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WITCH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159347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switching method and a related apparatus and a rel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method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a second base station sending a message to a terminal that switches from a first base station to a first carrier of a second base station, indicating the terminal to reside on a second carrier of the second base station, the coverage of the second carrier exceeding the coverage of the first carrier; and the second base station switching the terminal from the first carrier to the second carrier of the second base station.

Inventors:
XIE BO (CN)
HU SHUHUI (CN)
XIONG LIQ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77673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29, 2012
Filing Date:
July 27,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XIE BO (CN)
HU SHUHUI (CN)
XIONG LIQU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W36/34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232713A2008-07-30
CN102113385A2011-06-29
CN102037761A2011-04-27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P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N)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切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二基站向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的终端发送消息,指示 所述终端驻留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所述 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 波。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切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为从第一基 站的第三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的终端,所述第一载波的频点与 所述第三载波的频点相同。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切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站控 制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以使所述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所述第 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切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站控制第 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控制所述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以使所述第二载波的发射功 率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的发射功率; 或

所述第二基站控制所述第一载波的发射功率,以使所述第一载波的发射功 率小于所述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

5、 一种切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驻留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所述第一 载波的覆盖范围;

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切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从第一基站 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具体包括:所述终端从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切换到 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所述第一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三载波的频点相同。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切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的第四载波,所 述第四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点相同,所述第四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 所述第三载波的覆盖范围;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驻留到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所述终端从所述第四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8、 如权利要求 5至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切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的发射功率。

9、 如权利要求 6至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切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载波的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四载波的发射功率。

10、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从第一基站切换到所述基站的第一载波的终端发送消 息,指示所述终端驻留到所述基站的第二载波, 所述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 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切换单元, 用于将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载波切换到所述基站的第二载波。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以使所述第二载波的 覆盖范围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控 制所述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以使所述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载波 的发射功率; 或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载波的发射功率, 以使所述第一载波的发射 功率小于所述所述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

13、 一种终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 用于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 于指示所述终端驻留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 于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第二切换单元, 用于从所述第一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具体用 于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 的频点与所述第三载波的频点相同。

15、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切换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的第 四载波, 所述第四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点相同, 所述第四载波的覆 盖范围小于所述第三载波的覆盖范围;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用 于指示所述终端驻留到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第四切换单元, 用于从所述第四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16、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和终端, 其 中,

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第二基站发送单元, 用于向从所述第一基站切换到所 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的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终端驻留到所述第二基 站的第二载波, 所述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第二 基站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 波;

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 用于从所述第一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 的第一载波;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 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驻留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的覆 盖范围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第二切换单元, 用于从所述第一载波切 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17、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具体包 括:

第一基站发送单元,用于向从所述第二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的第四载 波的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终端驻留到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所述 第四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所述第三载波的覆盖范围; 第一基站切换单元,用于 将所述终端从所述第四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切换单元, 用于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切换到 所述第一基站的第四载波, 所述第四载波的频点与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点相同, 所述第四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所述第三载波的覆盖范围;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驻留到所 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第四切换单元, 用于从所述第四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 基站的第三载波。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的方法和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 及一种切换的方法和相关装 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当终端( AT, Access Terminal )处于空闲状态,发生跨接入网( AN, Access Network ) 间边界移动时, 会发生空闲态的会话迁移。 而此时终端有可能因为 信号的频繁变化而导致空闲态乒乓切换。

为了防止空闲态乒乓切换, 一种现有技术是: 将源基站与目标基站的边界 区域配置成第二色码区域。 当终端位于第二色码区域中时, 其不发起会话迁移 请求。 只有当终端移动到被目标基站覆盖,但不被第 二色码区域覆盖的位置后 才发生会话迁移。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终端在 第二色码区域不会发起会话 迁移请求,因此当终端从源基站覆盖的范围移 动到第二色码区域与目标基站共 同覆盖的范围后, 并不会发生会话迁移, 其必须等到终端主动发起呼叫后, 才 会发生会话迁移, 这将造成一定的呼叫接入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的方法和相关装 置及通信系统,能够防止空 闲态乒乓切换, 同时不产生呼叫接入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的方法, 包括:

第二基站向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 载波的终端发送消息,指示 终端驻留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其中,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 覆盖范围;

第二基站将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 第二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的方法, 包括:

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终端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 用于指示终端驻留到第二基 站的第二载波,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 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 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从第一基站切换到所述基站的第一载波 的终端发送消 息,指示终端驻留到所述基站的第二载波,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 的覆盖范围;

切换单元, 用于将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所述基站的第二 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 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 用于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驻 留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 第二切换单元, 用于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

