 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由 第二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 吸收器 (bl)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 通,新增吸收-蒸发器(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l)、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 流阀 (Π) 与新增蒸发器 (hi) 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 (al)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i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或由新 增蒸发器 (hi) 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l)连通, 新增吸收器(bl)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9.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3-5所述的任一单级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 收式热泵中, 增加再增冷凝器 (a2) 和再增节流阀 (b2), 由高压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 与再增冷凝器 (a2) 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再增节流阀 (b2) 与冷凝器

(A2)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 成为回 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再增高温供热端。

50.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6-8所述的任一单级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 收式热泵中, 增加再增冷凝器 (a2) 和再增节流阀 (b2), 由中压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 与再增冷凝器 (a2) 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再增节流阀 (b2) 与冷凝器

(A3)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 成为回 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再增高温供热端。

51.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3- 8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中, 增加二级发生器、 二级吸收器、 二级冷凝器、 二级溶液泵、 二级溶液热交换器和二级节 流阀, 自低压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吸收器 (b3) 连通, 二级吸收器 (b3) 还有稀 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泵 (c3) 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 与二级发生器 (a3) 连通, 二级发 生器 (a3)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 与二级吸收器 (b3) 连通, 二级发生 器 (a3)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冷凝器 (e3) 连通, 二级冷凝器 (e3)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 二级节流阀 (f3) 与冷凝器连通, 二级吸收器 (b3) 和二级冷凝器 (e3) 还分别有被加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二级发生器 (a3)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52.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3-5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中, 增加二级发生器、 二级吸收器、 二级溶液泵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将低压发生器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吸收器 (b3) 连通, 二级吸 收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泵(c3 )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d3)与二级发生器(a3) 连通, 二级发生器 (a3)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 与二级吸收器 (b3) 连 通, 二级发生器 (a3)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将高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 压发生器连通后低压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连通后低压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 通, 二级吸收器 (b3)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二级发生器 (a3) 还有驱动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53.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权利要求 6-8所述的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中, 增加二级发生器、 二级吸收器、 二级溶液泵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将低压发生器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吸收器(b3) 连通, 二级吸 收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泵(c3)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d3 )与二级发生器(a3) 连通, 二级发生器 (a3)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 与二级吸收器 (b3) 连 通, 二级发生器 (a3)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将高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中 压发生器连通后中压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中压发生器连通后中压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 通, 将中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连通后低压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 流阀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中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连通后低压发生器再有 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二级吸收器(b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二级发生器 (a3)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Description:
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和低温余热利用热泵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余热利用的前提是热 泵能够将热量自余热温度提升到用户需求 的温度以上, 同时还要使吸收式热泵机组的性能指数尽可能 地高; 同理, 制冷时在满足用户 的需求前提下也要尽可能高地发挥驱动热介质 的制冷效益。 这要求所采用的相应机组有着合 理的结构和工作流程,更要求在不同的工作参 数区间都有相对应的高性能指数的吸收式热泵 。

为使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温度和性能指数 得到提高, 人们先是通过研究得到了不同 效数和不同级数的机组, 进而采用增加供热端、 增加供热流程等方法进行不同热泵流程的复 合得到更为细致的效数和级数, 它们对应着相应的性能指数。 但是, 不同效数的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在工作参数和性能指数两方面都存在较 大的差别, 它们的工作参数区间是不相连的, 在性能指数上更是有着较大的差别; 不同级数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在工作参数和性 能指数两 方面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别。

从机组内部流程来看, 为提高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温度, 关键在于降低进入发生器' 的溶液浓度; 为了能够利用更低温度的余热, 关键在于提高进入吸收器的溶液浓度。 如果能 够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 同时提高进入吸收器的溶液浓度和降低进入发 生器的溶液浓度, 并 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需求来选择溶液浓度 提高和降低的幅度,这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为了提升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温度、 使其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数和实现工作参数之间 和性能指数之间的无间断衔接, 本发明采用巧妙的流程, 将回热原理应用于溶液的吸收-发生 过程, 建立起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 并以此为基础得到不同效数、 不同级数的回热式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 再结合已有的技术措施, 实现不同工作参数区间对应相应的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 实现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在工作参数区间上的连 续衔接, 实现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在性能指数上 的连续衔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回热式吸收-发生系 和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首先提 出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然后以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 为 础增加不同的构件, 得到一系列 相应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具体发明内容分项阐述如下:

1.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 主要由第一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发生器、 第一 溶液泵、 第二溶液泵、 溶液热交换器和分汽室组成; 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 路经第一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 , 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 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分汽室还有浓溶液管路 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第一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 通和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 部连通, 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 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连通, 分汽室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发生器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和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 发生器变为精馏塔时,'精馏塔分别有驱动热 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 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

确认本 2.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一节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 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发 生器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 连通, 将第一吸 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 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定为蒸发 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 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3.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冷剂液 泵或第三节流阀, 以第一发生器为高压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为低压发生器, 形成基于回热式 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热泵;由第二吸收器经第一溶液泵增设稀 溶液管路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 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之后与第一发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再经第二吸收器与 分汽室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二发生器连通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 经第一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 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 通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 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有冷剂 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 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 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熘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自然具有第二发生器原 本与外部或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管路或通道— —分别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和冷剂蒸汽 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同时, 第二精镏塔比第二发生器还多了一条被加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因此,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时, 只表述精馏塔相比发生器多出来的管路。 后续类似 情况均采用此方法处理。

4.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冷剂液 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热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 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 发生器连 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调整为第一 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 二发生器连通后第二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 定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连通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 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 汽作为第二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 连通, 将第 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 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将外 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 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定为 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一吸收器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 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 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 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 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5.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第三溶液泵、 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 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 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 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 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 汽室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 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阔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 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的驱动热 介质,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 蒸发器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 吸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 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 吸收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 液泵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 第一吸收器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连通,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 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

6.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三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冷剂液泵或第四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 系统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由第二吸收器经第一溶液泵增设稀溶液管路 分别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和再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之后和第三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 交换器之后均与第一发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再经第二吸收器与 分汽室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二发生器连通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 经第一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释 放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 通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释放的冷剂蒸汽 作为第三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 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 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蒸发 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 吸收器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定为蒸 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一吸收器连 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 器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 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被 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 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发 生器代之以第三精馏塔、 第三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7.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三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冷 液泵或第四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 系统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 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 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 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 分汽室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 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 通后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 作为第二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 通后第三发生 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释放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 器的驱动热介质, 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 三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 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 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 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阔与 第一 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二吸收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 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 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发生器代之以第 三精馏塔、 第三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

8.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三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泵、 第四溶液泵、 冷剂液泵或第四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热泵;将第二吸收器有稀 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 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 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 生器连通, 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 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泵和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 器和第 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 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 发生器连通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 一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 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 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后 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冷 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释放的冷剂蒸汽作为 第兰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 第三发生器还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蒸发器 连通, 将第一吸收 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 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 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 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闺与 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 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熘塔 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发生器代之以第三精馏塔、 第三精熘塔还有被加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9.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以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吸收-蒸发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冷剂液泵或第二 节流阔、第二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与第 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 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 收-蒸发器连通, 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 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 器连通, 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 确定为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阔与蒸发器 ·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冷剂液泵 与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有 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阔与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连通, 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连通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 泵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有 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 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 通, 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0.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 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节流阀或第一冷剂液泵、 第三 吸收器、第二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阔,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 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与发生器连通, 将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 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调整 为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 第三吸收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 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 通, 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 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 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 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冷剂液泵与第 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 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 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调 整 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第一吸 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三吸收器连通、 或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 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 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 与外 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1.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 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 流阔、冷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一发生器向第三吸收器 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 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 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三吸收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 三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 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 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蒸发器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 吸收器再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 泵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驱 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 与外部连通, 蒸发 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 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2.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 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 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一 发生器向第三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 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第三吸收 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 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 分汽室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 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 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 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 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 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 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 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 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 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 收器连通确定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 流阔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 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 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 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 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3.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 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 统、 由第一发生器分别向第三吸收器和第二冷凝器 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 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 分别与第三吸收器和第二冷凝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二 溶液热 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三吸收器连 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冷凝器连 通, 第一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 流阀与第二冷凝器连通, 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蒸 发器连通, 将第一吸 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 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定为第二 冷凝器或第一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 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 一吸收器连通后第 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 第二冷凝器、 第三吸收器和第一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熘塔, 第 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4.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 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 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由第一发生器分别向第三吸收器 第二冷凝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 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第一发 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三吸收器和第二 冷凝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 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 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调整为第一 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 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 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冷凝器连 通, 第一冷凝器还 有冷剂液管路经筹一节流阀与第二冷凝器连通 , 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阔与 蒸发器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 吸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 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 吸收器连通确定为第二冷凝器或第一冷凝器有 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 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 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驱动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器、 第二冷凝器和第一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 管路与 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 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15.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 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 流阀、冷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二发生器向第一吸收器 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 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 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 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 阀与蒸发器连通, 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 第三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 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 为第二发生器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 吸收器再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 泵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驱 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 与外部连通, 蒸发 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 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6.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 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阔,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 统、 由第二发生器分别向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冷凝器 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 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一冷凝器连通, 第一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第 二冷凝器连通, 第二冷凝 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阔与蒸发器连通 ,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 第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 收器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 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一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二冷凝器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 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定为第一冷凝器或第二冷 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 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 剂液泵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 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器、 第二冷凝器和第一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 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7.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 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 流阀、冷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一吸收器和第一发生器 共同向第三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 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第三吸收器有稀 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 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 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 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阔与蒸发器连通 , 将第一吸收器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和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 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 定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第一 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分 别与第三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 一吸收器 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 三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将第一吸收 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三吸收器 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 二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

