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ECURELY LOCATING DEVICE FOR INTRAVITAL LUME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050576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securely locating device for intravital lumen includes a base (18) and a locating device (5)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18). The locating device (5) includes a locating device shell (5a), at least one set of clamping brackets (3) and a rotating shaft (7). Each set of the clamping brackets (3) is fixed to the locating device shell (5a) by way of the rotating shaft (7) passing through a bracket hole (3b) in the clamping brackets (3). When the securely locating device for intravital lumen is placed in an intravital lumen (11), a soft tissue (1 Ia) within the intravital lumen enters a clearance volume space (3d) formed by front ends (3c) of two brackets. A force applied at bracket back ends (3a) causes the clamping brackets (3) to rotate around the rotating shaft (7), so that the soft tissue (11a) within the clearance volume space (3d) is squeezed and clamped tightly.

Inventors:
LI XIANGDONG (CN)
YUAN JIAN (CN)
CHEN LIN (CN)
LI ZHIJUN (CN)
TONG WANL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01708
Publication Date:
May 05, 2011
Filing Date:
October 27, 201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HONGQING JINSHAN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N)
LI XIANGDONG (CN)
YUAN JIAN (CN)
CHEN LIN (CN)
LI ZHIJUN (CN)
TONG WANL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61B5/07; A61B19/00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3034928A12003-05-01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278856A2008-10-08
JPH06142081A1994-05-24
CN101695457A2010-04-21
CN201529160U2010-07-21
JPS63267345A1988-11-04
US4693251A1987-09-15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497438A4
None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UNSH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ERNATIONAL CO., LTD. (CN)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种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座(18), 以及与 所述基座 (18) 固定相连的定位装置(5), 其中,

所述定位装置 (5) 包括: 定位装置外壳 (5a), 至少一组夹合支架(3)和 旋转轴 (7), 所述每组中的所有夹合支架 (3)通过旋转轴 (7) 穿过支架轴孔

(3b) 固定在定位装置外壳(5a)上; 所述定位装置外壳(5a)上设置有用于供 作用力机构 (1 )进出的开口通道(13), 以及用于作为气体进入所述定位装置

(5)通道的孔 (8);

当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放置在活体腔道( 11 ) 内时, 气体从所述 孔(8) 中抽出, 腔道软组织(11a)进入间隙容积空间 (3d) 内, 通过所述开口 通道(13)作用在支架后端 (3a) 的作用力, 使得夹合支架(3)绕旋转轴(7) 发生转动; 随着转动, 夹合支架(3) 的两个支架前端 (3c) 间开度变小, 使进 入间隙容积空间(3d)的软组织受到挤压被夹紧; 当夹合支架(3)夹合到位时, 活体组织被挤压, 并封闭到极小的空间内, 使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 在活体组织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合 支架(3)上还包括支架限位机构 (3e), 当夹合支架(3) 夹合到位时, 活体组 织被挤压, 并封闭到极小的空间内时, 夹合支架(3)被支架限位机构 (3e)锁 定。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由作用力 机构 (1)产生作用在支架后端 (3a) 的作用力, 或者, 由医用线(12) 牵引产 生作用在支架后端 (3a) 的作用力。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 还包括压缩弹簧(27)和限位柱(26), 其中,

当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放置在活体外时, 所述限位柱(26)插入 夹合支架后端( 3a )的限位孔( 26a )和夹合支架限位孔( 26b )中,压缩弹簧( 27 ) 处在压缩状态, 夹合支架(3) 的两个支架前端 (3c)处在张开状态; 当所述活 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放置在活体腔道( 11 )内时, 气体从所述孔(8)中抽出, 腔道软组织(11a)进入间隙容积空间 (3d) 内, 拉出限位柱(26), 使所述限位 柱(26)从限位孔(26a)和夹合支架限位孔(26b) 中滑出, 由压缩弹簧(27) 产生的张力作用于支架后端 (3a), 带动所述支架后端 (3a) 闭合, 使支架前端 (3c)绕旋转轴(7)转动而闭合,将活体组织挤压夹紧封闭在间隙容积空间(3d) 内, 使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活体组织壁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定位装置(5) 中包括一组夹合支架(3) 时, 该组夹合支架(3) 中 包括至少两个夹合支架(3);

