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TEEL STRUCTURAL COMPOSITE COLUMN SYSTEM AND CONNECTION METHOD THEREFO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43313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are a steel structural composite column system and a connection method therefor. The steel structural composite column system is formed from a plurality of steel structural composite columns (1) connected to one other, wherein the steel structural composite columns each comprise a column (2) and a beam (3), the beam (3) being provided on the column (2).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prefabricated and inspected in a factory and quickly assembled in the field, saving materials and having high shock resistance.

Inventors:
ZHANG YUE (CN)
ZHANG YUE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83409
Publication Date:
April 02, 2015
Filing Date:
July 31,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ZHANG YUE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E04B1/19; E04B1/24; E04B1/58; E04B2/58; E04B5/14; E04C3/32
Foreign References:
CN202577580U2012-12-05
CN2447431Y2001-09-12
CN103498509A2014-01-08
CN103485416A2014-01-01
CN203514523U2014-04-02
CN103485440A2014-01-01
EP0490483A11992-06-17
CN201202191Y2009-03-04
CN103290955A2013-09-11
CN103114660A2013-05-22
Download PDF:
Claims:
1.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多个钢结构组合柱连接而成的, 所 述钢结构组合柱包括柱、 梁, 所述柱上设有梁, 所述梁位于柱的两侧或三侧、 四 侧、 六侧。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的形状为矩 形或 C型、 H型、 T型、 十字型、 圆形。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是通过 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梁上的。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为单层、 两 层或多层, 成平层或错层布置在柱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 上设有楼板连接座, 所述楼板连接座可以为固定座或活动座。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座由旋转 轴、座体组成, 所述旋转轴穿过座体安装在钢结构组合柱上, 所述座体可以绕旋 转轴旋转。

7. 所述座体由垂直板与水平板构成, 所述垂直板上安装有螺栓连接块, 所述水 平板上开有螺栓连接孔。

8.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 上设有外墙连接座。

9.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墙连接座由 左活动座、右活动座和支撑座组成, 所述支撑座安装钢结构组合柱上, 所述左活 动座、 右活动座位于支撑座上方, 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座上, 所述左活动座、 右活动座与支撑座之间设有隔热垫, 所述左活动座、 右活动座顶部开有螺栓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 的柱的两端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梁的端部也设有多个连接孔,钢结构组合柱与 钢结构组合柱之间可以上下左右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骨架, 连接孔均可吻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 与钢结构组合柱之间在水平方向上是通过梁的端部互相连接的,在竖直方向上是 通过柱的端部互相连接的, 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 焊接或铆接。

12.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的连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 1所述的钢结构组合 柱系统是通过以下方法连接的, 其步骤包括:

A. 先将一个钢结构组合柱的下端用螺栓固定在基础上;

B. 再将需组装拼接的另一个钢结构组合柱平行摆放, 将两个钢结构组合柱上对 应位置的梁互相对齐, 使两个梁的端面互相吻合, 再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牢固连 接;

C. 重复以上 B步骤,将建筑物第一层所需的所有钢结构组合柱互相连接在一起, 就构成了第一层的矩形方阵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D. 在第一层上方再安装第二层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将第二层钢结构组合柱与第 一层对应位置的钢结构组合柱的端部上下对齐, 使两个柱的端面互相吻合, 再用 螺栓或焊接的方式牢固连接;

E. 再将第二层的钢结构组合柱互相之间连接, 连接方法步骤与第一层钢结构组 合柱互相连接的方法步骤 B相同;

F. 重复 B〜E的方法和步骤, 再在第二层上安装第三层,在第三层上安装更上层 的钢结构组合柱, 就形成了整个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Description: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20世纪后几年, 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以每年竣工面积 4.4亿平方米, 总产值 6000亿元 (约占 GDP9%)的建设迅猛发展, 住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世纪的新 的增长点。 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 解决目前住宅建设中存在工业化水平低, 部品 化率低以及住宅用材档次低, 寿命低, 实心黏土砖能耗高, 不利于环保等问题, 已被列入新世纪急待解决的问题。