18.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 第 1项所述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一冷 剂液泵或第二节流阀、 吸收-蒸发器、 第二冷剂液泵或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 生系统、由吸收-蒸发器和第二发生器共同向 一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与吸收-蒸发器连通, 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二 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 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冷凝 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吸收-蒸发器 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 收器连通和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 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 第一冷剂液泵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和第二 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 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连通 将 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 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确定 为冷凝器夸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第一吸 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二吸收器连通、 或确定为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 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 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冷凝 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发生器变为 第一精馏塔时, 第二发生器代之以第二精馏塔, 第二精熘塔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分汽室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9.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3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 二溶液 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 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 -蒸发 器连通,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 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之后与第 一发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管 路汇合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之后与 第一发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 管路汇合,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 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 通、 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 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 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0.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3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 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 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之后与第一发生 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之后与第一发 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 合,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 阀与新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 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 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阔与新增吸收- 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发 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 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1.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3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 一溶液 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 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 -蒸发 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 增溶液泵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分成 路、 并分别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 通和再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 生器连通, 取消第二吸收器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之后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的浓溶 液管路,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调整为 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 室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 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 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 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2.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3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 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 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泵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分成两路、 分别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和 再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 取消第二吸收器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之后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的浓溶液管路,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 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 新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 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 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 新增吸收器连通、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发器增 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蒸发 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3.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4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 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 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 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 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 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 发生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 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 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 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通、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 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 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4.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4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 发生器连通调整为 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 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 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 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 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 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 新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 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阔与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 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 邻高温供热端。

25.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5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 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 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 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 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 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 第二发生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 吸收-蒸发器连通后 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 器连通、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 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 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

26.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5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 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 将第二吸收器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 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 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改为第一发生 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 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 新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 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通,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 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新 增蒸发器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 液泵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 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 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其中, 省略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时, 新增吸收 -蒸发器有稀 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 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 第二吸收器连通。

27.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6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 三溶液 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 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 -蒸发 器连通,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 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 将第三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之后与第 一发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管 路汇合调整为第三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之后与 第一发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 管路汇合,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 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 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 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8.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6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与第三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 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 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 将第三发生器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之后与第一发生 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调整为第三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之后与第一发 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 合,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 阀与新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 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 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与新增吸收- 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发 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 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29.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6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 一溶液 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 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 -蒸发 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 增溶液泵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分成 路并分别再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 连通、 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 通和再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 连通, 取消第二吸收器经第一溶液泵之后分别 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的溶液管路 和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的溶 液管路,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调整为 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 室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 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0.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6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阔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 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 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泵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分成三路并分 别再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 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和再 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取消第二吸收器经第一溶液泵之后分别经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的溶液管路和经第 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的溶液管路 ,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调整为第一发 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与新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 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 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 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 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 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1.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7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 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 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 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 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 节流阀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 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 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2.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7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 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 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 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 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新增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 第一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 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 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 新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 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 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发器增设冷 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 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3.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8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 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与第三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 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 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 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 与分汽室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 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 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 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 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 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其中, 省略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时,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还有 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 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 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 通。

34.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8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 吸收-蒸发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泵、新 溶液热交换器、新增蒸发器、新增第一节流 、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 一溶液热交 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 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 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 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由 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新增 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阔与 新增吸收-蒸发器连 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发器增设冷 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 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 热端。

35.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2、 9、 15-16、 18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 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 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与新 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调整为第一发 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 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 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 新增吸 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 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6.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2、 9、 15-16、 18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 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 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 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 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 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 经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 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 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 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与分汽室连通 , 由蒸发 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新增蒸 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 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与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 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发器增设冷剂 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 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 端。

37.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 第 10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 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 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 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 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 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 吸收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 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 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 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 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 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38.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 第 10项所述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 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 发生器连通调整为 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 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 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 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 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 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 新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 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与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 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 邻高温供热端。

39.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11、 13、 17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 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 整为第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 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 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 连通, 由冷 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阔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 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 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0.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11、 13、 17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阔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三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三 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 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 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 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将 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与第三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 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 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新增蒸发器连通,由 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 -蒸发 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阔与 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 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 增 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1.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12、 14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 泵, 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 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 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 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 路经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将第 二; ^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 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 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 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阔与新增 吸收-蒸发器连 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 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 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2.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12、 14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将第 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 发生器 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 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 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 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三吸收 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 吸收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 新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与 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 器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 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3.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3-8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由低压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与新增 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 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 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由蒸发 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 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4.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3-8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由低压 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 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 器连通,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 由蒸发器 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新增蒸发 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 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与 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 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 器连通、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发器增设冷剂 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 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5.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2、 10、 15-16、 18项所述任一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由第一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 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 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 发生器连通,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 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 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 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 泵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 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6. 本发明中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2、 10、 15-16、 18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 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 泵, 由第一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 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 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 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 新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 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与 新增吸收 -蒸发 器连通后新增吸收 -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发器增 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 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 温供热端。

47.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11-14、 17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节流阔或新增冷剂液泵, 由第二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 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 -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 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 连通,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 - 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 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 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或由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 新 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48.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11-14、 17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 新增第二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 由第二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 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 收-蒸发器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 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由 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与新 增蒸发器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 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 由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阔与 新增吸收-蒸发器 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增吸收器连通、或由新增蒸发器或蒸发器增 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 道与 新增吸收器连通, 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为新增相邻高温 供热端。

49.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3- 5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中, 增加再增冷凝器和再增节流阀, 由高压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再增冷凝器 连通, 再增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再增节流阔与冷 凝器连通, 再增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再增冷凝器成为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再 增高温供热端。

50.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6- 8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中, 增加再增冷凝器和再增节流阀, 由中压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再增冷凝器 连通, 再增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再增节流阀与冷 凝器连通, 再增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再增冷凝器成为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再 增高温供热端。

51.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3-8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中, 增加二级发生器、 二级吸收器、 二级冷凝器、 二级溶液泵、 二级溶液热交换器和二 级节流阀, 自低压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吸收器 连通, 二级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 经二级溶液泵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与二级发生 器连通, 二级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二级溶 液热交换器与二级吸收器连通, 二级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冷凝器连 通, 二级冷凝 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二级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 , 二级吸收器和二级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二级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52.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是在第 3-5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中, 增加二级发生器、 二级吸收器、 二级溶液泵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将低压发生器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 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吸收器连通, 二级吸 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泵和二级溶液 热交换器与二级发生器连通, 二级发生器还有 浓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热交换器与二级吸收器 连通, 二级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连通, 将髙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连 通后低压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 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连通后低压发生器再有 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二级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二级 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53. 本发明中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是在第 6- 8项所述任一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中, 增加二级发生器、 二级吸收器、 二级溶液泵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将低压发生器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吸收器连通, 二级吸收 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泵和二级溶液热 交换器与二级发生器连通, 二级发生器还有浓 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热交换器与二级吸收器连 通, 二级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 通, 将髙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中压发生器连 通后中压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 流阀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中压发生器连通后中压发生器再有冷 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将中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连 通后低 压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冷凝 器连通调整为中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 压发生器连通后低压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 第二节流阔与蒸发器连通, 二级吸收器还有被 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二级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附图说明:

图 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 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2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 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2所示与图 1所示相比, 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者之间的不同在于: ①图 1中有 发生器, 而图 2中则为精馏塔——前者适用于以溴化锂水溶 为代表工质的吸收式热泵, 而 后者适用于以氨水溶液为代表工质的吸收式热 泵; ②两图中的分汽室有区别: 图 2中的分汽 室还有被加热介质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图 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 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4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 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4所示和图 3所示比较, 图 3所示是基于图 1所示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而图 4所示则基于 图 1所示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图 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6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5和图 6所示的区别在于: 图 5中蒸发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第一吸 器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连通, 而图 6中则是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 二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图 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8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7和图 8所示的二者的区别如同图 5所示和图 6所示之间的区别。

图 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10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10和图 9所示的二者的区别如同图 5所示和图 6所示之间的区别。

图 9-图 10所示的串联双效与图 7-图 8所示的串联双效有区别: 图 9-图 10中低压发生 器向高压发生器提供溶液, 而图 7-图 8中则是高压发生器向低压发生器提供溶液。

图 1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12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11和图 12所示的区别如同图 5所示和图 6所示之间的区别。

图 1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14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14和图 13所示的二者的区别如同图 5所示和图 6所示之间的区别。

图 1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16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16和图 15所示的二者的区别如同图 5所示和图 6所示之间的区别。

图 15-图 16所示的串联三效与图 13-图 14所示的串联三效有区别: 图 15-图 116中低压 发生器向高压发生器提供溶液, 而图 13-图 14中则是高压发生器向低压发生器提供溶液。

