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TEEL STRUCTURE STIRRING STATION PEDESTAL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029333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steel structure stirring station pedestal, has a filler bin pedestal module (610), a main building control chamber pedestal module (620), a lifter pedestal module (630) and a batching station pedestal module (640), internal structure of each pedestal module is made of steel. The filler bin pedestal module (610)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uilding control chamber pedestal module (620), which is coupled with the lifter pedestal module (630), and the lifter pedestal module (630)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tching station pedestal module (640). The steel structure stirring station pedestal has short manufacturing period, and can be installed on site and be installed and dismounted quickly. The steel structure stirring station pedestal can meet the demand of quick relocation, and can be repeatedly utilized after being improved, thus reducing resource wastage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Inventors:
LIU GUOQING (CN)
HU ZHIWEI (CN)
KONG SHANZH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4280
Publication Date:
March 17, 2011
Filing Date:
June 22, 201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NAN SANY INTELLIGENT CONTROL (CN)
SANY HEAVY IND CO LTD (CN)
LIU GUOQING (CN)
HU ZHIWEI (CN)
KONG SHANZHO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28C5/14; B28C9/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107408A1995-08-30
DE3124031A11982-12-30
CN101659088A2010-03-03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XINYUAN RAINBOW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FIRM (CN)
北京鑫媛睿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其特征在于, 包括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和配料站底 座模块 (640),

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与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连 接,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与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连接, 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与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 料仓底座模块 (610)与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之间通过螺栓连 接;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与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之间 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与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 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 料仓底座模块 (610)、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所述提升机底 座模块 (630)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的内部结构为钢结构。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 料仓底座模块 (610)、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所述提升机底 座模块 (630)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的内部所述钢结构通过螺栓 连接。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 料仓底座模块 (610),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所述提升机底 座模块 (630)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地面设有定位销, 所述定位 销用于实现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在地面上的定位。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 料仓底座模块 (610)、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所述提升机底 座模块 (630)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顶面上设有螺孔或螺栓, 所 述螺孔或螺栓用于安装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各个支腿上对应的螺栓 或螺孔。 7、 如权利要求 1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 料仓底座模块 (610)、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所述提升机底 座模块 (630)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的空间分布与螺孔或螺栓的 数量, 与承载的搅拌站设备上各支腿的空间分布与数量匹配。

8、 一种钢结构搅拌站底座的实现方法, 应用于包括粉料仓底座 模块 (610),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和配料 站底座模块 (640)的底座中, 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与所述主楼控 制室底座模块 (620)连接,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与所述提升 机底座模块 (630)连接, 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与所述配料站底座 模块 (640)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组装成所述钢 结构搅拌站底座;

将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放置在地面上;

在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上安装混凝土搅拌站设备。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的实现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将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放置在地面上, 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上的定位销对 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在地面上进行定位安装。

10、 如权利要求 8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的实现方法, 其特征在 于, 通过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上的螺孔或螺 栓对应安装搅拌站设备各个支腿上螺栓或螺孔,完成所述搅拌站设备 的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搅拌站底座及实现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 2009年 9 月 14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0910170384.0, 发明名称为 "一种钢结构搅拌站底座及实现方法"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搅拌站装置领域,特别涉及 一种钢结构搅拌站 底座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承载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是 保证混疑土搅拌站 成套设备能正常安装使用的重要部位, 在现有技术中, 混凝土搅拌站 都安装在预制的混凝土基础上。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基础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包括预埋件

110和结构基础墩 120, 结构基础墩 120的大小和墩深不得小于预埋 件 110的尺寸, 且结构基础墩 120部分露出地面, 其主体为钢筋混凝 土结构, 预埋件 110 固定在结构基础墩 120 中。 另外, 结构基础墩 120的位置根据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整体布局进 行确定, 在现场制作 时, 预先设计的基础墩大小尺寸还需根据当地的地 质条件进行调整。