当所述定位装置(5)中包括至少两组夹合支架(3)时, 每组夹合支架(3) 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夹合支架(3); 且各个夹合支架(3)的支架后端 (3a)通过 应该引用线(12)连接, 以在同一作用力下共同作用。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 ( 18) 中包括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 (16), 以及无线传输单元 (17), 所述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16)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17)连接固 定, 所述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 (16)暴露于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的 外部。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 还包括装置释放座(19), 所述定位装置 (5)通过所述装置释放座(19) 固定 在释放装置(30)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1、 2或 4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装置(30) 包括: 释放连接座(10), 密封垫圈 (21), 导管 (22)和 固定夹式机构(9), 供操作拿持的操作手柄(23), 所述操作手柄(23)上有可 以运动的操作栓(25), 以及可进入气体的气体嘴(29); 所述导管 (22) 与所 述操作手柄(23)连接, 可运动的作用力丝线(24) 穿过所述导管 (22)、 密封 垫圈 (21 ) 固定在密封固定座(27)上, 所述密封固定座(27) 与固定夹式机 构 (9)连接;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嵌入在释放连接座(10) 中, 所述释放 连接座(10) 中有一个供固定夹式机构 (9)滑动的释放滑动槽(10a)。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 夹式机构 (9) 包括至少两个可以变形或运动的夹合瓣(9a)和夹合瓣(%); 所述夹合瓣(9a)和夹合瓣( )与装置释放座(19)的两个释放凹槽(19a, 19b)成运动连接, 所述定位装置 (5)通过所述装置释放座(19) 以及所述固 定夹式机构 (9) 固定在所述释放连接座(10)上;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与所述释放连接座(10)具有相对运动结构, 以使 所述夹合瓣(9a)和夹合瓣(9b) 能够与所述装置释放座(19) 的两个释放凹 槽(19a, 19b)脱离, 使释放装置 (30)与所述定位装置(5)脱离, 以释放定 位装置 ( 5 )。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 定夹式机构 (9)与所述释放连接座(10)具有相对运动结构包括:

夹合瓣 (9a, 9b)通过固定轴 (9d) 与释放连接座(10) 固定, 在释放支 撑轴(9c)抽出后, 所述夹合瓣(9a, 9b)在释放弹簧(9g, 9h)的推动下绕固 定轴(9d)旋转使夹持间隙增大, 夹合瓣(9a, 9b )从释放凹槽( 19a, 19b)脱 离。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 定夹式机构 (9) 与所述释放连接座(10)具有相对运动结构包括:

夹合瓣( 9a, 9b)通过释放支撑轴(9c)及释放弹簧(9g, 9h )与释放连接 座(10) 固定, 在释放支撑轴(9c)抽出后, 所述夹合瓣(9a, 9b)在释放弹簧 (9g, 9h) 的推动下相向释放连接座(10) 收缩运动使夹持间隙增大, 夹合瓣 (9a, 9b)从释放凹槽(19a, 19b)脱离。

12、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 定夹式机构 (9) 与所述释放连接座(10)具有相对运动结构包括:

夹合瓣(9a, 9b)通过固定轴 (9d) 与释放连接座 ( 10) 固定, 在释放支 撑轴(9f)抽出后, 在释放弹簧(9i) 的推动下 拉动夹合瓣(9a, 9b) 绕固定 轴( 9d )旋转使夹持间隙增大, 夹合瓣( 9a, 9b )从释放凹槽( 19a, 19b )脱离。

Description:
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器件的小型化发展, 将微小的器械固定到活体组织进行各种生命体 征 的检测和生理疾病的治疗已是一个现实有用的 课题。

目前, 存在一种用轴向移动针穿刺组织达到将器械附 着在组织上的方法, 该方法虽然可以将器械固定在组织上, 但无法克服器械在组织内绕轴向转动, 致使器件敏感部件或治疗部件远离组织, 导致监测数据不稳定, 失实的几率增 加或治疗部位失准等问题。

目前, 还存在一种用器械采用单点固定的方式对组织 进行固定的方法, 该 方法虽然可以对组织进行固定, 但是当组织滑动时, 有导致固定失效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 能够保证器械牢固的固定 在组织上而不会轴向转动, 且不受组织滑动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 置, 包括: 基座 18, 以及与 所述基座 18固定相连的定位装置 5, 其中,