图 1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18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18和图 17所示的二者的区别在于: 图 17中分别流经吸收 -蒸发器和第一吸收器的冷 剂液来自蒸发器, 而图 18中分别流经吸收-蒸发器和第一吸收器的冷剂 液来自冷凝器。

图 1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在流程上, 图 19所示与图 17-图 18所示有较大差别。

图 2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21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21和图 20所示的区别如同图 5所示和图 6所示之间的区别。

图 22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在流程上, 图 22所示与图 20-图 21所示有较大差别。

图 2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24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24和图 23所示的区别如同图 5所示和图 6所示之间的区别。

与图 22-图 23所示比较, 图 22-图 23中两级流程的溶液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而图 24中 两级流程的溶液是串联进行的。

图 22-图 24所示与图 20-22所示相比有一个主要的区别——图 22-图 24中多了一个冷凝 器和一个节流阀。

图 20-图 24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 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由发生器向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

图 25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26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与图 25所示相比, 图 26中多了第二冷凝器和第三节流阀。

与图 20-图 24所示不同, 图 25-图 26中由第二发生器向第一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 图 2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28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28和图 27所示的二者的区别如同图 5所示和图 6所示之间的区别。

图 29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30 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 图。 图 30和图 29所示的二者的区别在于: 图 29中分别流经吸收 -蒸发器和第一吸收器的冷 剂液来自蒸发器, 而图 30中分别流经吸收-蒸发器和第一吸收器的冷剂 液来自冷凝器。

图 29-图 30所示与图 27-图 28所示的主要不同在于: 图 27-图 28中, 由第一吸收器和 第一发生器共同向第三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 而图 29-图 30中, 由吸收 -蒸发器和第二发生 器向第一吸收器共同提供冷剂蒸汽。 这也是图 27-图 30所示与图 20-图 26所示的一个区别。

图 3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并增加了相邻高温供 端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32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并增加了相邻高温 热端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32所示与图 31所示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图 32中多了新增蒸发器和新增冷剂液泵, 新增蒸发器向新增吸收-蒸发器提供冷剂蒸汽 新增蒸发器还通过新增冷剂液泵向新增吸收- 蒸发器提供冷剂液; 而图 31中, 蒸发器向新增吸收-蒸发器提供冷剂蒸汽, 冷凝器通过新增 节流阀向新增吸收-蒸发器提供冷剂液。

图 33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并增加了相邻高温 热端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与图 31-图 32所示相比, 图 33中增加相邻高温供热端的溶液流程与原有溶 流程是串 联进行的, 而图 31-图 32中增加相邻高温供热端的溶液流程与原有溶 流程是交叉进行的。

图 3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并增加了相邻高温供 端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3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并增加了相邻高温供 端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36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并增加了相邻高温 热端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 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36所示与图 35所示相比,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图 35中来自第二吸收器的一部分 溶液进入新增吸收器, 而图 36中则是第二吸收器的全部溶液进入新增吸收 ; ②图 35中多 了新增蒸发器和新增第三节流阀, 由新增蒸发器向新增吸收-蒸发器提供冷剂蒸 ; 而图 36 中, 由蒸发器向新增吸收-蒸发器提供冷剂蒸汽。

图 31-图 36所示是增加了相邻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第一 吸收式热泵的代表。

图 3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并增加了高温供热端 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3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并增加了高温供热端 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3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并以单级串联双效为 一级的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40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并以单级并联三效 第一级的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中, 1一第一吸收器, 2—第二吸收器, 3—发生器 (精馏塔) /第一发生器, 4一第一溶液 泵, 5—第二溶液泵, 6—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7—分汽室; al—新增吸收 -蒸发 器, bl—新增吸收器, cl一新增溶液泵, dl—新增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el 一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l一新增节流阀 /新增第一节流阀, gl—新增冷剂液泵, hi—新增 蒸发器, i l一新增第二节流阀; a 2—再增冷凝器, b2—再增节流阀; a3—二级发生器, b3— 二级吸收器, c3—二级溶液泵, d3—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e3—二级冷凝器, f3—二级节流阀。

图 3-图 4、 图 31-图 33中, M—冷凝器, B1—蒸发器, C1一节流阀 /第一节流阀, D1— 冷剂液泵, F1—第二节流阀。

图 5-图 10、 图 34-图 37、 图 39中, A2—冷凝器, B2—蒸发器, C2—第二发生器, D2— 第一节流阀, E2—第二节流阀, F2—冷剂液泵, G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H2—第三节流阀, 12—第三溶液泵。

图 11 -图 16、 图 38、 图 40中, A3—冷凝器, B3—蒸发器, C3—第二发生器, D3—第三 发生器, E3—第一节流阀, F3—第二节流阀, G3—第三节流阀, H3—冷剂液泵, 13—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 J3—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K3—第四节流阔, L3—第三溶液泵, M3—第四溶液泵。

图 17-图 19中, A4—冷凝器, B4—蒸发器, C4一吸收-蒸发器, D4—节流阀 /第一节流 阀, E4—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4—第一冷剂液泵, G4—第二冷剂液泵, H4—第二节流阀, 14 一第三节流阀, J4一第三吸收器。

图 20-图 26中, A5—冷凝器 /第一冷凝器, B5—蒸发器, C5—第二发生器, D5—第三吸 收器, E5—第三溶液泵, F5—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5—节流阀 /第一节流阀, H5—第二节流阀, 15—冷剂液泵, J5—第二冷凝器, K5—第三节流阔, L5—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图 27-图 30中, A6—冷凝器, B6—蒸发器, C6—第二发生器, D6—第三吸收器, E6—第 三溶液泵, F6—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6—节流阀 /第一节流阔, H6—第二节流阀, 16—冷剂液 泵 /第一冷剂液泵, J6—吸收-蒸发, K6—第二冷剂液泵, L6—第三节流阀。

需要指出的是:

①发生器 3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 6降压后再流经第二吸收器 2吸热而实现部分汽化, 其中溶液热交换器 6也起到了溶液节流阀的作用——必要时可再 加溶液节流阀。

②理论上, 分汽室 7和第一吸收器 1的内部空间压力是相同的, 浓溶液由分汽室 7进入 第一吸收器 1可以依靠重力差来克服溶液流动阻力; 同样, 有重力差利用时可省去冷剂液泵。

③在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的单级双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第一发生器 3和 第二发生器 C2也被称为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 同理, 单级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中, 第一发生器 3、 第二发生器 C3和第三发生器 D3也被称为高压发生器、 中压发生器和低 压发生器。

④ "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中的 "并联"是指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泵实现双效流程时溶液循环为并联; "单级并联三效"亦如此。

⑤ "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中的 "串联"是指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泵实现双效流程时溶液循环为串联; "单级串联三效"亦如此。

⑥诸如 "单级双效"等术语中的 "单级"是引用了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的称呼, "双效" 也是沿用了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高温驱动热介 质发生作用的角度来称呼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它主要由第一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发生器、 第一溶液泵、 第二溶液泵、 溶 液热交换器和分汽室组成;第一吸收器 1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5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第二吸收器 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溶液热交换器 6与发生器 3连通, 发生器 3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分汽室 7还有浓溶液管 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第一吸收器 1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冷 蒸汽通 道与外部连通, 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二吸收器 2连通, 分汽室 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发生器 3还分别有驱 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来自外部的中温冷剂蒸汽冷剂液吸收余热产生 的蒸汽 (或余热蒸汽) 和来自 分汽室 7的冷剂蒸汽进入第一吸收器 1、 被来自分汽室 7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和加热流经第一吸收器 1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 第一吸收器 1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 5进入 第二吸收器 2、 吸收来自第一吸收器 1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流经第二吸收器 2的溶液, 第二 吸收器 2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和溶液热交换器 6进入发生器 3 ;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发 生器 3的溶液并对外释放冷剂蒸汽, 发生器 3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 6放热、 降压后再流 经第二吸收器 2吸热汽化, 汽化后的溶液进入分汽室 7进行汽、 液分离; 分汽室 7释放的冷 剂蒸汽和浓溶液均进入第一吸收器 1。

在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中, 第二吸收器 2的作用在于: ①加热流经其内的另 一路溶液使其实现低压下的部分汽化, 这样第二吸收器 2的稀溶液浓度可以比第一吸收器 1 的稀溶液更低, 从而使进入发生器 3的溶液能够释放出更高温度的冷剂蒸汽; ②结合分汽室 7, 使来自发生器 3的溶液提高浓度后再进入第一吸收器 1, 这有利于提高工作于第一吸收器 1 的溶液浓度, 从而使第一吸收器 1可以吸收更低温度的冷剂蒸汽或余热蒸汽从 向被加热 介质提供更高温度的热负荷。 可见, 利用此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能够提高余热温 提升的幅 度, 这种提高并不对高温驱动热介质提出额外要求 , 从而能够提高余热资源利用率。