图 2为预埋件的基本结构的正视图, 图中预埋件非弯曲端 210, 预埋件弯曲端 220; 图 3为预埋件的基本结构的侧视图; 图 4为预埋 件的基本结构的俯视图。 在图 3中可看出, 预埋件主要由螺母 310和 地脚螺栓 330组成, 其中, 地脚螺栓 330的弯曲端 220与结构基础墩 中的螺纹钢 340配合, 非弯曲端 210露出结构基础墩一定高度。 结构 基础墩浇注完毕后,在其上铺设钢板 320,用螺母 310将地脚螺栓 330、 钢板 320和结构基础墩连成一整体,混凝土搅拌站设 备各支腿就焊接 在预埋件露出结构基础墩部分。

所以完工后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形成了一整体 结构,该整体结构 具体为: 结构基础墩 120浇注在地面以下并露出地表; 预埋件 110预 埋在结构基础墩中, 地脚螺栓弯曲端 220 与结构基础墩中的螺纹钢 340配合, 地脚螺栓非弯曲端 210通过螺栓连固定铺设在结构基础墩 120上的钢板 320; 混凝土搅拌站各设备通过焊接在预埋件上地脚 螺 栓非弯曲端 210上。这种整体结构虽然保障了混凝提搅拌站 在工作时 的稳定性,但是结构基础墩与预埋件的设计与 施工大大增加了混凝土 搅拌站的成本,并且在搅拌站设备后期维护与 拆卸过程中需要对焊接 部分进行处理, 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并且, 在现场设计时, 需根据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承载条件与布 局设计结构基础墩的承载能力以及预埋件的尺 寸、位置和数量。 混凝 土搅拌站采用现有技术的混凝土基础, 需要各预埋件的数量为: 500x500预埋件 48件, 500x500预埋件 8件, 400x400预埋件 42件, 300x300预埋件 16件。 在混凝土搅拌站搬迁或拆除后, 结构基础墩 与预埋件将无法搬迁, 对环境的影响很大。

因此, 通过上述对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基础的结构分 析, 申请人 认为在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基础制作和使用过 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 混凝土搅拌站安装之前需制作预埋件及结构混 凝土基础墩以 承载搅拌站设备, 其设计制作过程复杂, 且要求制作时间较长, 速度 较慢, 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2, 制作好的混凝土基础由于设计的原因, 主体基础深埋于地下, 当需要改变施工地点时, 无法实现混凝土基础的搬迁, 必须在新的施 工地点重新制作混凝土基础, 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3 , 废旧的混凝土基础无法实现再利用, 对环境的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搅拌站底座及 实现方法,解决传 统的混凝土基础施工周期长、不能搬迁和无法 重复使用以及对环境影 响大等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包括粉料仓底座模 块,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提升机底座模块和配料站底座模块, 所述 粉料仓底座模块与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连 接,所述主楼控制室底 座模块与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连接,所述提升 机底座模块与所述配料 站底座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与所述主楼控制 室底座模块之间通 过螺栓连接;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与所述 提升机底座模块之间通 过螺栓连接;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与所述配料 站底座模块之间通过螺 栓连接。

优选的, 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所述 提升机底座模块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的内部 结构为钢结构。

优选的, 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所述 提升机底座模块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的内部 所述钢结构通过螺栓 连接。

优选的, 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所述 提升机底座模块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地面设 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 用于实现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在地面上的定 位。

优选的, 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所述 提升机底座模块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顶面上 设有螺孔或螺栓,所述 螺孔或螺栓用于安装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各个 支腿上对应的螺栓或 螺孔。

优选的, 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所述 提升机底座模块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的空间 分布与螺孔或螺栓的 数量, 与承载的搅拌站设备上各支腿的空间分布与数 量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搅拌站底座的 实现方法,应用于 包括粉料仓底座模块,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提升机底座模块和配料 站底座模块的底座中,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与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 块连接,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与所述提升机底座模 块连接, 所述 提升机底座模块与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连接, 所述实现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将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所述提升机 底座模块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组装成所述钢 结构搅拌站底座;

将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放置在地面上;

在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上安装所述混凝土搅 拌站设备。

优选的, 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在地面上定位具体包括 : 通过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所述提升 机底座模块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上的定位销 对所述钢结构搅拌站 底座在地面上进行定位安装。