[0003] 国际上, 美国设计师和结构师非常重视研究钢结构建筑 体系及其耐用性、 实用性和经济性, 欧洲专家们提出, 钢结构建筑体系具备绿色建筑的条件, 有利 于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他们认为金属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 空间感, 能够实现创 新的规划和空间设计、 建筑。

[0004] 由于钢结构建筑具有以下优点: (1 ) 大大节约施工时间, 施工不受季节 影响; (2) 增大住宅空间使用面积, 减少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 (3 ) 建筑材料可 重复利用, 拉动其他新型建材行业的发展; (4) 抗震性能好, 使用中易于改造、 灵活方便,给人带来舒适感等等。目前钢结构 建筑在高层建筑上的运用日益成熟, 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工艺。

[0005] 2008年 11月 12日公开的专利号为 200810110625.8的发明专利 "建筑框 架结构", 公开了一种以柱件、 横梁和交叉支撑的建筑框架结构, 所述柱件是由 多个细长的角铁形部件组装在一起而成的, 其中角铁形部件由多个分隔件分开, 分隔件与角铁部之间形成多个凹槽,所述横梁 的中部腹板和交叉支撑均插入到所 述凹槽形成连接,这样多根柱件、横梁和交叉 支撑互相连接构成了整个建筑框架。 这种建筑框架结构的柱件是由多个角铁形部件 组装而成的, 并用分隔件分开,存 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时间长等缺点, 且在安装时需要将横梁的中部腹板和 交叉支撑均插入到柱件的凹槽中并用螺栓连接 , 由于凹槽较狭窄, 不易对准。在 现场施工吊装时, 吊车在高空作业,在施工人员的帮助下要顺利 将横梁的中部腹 板和交叉支撑均插入到柱件的凹槽中, 非常困难, 施工速度慢、 施工效率低, 而 且在吊装过程中, 极易碰撞变形。 另外, 在建筑实践中, 柱件和横梁连接后可以 构成稳定的框架结构, 还采用交叉支撑, 不但增加了建筑成本, 而且增加了施工 安装难度, 还限制了建筑空间的利用。

[0006] 2009年 4月 1 日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 200810181420.9的发明专利申请, 公开了一种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六角形蜂窝 建筑框架,这种建筑框架结构包括 蜂窝立柱、 蜂窝斜梁、 蜂窝平行梁, 建筑的平面基本单元为六边形, 平行于建筑 物的梁为蜂窝平行梁,连接蜂窝平行梁的梁为 蜂窝斜梁,所述蜂窝平行梁与蜂窝 斜梁构成六角蜂窝。六角形蜂窝建筑框架与矩 形建筑框架相比,所用建筑材料要 多, 施工难度要大, 建筑成本要高。 在现场施工时, 蜂窝立柱、 蜂窝斜梁、 蜂窝 平行梁之间吊装安装连接要求高, 速度慢、 效率低。 同时, 通过实验证明, 六角 形蜂窝建筑框架并不比矩形建筑框架的抗震强 度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工厂标准化生产、 现场组装、 省工省时、 无 建筑垃圾、 施工速度快、 抗震性能高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0008]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是由多个钢结构组合柱连 接而成的,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包括 柱、 梁, 所述柱上设有梁, 所述梁位于柱的两侧或三侧、 四侧、 六侧。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柱的形状为矩形或 C型、 H型、 T型、 十字型、 圆形。

[0010] 所述梁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梁 上的。

[0011] 所述梁为单层、 两层或多层, 成平层或错层布置在柱上。

[0012]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上设有楼板连接座, 所述楼板连接座可以为固定座或 活动座。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活动座由旋转轴、 座体组成, 所述旋转轴穿过座体安装 在钢结构组合柱上,所述座体可以绕旋转轴旋 转。所述座体由垂直板与水平板构 成, 所述垂直板上安装有螺栓连接块, 所述水平板上开了螺栓连接孔。