本吸收-发生系统中, 来自第一吸收器 1的工质(冷剂蒸汽)冷凝(被溶液吸收成为 体) 所放出的热满足流经第二吸收器 2的另一路工质 (溶液) 的吸热需求, 同时溶液汽化后的冷 剂蒸汽进入第一吸收器 1, 成为第一吸收器 1热负荷中的一部分, 采用了两个回热过程, 故 称该吸收-发生系统为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本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的优势和特点在于: ① 第一吸收器 1中用于加热流经其内的冷剂液的热负荷越大 第一吸收器 1提供给第二吸收器 2的冷剂蒸汽量就越大, 流经第二吸收器 2的溶液汽化产生的冷剂蒸汽就越多, 余热温度提 升则越高; ②回热负荷多少与热泵提升余热温度的程度成 相应的正对应关系, 采用这样的回 热方法可以使相应机组实现热力学参数的连续 变化和对应, 从而实现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 在热力学参数和性能指数上的无间断衔接, 填补了不同热泵机组之间的热力学参数上的不 连 续所遗留的空间。

图 2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它主要由第一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精馏塔、 第一溶液泵、 第二溶液泵、 溶 液热交换器和分汽室组成;第一吸收器 1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5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第二吸收器 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溶液热交换器 6与精熘塔 3连通, 精馏塔 3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分汽室 7还有浓溶液管 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第一吸收器 1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冷 蒸汽通 道与外部连通, 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二吸收器 2连通, 分汽室 7还分别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和有被加热介质管 路与外部连通, 精馏塔 3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 通和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来自外部的中温冷剂蒸汽冷剂液吸收被制冷介 质的热产生的蒸汽 (或余热蒸 汽) 和来自分汽室 7的冷剂蒸汽进入第一吸收器 1、 被来自分汽室 7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 被加热介质和加热流经第一吸收器 1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 第一吸收器 1的稀溶液经第二溶 液泵 5进入第二吸收器 2、 吸收来自第一吸收器 1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流经第二吸收器 2的 溶液, 第二吸收器 2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和溶液热交换器 6进入精馏塔 3 ; 驱动热介质 加热进入精熘塔 3的溶液并对外释放冷剂蒸汽和放热于被加热 质, 精馏塔 3的浓溶液经溶 液热交换器 6放热、 降压后再流经第二吸收器 2吸热汽化, 汽化后的溶液进入分汽室 7进行 汽、 液分离并放热于冷却介质; 分汽室 7释放的冷剂蒸汽和浓溶液均进入第一吸收器 1。

图 2所示的吸收-发生系统和图 1所示的吸收-发生系统在本质上没有实质性的 别, 二 者的区别在于: 图 1所示的适用于诸如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吸 式热泵机组, 而图 2所示 的适用于诸如氨水溶液为工质的吸收式热泵机 组。 正因为如此,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 只给出了图 4所示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实 作为以图 2所示回热式吸收 -发生 系统为基础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代表 。

图 3所示的单级单效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节流阀和 冷剂液泵,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的单级单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发生器.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1连通, 冷凝器 A1还 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C1与蒸发器 B1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 定为蒸发器 B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 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1有冷剂液管路经冷 剂液泵 D1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冷凝 器 A1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1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发生器 3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 Al、 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后成冷剂液, 冷 凝器 A1的冷剂液经节流阀 C1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 B1 ;进入蒸发器 B1的冷剂液分成两部 分 部分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进入第一吸收器 1,另一部分经冷剂液泵 D1后再流经第 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进入第二吸收器 2。

图 4所示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 样实现的: '

①结构上, 以图 2所示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一节流 阀和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的单级单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精 馏塔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精馏塔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1连通,冷凝器 A1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C1与蒸发器 B1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 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 一吸 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1有冷剂液 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E1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冷凝器 A1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1还有被制冷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精馏塔 3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 Al、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后成冷剂液, 冷 凝器 Al的冷剂液分成两路 路经第一节流阀 C1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 Bl、 吸热被制 冷介质的热后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而另一路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 E1后再流经 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进入第二吸收器 2。

图 5所示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增加冷凝器、蒸发器、第 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阔、 冷剂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以第一发生器为高压发生器、 第 二发生器为低压发生器,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热泵;由第二吸收器 2经第一溶液泵 4增设稀溶液管路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与第二发生 器 C2连通,第二发生器 C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经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6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再经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将第一发生 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后 第二发生器 C2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阔 D2与冷凝器 A2连通——第一发生器 3产生的冷 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2的驱动热介质,第二发生器 C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2连通, 冷凝器 A2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E2与蒸发器 B2连通,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 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2有 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F2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 器 2连通, 冷凝器 A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2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

②流程上, 第二吸收器 2的一部分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进入 第二发生器 C2, 第一发生器 3产生的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 C2、 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2 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 A2提供, 第二发生器 C2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之后的浓溶液汇合, 作为第二发生器 C2驱动热 介质的冷剂蒸汽放热形成冷剂液后再经第一节 流阀 D2节流进入冷凝器 A2; 进入冷凝器 A2 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后成冷剂液, 冷凝器 A2的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 E2进入蒸发器

B2; 进入蒸发器 B2的冷剂液分成两部分 部分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进入第一吸收器

1, 另一部分冷剂液经冷剂液泵 F2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进入第二吸收 器 2。

图 6所示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 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节流阀, 以第一发生器为高压发生 器、第二发生器为低压发生器,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由第二吸收器 2经第一溶液泵 4增设稀溶液管路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与第 二发生器 C2连通,第二发生器 C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再经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将第 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C2 连通后第二发生器 C2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D2与冷凝器 A2连通——第一发生器 3产 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2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2连通, 冷凝器 A2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E2与蒸发器 B2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将外部有冷 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 冷凝器 A2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H2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冷凝器 A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2还有余热 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第二吸收器 2的一部分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进入 第二发生器 C2, 第一发生器 3产生的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 C2、 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2 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 A2提供, 第二发生器 C2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之后的浓溶液汇合, 作为第二发生器 C2驱动热 介质的冷剂蒸汽放热形成冷剂液后再经第一节 流阀 D2节流进入冷凝器 A2; 进入冷凝器 A2 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后成冷剂液, 冷凝器 A2 的冷剂液分成两路 路经第二节 流阀 E2进入蒸发器 B2、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进入第一吸收器 1, 另一路冷剂液经第三节 流阀 H2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实际上, 图 6所示和图 5所示的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二者的区别仅在于: 图 5中采用冷 剂液泵 F2,并由蒸发器 B2设置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F2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而图 6中采用第三节流阀 H2取代冷剂液泵 F2, 并由冷凝器 A2设置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阔 H2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因此, 在后面的实例中将不再分别详述。

图 7所示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 器、 第一节流闽、 第二节流阔、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节流阔,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 系统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 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 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后第二发生器 C2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 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后第二发生器 C2再有冷剂液 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D2与冷凝器 A2连通——第一发生器 3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2 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2连通, 冷凝器 A2还有冷剂液管 路经第二节流阀 E2与蒸发器 B2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 发器 B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 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2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 阀 H2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冷凝器 A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2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第二吸收器 2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进入第一发 生器 3, 第一发生器 3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进入第二发生器 C2; 第一发生器 3 产生的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 C2、 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2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 器 A2提供, 第二发生器 C2的浓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进入分汽室 7, 作为第二发生器 C2驱动热介质的冷剂蒸汽放热形成冷剂液后再 第一节流阀 D2节流进入冷 凝器 A2; 进入冷凝器 A2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后成冷剂液, 冷凝器 A2的冷剂液分 成两路 路经第二节流阀 E2进入蒸发器 B2、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 供, 另一路冷剂液经第三节流阀 H2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8所示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 与图 7所示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相比, 二者的差别仅在于: ①结构上, 图 8中采用冷剂液泵 F2取代了图 7 中的第三节流阀 H2, 蒸发器 B2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F2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 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②流程上, 图 8中冷凝器 A2的冷剂液全部经第 二节流阀 E2节流进入蒸发器 B2后分成两路——一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 第一吸收器 1 提供,另一路经冷剂液泵 F2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9所示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增加冷凝 、蒸发器、第二发生器、 第一节流阔、 第二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节流阀和第三溶液泵, 形成基于回热式 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热泵;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经第一溶 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经第一溶液 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 第二发生器 C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 液泵 12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 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 G2、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后第二发生 器 C2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D2与冷凝器 A2连通——第一发生器 3产生的冷剂蒸汽作 为第二发生器 C2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2连通, 冷凝器 A2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E2与蒸发器 B2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 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 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2有冷剂液 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H2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 冷凝器 A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2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第二吸收器 2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进入第二发 生器 C2, 来自第一发生器 3的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 C2、 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 蒸汽并向冷凝器 A2提供, 第二发生器 C2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12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进入第一发生器 3 , 第一发生器 3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 第二吸收器 2进入分汽室 7;作为第二发生器 C2驱动热介质的冷剂蒸汽放热形成冷剂液后再 经第一节流阀 D2节流进入冷凝器 A2, 进入冷凝器 A2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后成冷 剂液, 冷凝器 A2的冷剂液分成两路——一路经第二节流阀 E2进入蒸发器 B2、 吸收余热成 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另一路冷剂液经第三节流阀 H2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吸 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10所示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与图 9所示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相比, 二者的差别仅在于: ①结构上, 图 10中采用冷剂液泵 F2取代了图 9中的第三节流阀 H2, 蒸发器 B2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F2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 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②流程上, 图 10中冷凝器 A2的冷剂液全部 经第二节流阀 E2进入蒸发器 B2后分成两路 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 提供,另一路经冷剂液泵 F2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11所示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增加冷凝 、蒸发器、第二发生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三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和冷剂液泵,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热泵; 由 第二吸收器 2经第一溶液泵 4增设稀溶液管路分别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与第二发生器 C3连通和再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与第三发生器 D3连通, 第二发生器 C3有浓溶液詧路经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之后和第三发生器 D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之后均与第 一发生器 3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的浓溶液管路汇合、 再经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 器 C3连通后第二发生器 C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E3与冷凝器 A3连通——第一发生 器 3释放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3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三发生器 D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 D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F3与冷凝器 A3连通—— 第二发生器 C3释放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 D3的驱动热介质,第三发生器 D3还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冷凝器 A3连通, 冷凝器 A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G3与蒸发器 B3连通, 将 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 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 器 2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H3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通, 冷凝器 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 器 B3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第二吸收器 2的一部分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进入第 二发生器 C3, 第一发生器 3产生的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 C3、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3的 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三发生器 D3提供以作为其驱动热介质,第二发生器 C3的浓溶液经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之后的浓溶液汇合; 第二吸 收器 2的再一部分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进入第三发生器 D3, 来自 第二发生器 C3的冷剂蒸汽加热进入第三发生器 D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 A3提供, 第三发生器 D3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之后也与第一发生器 3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之后的浓溶液汇合;作为第二发生器 C3驱动热介质的冷剂蒸汽放热形成冷剂液后再 第一 节流阀 E3节流进入冷凝器 A3, 作为第三发生器 D3驱动热介质的冷剂蒸汽放热形成冷剂液 后再经第二节流阀 F3节流进入冷凝 A3, 进入冷凝器 A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后成 冷剂液,冷凝器 A3的冷剂液经第三节流阀 G3进入蒸发器 B3 ; 进入蒸发器 B3的冷剂液分成 两部分 部分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进入第一吸收器 1,另一部分经冷剂液泵 H3后再流 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进入第二吸收器 2。