所述定位装置 5包括: 定位装置外壳 5a, 至少一组夹合支架 3和旋转轴 7, 所述每组中的所有夹合支架 3通过旋转轴 7穿过支架轴孔 3b固定在定位装置外 壳 5a上; 所述定位装置外壳 5a上设置有用于供作用力机构 1进出的开口通道 13 , 以及用于作为气体进入所述定位装置 5通道的孔 8;

当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放置在活体腔 道 11 内时, 气体从所述孔 8 中抽出,腔道软组织 11a进入间隙容积空间 3d内,通过所述开口通道 13作用在 支架后端 3a的作用力, 使得夹合支架 3绕旋转轴 7发生转动; 随着转动, 夹合 支架 3的两个支架前端 3c间开度变小, 使进入间隙容积空间 3d的软组织受到 挤压被夹紧; 当夹合支架 3 夹合到位时, 活体组织被挤压, 并封闭到极小的空 间内, 使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活体组织 壁上。

其中, 所述夹合支架 3上还包括支架限位机构 3e, 当夹合支架 3夹合到位 时, 活体组织被挤压, 并封闭到极小的空间内时, 夹合支架 3被支架限位机构 3e锁定。

其中, 由作用力机构 1产生作用在支架后端 3a的作用力, 或者, 由医用线 12牵引产生作用在支架后端 3a的作用力。

其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压缩弹簧 27和限位柱 26, 其中,

当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放置在活体外 时, 所述限位柱 26插入夹合 支架后端 3a的限位孔 26a和夹合支架限位孔 26b中,压缩弹簧 27处在压缩状态, 夹合支架 3的两个支架前端 3c处在张开状态; 当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 放置在活体腔道 11内时, 气体从所述孔 8中抽出, 腔道软组织 11a进入间隙容 积空间 3d内, 拉出 P艮位柱 26, 使所述限位柱 26从限位孔 26a和夹合支架限位 孔 26b中滑出, 由压缩弹簧 27产生的张力作用于支架后端 3a, 带动所述支架后 端 3a闭合,使支架前端 3c绕旋转轴 7转动而闭合,将活体组织挤压夹紧封闭在 间隙容积空间 3d内, 使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活体组织 壁上。

其中, 当所述定位装置 5中包括一组夹合支架 3时, 该组夹合支架 3中包. 括至少两个夹合支架 3;

当所述定位装置 5中包括至少两组夹合支架 3时, 每组夹合支架 3中包括 一个或多个夹合支架 3;且各个夹合支架 3的支架后端 3a通过应该引用线 12连 接, 以在同一作用力下共同作用。

其中, 所述基座 18中包括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 16, 以及无线传输单元 17, 所述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 16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 17连接固定, 所述 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 16暴露于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的外部。

其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装置释放座 19, 所述定位装置 5通过所述装置释放 座 19固定在释放装置 30上。

其中, 所述幹放装置 30包括: 释放连接座 10, 密封垫圈 21, 导管 22和固 定夹式机构 9, 供操作拿持的操作手柄 23 , 所述操作手柄 23上有可以运动的操 作栓 25, 以及可进入气体的气体嘴 29; 所述导管 22与所述操作手柄 23连接, 可运动的作用力丝线 24穿过所述导管 22、密封垫圈 21固定在密封固定座 27上, 所述密封固定座 27与固定夹式机构 9连接;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嵌入在释放连 接座 10中, 所述释放连接座 10中有一个供固定夹式机构 9滑动的释放滑动槽 10a。

其中,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包括至少两个可以变形或运动的夹合瓣 9a和夹 合瓣 9b; 所述夹合瓣 9a和夹合瓣 9b与装置释放座 19的两个释放凹槽 19a, 19b 成运动连接, 所述定位装置 5通过所述装置释放座 19以及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 固定在所述释放连接座 10上;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与所述释放连接座 10具有相对运动结构, 以使所述夹 合瓣 9a和夹合瓣 9b能够与所述装置释放座 19的两个释放凹槽 19a, 19b脱离, 使释放装置 30与所述定位装置 5脱离, 以释放定位装置 5。