[0014]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上设有外墙连接座。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外墙连接座由左活动座、 右活动座和支撑座组成, 所述 支撑座安装钢结构组合柱上, 所述左活动座、右活动座位于支撑座上方, 并通过 螺栓固定在支撑座上, 所述左活动座、右活动座与支撑座之间设有隔 热垫, 所述 左活动座、 右活动座顶部开有螺栓孔。 [0016]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的柱两端设有多个连接孔, 所述梁的端部也设有多个 连接孔,钢结构组合柱与钢结构组合柱之间可 以上下左右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骨 架, 连接孔均可吻合。

[0017]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与钢结构组合柱之间在水平 方向上是通过梁的端部互 相连接的,在竖直方向上是通过柱的端部互相 连接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 焊接或铆接。

[0018]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系统是通过以下方法连接在 一起的, 其步骤包括:

A. 先将一个钢结构组合柱的下端用螺栓固定在基 础上;

B. 再将需组装拼接的另一个钢结构组合柱平行摆 放, 将两个钢结构组合柱上对 应位置的梁互相对齐, 使两个梁的端面互相吻合, 再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牢固连 接;

C. 重复以上 B步骤,将建筑物第一层所需的所有钢结构组 柱互相连接在一起, 就构成了第一层的矩形方阵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

D. 在第一层上方再安装第二层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 将第二层钢结构组合柱与第 一层对应位置的钢结构组合柱的端部上下对齐 , 使两个柱的端面互相吻合, 再用 螺栓或焊接的方式牢固连接;

E. 再将第二层的钢结构组合柱互相之间连接, 连接方法步骤与第一层钢结构组 合柱互相连接的方法步骤 B相同;

F. 重复 B〜E的方法和步骤, 再在第二层上安装第三层,在第三层上安装更 上层 的钢结构组合柱, 就形成了整个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0019]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 1 ) 本发明钢结构组合柱系统是由多个钢结构组合 柱连接而成的, 钢结构组合 柱之间上下左右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骨架,与 其它建筑骨架相比,具有结构简单、 现场组装方便、 施工速度快、 抗震性能高、 无污水和灰尘、 材料可重复利用等优 点。

[0020] (2) 本发明钢结构组合柱在工厂内采用标准化生产 , 采用统一的尺寸和 制作工艺, 进行有效质量控制, 具有质量可靠、 节约材料、 生产效率高、 劳动条 件好等优点。

[0021] (3 ) 本发明钢结构组合柱上设有楼板连接座和外墙 连接座, 可用螺栓方 便地与楼板、 框架梁或墙体等建筑物件连接, 在现场施工时工人只需拧紧螺栓, 劳动强度低、 施工进度快、 效率高, 为组合式模块化施工。

附图说明

[0022]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 1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2为实施例 1中的钢结构组合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3 为本发明的钢结构组合柱与钢结构组合柱之间 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 示意图。

[0025] 图 4为图 3中 A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 5 为本发明的钢结构组合柱与钢结构组合柱之间 在竖直方向上的连接 示意图。

[0027] 图 6为图 5中 B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 7为实施例 2中的钢结构组合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8为实施例 3中的钢结构组合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 9为实施例 4中的钢结构组合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 10为实施例 5中的钢结构组合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 11为钢结构组合柱上安装的固定座和活动座示 图。

[0033] 图 12为钢结构组合柱上安装的外墙连接座示意图

[0034] 图 13为图 12中 C处放大图。

[0035] 附图中: 1一钢结构组合柱, 2—柱, 3—梁, 4 螺栓, 5—小夹板, 6— 大夹板, 7 法兰, 8—固定座, 9一活动座, 10—旋转轴, 11 螺栓连接块, 12 一垂直板, 13—水平板, 14 外墙, 15 外墙连接座, 16—左活动座, 17—右活 动座, 18—隔热垫, 19一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实施例 1