图 12所示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 与图 11所示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相比, 二者的差别仅在于: ①结构上, 图 12中采用第四节流阀 K3取代 了图 11中的冷剂液泵 H3, 冷凝器 A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阔 3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 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②流程上, 图 12中冷凝器 A3的冷剂 液分成两路 路经第三节流阀 G3进入蒸发器 B3、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 提供, 另一路经第四节流阔 K3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 供。

图 13所示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增加冷凝器、蒸发器、第 发生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阔、 第三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和第四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热泵;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调 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 交换器 J3与第二发生器 C3连通, 第二发生器 C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与 第三发生器 D3连通, 第三发生器 D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 与分汽室 6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 3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C3连通后第二发生器 C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E3与冷凝器连通 ——第一发生器 3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3的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3还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 D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 D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F3与冷凝器 A3连通——第二发生器 C3释放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 D3的驱动热介质,第三发生器 D3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3连通, 冷凝器 A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G3与蒸发器 B3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一吸收器 1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阀 K3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冷凝器 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 部连通, 蒸发器 C3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流经第一发生器 3加热由第二吸收器 2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 液热交换器 6、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 第一发生器 3产生的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 C3加热由第一发生器 3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第二发生器 C3产生的冷剂蒸汽提供给第三发生器 D3作为 其驱动热介质, 第二发生器 C3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进入第三发生器 D3, 冷剂蒸 汽流经第三发生器 D3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 A3提供;流经第二发生 器 C3的冷剂蒸汽放热形成的冷剂液再经第一节流 E3进入冷凝器 A3, 流经第三发生器 D3 的冷剂蒸汽放热形成的冷剂液再经第二节流阀 F3进入冷凝器 A3, 进入冷凝器 A3的冷剂蒸 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 A3的冷剂液分成两路——一路经第三节流阀 G3进入 蒸发器 B3、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另一路冷剂液经第四节流阀 K3后 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14所示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 与图 13所示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相比, 二者的差别仅在于: ①结构上, 图 中采用冷剂液泵 H3取代了 图 13中的第四节流阀 K3, 蒸发器 Β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Η3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 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②流程上, 图 14中冷凝器 A3的冷剂液 全部经第三节流阀 G3进入蒸发器 Β3后分成两路 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 器 1提供, 另一路经冷剂液泵 Η3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 提供。

图 15所示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增加冷凝器、蒸发器、第 发生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三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第四节流阀、第三溶液泵和第四溶液泵,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级串联三效 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 6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6与第三发生器 D3连通,第三发生器 D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L3和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13与第二发生器 C3连通, 第二发生器 C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泵 M3和第三溶 液热交换器 J3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将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 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 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13、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6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 C3连通后第二 发生器 C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E3与冷凝器 A3连通——第一发生器 3产生的冷剂蒸 汽作为第二发生器 C3的驱动热介质,第二发生器 C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 D3连通 后第三发生器 D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F3与冷凝器 A3连通——第二发生器 C3释放 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 D3的驱动热介质, 第三发生器 D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3 连通, 冷凝器 A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G3与蒸发器 B3连通,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将外部有冷剂液 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冷凝 器 A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阀 K3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冷凝器 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C3还有余热介质 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流经第一发生器 3加热由第二发生器 C3经第四溶液泵 M3、 第三 溶液热交换器 J3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第一发生器 3产生的冷剂蒸汽流经第二发生 器 C3加热由第三发生器 D3经第三溶液泵 L3、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 剂蒸汽, 第二发生器 C3产生的冷剂蒸汽提供给第三发生器 D3作为其驱动热介质、 加热由第 二吸收器 2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 第三发生 器 D3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 A3; 流经第二发生器 C3的冷剂蒸汽放热形成的冷剂液再 经第一节流阔 E3进入冷凝器 A3, 流经第三发生器 D3的冷剂蒸汽放热形成的冷剂液再经第 二节流阀 F3进入冷凝器 A3, 进入冷凝器 A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 器 A3的冷剂液分成两路 路经第三节流阀 H3进入蒸发器 C3、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 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另一路经第四节流阔 K3后流经第一吸收器 1、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 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16所示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 与图 15所示的单级串联三效回热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相比, 二者的差别仅在于: ①结构上, 图 16中采用冷剂液泵 H3取代了 图 15中的第四节流阀 K3, 蒸发器 Β3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Η3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 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②流程上, 图 16中冷凝器 A3的冷剂液 全部经第三节流阀 G3进入蒸发器 Β3后分成两路 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 器 1提供, 另一路经冷剂液泵 Η3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 提供。

图 17所示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吸收-蒸 发器、 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冷剂液泵和第二冷剂液泵,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 将第一吸收器 1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 液泵 5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 1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Ε4与吸收 -蒸发器 D4连通,吸收-蒸发器 D4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Ε4与 第二吸收器 2连通, 将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冷凝器 A4连通, 冷凝器 A4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D4与蒸发器 B4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4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冷剂液泵 F4与吸收 -蒸发 器 D4连通后吸收-蒸发器 D4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蒸发器 B4还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 D4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4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 G4与第 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冷凝器 A4还有被加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4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 A4提供, 进 入冷凝器 A4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A4的冷剂液经节流阀 D4节流 降压后进入蒸发器 B4; 进入蒸发器 C4的冷剂液分成三路——一路冷剂液吸收余热 冷剂蒸 汽并向吸收-蒸发器 D4提供, 另一路冷剂液经第一冷剂液泵 F4加压后流经吸收-蒸发器 C4、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再一路冷剂液经第二冷剂液泵 G4加压后流经第一 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第一吸收器 1 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 E4进入吸收-蒸发器 C4、 吸收来自蒸发器 B4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流经其内的冷剂液, 吸收-蒸发器 C4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 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4进入第二吸收器 2。

图 18所示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吸收-蒸 发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节流阀和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 将第一吸收器 1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 液泵 5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 1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4与吸收 -蒸发器 D4连通,吸收-蒸发器 D4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4与 第二吸收器 2连通, 将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冷凝器 A4连通, 冷凝器 A4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D4与蒸发器 B4连通, 蒸发器 B4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 D4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 为冷凝器 A4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4与吸收-蒸发器 D4连通后吸收-蒸发器 D4再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4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14与第 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冷凝器 A4还有被加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4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 A4提供, 进 入冷凝器 A4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冷 器 A4的冷剂液分成三路 路 经节流阀 D4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 B4、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蒸发器 D4提供, 另 一路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 H4降压后流经吸收-蒸发器 C4、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 提供, 再一路冷剂液经第三节流阀 14节流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 吸收器 2提供; 第一吸收器 1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4进入吸收-蒸发器 C4、 吸收来 自蒸发器 B4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流经其内的冷剂液, 吸收-蒸发器 C4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 泵 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4进入第二吸收器 2。