其中,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与所述释放连接座 10具有相对运动结构包括: 夹合瓣 9a, 9b通过固定轴 9d与释放连接座 10固定,在释放支撑轴 9c抽出 后, 所述夹合瓣 9a, 9b在释放弹簧 9g, 9h的推动下绕固定轴 9d旋转使夹持间 隙增大, 夹合瓣 9a, 9b从释放凹槽 19a, 19b脱离。

其中,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与所述释放连接座 10具有相对运动结构包括: 夹合瓣 9a, 9b通过释放支撑轴 9c及释放弹簧 9g, 9h与释放连接座 10固定, 在幹放支撑轴 9c抽出后., 所述夹合瓣 9a, 9b在释放弹,簧 9g, 9h的推动下相向 释放连接座 10收缩运动使夹持间隙增大, 夹合瓣 9a, 9b从幹放凹槽 19a, 19b 脱离。

其中,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与所述释放连接座 10具有相对运动结构包括: 夹合瓣 9a, 9b通过固定轴 9d与释放连接座 10固定,在释放支撑轴 9f抽出 后, 在释放弹簧 9i的推动下 拉动夹合瓣 9a, 9b绕固定轴 9d旋转使夹持间隙增 大, 夹合瓣 9a, 9b从释放凹槽 19a, 19b脱离。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 采用多点固定的方式, 将器械固定在活体腔道的壁上, 限制了器械在腔道内部的轴向旋转; 增大了固定可靠的几率, 提高了器械的定 位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 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各夹合支架 3通过旋转缩小支架之间的距离, 使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组织 11表面的夹合原理示意图;

图 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夹合支架 3在外部通用夹持机构 1的作 用下, 使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组织 11表面的夹合原理示意图; 图 3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夹合支架 3在医用线 12的作用下, 使 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组织 11表面的夹合原理示意图; 图 3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夹合支架 3在压缩弹簧 27的作用下, 使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组织 11表面的夹合原理示意图;

图 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组夹合支架 3 同时作用时, 使活体腔道 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组织 11表面的夹合原理示意图;

图 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装置 5的具体结构图;

图 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 的结构示意图; 图 7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活体腔道牢固定 装置被固定在释放装置

30上的示意图;

图 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释放装置 30的结构示意图;

图 9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活体腔道牢固定 装置与释放装置 30固定 的细微结构示意图;

图 10a至图 10c为固定夹式机构 9与释放连接座 10的相对运动结构的几种 结构示意图;

图 11 所示为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由夹持到释放并 被固定到活体组织 11 表面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 置, 该装置能够被牢固的固 定在活体腔道组织表面, 在可视或不可视的状态上, 该装置均能良好的固定在 组织表面, 且不受组织运动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说明夹合原理, 首先参见图 1, 其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各夹 合支架 3通过旋转缩小支架之间的距离, 使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组织 11表面的夹合原理示意图。 图 1中一组夹合支架 3由多个组成, 对于每个夹合 支架 3而言, 在夹合支架 3闭合前, 该夹合支架 3间处于张开状态, 两个支架 的角度和大小决定。

图 1中, 多个夹合支架 3都固定在旋转轴 7上, 夹合支架 3由支架前端 3c、 支架轴孔 3b、 支架后端 3a、 支架限位结构 3e组成。 当夹合支架 3被放置到活体组织需要监测数据或治疗的特 位置时, 夹合 支架 3与活体腔道 11接触,腔道软组织 l la进入间隙容积空间 3d内,在夹合机 构作用力作用于支架后端 3a时, 整个夹合支架 3绕旋转轴 7发生转动。 随着转 动, 夹合支架 3的支架前端 3c间开度变小, 使进入间隙容积空间 3d的组织 11a 受到桥压被夹紧。 当夹合支架 3 夹合到位时, 活体组织被挤压, 并封闭到极小的空间内, 夹 合支架 3被支架限位结构 3e锁定。 图 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夹合支架 3在外部通用夹持机构 [1]的作 用下, 使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组织 11表面的夹合原理示意图。 图 3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夹合支架 3在医用线 12的作用下, 使 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组织 11表面的夹合原理示意图。 图 3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夹合支架 3在压缩弹簧 27的作用下, 使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组织 11表面的夹合原理示意图。