如图 1 所示,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由多个钢结构组合柱 1 组成, 钢结构组合柱 1 之间通过螺栓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与钢筋混 凝土的建筑骨架相比,钢结构组合 柱系统所构成的整体骨架具有施工速度快、抗 震性能高、无污水和灰尘、材料可 重复利用等优点。

[0037] 如图 2所示,钢结构组合柱 1由柱 2和梁 3组成,柱 2的两侧安装有梁 3, 梁 3是对称安装或错位安装在柱 2的两侧,所述梁 3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 式固定安装在柱 2上的。 所述柱 2采用工字钢制作, 形状为 "工"字型, 柱 2 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用的螺栓孔。 所述梁 3也是采用工字钢制作的, 所述梁 3 的一端连接在柱 2上, 另一端设有连接用的螺栓孔。所述梁 3为单层、两层或多 层, 成平层或错层布置在柱 2上。

[0038] 如图 1所示, 将多个钢结构组合柱 1互相用螺栓连接, 就构成了钢结构 组合柱系统, 即建筑物的基本骨架。所述钢结构组合柱 1与钢结构组合柱 1之间 在水平方向上是通过梁 3的端部互相连接的,在竖直方向上是通过柱 2的端部互 相连接的, 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0039]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采螺栓连接的具体连接方法 如下:

( 1 ) 先将一个钢结构组合柱 1的下端用螺栓固定在基础上。

[0040] ( 2 ) 再将需组装拼接的另一个钢结构组合柱 1平行摆放, 将两个钢结 构组合柱 1上对应位置的梁 3用螺栓 4和小夹板 5互相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如图 3、 图 4所示, 将两个钢结构组合柱 1上对应位置的梁 3互相对齐, 使两个梁 3 的端面互相吻合, 再用两个大夹板 6将梁 3的腹板从两面夹住, 使大夹板 6的螺 栓孔与腹板上的螺栓孔对齐, 将螺栓 4插入螺栓孔中, 装上弹垫、平垫和螺母并 紧固, 紧固时用力矩扳手, 使紧固的力矩达到设计要求的数值。采相同的 方法和 原理将小夹板 5紧固在梁 3的翼板上。

[0041] ( 3 ) 重复以上步骤, 将建筑物第一层所需的所有钢结构组合柱 1互相 连接在一起, 就构成了第一层的矩形方阵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

[0042] ( 4 ) 在第一层上方再安装第二层钢结构组合柱 1, 使第二层的钢结构 组合柱 1与第一层的钢结构组合柱 1上下对齐, 柱 2与柱 2、 梁 3与梁 3均处于 同一平面内。

[0043] ( 5 ) 柱 2与柱 2的连接方式如图 5、 图 6所示, 将第二层钢结构组合 柱 1与第一层对应位置的钢结构组合柱 1的端部上下对齐,使两个柱 2的端面互 相吻合, 再用两个大夹板 6将柱 2的腹板从两面夹住, 使大夹板 6的螺栓孔与柱 2的腹板上的螺栓孔对齐, 将螺栓 4插入螺栓孔中, 装上弹垫、 平垫和螺母并紧 固, 紧固时用力矩扳手, 使紧固的力矩达到设计要求的数值。采相同的 方法和原 理将小夹板 5紧固在柱 2的翼板上。 [0044] ( 6 ) 再将第二层的钢结构组合柱 1互相之间连接, 连接方法与第一层 相同。

[0045] ( 7 ) 重复以上方法, 再在第二层上安装第三层、 第四层……, 就形成 了整个钢结构组合柱系统, 即建筑物的基本骨架。

[0046] 当然, 以上钢结构组合柱 1 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 式连接, 或者采用螺栓连接、焊接和铆接的混合连接方 式。 与其他钢结构系统相 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构件可在工厂内标 准化批量生产、现场施工工作量小、 组装对准方便、 施工速度快、 无建筑垃圾和污水、 环保性好等优点, 经过抗震实 验证明, 本发明的钢结构组合柱系统可以抗 9度以上的地震。

