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YNTHESIS PROCESS FOR DIACETYL EPOXY GLYCERYL OLEAT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39409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synthesis process for diacetyl epoxy glyceryl oleate,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a. an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performing an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on the esterification raw materials of glycerine and oleic acid under the action of an esterification catalyst at a temperature of 115°-190°C for 1.5-4.5 hours to produce glyceryl monooleate; b. an acetylation reaction: performing an acetylation reaction on the glyceryl monooleate and an acetylation reagent under the action of an acetylation catalyst at a temperature of 90°C-160°C for 2-10 hours to produce diacetyl glyceryl oleate; and c. an epoxidation reaction: reacting the diacetyl glyceryl oleate and hydrogen peroxide under the catalytic action of an epoxidation catalyst and a weak acid at a temperature of 60°C-80°C for 2-4 hours to produce diacetyl epoxy glyceryl oleate. The prepared diacetyl epoxy glyceryl oleate is applied to plastics as a plasticizer,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tability, good fluidity and good intermiscibility with plastics.

Inventors:
LI DAOBIN (CN)
CAI QIHONG (CN)
LIN CHAOJIE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1177
Publication Date:
March 26, 2015
Filing Date:
January 23,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GUANGZHOU HAIRMA CHEMICAL GZ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7D301/12; C07D303/4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285946A2011-12-21
CN103483296A2014-01-01
Other References:
DENG, JIANNENG ET AL.: "Study on Synthesis of Novel Plastic Plasticizer Diacetyl Epoxy Glyceryl Oleate", 2010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OF PLASTIC ADDITIVES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1 November 2011 (2011-11-01), pages 21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INTELLECPRO CHINA LIMITED (CN)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酯化反应:酯化原料甘油与油酸在酯化催化剂作用下于 115〜190°C下酯化反应 1. 4.5小时, 生成油酸单甘油酯 (A) ;

( A)

b、 乙酰化反应: 步骤 a中生成的油酸单甘油酯 (A) 与乙酰化试剂在乙酰化催化剂的作用 下于 90〜160°C下乙酰化反应 2〜10小时, 生成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B) ; 乙酰化

(A) (B)

c、 环氧化反应: 步骤 b中生成的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B) 与双氧水在环氧化催化剂及 弱酸催化作用下, 于 60〜80°C下反应 2〜4小时, 生成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 (C) ;

(B) (C)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a中, 甘油与油酸的重量比 为 1 :3.06〜3.07。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a中,酯化催化剂为浓硫酸、 浓磷酸、 硫酸氢钾、 对甲苯磺酸和 [emin]BF4离子液体中的任一种, 且按重量百分比计, 所 述酯化催化剂的用量为酯化原料用量的 0.01〜0.0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b中, 乙酰化试剂为乙酰 氯、 冰醋酸和乙酸酐中的任一种, 且按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乙酰化试剂的用量为油酸单甘 油酯用量的 40〜50%。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b中, 乙酰化催化剂为浓 硫酸、 浓磷酸和 NaHS(VH20中的至少一种, 且按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乙酰化催化剂的用 量为油酸单甘油酯用量的 0.3〜0.6%。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b中还加入了带水剂, 所 述带水剂为苯、 环己垸和己垸中的至少一种, 且按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带水剂的用量为油 酸单甘油酯用量的 35〜40%。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c中, 环氧化催化剂为浓磷 酸和 /或浓硫酸。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c中, 弱酸为甲酸和 /或乙 酸。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c中,双氧水的浓度为 50%。

10、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c中, 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双氧水、 弱酸、 环氧催化剂的重量比为 1 : 04—0.7: 0.04—0.08: 0.001〜0.003。