图 19所示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一节流 阀、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冷剂液泵、 第三节流闽和第三吸收器,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 统的单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发生器 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4与发生器 3连通,将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调整为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E4与第三吸收器 J4连通,第三吸收器 J4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 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将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发生器 3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4连通,冷凝器 A4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D4与蒸发器 B4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 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 收器 2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4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F4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调 整为冷凝器 A4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14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 J4连通,第三吸收器 J4和冷凝器 A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连通, 蒸发器 B4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第二吸收器 2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E4进入发生器 3,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向冷凝器 A4提 供, 进入冷凝器 A4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发生器 3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E4进入第三吸收器 J4、 吸收来自第一吸收器 1 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第三吸收器 J4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一吸收器 2进入分汽室 7; 冷凝器 A4的 冷剂液分成两路 路经第一节流阀 D4进入蒸发器 B4,另一路经第三节流阀 14后再流经 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三吸收器 J4提供; 进入蒸发器 B4的冷剂液又分成两 路——一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另一路经冷剂液泵 F4后再流经第一吸 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20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 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 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由第一发生器向第三吸收器提供 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 3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第三吸收器 D5连通,第三吸收器 D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与第二发生器 C5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与第三吸 收器 D5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5连通, 冷凝器 A5还有冷剂液管 路经第一节流阀 G5与蒸发器 B5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 发器 B5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 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5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 阀 H5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第二发生 器 C5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三吸收 D5和冷凝器 A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 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5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进入第三吸收器 D5、 被来自第二发生器 C5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三吸 器 D5的稀溶液经第三溶 液泵 E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进入第二发生器 C5,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5的 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 A5提供, 第二发生器 C5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进 入第三吸收器 D5 ; 进入冷凝器 A5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A5的冷 剂液分成两路 路经第一节流阀 G5进入蒸发器 B5、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 器 1提供, 另一路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 H5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 吸收器 2提供。

图 21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 与图 20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相比, 二者的差别仅在于: ①结构上, 图 21中采用冷剂液泵 15取代了 图 20中的第二节流阔 H5, 蒸发器 B5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15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 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②流程上, 图 21中冷凝器 A5的冷剂液 全部经第一节流阔 G5进入蒸发器 B5后分成两路——一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 第一吸收 器 1提供, 另一路经冷剂液泵 15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 提供。

图 22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 流阀和冷剂液泵,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一发生器分别向第三吸收器和第二冷 凝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 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三吸收器 D5和第二冷凝器 J5 通, 第三吸收器 D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Ε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与第二发生器 C5 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与第三吸收器 D5连通, 第二发 生器 C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冷凝器 Α5连通,第一冷凝器 Α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 阔 G5与第二冷凝器 J5连通,第二冷凝器 J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阔 Η5与蒸发器 Β5连 通,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Β5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 器 1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Β5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15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 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第二发生器 C5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 通, 第二冷凝器 J5、 第三吸收器 D5和第一冷凝器 A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5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分别进入第三吸收器 D5和第二冷凝器 J5, 进入第三吸收器 D5的冷剂蒸汽被来自第二发生器 C5的浓溶液吸收并 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第三吸收器 D5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E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进入 第二发生器 C5,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5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冷凝器 A5 提供, 第二发生器 C5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进入第三吸收器 D5; 进入第一冷凝 器 A5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第一冷凝器 A5的冷剂液经第一节流阀 G5进 入第二冷凝器 J5,进入第二冷凝器 J5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后成冷剂液; 第二冷凝器 J5的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 H5进入蒸发器 B5, 进入蒸发器 B5的冷剂液分成两路——一路吸 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另一路冷剂液经冷剂液泵 15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23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 与图 22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相比, 二者的差别仅在于: ①结构上, 图 23中采用第三节流阔 K5取代 了图 22中的冷剂液泵 15, 第二冷凝器 J5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K5与第一吸收器 1连 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②流程上, 图 23中第二冷凝器 J5的冷剂液分成两路 路经第二节流阀 H5进入蒸发器 B5、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 一吸收器 1提供, 另一路经第三节流阀 K5节流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 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24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和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一发生器分别 向第三吸收器和第二冷凝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 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 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 3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三吸收器 D5和第二冷凝器 J5连通, 第三吸收器 D5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5和第三溶液热交 换器 L5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将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 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L5、 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与第二发生器 C5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还有 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与第三吸收器 D5连通,第二发生器 C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一冷凝器 A5连通, 第一冷凝器 A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G5与第二冷凝器 J5连 通,第二冷凝器 J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阔 H5与蒸发器 B5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5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将外部有,冷剂 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第 一冷凝器 A5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K5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 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冷凝器 J5、 第三吸收器和第一冷凝器 A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 通, 蒸发器 B5还有余热 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分别进入第三吸收器 D5和第二冷凝器 J5, 进入第三吸收器 D5的冷剂蒸汽被来自第二发生器 C5的浓溶液吸收并 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第三吸收器 D5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E5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L5进入第 一发生器 3 , 第一发生器 3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L5、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 收器 2进入分汽室 7; 第二吸收器 2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 进入第二发生器 C5 ,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5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冷凝 器 A5提供, 第二发生器 C5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进入第三吸收器 D5 ; 进入第一 冷凝器 A5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第 冷凝器 A5的冷剂液分成两路——第 一路经第一节流阀 G5进入第二冷凝器 J5 , 第二路经第三节流阀 K5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进入第二冷凝器 J5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后 成冷剂液, 第二冷凝器 J5的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 H5进入蒸发器 B5、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 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另一路冷剂液。

图 25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 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节流阀和冷剂液泵,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 收-发生系统、由第二发生器向第一吸收器提 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 凝器 A5连通, 冷凝器 A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G5与蒸发器 B5连通, 蒸发器 B5还有冷剂 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 D5连通,第三吸收器 D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5和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F5与第二发生器 C5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与 第三吸收器 D5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二发生 C5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5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15与第一 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第二发生器 C5还有驱 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三吸收器 D5和冷凝器 A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5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 A5, 进入 冷凝器 A5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A5的冷剂液经节流阀 G5节流后 进入蒸发器 B5 ; 进入蒸发器 B5的冷剂液分成两路 ^ "一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三吸 收器 D5提供, 另一路经冷剂液泵 15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 器 2提供;进入第三吸收器 D5的冷剂蒸汽被来自第二发生器 C5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被加 热介质, 第三吸收器 D5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E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进入第二发生器 C5 ,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5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第二 发生器 C5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进入第三吸收器 D5。

图 26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 流阀和第三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第二发生器分别向第一吸收器和第二 冷凝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 一类吸收式热泵;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冷凝器 A5连通, 第一冷凝器 A5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G5与第二冷凝器 J5连通,第二冷凝器 J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 二节流阀 H5与蒸发器 B5连通, 蒸发器 B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 D5连通, 第三吸 收器 D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与第二发生器 C5连通, 第工 发生器 C5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与第三吸收器 D5连通,将第一吸收器 1有 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二发生器 C5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第二发 生器 C5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 J5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第一冷凝器 A5有冷剂液管路经 第三节流阀 K5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 第二发生器 C5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冷凝器 J5、 第三吸收器 D5和第一冷凝 器 A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5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进入第一冷凝器 A5, 进入第一冷凝器 A5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第 冷凝器 A5的冷剂液分成两 路 路经第一节流阀 G5节流后进入第二冷凝器 J5而另一路经第三节流阀 K5节流再经 第一吸收器 1 ; 驱动热介质加热由第三吸收器 D5经第三溶液泵 E5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 进入第二发生器 C5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分别向第一吸收器 1和第二冷凝器 J5提供, 第二 发生器 C5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5进入第三吸收器 D5; 进入第二冷凝器 J5的冷剂 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第二冷凝器 J5的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 H5进入蒸发器 B5、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三吸收器 D5提供,进入第三吸收器 D5的冷剂蒸汽被来自第二发 生器 C5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流经第一吸收器 1 的冷剂液吸热成冷剂蒸汽并 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27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 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 形成基于回 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由第一吸收器和第一发生器共同 第三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的双发生器 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第三吸收器 D6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6和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F6与第二发生器 C6连通, 第二发生器 C6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6与 第三吸收器 D6连通, 第二发生器 C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6连通, 冷凝器 A6还有冷 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G6与蒸发器 B6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和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 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H6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 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三发生器 D6和第二吸收器 2连通,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 D6连通,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第二发生器 C6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吸收器 D6和冷凝器 A6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蒸发器 B6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 A6提供, 第二发生器 C6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6进入第三吸收器 D6,进入冷凝器 A6的冷剂 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 A5的冷剂液分成两路——一路经第一节流阀 G6节 流进入蒸发器 B5、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而另一路经第二节流阀 H6 节流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分别向第三吸收器 D6和第二吸收器 2提供;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三吸收器 D6提供; 进入第三 吸收器 D6的冷剂蒸汽被来自第二发生器 C6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三吸 器 D6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E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6进入第二发生器 C6。

图 28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 与图 27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相比, 二者的差别仅在于: ①结构上, 图 28中采用冷剂液泵 16取代了 图 27中的第二节流阀 H6, 蒸发器 B6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 16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 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三吸收器 D6第二吸收器 2连通; ②流程上, 图 28中 冷凝器 A6的冷剂液全部经节流阀 G6进入蒸发器 B6, 进入蒸发器 B5的冷剂液分成两路—— 一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另一路经冷剂液泵 16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分别向第三吸收器 D6和第二吸收器 2提供。