优选的, 通过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上 的螺孔或螺栓对应安 装搅拌站设备各个支腿上螺栓或螺孔, 完成所述搅拌站设备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采用钢结构搅拌站作为混凝土搅拌 站的基础,缩短了 搅拌站底座的制作时间,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 进行预埋件及结构混凝 土基础墩的制作, 当钢结构底座到达工地后, 可实现现场安装, 并具 有较高的安装速度,同时钢结构底座拆卸迅速 ,当需改变施工地点时, 可实现搅拌站底座的快速搬迁, 并且经过改制后可以重复使用, 减少 了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筒单地介绍,显而 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 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现有技术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基础的基本 构示意图; 图 2为现有技术混凝土基础中预埋件基本结构正 图;

图 3为现有技术混凝土基础中预埋件基本结构侧 图;

图 4为现有技术混凝土基础中预埋件基本结构俯 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结构搅拌站底座正 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结构搅拌站底座俯 图;

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现有技术所述,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基础在 制作和使用的过程 中, 其设计制作过程复杂, 制作周期较长, 当需改变施工地点时, 无 法实现对混凝土基础的搬迁, 且制作好的混凝土基础无法重复使用, 对环境的影响很大。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 出了一种钢结构搅 拌站底座用于承载混凝土搅拌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利用钢结构搅 拌站底座取代传统的混凝土基础, 大大缩短了搅拌站底座的制作时 间, 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预埋件及结构混凝土 基础墩的设计施 工, 当钢结构底座到达工地后, 可实现现场安装, 并具有较高的安装 速度, 同时钢结构底座拆卸快速, 当改变施工地点时, 可实现搅拌站 底座的迅速搬迁, 并且经过改制后可以重复使用, 减少了对环境的影 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该钢结构底座主要 由粉料仓底座模块,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提升机底座模块和配料 站 底座模块组成, 如图 5和图 6所示,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钢结构 搅拌站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 5为钢结构搅拌站底座正视图, 图 6为钢结构搅拌站底座俯视图。 在图 6中, 钢结构搅拌站底座包括: 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 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 其中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用于承载混凝土搅拌 站设备的粉料仓、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用于承载搅拌主楼和电气 控制室、 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 用于承载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提升结 构、 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用于承载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砂石配料站。

上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中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 系为:粉料仓底座 模块 610与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连接,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与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连接,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与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连接。 具体的: 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与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与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 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与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之间 通过螺栓连接。

组成钢结构搅拌站底座的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 主楼控制室底座 模块 620、 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和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的内部结构为 钢结构, 并且上述钢结构通过螺栓连接以形成各底座模 块。

另外, 在上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和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上都设有定位销、螺孔或 螺栓。所述定位销用以在按照上述连接模式将 各底座模块连接成钢结 构搅拌站底座后, 实现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在地面上的定位, 保持 钢结构搅拌站底座的整体稳定性,以便于安装 混凝土搅拌站设备以及 保障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行;混凝土搅拌站设备 的安装是在钢结构搅拌 站底座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混凝土设备的各个 支腿, 因此, 在各底座 模块上设有螺孔或螺栓,以配合对应承载的混 凝土搅拌站设备各个支 腿上的螺栓或螺孔, 完成搅拌站设备的安装。

所以,各底座模块的设计除了在性能上承载对 应的混凝土设备在 工作时的载荷, 在结构上还需保障对应承载设备的完整安装。 因此, 各底座模块在结构上需要与对应承载的设备的 结构相配合。 具体的, 根据安装所述搅拌站设备上各支腿的空间分布 与数量,设计承载所述 设备的各底座模块的结构与预设的螺孔或螺栓 的数量。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承载搅拌主楼和电 气控制室, 当搅拌主楼与电气控制室分开布置时, 则主楼控制室底座 模块可根据搅拌主楼与电气控制室的空间布置 设计为搅拌主楼底座 模块和电气控制室底座模块以分别承载搅拌主 楼与电气控制室; 当搅 拌主楼与电气控制室布置在一起时,则利用主 楼控制室底座模块承载 上述搅拌主楼与电气控制室。

