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TYRENE RESIN BLEND HAVING THREE-LAYER-STRUCTURED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97267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tyrene resin blend having three-layer-structured particl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In parts by weight, 100 parts of a vinyl aromatic compound, 0.1 to 10 parts of an initiator, 2 to 10 parts of an emulsifier, 100 to 300 parts of deionized water, and 0.1 to 10 parts of a cross-linking agent are polymerized at a temperature between 50°C and 85°C to acquire a core seeded emulsion; 15 to 70 parts of the core seeded emulsion, 0.1 to 10 parts of the initiator, 2 to 10 parts of the emulsifier, 80 to 300 parts of deionized water, and 30 to 85 parts of butadiene or another rubber monomer are reacted to acquire a two-layer particle emulsion; 40 to 90 parts of the two-layer particle emulsion, 10 to 70 parts of monomers of the vinyl aromatic compound, 10 to 60 parts of monomers of a vinyl cyanide compound, 2 to 10 parts of the emulsifier, and 80 to 300 parts of deionized water are reacted to acquire the blend; the impact strength thereof reaches 300 J/m,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53 MPa.

Inventors:
CHEN MING (CN)
WANG SHUO (CN)
ZHANG HUIXUAN (CN)
LU SHULAI (CN)
ZHANG CHUNYU (CN)
CAO ZHICHEN (CN)
PANG JIANX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00504
Publication Date:
July 04, 2013
Filing Date:
April 13,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CN)
CHEN MING (CN)
WANG SHUO (CN)
ZHANG HUIXUAN (CN)
LU SHULAI (CN)
ZHANG CHUNYU (CN)
CAO ZHICHEN (CN)
PANG JIANXU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8F257/00; C08F257/02; C08L55/0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544731A2009-09-30
DE19523080A11997-01-02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ZHONGSHIYOU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CN)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粒子的苯乙烯系树脂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

1 ) 核层的制备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 反应器中, 按配比加入下述材料: 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

100重量份, 引发剂 0.1-10重量份, 乳化剂 2-10重量份, 去离子水 100-300重量份, 交联剂 0.1-10重量份, 氮气保护, 搅拌, 于 50-85Γ聚合 12-24小时, 得到核种子乳 液;

所述的乳化剂为自由烷基芳基磺酸盐、 甲垸基碱金属硫酸盐、 磺化烷基酯、 脂肪 酸盐、 松香酸垸基盐或它们的复配物;

所述的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 过氧化苯甲酰, 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硫酸亚铁复合引发体系;

所述的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或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2) 中间层接枝聚合

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法制备: 反应器中, 按配比加入下述材料: 核种子乳液 15-70 重量份, 引发剂 0.1 -10重量份, 乳化剂 2 -10重量份和去离子水 80-300 重量份, 丁 二烯或其它橡胶单体 30-85重量份, 反应时间为 4 -24小时得到两层粒子乳液;

所述的乳化剂为自由垸基芳基磺酸盐、 甲垸基碱金属硫酸盐、 磺化垸基酯、 脂肪 酸盐、 松香酸垸基盐或它们的复配物;

所述的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 过氧化苯甲酰, 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硫酸亚铁复合引发体系;

3)外层增容链段接枝聚合 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法: 反应器中, 按配比加入下述材料: 两层粒子乳液 40-90重量 份, 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单体 10-60重量份, 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 10-60重量份, 引 发剂 0.1-10重量份, 乳化剂 2 -10 重量份和去离子水 80-300 重量份, 反应时间为 2 小时 -6小时, 加入抗氧化剂, 过滤, 凝聚, 干燥, 得到三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共聚 物;

所述的乳化剂为自由垸基芳基磺酸盐、 甲垸基碱金属硫酸盐、 磺化烷基酯、 脂肪 酸盐、 松香酸烷基盐或它们的复配物;

所述的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或采用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硫酸亚铁复合引发体系。

2. 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粒子的苯乙烯系树脂共混物, 其特征在于: 其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

3. 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粒子的苯乙烯系树脂共混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用于改性聚 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酰胺、 聚丙烯、 聚酯或其混合物。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粒子的苯乙烯系树脂共混物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抗冲击性、拉伸性 能高的苯乙烯系树脂共混物。更具 体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 ABS树脂共混物, 其主要包括具有三层结构的 ABS接 枝共聚物粒子和乙烯基氰-乙烯基芳香族共聚 。

背景技术

ABS树脂是广泛应用的通用塑料之一, 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橡胶增韧塑料。 ABS树 脂是一种两相高分子共混体系, 其连续相为 SAN基体, 分散相为 ABS接枝共聚物。 工业上通用的生产方法是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合 成 ABS接枝共聚物,然后再与溶液法、 本体法或悬浮法生产的 SAN树脂进行熔融共混, 得到商品 ABS树脂。 SAN树脂是 基体相, 共混时用量一般占 70%〜80%, 其分子量及支化特征影响着 ABS树脂的最 终性能; ABS接枝共聚物的用量大约是 20%-30%, 其中橡胶的模量和含量, 粒子尺 寸,壳层 SAN分子量和接枝密度等因素是影响 ABS树脂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重要 因素。