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和终端, 其中,

第二基站包括: 第二基站发送单元, 用于向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第二基站 的第一载波的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指示终端驻 留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第二 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第二基站切换单元, 用于将终端从 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终端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 用于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驻 留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 第 二切换单元, 用于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 从属于第一基站的终端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 载波后, 第二基站向该终端发送消息,指示该终端驻留 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 载波的第二载波, 第二基站将该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 的第二载波。 由于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后,驻留 的是第二基站中覆盖范围较大的 第二载波,故当终端在跨 AN边界移动时可以稳定驻留在第二基站的第二 波 上, 不会导致终端发生空闲态乒乓切换, 另外由于终端在从第一基站切换后一 直从属于切换后的第二基站, 终端可以随时发起呼叫, 由此减小了呼叫接入时 延。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的方法的示 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的方法的 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 ;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 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基站 载波配置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终 切换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的方法和相关装 置及通信系统,能够防止空 闲态乒乓切换, 同时不产生呼叫接入时延。

请参阅图 1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的方法, 包括:

101、第二基站向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 第一载波的终端发送消息, 指示终端驻留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后 , 第二 基站向该终端发送消息, 指示该终端驻留到第二载波上, 其中, 第二载波的覆 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第一基站上从属的载波包括第三载波, 第二 基站上从属的载波包括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 其中, 第一载波和第三载波的频 点相同,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是两个相邻的基站。 当终端从第一基站第三载波 的覆盖范围移动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终端 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边界进 行切换,由于终端切换前所在的第三载波的频 点和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的频点 相同,故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后, 终端将优先选择附着于第二基站 的第一载波。 此时, 为了避免终端在第一载波的边界移动导致乒乓 切换, 第二 基站向该终端发送消息, 指示终端驻留到覆盖范围较大的第二载波。

102、 第二基站将该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 的第二载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第二基站向终端发送消息,指示终端驻留到 第二载 波后, 第二基站将该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 的第二载波, 第二载波的 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在实际应 用中, 第二基站在配置载波时将 从属于该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覆 盖范围设置为不相同,即第一载 波和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小不一样, 例如,在配置第二基站的载波时可以将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配置为 (N +N db, 将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配置为 (N - N 2 ) db, N、 N 2 都是正数, 进一步地, 可以配置 = N 2 = N。, 此时, 配置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为 (N +N。) db, 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为 (N - N 0 ) db。

可选地, 为了实现终端在某个载频上稳定驻留,在为第 二基站配置载波完 成后,可以将终端在第二基站上载波的驻留方 式设置为驻留覆盖范围最大的载 波。例如, 处于第二基站覆盖范围中的终端若驻留的是第 二基站上覆盖范围最 大的载波, 则该终端可以稳定驻留,若该终端驻留的是第 二基站上覆盖范围不 是最大的载波, 则第二基站可以指定该终端进行切换, 即从第二基站上覆盖范 围小的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上覆盖范围最大的 载波, 以实现稳定驻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基站上的第一载 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二基站 上的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此时, 第二基站将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覆盖范围 大的第二载波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 第一基站上从属的载波还包括 第四载波,其中 ,第一基站上的第四载波和第二基站上的第二 波的频点相同, 第四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一基站上的第三载 波的覆盖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 第一基站和与第一基站相邻的第二基站在配置 载波时可以采用相反的配置策 略, 第二基站从属的载波有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 第一基站从属的载波有第三 载波和第四载波, 其中, 第一载波和第三载波的频点相同设为 FA, 第二载波 和第四载波的频点相同设为 FB, 则在为第二基站配置载波时配置第二载波的 载波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在为 第一基站配置载波时配置第四载 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三载波的覆盖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 以进一步包括: 为了使第二载波的载波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 的覆盖范围, 可 以控制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例如 , 第二基站可以通过控制第二载 波的发射功率, 来使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大于第一载波的发射 功率; 或, 第二 基站通过控制第一载波的发射功率,来使第一 载波的发射功率小于第二载波的 发射功率。 为了使第四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三载波的覆 盖范围, 可以配置第 三载波的发射功率大于第四载波的发射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同一基站对 该基站上的多载波在配置各个载波的覆盖范围 可以不相同,而现有技术中的基 站上配置的各个载波的覆盖范围是相同的。