图 29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 器、吸收-蒸发器、第三溶液泵、第二溶液热 换器、节流阀、第一冷剂液泵和第二冷剂液 ,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吸收-蒸发器和第二发生器共同向第一吸收 提供冷剂蒸 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第二发生器 C6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 E6与吸收-蒸发器 J6连通, 吸收-蒸发器 J6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6和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F6与第二发生器 C6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 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6连通,冷凝器 A6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G6与蒸发器 B6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 冷剂液泵 16与吸收-蒸发器 J6连通后吸收-蒸发器 J6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和第二发生器 C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蒸发器 B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 蒸发器 J6连通,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蒸发器 B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冷剂液泵 K6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第二发生器 C6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 与外部连通, 冷凝器 A6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6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 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 A6, 进入 冷凝器 A6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液经节流阀 G6节流后进入蒸发器 B6; 进入蒸发器 B6的冷剂液分成三路——一路吸收余热成冷剂 汽并向吸收-蒸发器 J6提 供, 另一路经第一冷剂液泵 16后再流经吸收-蒸发器 J6、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 提供, 再一路经第二冷剂液泵 K6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 提供;进入吸收-蒸发器 J6的冷剂蒸汽被来自第二发生器 C6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流经吸收 -蒸发器 J6的冷剂液, 吸收-蒸发器 J6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E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6进 入第二发生器 C6,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6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第二发生器 C6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6进入吸收-蒸发器 J6。

图 30所示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以图 1所示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为基础, 增加冷凝器、 蒸发器、 第二发生 器、吸收-蒸发器、第三溶液泵、第二溶液热 换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和第三节流 , 形成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 由吸收 -蒸发器和第二发生器共同向第一吸收器提供 剂蒸 汽的双发生器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第二发生器 C6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 E6与吸收-蒸发器 J6连通, 吸收-蒸发器 J6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E6和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F6与第二发生器 C6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第一 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6连通,冷凝器 A6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G6与蒸 发器 B6连通, 将第一吸收器 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6有冷剂液管路经 第二节流阀 H6与吸收-蒸发器 J6连通后吸收-蒸发器 J6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 通和第二发生器 C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 蒸发器 B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 收-蒸发器 J6连通, 将外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 1连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确定为冷凝器 A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 L6与第一吸收器 1连 通后第一吸收器 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2连通,第二发生器 C6还有驱动热介质管 路与外部连通, 冷凝器 A6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B6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 A6, 进入 冷凝器 A6 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液分成三路——一路经第一节流阀 G6节流后进入蒸发器 B6、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蒸发器 J6提供, 另一路经第二节 流阀 H6节流后再流经吸收-蒸发器 J6、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再一路经第 三节流阀 L6节流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 1、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2提供; 进入吸收 -蒸发器 J6的冷剂蒸汽被来自第二发生器 C6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流经吸收-蒸发器 J6的冷 剂液,吸收-蒸发器 J6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E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F6进入第二发生器 C6,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6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第二发生 器 C6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 换器 F6进入吸收-蒸发器 J6。

图 31所示的增加了相邻高温供热端的单级单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在图 3所示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 由第一发生器 3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 收器 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新增吸收- 蒸发器 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 el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 由蒸发器 B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 由冷凝器 A1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f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新增吸收器 b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为冷凝器 Al或第一吸收器 1的相邻高温供热端。

②流程上, 相邻高温供热端是这样形成的: 由第一发生器 3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进入新增吸收器 bl的溶液, 吸收来自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新增吸收器 bl 的稀溶液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进入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收来自蒸 发器 B1的冷剂蒸汽并加热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 cl、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进入第 一发生器 3;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该路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向冷凝器 A1提供, 进入冷凝器 A1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冷 器 A1的冷剂液分成两路——一 路经节流阀 C1进入蒸发器 Bl、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蒸发器 al提供, 另一路 经新增节流阔 fl后再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器 bl提供。

图 32所示的增加了相邻高温供热端的单级单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在图 3所示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器、 新增节流阀和新增冷剂液泵,由第一发生器 3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与 新增吸收器 bl连通,新增吸收器 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与新增吸收 -蒸发器 al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dl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由蒸发器 B1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 增节流阀 Π与新增蒸发器 hi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后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被加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为冷凝器 Al或第一吸收器 1的相邻高温供热端。

②流程上, 相邻高温供热端是这样形成的: 由第一发生器 3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进入新增吸收器 bl的溶液, 吸收来自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新增吸收器 bl 的稀溶液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进入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收来自新 增蒸发器 hi的冷剂蒸汽并加热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 新增吸收-蒸 发器 al 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进入第一发生器 3;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该路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向冷凝器 A1 提供, 进入冷凝器 A1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A1的冷剂液经节流阔 C1进入蒸发器 B1后再经新增节流阀 fl进入新增蒸发器 hi, 进入新增蒸发器 hi的冷剂液分 成两路 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蒸发器 al提供, 另一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后再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器 bl提供。

图 33所示的增加了相邻高温供热端的单级单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在图 3所示的单级单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发器、 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冷剂液泵 ,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调 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 新 增吸收-蒸发器 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和新增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 el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由蒸发器 B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由蒸发器 B1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与新增吸收 -蒸发 器 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新增吸收器 bl还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为为冷凝器 A1或第一吸收器 1的相邻高温供 热端。

②流程上, 相邻高温供热端是这样形成的: 由第二吸收器 2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 6进入新增吸收器 bl的溶液,吸收来自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 加热介质; 新增吸收器 M 的稀溶液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进入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收来自蒸发器 Bl的冷剂蒸汽并加热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新增吸 收-蒸发器 al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 cl、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进入第一发生器 3 ;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该路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向冷凝器 A1提供, 进入冷凝器 A1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第一发生器 3的浓溶液经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进入分汽室 7; 冷凝器 A1 的该部分冷剂液经节流阀 C1进入蒸发器 B1后分成两路 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 增吸收-蒸发器 al提供, 另一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后再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热成冷 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器 bl提供。

图 34所示增加相邻高温供热端的单级串联双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在图 10所示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中, 增加新增吸收-蒸 发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冷剂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新增吸收 器 bl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e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 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 将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 G2、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改为第一发生器 3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 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 由蒸发器 B2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 由蒸发 器 B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 g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为新增相邻高温供热端。

②流程上, 相邻高温供热端是这样形成的: 由第二吸收器 2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 6进入新增吸收器 bl的溶液,吸收来自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 加热介质; 新增吸收器 bl 的稀溶液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进入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收来自蒸发器 B2的冷剂蒸汽并加热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新增吸 收-蒸发器 al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 cl、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进入第二发生器 C2; 作为驱动热介质的冷剂蒸汽加热进入第二发生 器 C2的该路溶液释放 冷剂蒸汽向冷凝器 A2提供, 进入冷凝器 A2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第二发 生器 C2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12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进入第一发生器 3,驱动热介质加 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发生器 C2提供以作为其驱动热介质, 第 一发生器 3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进入分汽室 7; 冷凝器 A2的该部分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 E2进入蒸发器

B2后分成两路 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蒸发器 al提供, 另一路经新增冷 剂液泵 gl后再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器 bl提供。

.图 35所示增加相邻高温供热端的单级并联双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在图 5所示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 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蒸发 器、 新增第一节流阀和新增第二节流阀,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新增吸收器 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 液热交换器 d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 泵 cl、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 将第 二发生器 C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调整为第二发生器 C2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和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之后与第一发生器 3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由 蒸发器 B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一节流阀 f 1与新增蒸发器 hi连通, 由新增蒸发器 hi增 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由冷凝器 A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i 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 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为冷凝器 A2或第一吸收 器 1的相邻高温供热端。

②流程上, 相邻高温供热端是这样形成的: 由第二吸收器 2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G2进入新增吸收器 bl的溶液, 吸收来自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 被加热介质; 新增吸收器 bl的稀溶液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进入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收来自新增蒸发器 hi的冷剂蒸汽并加热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 新 增吸收-蒸发器 al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 cl、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 el进入第二发生器 C2;来自第一发生器 3的冷剂蒸汽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2的溶液释 放冷剂蒸汽向冷凝器 A2提供, 进入冷凝器 A2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第二 发生器 C2的浓溶液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第一发生器 3经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6之后的浓溶液汇合、而后再经第二吸收器 2进入分汽室 7; 冷凝器 A2的冷 剂液分成两路 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 il后再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热成冷剂蒸汽 并向新增吸收器 bl提供, 另一路经节流阀 E2进入蒸发器 B2后再经新增第一节流阔 fl进入 新增蒸发器 hl、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蒸发器 al提供。

图 36所示增加相邻高温供热端的单级并联双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在图 5所示的单级并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中, 增加新增吸收 -蒸发 器、 新增吸收器、 新增溶液泵、 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 阀, 将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与第一发生器 3连 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 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3与新增吸收器 bl 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 通, 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 cl和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之后 分成两路、 分别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与第二发生器 C2连通和再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 el与第一发生器 3连通, 取消第二吸收器 2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与第 二发生器 C2连通的浓溶液管路,将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 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 3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 第 一溶液热交换器 6和第二吸收器 2与分汽室 7连通,由蒸发器 B2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 收-蒸发器 al连通, 由冷凝器 A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 f 1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连 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 al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 bl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还有被加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新增吸收器 bl为冷凝器 A2或第一吸收器 1的相邻高温供热端。