另外, 在承载搅拌主机的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上, 需要根据支承 搅拌主机的支腿的空间分布与数量,确定该底 座模块的结构与分布在 模块上的螺孔或螺栓的位置与数量。 例如, 搅拌主机的空间布局为矩 形, 搅拌主机设有 12个用于安装所述搅拌主机的支腿, 每个支腿上 有一个用于固定搅拌设备的螺栓, 且这 12个支腿呈六边形分布, 则 承载搅拌设备的底座模块总体布局可设计为矩 形,在矩形的底座模块 上, 分布有 12个呈六边形分布的螺孔, 对应于搅拌设备各个支腿上 的螺栓用于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混凝土搅拌站搅 拌设备。 因此, 对于本 发明实施例中任何关于各底座模块的组合变化 ,包括各底座模块的合 并, 各底座模块的拆分, 钢结构搅拌站底座中个底座模块的相对位置 的变化等均应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综上所述, 在粉料仓底座模块,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提升机底 座模块和配料站底座模块上有三种不同类型的 螺孔或螺栓分别对应 于三种不同的螺栓连接, 分别为: 用于连接各底座模块内部结构的螺 孔或螺栓、连接各底座模块之间组成钢结构搅 拌站底座整体结构的螺 孔或螺栓, 以及用于安装混凝土搅拌站设备各个支腿的螺 孔或螺栓。 各种类型螺孔或螺栓在所述各底座模块上的数 量、空间分布位置具体 根据搅拌站设备进行对应设计。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组装各底座模块的内部结构、 由各底 座模块组装而成的钢结构搅拌站底座、以及安 装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 过程中均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螺 栓连接方式在本发明实 施例中具有以下作用:

1 , 在各底座模块内部结构安装过程中, 可以实现各底座模块的 单独安装, 操作较筒单, 工作量小, 且具有较快的安装速度; 在钢结 构搅拌站底座的整体安装过程中, 在各底座模块准备就绪的情况下, 可进行现场安装, 十分快捷;

2, 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方便了钢结构搅拌站底座的拆卸以及各 底座模块的拆卸, 在需要改变施工地点时, 可迅速地搬迁到新的施工 地点; 并在新的施工地点实现快速安装, 缩短了混凝土搅拌站搬迁后 重新运行的时间周期;

3 , 当混凝土搅拌站运行过程中, 如果某底座模块或螺栓连接因 疲劳或变换工作条件和环境而失效后,可以具 体的更换某底座模块或 螺栓使整个钢结构底座保持完整性以继续支承 混凝土搅拌站个设备 的正常运转; 或者在需要更换或更新混凝土搅拌站某设备时 , 螺栓连 接可以方便的实现对钢结构搅拌站底座某底座 模块的部分或整体更 换, 实现钢结构底座的最大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钢结构搅 拌站底座的实现 方法, 应用于包括粉料仓底座模块,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提升机底 座模块和配料站底座模块的底座结构中。 其中, 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与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连接,所述主楼控 制室底座模块与所述提 升机底座模块连接, 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与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连 接。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 现方法做进一步 详细阐述。如图 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结构搅拌站底 的实 现方法的流程图, 结合图 6所述的结构,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701 , 将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 所述主楼控制室底座模 块 620、 所述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和所述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组装成 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具体的,根据各底座模块上所承载搅拌站设备 的不同结构与承载 条件设计各底座模块的内部结构,使得各底座 模块在结构和尺寸上的 设计除了满足对应承载的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 完整安装外,还需满足 混凝土搅拌站在工作时的最大承载能力。所述 最大承载能力是指在搅 拌站工作的任何环境下,钢结构搅拌站底座支 承混凝土搅拌站而不发 生变形或坍塌。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承载搅拌主楼 和电气控制室, 当搅拌主楼与电气控制室分开布置时, 则主楼控制室 底座模块 620 可根据搅拌主楼与电气控制室的空间布置设计 为搅拌 主楼底座模块和电气控制室底座模块以分别承 载搅拌主楼与电气控 制室; 当搅拌主楼与电气控制室布置在一起时, 则利用主楼控制室底 座模块 620承载上述搅拌主楼与电气控制室。