在实际应用中, 可选的方式是: 将第三载波的覆盖范围和第二载波的覆盖 范围配置为相同,第四载波的覆盖范围和第一 载波的覆盖范围配置相同。例如 , 可以将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的覆盖范围配置为 Nldb, 将第一基站的第四载波 的覆盖范围配置为 N2db, 则将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配置为 Nldb, 将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配置为 N2db, N1>N2。 需要说明的是, 本 发明实施例中频点相同的各个基站下的载波的 覆盖范围是不同的,但现有技术 中频点相同的各个基站下的载波的覆盖范围的 配置是相同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 处于第一基站的终端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 波后, 第 二基站向该终端发送消息,指示该终端驻留到 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 波的第二载波, 第二基站将该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 的第二载波。 由 于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后,驻留的 是第二基站中覆盖范围较大的第 二载波, 故当终端在跨 AN 边界移动时可以稳定驻留在第二基站的第二载 波 上, 不会导致终端发生空闲态乒乓切换, 另外由于终端在从第一基站切换后一 直从属于切换后的第二基站, 终端可以随时发起呼叫, 由此减小了呼叫接入时 延。

以上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 实现的切换的方法,接下来 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实现的切换的 方法, 如图 2所示, 包括:

201、 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从第一基站的覆盖 范围移动到第二基站的覆盖 范围时, 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第一基站上从属的载波 包括第三载波, 第二基站上从属的载波包括第一载波和第二载 波, 其中, 第一 载波和第三载波的频点相同,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是两个相邻的基站。 当终端 从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第二基站的覆盖 范围,处于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覆盖范围的终端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边界 进行切换,由于终端切换前所在 的第三载波的频点和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的频 点相同,故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 到第二基站后, 终端将优先选择附着于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202、 终端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驻留到 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 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之 后, 终 端会接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其中, 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驻留到第 二基站的第二载波。第二基站指示终端驻留到 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第二载 波上, 能够使终端稳定驻留。

203、 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基站检测到终端从 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切换到 了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之后, 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第 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 第二基站在配置 载波时可以将从属于该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和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设置为不 相同, 即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小不一样 。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以在基站侧将终端在载波上的驻留方式设 置为驻留覆盖范围最大的载波。假设从属于第 二基站的载波包括第一载波和第 二载波, 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 , 并在第二基站上设置 终端驻留的是第二基站上覆盖范围最大的载波 ,终端从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切 换到了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后,由于在第二基 站上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 二基站的覆盖范围,故终端需要从第二基站的 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二 载波。 由此, 当终端在跨 AN边界移动时可以稳定驻留在第二基站的第二 波 上, 不会导致终端发生空闲态乒乓切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基站上的第一载 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二基站 上的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此时, 第二基站将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覆盖范围 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的第二载波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 第一基站上从属的载波还包括 第四载波,其中 ,第一基站上的第四载波和第二基站上的第二 波的频点相同, 第四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一基站上的第三载 波的覆盖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 配置第一基站和与第一基站相邻的第二基站的 载波时可以采用相反的配置策 略, 第二基站从属的载波有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 第一基站从属的载波有第三 载波和第四载波, 其中, 第一载波和第三载波的频点相同设为 FA, 第二载波 和第四载波的频点相同设为 FB, 则在为第二基站配置载波时配置第二载波的 载波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在为 第一基站配置载波时配置第四载 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三载波的覆盖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 以进一步包括: 为了使第二载波的载波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 的覆盖范围, 第 二基站可以控制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发射功 率,使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大于 第一载波的发射功率; 为了使第四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三载波的覆 盖范围, 第一基站可以控制第三载波或第四载波的发射 功率,使第三载波的发射功率大 于第四载波的发射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同一基站对该基 站上的多载波在配置各个载波的覆盖范围可以 不相同,而现有技术中的基站上 配置的各个载波的覆盖范围是相同的。 在实际应用中,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 终端从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切换到了第一基站 的第四载波;终端接收第一基站 发送的第二消息, 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端驻留到第一基站的第三 载波; 终端从 第四载波切换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中, 从属于第一基站的终端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一 载波后, 终端接收到第二基站的第一消息后,按照第一 消息的指示该终端从第一载波切 换到第二基站中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第二 载波。由于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 到第二基站后,驻留的是第二基站中覆盖范围 较大的第二载波,故当终端在跨 AN边界移动时可以稳定驻留在第二基站的第二 波上, 不会导致终端发生空 闲态乒乓切换,另外由于终端在从第一基站切 换后一直从属于切换后的第二基 站, 终端可以随时发起呼叫, 由此减小了呼叫接入时延。

以上实施例分别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基站 侧和终端侧实现的切换的 方法,接下来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用 分别使用上述方法的基站和终端 及通信系统。

请参阅图 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300, 包括:

发送单元 301 , 用于向从第一基站切换到该基站 300的第一载波的终端发 送消息, 指示终端驻留到该基站 300的第二载波, 其中,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 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切换单元 302, 用于将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该基站 300的第二载波, 其 中,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基站上从属的载波包括第三载波,基站 300上从 属的载波包括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 其中, 第一载波和第三载波的频点相同, 第一基站和基站 300是两个相邻的基站,当终端从第一基站的覆 盖范围移动到 基站 300 的覆盖范围, 从属于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的终端在第一基站 和基站 300的边界进行切换, 由于终端切换前所在的第三载波的频点和基站 300的第 一载波的频点相同,故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 基站 300后, 终端将优先选择附 着于基站的 300第一载波,此时,发送单元 301由于向该从第一基站切换到基 站 300的第一载波的终端发送消息,指示终端驻留 到基站 300的第二载波, 所 述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的覆 盖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发送单元 301用于向终端发送消息,指示终端驻留 到覆盖范围较大的第二载波后,切换单元 302用于将该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 基站 300的第二载波。在实际应用中,基站 300在配置载波时将同样从属于该 基站 300的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配置为不 相同,即第一载波和第二 载波的覆盖范围大小不一样。 在实际应用中, 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 基站 300 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载波或第二载 波的发射功率, 以使所述第二载 波的覆盖范围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例如, 该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控制 所述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来使所述第二载波 的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的 发射功率; 或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载波的发射功率, 来使所述第一载波的发射功 率小于所述所述第二载波的发射功率。

以上实施例只介绍了各单元模块之间的结构关 系,在实际应用中,各单元 模块的执行方法请参阅图 1所示的方法, 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 从属于第一基站的终端切换到基站 300的第一载波后, 发送单元 301向该终端发送消息,指示该终端驻留到第二 基站中覆盖范围大于 第一载波的第二载波,切换单元 302将该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基站 300中覆 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第二载波。 由于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到基站 300后,驻 留的 站 300中覆盖范围较大的第二载波,故当终端在跨 AN边界移动时可 以稳定驻留在基站 300的第二载波上, 不会导致终端发生空闲态乒乓切换。 另 外, 由于终端在从第一基站切换后可以在较大范围 内从属于切换后的基站 300, 终端可以随时发起呼叫, 由此减小了呼叫接入时延。 以上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接下来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 供的终端, 如图 4所示, 终端 400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 401 , 用于从第一基站切换到了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 第一接收单元 402, 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用于指 示终端驻留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第二载波 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 范围;

第二切换单元 403 , 用于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基站上从属的载波包括第三载波, 第二基站上从 属的载波包括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 其中, 第一载波和第三载波的频点相同,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是两个相邻的基站,当终 端从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 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终端 400的第一切换单元 401将终端 400在第一基站和 第二基站的边界进行切换 ,由于终端切换前所在的第三载波的频点和第 基站 的第一载波的频点相同,故终端从第一基站切 换到第二基站后, 终端将优先选 择附着于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终端的第一切换单元 401从第一基站切换到了第二基 站的第一载波之后, 第一接收单元 402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一消 息用于指示终端驻留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 第二切换单元 403 将终端 400 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第二 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 覆盖范围。在实际应用中, 第二基站在配置载波时将同样从属于该第二基 站的 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不相同,即第 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 小不一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终端 400进一步地可以包括(未在图 4中示出): 第三切换单元, 用于从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切换到第一基站的 第四载波, 第四载波的频点与第二载波的频点相同,第四 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三载波的 覆盖范围;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 端驻留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第四切换单元, 用于从第四载波切换到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

以上实施例只介绍了各单元模块之间的结构关 系,在实际应用中,各单元 模块的执行方法请参阅图 2所示的方法, 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以在基站侧将终端在载波上的驻留方式设 置为驻留覆盖范围最大的载波。假设从属于第 二基站的载波包括第一载波和第 二载波, 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 , 并在第二基站上设置 终端驻留的是第二基站上覆盖范围最大的载波 , 第一切换单元 401将终端 400 从第一基站的第三载波切换到了第二基站的第 一载波后 ,由于在第二基站上第 一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 故第二切换单元 403需要将终端 400从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的第 二载波。 由此, 当终端在跨 AN边界移动时可以稳定驻留在第二基站的第二 波上, 不会导致终端发生空 闲态乒乓切换。

接下来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 如图 5 所示, 通信系统 500 包括: 第一基站 501、 第二基站 502和终端 503 , 其中,

第二基站 502包括: 第二基站发送单元 5021 , 用于向从第一基站 501切 换到第二基站 502的第一载波的终端 503发送第一消息,指示终端 503驻留到 第二基站 502的第二载波, 第二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 第 二基站切换单元 5022, 用于将终端 503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 502的第 二载波;