对 ABS接枝共聚物而言一般是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 备的以聚丁二烯为内核,苯乙 烯-丙烯腈共聚物 (SAN ) 作为外层的两层核壳接枝共聚物, 粒子尺寸一般都在 100nm-400nm 范围内, 如 CN1803911A , CN100562533C , US2010048798A , US2007142524A等, 但是在常规的 ABS接枝共聚物中没有描述基于改变其组成以及 结构对提高 ABS树脂冲击强度和拉伸性能的改进。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 ABS 树脂综合力学性能的新型 ABS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合成具有三层结构的 ABS接枝共聚物再与通过溶液、本 体或悬浮聚合方法制备的乙烯基氰 -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熔融共混, 进而开发了一种 具有改进抗冲击性以及拉伸强度的 ABS树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冲击强度和 拉伸强度的具有三层结构粒子的苯 乙烯系树脂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三层结构粒子的苯乙烯系树 脂共混物是以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 为内核, 中间层为聚丁二烯或其他橡胶聚合物, 外层接枝上乙烯基氰-乙烯基芳香族 共聚物分子链。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三层结构粒子的苯乙烯系树 脂共混物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和条 件如下:

1 ) 核层的制备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 反应器中, 按配比加入下述材料: 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

100重量份, 引发剂 0.1-10重量份, 乳化剂 2-10重量份, 去离子水 100-300重量份, 交联剂 0.1-10重量份, 氮气保护, 搅拌, 于 50-85 Ό聚合 12-24小时, 得到核种子乳 液;

所述的乳化剂为自由垸基芳基磺酸盐、 甲垸基碱金属硫酸盐、 磺化烷基酯、 脂肪 酸盐、 松香酸垸基盐等或它们的复配物;

所述的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 过氧化苯甲酰, 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硫酸亚铁等复合引发体系;

所述的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或乙二醇二甲基丙 烯酸酯;

2 ) 中间层接枝聚合

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法制备: 反应器中, 按配比加入下述材料: 核种子乳液 15-70 重量份, 引发剂 ( -10重量份, 乳化剂 2 -10重量份和去离子水 80-300 重量份, 丁 二烯或其他橡胶单体 30-85重量份, 反应时间为 4小时 -24小时得到两层粒子乳液; 所述的乳化剂为自由垸基芳基磺酸盐、 甲垸基碱金属硫酸盐、 磺化垸基酯、 脂肪 酸盐、 松香酸烷基盐等或它们的复配物;

所述的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 过氧化苯甲酰, 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硫酸亚铁等复合引发体系;

3)外层增容链段接枝聚合

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法: 反应器中, 按配比加入下述材料: 两层粒子乳液 40-90重量 份, 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单体 10-60重量份, 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 10-60重量份, 引 发剂 0.1-10重量份, 乳化剂 2 -10 重量份和去离子水 80-300 重量份, 反应时间为 2 小时 -6小时, 加入抗氧化剂, 过滤, 凝聚, 干燥, 得到三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共聚 物;

所述的乳化剂为自由烷基芳基磺酸盐、 甲垸基碱金属硫酸盐、 磺化垸基酯、 脂肪 酸盐、 松香酸垸基盐等或它们的复配物;

所述的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或采用过氧化氢二 异丙苯 -硫酸亚铁复合引发体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装置的 50L 高压反应器中, 通入氮气保护, 恒温 65 V , 加 入去离子水 18kg, 松香酸皂 0.8kg, 苯乙烯单体 2kg, 过硫酸钾 0.005kg, 二乙烯基苯 0.02kg, 搅拌聚合 6小时后再加入丁二烯 14.4kg, 过硫酸钾 0.036kg, 在搅拌聚合 12 小时, 转化率为 98 % , 得到两层粒子乳液。 上述反应结束后, 再加过硫酸钾引发剂 0.0125kg, 2h内恒速加入 1.5kg St单体和 4.5kg AN单体的共混乳化液, 继续反应 lh, 加入抗氧化剂, 0.5h后凝聚, 洗涤, 干燥, 得到三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粉料。

称取 SAN树脂 80份, 加工助剂 2份, 三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粉料 20份, 进行 充分混合使之均匀分散,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 180 V 下进行熔融共混, 获得 ABS 树脂粒料。 然后在注射机上于 180 V 下制备测试样品, 按照 ASTM D256标准测量 ABS树脂的悬臂梁冲击强度值, 按照 ASTM D638标准测试 ABS树脂的拉伸强度, 拉伸速度为 50mm/min。 具体结果见表 1。

实施例 2:

在装有搅拌器、 冷凝装置的 50L 高压反应器中, 通入氮气保护, 恒温 65 。C, 加 入去离子水 18kg, 松香酸皂 0.8kg, 苯乙烯单体 3kg, 过硫酸钾 0.0075kg, 二乙烯基 苯 0.03kg, 搅拌聚合 6小时后再加入丁二烯 13.4kg, 过硫酸钾 0.036kg, 在搅拌聚合 12小时, 转化率为 98 % , 得到两层粒子乳液。 上述反应结束后, 再加过硫酸钾引发 剂 0.0125kg, 2h内恒速加入 1.5kg St单体和 4.5kg AN单体的共混乳化液, 继续反应 lh, 加入抗氧化剂, 0.5h后凝聚, 洗涤, 干燥, 得到三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粉料。

称取 SAN树脂 80份, 加工助剂 2份, 三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粉料 20份, 进行 充分混合使之均匀分散,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 180 V 下进行熔融共混, 获得 ABS 树脂粒料。 测试方法同实例 1, 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列于表 1。

实施例 3: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装置的 50L 高压反应器中, 通入氮气保护, 恒温 65 V, 加 入去离子水 18kg, 松香酸皂 0.8kg, 苯乙烯单体 4kg, 过硫酸钾 0.01kg, 二乙烯基苯 0.02kg, 搅拌聚合 6小时后再加入丁二烯 12.4kg, 过硫酸钾 0.036kg, 在搅拌聚合 12 小时, 转化率为 98 % , 得到两层粒子乳液。 上述反应结束后, 再加过硫酸钾引发剂 0.0125kg, 2h内恒速加入 1.5kg St单体和 4.5kg AN单体的共混乳化液, 滴加结束后 继续反应 lh, 加入抗氧化剂, 0.5h后凝聚, 洗涤, 干燥, 得到三层核壳结构 ABS接 枝粉料。 称取 SAN树脂 80份, 加工助剂 2份, 三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粉料 20份, 进行 充分混合使之均匀分散,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 180 °C下进行熔融共混, 获得 ABS树 脂粒料。 测试方法同实例 1, 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列于表 1。

对比实施例 1:

在装有搅拌器、 冷凝装置的 50L高压反应器中, 通入氮气保护, 恒温 65 °C, 加 入去离子水 18kg, 松香酸皂 0.8kg, 丁二烯 14.4kg, 过硫酸钾 0.036kg, 在搅拌聚合 12小时, 转化率为 98%, 得到聚丁二烯乳液。 上述反应结束后, 再加过硫酸钾引发 剂 0.0125kg, 2h内恒速加入 1.5kg St单体和 4.5kg AN单体的共混乳化液, 滴加结束 后继续反应 lh, 加入抗氧化剂, 0.5h后凝聚, 洗涤, 干燥, 得到传统两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粉料。

称取 SAN树脂 80份, 加工助剂 2份, 两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粉料 20份, 进行 充分混合使之均匀分散,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 180 V 下进行熔融共混, 获得 ABS 树脂粒料。 测试方法同实例 1, 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列于表 1。

对比实施例 2:

在装有搅拌器、 冷凝装置的 50L 高压反应器中, 通入氮气保护, 恒温 65 V , 加 入去离子水 18kg, 松香酸皂 0.8kg, 丁二烯 13.4kg, 过硫酸钾 0.036kg, 在搅拌聚合 12小时, 转化率为 98 % , 得到聚丁二烯乳液。上述反应结束后, 再加过硫酸钾引发 剂 0.0125kg, 2h内恒速加入 1.5kg St单体和 4.5kg AN单体的共混乳化液, 滴加结束 后继续反应 lh, 加入抗氧化剂, 0.5h后凝聚, 洗涤, 干燥, 得到传统两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粉料。

称取 SAN树脂 80份, 加工助剂 2份, 两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粉料 20份, 进行 充分混合使之均匀分散,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 180 V 下进行熔融共混, 获得 ABS 树脂粒料。 测试方法同实例 1, 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列于表 1。

对比实施例 3:

在装有搅拌器、 冷凝装置的 50L 高压反应器中, 通入氮气保护, 恒温 65 V, 加 入去离子水 18kg, 松香酸皂 0.8kg, 丁二烯 12.4kg, 过硫酸钾 0.036kg, 在搅拌聚合 12小时, 转化率为 98 % , 得到两层粒子乳液。 上述反应结束后, 再加过硫酸钾引发 剂 1.075kg, 2h内恒速加入 1.5kg St单体和 4.5kg AN单体的共混乳化液, 滴加结束后 继续反应 lh, 加入抗氧化剂, 0.5h后凝聚, 洗涤, 干燥, 得到传统两层核壳结构 ABS 接枝粉料。

称取 SAN树脂 80份, 加工助剂 2份, 两层核壳结构 ABS接枝粉料 20份, 进行 充分混合使之均匀分散,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 180 V 下进行熔融共混, 获得 ABS 树脂粒料。 测试方法同实例 1, 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列于表 1。

表 1

ABS树脂的力学性能

测试温度: 23度 工业实用性

按照 ASTM-D256标准测试 ABS树脂的悬臂梁冲击强度值。 测试结构表明: 冲击 强度可达 300J/ m, 样条为韧性断裂, 拉伸强度为 53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