具体的, 在设计承载搅拌主机的底座模块时, 考虑到搅拌主机的 空间结构以及在搅拌站运行中承载的强烈的负 载以及机械应力,因此 该底座模块不仅应在结构上能完整地安装搅拌 主机,而且在主楼控制 室底座模块 620 的内部钢结构以及用于连接钢结构的连接螺栓 需要 有优秀的机械性能与力学性能。因各底座模块 根据所承载的对应搅拌 站设备而设计, 各底座模块在结构和尺寸是不同的。

根据设计好的各底座模块的内部结构,通过连 接螺栓将钢结构组 装成所述粉料仓底座模块 610、 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 提升机底 座模块 630和配料站底座模块 640。

完成各底座模块的安装过程,将各底座模块运 输到混凝土搅拌站 场地, 并可进行钢结构搅拌站底座的整体安装。

在进行钢结构搅拌站底座的整体安装之前,需 对承载钢结构搅拌 站底座以及混凝土搅拌站各设备的混凝土搅拌 站的地面进行必要的 设计。

具体包括,根据搅拌站整体设备的承载条件对 布置混凝土搅拌站 的地点进行平整、硬化处理, 此平整硬化过程具体应在搅拌站全部场 地采用混凝土浇平,使硬化后的场地满足钢结 构搅拌站底座的铺设以 安装混凝土搅拌站各设备, 并满足搅拌运输车的承重要求。 另外的, 平整硬化过程中在地面上预设定位孔,用于本 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钢结 构搅拌站底座中各底座模块上定位销的安装, 实现对钢结构搅拌站底 座在地面上的定位。 在此平整、 硬化过程前后, 不排除对搅拌站全部 场地的其他处理过程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混凝土 搅拌站的运行。

将组装完成的各底座模块运输到搅拌站施工现 场, 吊装到平整硬 化后地面上根据预先设计的搅拌站的具体结构 组装钢结构搅拌站底 座。 在钢结构搅拌站底座整体安装过程中遵循下面 的安装模式: 粉料 仓底座模块 610与主楼控制室底座模块 620连接,主楼控制室底座模 块 620与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连接,提升机底座模块 630与配料站底 座模块 640连接。 具体的, 各底座模块之间按照上述安装模式, 通过 连接螺栓组装成钢结构搅拌站底座。

步骤 702, 将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放置在地面上。

钢结构搅拌站底座安装完毕后,利用各底座模 块上的定位销结构 对钢结构搅拌站底座整体结构进行定位安装。 具体的, 对钢结构搅拌 站底座的定位是根据搅拌站设备的工作布置进 行的。

步骤 703 , 在所述钢结构搅拌站底座上安装所述混凝土搅 拌站设 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钢结构搅拌站底座上安装混 凝土搅拌站设备 的方法是: 利用钢结构搅拌站底座中各底座模块上预设的 螺孔或螺 栓, 对应安装搅拌站设备各个支腿上的螺栓或螺孔 , 紧固螺母完成混 凝土搅拌站设备的安装。

具体的, 当搅拌站设备各个支腿上用于安装该搅拌站设 备的螺栓 连接是螺栓时, 对应设计的底座模块上预设的是螺孔, 所述螺孔与所 述螺栓配合固定对应的搅拌站设备; 当搅拌站设备各个支腿上用于安 装该搅拌站设备的螺栓连接是螺孔时,对应设 计的底座模块上预设的 是螺栓。

在完成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安装后, 对设备进行调试。 实施例, 在实际的钢结构搅拌站底座的设计与安装过程 中, 各底座模 块的结构与尺寸根据混凝土搅拌站的实际部件 进行对应的设计, 当更 换或者增加某底座模块或某底座模块的一部分 时,可以对钢结构搅拌 站底座进行对应的调整以满足混凝土搅拌站的 正常运行。 例如, 混凝 土搅拌站采用了输送机部件,在钢结构底座模 块设计过程中便可设计 输送机部件的钢结构底座模块,并按照设计的 混凝土搅拌站的结构进 行整体钢结构底座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 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