终端 503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 5031 , 用于从第一基站 501切换到第二基 站 502的第一载波; 第一接收单元 5032, 用于接收第二基站 502发送的第一 消息, 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 503驻留到第二基站 502的第二载波, 第二载波 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第二切换单元 5033 , 用于从第一载波 切换到第二基站 502的第二载波。

可选地, 上述第一基站 501具体包括: 第一基站发送单元 5011 , 用于向 从第二基站 502切换到第一基站 501的第四载波的终端 503发送第二消息,指 示终端 503驻留到第一基站 501的第三载波,第四载波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三 载 波的覆盖范围; 第一基站切换单元 5012, 用于将终端 503从第四载波切换到 第一基站 501的第三载波;

所述终端 503还包括:

第三切换单元 5034,用于从第二基站 502的第二载波切换到第一基站 501 的第四载波, 第四载波的频点与第二载波的频点相同, 第四载波的覆盖范围小 于第三载波的覆盖范围; 第二接收单元 5035 ,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 501发送的 第二消息, 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端 503驻留到第一基站 501的第三载波; 第四 切换单元 5036, 用于从第四载波切换到第一基站 501的第三载波。

以上实施例只介绍了各单元模块之间的结构关 系,在实际应用中,各单元 模块的执行方法请参阅图 1和图 2所示的方法, 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 从属于第一基站 501 的终端 503切换到第二基站 502 的第一载波后,第二基站 502将该终端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基站 502中覆盖 范围大于第一载波的第二载波。由于终端 503从第一基站 501切换到第二基站 502后, 驻留的是第二基站 502中覆盖范围较大的第二载波, 故当终端 503在 跨 AN边界移动时可以稳定驻留在第二基站 502的第二载波上,不会导致终端 发生空闲态乒乓切换,另外由于终端 503在从第一基站 501切换后一直从属于 切换后的第二基站 502, 终端 503可以随时发起呼叫, 由此减小了呼叫接入时 延。

下面以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介绍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通信系统, 如图 6 所 示, 将详细介绍终端 605的在第一基站 601和第二基站 602之间的切换过程, 第一基站 601上从属有第三载波 6011和第四载波 6012, 第三载波 6011的覆 盖范围大于第四载波 6012的覆盖范围; 第二基站 602上从属有第一载波 6021 和第二载波 6022, 第一载波 6021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二载波 6022的覆盖范围; 第三载波 6011和第一载波 6021的频点相同为 FA,第四载波 6012和第二载波 6022的频点相同为 FB, FA和 FB的切换中心带分别在不同的区域, FA的切 换中心带为 603 , FB的切换中心带为 604, 如图 7所示, 第一基站 601上从属 的终端 605驻留在所从属的第一基站 601 中覆盖范围最大的载波即第三载波 6011。假设终端 605从第一基站 601往第二基站 602移动, 当终端 605在频点 FA的切换中心带 604左边时, 第三载波 6011信号很强, 终端 605能够稳定驻 留在第三载波 6011 ,当终端 605移动到切换中心带 604右边后,第三载波 6011 的信号变弱, 终端 605随时会收到第二基站 602的第一载波 6021信号, 不能 再稳定驻留在第一基站 601 , 终端 605切换到频点和第三载波 6011相同的第 一载波 6021 , 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第二基站 602要求终端 605 驻留在第二基站 602中覆盖范围最大的载波即第二载波 6022, 故终端 605会 立刻切换到第二基站 602的第二载波 6022驻留。而此时第二载波 6022的信号 非常好, 可以使终端 605稳定驻留, 不会再乒乓切换到第一基站 601 , 从而能 够防止空闲态乒乓切换。 同样的情况, 当终端从第二基站 602往第一基站 601 移动时, 终端 605在频点 FB的切换中心带 603右边时, 会稳定驻留在信号很 强的第二基站 602的第二载波 6022 , 当终端 605跨过切换中心带 603后, 终 端 605会切换到频点和第二载波 6022相同的第四载波 6012, 而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基站 601要求终端 605驻留在第一基站 601的覆盖范围 最大的载波即第三载波 6011 , 故终端 605会立刻切换到第一基站 601的第三 载波 6011驻留。 而此时第三载波 6011的信号非常好, 可以使终端 605稳定驻 留, 不会再乒乓切换到第二基站 602, 从而能够防止空闲态乒乓切换。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 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 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 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 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 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切换的方法和相关 装置及通信系统进行了详 细介绍,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 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因此,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 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