[0047] 实施例 2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由多个钢结构组合柱 1组成,钢结构组合柱 1之间上下左右通 过螺栓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 其特征在于: 如图 7所示, 钢结构组合柱 1由柱 2 和梁 3组成, 柱 2的前后左右四侧均安装有梁 3, 所述梁 3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 接的方式对称安装在柱 2上的。所述柱 2采用矩形钢管制作, 柱 2的上下两端均 设有连接用的螺栓孔。所述梁 3是也采用矩形钢管制作的,所述梁 3的一端通过 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柱 2上,梁 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用的螺栓孔。所述梁 3为两层, 成平层方式固定在柱 2上。 当然, 所述梁 3也可以设计为单层或多层, 成平层或 错层布置在柱 2上。

[0048] 组装钢结构组合柱系统的连接方式如下: 两个钢结构组合柱 1 平行连接 时,先将两个钢结构组合柱 1相对应的梁 3互相对齐匹配, 使矩形钢管的四个面 互相平齐, 再将夹板放置在四个连接面上, 使夹板的螺栓孔与梁 3端部的螺栓孔 互相对齐,然后用螺栓和垫板将两个钢结构组 合柱 1的梁 3的端部互相连接在一 起, 形成一根整体的连接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梁的连接位置在连接梁的中 间部位。两个钢结构组合柱 1上下连接时,先将两个钢结构组合柱 1的柱 2互相 对齐匹配, 使柱 2的端部互相对齐,然后用螺栓和夹板将两根 2的端部互相连 接在一起。

[0049] 按上述方法, 将多个钢结构组合柱 1 连接在一起, 就构成了钢结构组合 柱系统, 即建筑物的基本骨架。 当然, 以上钢结构组合柱 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 以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连接,或者采用螺栓 连接、焊接和铆接的混合连接方式。 [0050] 实施例 3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由多个钢结构组合柱 1组成,钢结构组合柱 1之间上下左右通 过螺栓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 如图 8 所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 1 由柱 2和梁 3组成, 柱 2的三侧均安装有梁 3, 所述梁 3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 在柱 2上的。 所述柱 2采用 T型钢制作, 柱 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用的螺栓 孔。 所述梁 3采用矩形管制作, 所述梁 3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柱 2上, 梁 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用的法兰 7, 所述法兰 7上设有螺栓孔。 当然, 在实际应 用中, 梁 3的另一端也可以不设法兰 7, 连接时直接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0051] 组装钢结构组合柱系统的连接方式如下: 两个钢结构组合柱 1 平行连接 时,先将两个钢结构组合柱 1相对应的梁 3互相对齐匹配, 再用螺栓将梁 3端部 的法兰 7互相连接, 使相对应的两根梁 3形成一根整体的连接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梁的连接位置在连接梁的中间部位。 两个钢结构组合柱 1上下连接时, 先将两个钢结构组合柱 1的柱 2互相对齐匹配,使柱 2端部的法兰 7的螺栓孔对 齐, 再用螺栓将柱 2端部的法兰 7互相连接。

[0052] 按上述方法, 将多个钢结构组合柱 1 连接在一起, 就构成了钢结构组合 柱系统, 即建筑物的基本骨架。 当然, 以上钢结构组合柱 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 以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连接,或者采用螺栓 连接、焊接和铆接的混合连接方式。