图 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组夹合支架 3 同时作用时, 使活体腔道 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组织 11表面的夹合原理示意图。

图 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 的结构示意图, 该活体 腔道牢固定位包括: 基座 18, 以及与所述基座 18固定相连的定位装置 5 , 其中, 定位装置 5的具体结构参见图 5及图 1至图 4。

参见图 5 , 定位装置 5包括: 定位装置外壳 5a, 至少一组夹合支架 3和旋 转轴 7, 所述每组中的所有夹合支架 3通过旋转轴 7穿过支架轴孔 3b固定在定 位装置外壳 5a上;所述定位装置外壳 5a上设置有用于供作用力机构 1进出的开 口通道 13, 以及用于作为气体进入所述定位装置 5通道的孔 8;

结合图 1至图 5, 当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放置在活体腔 道 11内时, 所述孔 8中的气体通过开口通道 13被抽出, 腔道软组织 11a进入间隙容积空间 3d内, 通过所述开口通道 13作用在支架后端 3a的作用力, 使得夹合支架 3绕 旋转轴 7发生转动; 随着转动, 夹合支架 3的两个支架前端 3c间开度变小, 使 进入间隙容积空间 3d的软组织 i到挤压被夹紧; 当夹合支架 3夹合到位时, 活 体组织被挤压, 并封闭到极小的空间内, 使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 活体组织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图 2和图 3a实施例而言, 夹合支架 3上还包括支架限 位机构 3e, 当夹合支架 3夹合到位时, 活体组织被挤压, 并封闭到极小的空间 内时, 夹合支架 3被支架限位机构 3e锁定。

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图 2实施例而言, 由作用力机构 1产生作用在支架后 端 3a的作用力, 且该作用力机构 1可以是通用作用力机构如内窥镜活检钳等的 活动臂等, 也可以是专用的作用力机构, 在此, 并不对作用力机构 1 所使用的 工具进行限制; 对于图 3a实施例而言, 由医用线 12牵引产生作用在支架后端 3a的作用力。

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图 3b实施例而言, 前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还包括 压缩弹簧 27和限位柱 26, 其中, 当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放置在活体外 时, 所述限位柱 26插入夹合支架后端 3a的限位孔 26a和夹合支架限位孔 26b 中, 压缩弹簧 27处在压缩状态, 夹合支架 3的两个支架前端 3c处在张开状态; 当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放置在活体腔 道 11内时, 所述孔 8中的气体通 过开口通道 13被抽出, 腔道软组织 11a进入间隙容积空间 3d内, 拉出限位柱 26, 使所述限位柱 26从限位孔 26a和夹合支架限位孔 26b中滑出, 由压缩弹簧 27产生的张力作用于支架后端 3a, 带动所述支架后端 3a闭合, 使支架前端 3c 绕旋转轴 7转动而闭合, 将活体组织挤压夹紧封闭在间隙容积空间 3d内, 使所 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活体组织壁上 。 本实施例中的压缩弹簧 27可以 被看作支架限位机构 3e。

需要说明的是, 当定位装置 5 中包括一组夹合支架 3 时, 该组夹合支架 3 中包括至少两个夹合支架 3; 当定位装置 5中包括至少两组夹合支架 3时,每组 夹合支架 3 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夹合支架 3; 且各个夹合支架 3的支架后端 3a通过应该引用线 12连接, 以在同一作用力下共同作用, 具体如图 4所示。

仍参见图 6, 基座 18中可以包括数据釆集探头或治疗机构 16, 以及无线传 输单元 17,所述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 16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 17连接固定, 所述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 16暴露于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的外部, 其 所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 17传送至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的外部。

参见图 6和 7、 该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还可以包括装置释放 座 19, 所述 定位装置 5通过所述装置释放座 19固定在释放装置 30上。

图 7所示为才艮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活体腔道牢固 位装置被固定在释放装置 30上的示意图。