②流程上, 相邻高温供热端是这样形成的: 由第二吸收器 2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 6进入新增吸收器 M的溶液, 吸收来自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 加热介质; 新增吸收器 bl 的稀溶液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进入新增吸收-蒸发器 al、 吸收来自蒸发器 B2的冷剂蒸汽并加热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新增吸 收-蒸发器 al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 cl、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dl之后分别再经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G2进入第二发生器 C2和再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进入第一发生器 3 ;驱动热介 质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 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向第二发生器 C2提供以作为其驱动热介质, 第一发生器 3的浓溶液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el、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并与第二发生器 C2 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的浓溶液汇合后再经第二吸收器 2进入分汽室 7; 来自第一发生器 3 的冷剂蒸汽加热进入第二发生器 C2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向冷凝器 A2提供, 进入冷凝器 A2 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A2 的冷剂液分成两路 路经新增节流 阀 fl后再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 al、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器 bl提供, 另一路经节流 阀 E2进入蒸发器 B2、 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蒸发器 al提供。

特别指出的是,图 31-图 35所示的是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并增加了 相邻高温供热端 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代表; 图 3-图 29所示的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回热式第一 类吸收式热泵, 均可以此为技术范例来增加相邻高温供热端。

图 37所示的增加了高温供热端的单级串联双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在图 7所示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中, 增加再增冷凝器 a2 和再增节流阀 b2, 由高压发生器 3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再增冷凝器 a2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再增节流阀 b2与冷凝器 A2连通,再增冷凝器 a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 部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成为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再增高温供 端。

②流程上, 形成再增高温供热端的流程是这样的: 驱动介质加热进入高压发生器 3的溶 液释放冷剂蒸汽, 冷剂蒸汽的一部分进入再增冷凝器 a2 ; 进入再增冷凝器 a2的该部分冷剂 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剂液经再增节流阔 b2、 冷凝器 A2和第二节流阀 E2进入 蒸发器 B2; 进入蒸发器 B2的该部分冷剂液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进入第 吸收器 1, 含有该部 分冷剂介质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 5进入第二吸收器 并再经第一溶液泵 4、 第一溶液热交 换器 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G2进入高压发生器 3, 驱动热介质加热进入高压发生器 3的溶液 将该部分冷剂蒸汽重新释放并向再增冷凝器 a2提供。

图 38所示的增加了高温供热端的单级并联三效回 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在图 11 所示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中, 增加再增冷凝器 a2和再增节流阀 b2, 由中压发生器 C3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再增冷凝器 a2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再增节流阀 b2与冷凝器 A3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 与外部连通, 再增冷凝器 a2成为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再增高温供 端。

②流程上, 形成再增高温供热端的流程是这样的: 作为驱动介质的冷剂蒸汽加热进入中 压发生器 C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 冷剂蒸汽的一部分进入再增冷凝器 a2; 进入再增冷凝器 a2的该部分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 , 冷剂液经再增节流阀 b2、 冷凝器 A3和第 三节流阀 G3进入蒸发器 B3; 进入蒸发器 B3的该部分冷剂液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后进入 一 吸收器 1, 含有该部分冷剂介质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 5进入第二吸收器 2并再经第一溶液 泵 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进入中压发生器 C3, 来自高压发生器 3的冷剂蒸汽加热进入中 压发生器 C3的溶液将该部分冷剂蒸汽重新释放并向再增 凝器 a2提供。

特别指出的是, 图 36-图 37所示的是基于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单级双效 和单级三效回 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再增加高温供热端的两 个代表; 图 5-图 16所示的基于回热式吸收-发 生系统单级双效或单级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 式热泵, 均可以此为参照来增加高温供热端。 还要指出的是, 在单级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高 温供热端时, 高压发生器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再增冷凝器 a2 连通; 在单级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高 温供热端 时, 中压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再增冷凝器 a2连通。

图 39所示的以单级串联双效为第一级的两级回热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在图 9所示的单级串联双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中, 增加二级吸收器、 二级发生器、 二级溶液泵、 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二级冷凝器和二级节流阀, 自低压发生器 C2 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吸收器 b3连通,二级吸收器 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泵 c3和 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与二级发生器 a3连通,二级发生器 a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热交 换器 d3与二级吸收器 b3连通, 二级发生器 a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冷凝器 e3连通, 二 级冷凝器 e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二级节流阀 f3与冷凝器 A2连通, 二级吸收器 b3和二级冷凝 器 e3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二级 生器 a3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提升余热温度的第二级流程是这样进行的: 低压发生器 C2 产生的一部分冷 剂蒸汽进入二级吸收器 b3、 被来自二级发生器 a3 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二级 吸收器 b3的稀溶液经二级溶液泵 c3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进入二级发生器 a3 ,驱动热介质 加热进入二级发生器 a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向二级冷凝器 e3提供, 二级发生器 a3的浓溶液 经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回到二级吸收器 b3 ; 进入二级冷凝器 e3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 质成冷剂液, 二级冷凝器 e3的该部分冷剂液经二级节流阀 £3、 冷凝器 A2和第二节流阀 E2 进入蒸发器 B2, 余热介质加热进入蒸发器 B2的该部分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并进入第一吸收 1、 再随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 5进入第二吸收器 2、 再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6 进入低压发生器 C2, 来自高压发生器 3的冷剂蒸汽流经低压发生器 C2并加热进入低压发生 器 C2的溶液释放出该冷剂蒸汽。

图 40所示的以单级并联三效为第一级的两级回热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 在图 11所示的单级并联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中, 增加二级吸收器、 二级发生器、 二级溶液泵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将低压发生器 D3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A3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 D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二级吸收器 b3连通, 二级吸收器 b3还有稀 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泵 c3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与二级发生器 a3连通, 二级发生器 a3还 有浓溶液管路经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与二级吸收器 b3连通,二级发生器 a3还有冷剂蒸汽通 道与冷凝器 A3连通, 将高压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中压发生器 C3连通后中压发生器 C3 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E3与冷凝器 A3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 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中 压发生器 C3连通后中压发生器 C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E3与蒸发器 B3连通, 将中 压发生器 C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 D3连通后低压发生器 D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 流阀 F3与冷凝器 A3连通调整为中压发生器 C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 D3连通后低压 发生器 D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F3与蒸发器 B3连通, 二级吸收器 b3还有被加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二级发生器 a3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 提升余热温度的第二级流程是这样进行的: 低压发生器 D3产生 d的一部分 冷剂蒸汽中进入二级吸收器 b3、 被来自二级发生器 a3 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二级吸收器 b3的稀溶液经二级溶液泵 c3和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进入二级发生器 a3,驱动热 介质加热进入二级发生器 a3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向冷凝器 A3提供,二级发生器 a3的浓溶液 经二级溶液热交换器 d3进入二级吸收器 b3 ;进入冷凝器 A3的该部分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 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A3的冷剂液经第三节流阀 G3进入蒸发器 B3, 余热介质加热进入蒸 发器 B3的该部分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向第一吸收器 1提供; 进入第一吸收器 1的该部分冷剂 介质再随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 5进入第二吸收器 2、 再经第一溶液泵 4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3进入低压发生器 D3 , 来自中压发生器 C3的冷剂蒸汽流经低压发生器 D3并加热进入低压 发生器 D3的溶液释放该部分冷剂蒸汽。

特别指出的是, 图 39-图 40所示的是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并以单级双效或单级三 效为第一级的两级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 两个代表; 图 5-图 16所示的基于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单级双效或单级三效回热式第一类吸 收式热泵, 均可以此为参照来形成相应的以单 级双效或单级三效为第一级的两级回热式第一 类吸收式热泵。

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 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 具有如下的效果和优势:

1. 回热式吸收-发生系统, 结构和流程简单合理。 比较传统的由吸收器、 溶液泵、 溶液 热交换器和发生器所组成、用于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的吸收 -发生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回热式吸 收-发生系统主要增加了第二吸收器、 溶液泵和分汽室, 构思巧妙, 结构和流程简单合理。

2.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多种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 泵, 结合机组所选择的回热程度, 实现 了机组工作参数和性能指数之间的连续对应, 能够实现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之间在工作参 数和性能指数上的无间断衔接。

3. 提出的多种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实现了热泵种类的多样性, 可更好地实现热泵 供热与用户热需求的相互匹配。

4. 作为热泵使用时, 本发明提供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能够根 据余热参数和供热温 度的高低来选择回热的程度, 实现供热温度与性能指数之间的逐步对应, 有利于保持较高性 能指数, 可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作为制冷机使用时, 本发明提供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能够根据驱动热介质、 冷却介质和被制冷介质的温度高低来选择相应 结构的回热式第一类吸 收式热泵机组, 并选择适当的回热程度来实现机组制冷系数的 最大化。

总之, 本发明提供的回热式吸收 -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实现了第一类吸 收式热泵机组种类的多样性, 实现了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之间在工作参数 和性能指数上的 无间断衔接, 并保持较高性能指数; 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供热或制冷需求, 具有极好的创 造性、 新颖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