[0053] 实施例 4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由多个钢结构组合柱 1组成,钢结构组合柱 1之间上下左右通 过螺栓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 如图 9所示, 钢结构组合柱 1由柱 2和梁 3组成, 柱 2的左右侧均安装有梁 3, 所述梁 3是通过焊接的方式错位安装在柱 2上的。 所述柱 2采用圆形钢管制作, 柱 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用的法兰 7, 所述法兰 7上设有连接用的螺栓孔。 所述梁 3是也采用圆形钢管制作的, 所述梁 3的一端 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柱 2上, 梁 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用的法兰 7, 所述法兰 7 上设有连接用的螺栓孔。 所述梁 3为两层, 成错层方式固定在柱 2上。

[0054] 实施例 5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由多个钢结构组合柱 1组成,钢结构组合柱 1之间上下左右通 过螺栓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 如图 10所示,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 1 由柱 2和梁 3 组成, 所述柱 2采用矩形钢制作, 柱 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用的螺栓孔。所述 梁 3采用工字钢制作,所述梁 3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柱 2上,梁 3的另 一端设有连接用的螺栓孔。所述梁 3为八根,分为两层,对称焊接在柱 2的四侧。 每层四根梁 3互相垂直, 成平层方式固定在柱 2上。

[0055] 实施例 6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由多个钢结构组合柱 11组成,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 1由柱 2和 梁 3组成, 钢结构组合柱 1之间通过螺栓与焊接的混合连接方式形成一 整体。 其特征在于: 如图 11所示, 所述钢结构组合柱 1上设有楼板连接座, 所述楼板 连接座为固定座 8和活动座 9, 用于在钢结构组合柱系统上安装和固定楼板, 便 于现场组装定位, 提高施工效率。 所述活动座 9由旋转轴 10、 座体组成, 所述 旋转轴 10穿过座体安装在钢结构组合柱 1上, 所述座体可以绕旋转轴 10旋转。 所述座体由垂直板 12与水平板 13构成,所述垂直板 12上安装有螺栓连接块 11, 所述水平板 13上开了螺栓连接孔。本发明的活动座 9具有旋转灵活、方便安装、 操作简单等优点, 当需要应用活动座 9时,可将座体旋转到安装位置进行连接安 装; 当不需应用活动座 9时, 可将座体旋转到钢结构组合柱 1的钢梁 3内侧, 不 占空间位置, 方便连接。

[0056] 如图 12所示, 钢结构组合柱系统上设有外墙连接座 15, 需要连接的外墙

14 可以简单、 快速地通过螺栓安装在钢结构组合柱系统上。 另外, 外墙连接座 15与钢结构组合柱系统之间, 设有隔热垫 18, 阻止外部的热量经过外墙连接座 15传入室内, 达到更好的节能保温效果。

[0057] 如图 13所示, 所述外墙连接座 15由左活动座 16、右活动座 17和支撑座

19组成, 所述支撑座 19安装钢结构组合柱 1上, 所述左活动座 16、 右活动座 17位于支撑座 19上方, 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座 19上, 所述左活动座 16、 右 活动座 17与支撑座 19之间设有隔热垫 18。所述左活动座 16、右活动座 17顶部 开有螺栓孔, 用于固定外墙 14。 本发明的外墙连接座 15具有可以同时连接两块 外墙 14的作用, 既可固定外墙 14, 又起支撑外墙 14的作用。

[0058] 由于本发明的钢结构组合柱 1上安装有固定座 8、活动座 9和外墙连接座 15, 与其它建筑框架相比, 能更好地与楼板、 外墙 14组合, 组合更方便、 更牢 固、 速度更快、 效率更高。

[0059] 本发明的钢结构组合柱 1 的柱 2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钢梁构成, 所述 柱 2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槽型、 H型、 T型、 十字型、 圆形。 所述梁 3可以固定 安装在柱 2的两侧或三侧、 四侧、六侧, 可以同一层安装, 也可以是不同层之间 错位安装。 钢结构组合柱 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 连接, 或者采用螺栓连接、 焊接和铆接的混合连接方式。

[0060]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并非限定, 以上只是部分举例。 应该指 出的是,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发 明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进行的简单变 换和改进,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