图 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释放装置 30的结构示意图。

图 9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活体腔道牢固定 装置与释放装置 30固定 的细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 7.至图 9, 释放装置 30包括: 释放连接座 10, 密封垫圈 21, 导管 22和固定夹式机构 9, 供操作拿持的操作手柄 23 , 所述操作手柄 23上有可以运 动的操作栓 25, 以及可进入气体的气体嘴 29, 该气体嘴 29用于将孔 8中的气 体从开口通道 13中抽出; 所述导管 22与所述操作手柄 23连接, 可运动的作用 力丝线 24穿过所述导管 22、 密封垫圈 21固定在密封固定座 27上, 所述密封固 定座 27与固定夹式机构 9连接;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嵌入在释放连接座 10中, 所述释放连接座 10中有一个供固定夹式机构 9滑动的释放滑动槽 10a。

其中, 应用气体嘴 29将孔 8中的气体从开口通道 13中抽出的具体过程为: 由于开口通道 13在定位装置 5的外壳 5a上, 在图 8中定位装置 5与释放装置 30连接, 开口通道 13与释放装置 30的密封垫圈 21气密连接, 孔 8中的气体由 释放装置 30的气体嘴 29、 导管 22所形成的气路通道抽出。

参见图 9,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包括至少两个可以变形或运动的夹合瓣 9a 和夹合瓣 9b;所述夹合瓣 9a和夹合瓣 9b与装置释放座 19的两个释放凹槽 19a, 19b成运动连接, 所述定位装置 5通过所述装置释放座 19以及所述固定夹式机 构 9固定在所述释放连接座 10上;

所述固定夹式机构 9与所述释放连接座 10具有相对运动结构, 以使所述夹 合瓣 9a和夹合瓣 9b能够与所述装置释放座 19的两个释放凹槽 19a, 19b脱离, 使释放装置 30与所述定位装置 5脱离, 以释放定位装置 5。

图 10a至图 10c为固定夹式机构 9与释放连接座 10的相对运动结构的几种 结构示意图。

对于图 10a所示的固定夹式机构 9与释放连接座 10的相对运动结构包括: 夹合瓣 9a, 9b通过固定轴 9d与幹放连接座 10固定, 在释放支撑轴 9c抽出后, 所述夹合瓣 9a, 9b在释放弹簧 9g, 9h的推动下绕固定轴 9d旋转使夹持间隙增 大, 夹合瓣 9a, 9b从释放凹槽 19a, 19b脱离。

对于图 10b所示的固定夹式机构 9与释放连接座 10的相对运动结构包括: 夹合瓣 9a, 9b通过释放支撑轴 9c及释放弹簧 9g, 9h与释放连接座 10固定, 在 释放支撑轴 9c抽出后, 所述夹合瓣 9a, 9b在释放弹簧 9g, 9h的推动下相向释 放连接座 10收缩运动使夹持间隙增大, 夹合瓣 9a, 9b从释放凹槽 19a, 19b脱 离。

对于图 10c所示的固定夹式机构 9与释放连接座 10的相对运动结构包括: 夹合瓣 9a, 9b通过固定轴 9d与释放连接座 10固定, 在释放支撑轴 9f抽出后, 在释放弹簧 9i的推动下 拉动夹合瓣 9a, 9b绕固定轴 9d旋转使夹持间隙增大, 夹合瓣 9a, 9b从释放凹槽 19a, 19b脱离。

图 11所示为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 5由夹持到释放并被固定到活体组织 11 表面的过程示意图。 图 11a中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在释放装置 30的引导下, 进入活体组织 11腔道内部, 并附着在腔道壁上; 图 l ib中气体从开口通道 13 中抽出,使腔道壁组织 11进入间隙容积空间 3d内; 图 11c中夹合支架 3在作用 力机构 1的作用下, 闭合挤压活体组织 l la, 并将该活体组织 11a封闭在间隙容 积空间 3d内, 使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与活体组织 11a固定; 图 l id中作用力 机构 1与夹合支架 3分离; 图 l ie中释放机构 30的固定夹式机构 9与活体腔道 牢固定位装置中的装置释放座 19分离, 使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可以从释放机 构 30中脱离; 图 l lf中在撤出释放机构 30后, 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夹合固 定在活体组织 11上。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 采用多点固定的方式, 将器械固定在活体腔道的壁上, 限制了器械在腔道内部的轴向旋转; 增大了固定可靠的几率, 提高了器械的定 位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术语"包括"、 "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 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 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 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 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 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 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包含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