Description:
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的合成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的合成 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塑料产业飞速发展, 拉动了增塑剂等塑料助剂行业以年均 10.9%的速度增长。 增塑剂作为一种添加到高分子聚合物中用以增 加材料塑性, 使之易加工, 赋予制品柔软性 的功能性产品, 被广泛应用于玩具、 建筑材料、 汽车配件、 电子与医疗部件如血浆袋、 成 套输液器等大量耐用并且易造型的塑料制品中 , 是塑料加工助剂中产能和消费量最大的品 种, 其产量约占塑料助剂总产量的 60%, 是塑料助剂中最大的品种之一。 目前, 全球增塑 剂品种多达 200多种, 每个品种均有各自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应用领域也各不相同。 长期以来, 传统增塑剂一直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等含苯环结构的邻苯类产品为主体。 随着这类增塑剂在食品、 医药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 人们对它的毒性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在生活中, 食物在加工、 加热、 包装、 盛装的过 程中可能会造成塑料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的 溶出并渗入食物中, 从而对人体存在潜在的 毒性, 因此部分国家已经禁止或限制此类增塑剂在食 品、 医药领域的使用。 近年来, 随着 各国环保意识的提高, 医药及食品包装、 日用品、 玩具等塑料制品对增塑剂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以绿色、 环保的增塑剂新品替代传统品种已成大势所趋 。 环氧类增塑剂作为无毒环 保型增塑剂逐渐成为国内外应用研究的热点, 其主要包括环氧油和环氧脂肪酸酯两大类, 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就是环氧化大豆油, 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耐光性和低温柔韧性, 且 挥发度低, 没有毒性, 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绿色增塑剂之一。但环 氧化大豆油与 PVC 的 相容性有限, 用量大时 (超过 15%) 会从制品中渗出, 当用做稳定剂时, 高温时会发生色 变, 影响制品质量, 因此只能作为辅助增塑剂和辅助稳定剂, 而不能做 PVC 的主增塑剂使 用。 环氧脂肪酸酯除具有环氧油的优点外还具有更 优的润滑性、 相容性和分散性。 如环氧 脂肪酸甲酯是一种用于塑料和橡胶加工中的无 毒增塑剂, 除具环氧植物油脂作为增塑剂及 稳定剂时与产品相容性好、 挥发性低、 迁移性小、 制品韧性优良、 无毒、 对光和热稳定性 好等优点夕卜,更具优越的润滑性、相容性和 分散性,在 PVC制品加工时添加量可达 10%-30%。 有文献报道: 单硬脂酸双乙酰甘油酯 (Fully acetylated glycerol monoester) 和单 12-羟 乙酯硬脂酸双乙酰甘油酉旨 (Fully acetylated glycerol monoester on 12-hydroxystearic acid) 具 有较小的分子量 (约 500左右) , 较高的沸点 (〉300°C ) 和较高的闪点 (245 °C ) , 具有 较好的流动性及较低的粘度, 可作为聚氯乙烯塑料的增塑剂。 而环氧油类分子量较大、 粘 性较大、流动性差,但由于其结构中包含环氧 基团, 具有较好的热稳性及与塑料的相溶性; 三醋酸甘油酯分子较小, 其粘度较环氧油类小, 我们结合它们相互结构的特征和性质, 希 望能找到一种增塑效果与环氧油类相似, 但分子量低、 流动性好的环氧酸酯类增塑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的合成工 艺, 通过此工艺制得的二乙酰环氧甘油酯作为增塑 剂应用到具有塑料中, 具有稳定性好、 流动性好、 与塑料的相溶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的合成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a、酯化反应:酯化原料甘油与油酸在酯化催 剂作用下于 115〜190°C下酯化反应 1.5〜 4.5小时, 生成油酸单甘油酯 (A) ;

(A)

b、 乙酰化反应: 步骤 a中生成的油酸单甘油酯 (A) 与乙酰化试剂在在乙酰化催化剂的作 用下于 90〜160°C下乙酰化反应 2〜10小时, 生成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B) ; 乙酰化

(A) (B)

c、 环氧化反应: 步骤 b中生成的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B) 与双氧水在环氧化催化剂及 弱酸催化作用下, 于 60〜80°C下反应 2〜4小时, 生成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 (C) ;

(B) (C)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 a中, 甘油与油酸的重量比为 1 :3.06〜3.07。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 a中, 酯化催化剂为浓硫酸、 浓磷酸、 硫酸氢钾、 对甲苯磺酸和 [emin]BF4离子液体中的任一种,且按重量百分比 计,所述酯化催化剂的用量为酯化原料用 量的 0.01〜0.04%。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 b中, 乙酰化试剂为乙酰氯、 冰醋酸和乙酸酐中的任一种, 且按 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乙酰化试剂的用量为油酸单甘油酯用量的 40〜50%。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 b中, 乙酰化催化剂为浓硫酸、 浓磷酸和 NaHS(VH 2 0中的至少一 种, 且按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乙酰化催化剂的用量为为油酸单甘油酯用 量的 0.3〜0.6%。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 b中还加入了带水剂, 所述带水剂为苯、 环己垸和己垸中的至少 一种, 且按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带水剂的用量为油酸单甘油酯用量的 35〜40%。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 c中, 环氧化催化剂为浓磷酸和 /或浓硫酸。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 c中, 弱酸为甲酸和 /或乙酸。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 c中, 双氧水的浓度为 50%。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 c中, 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双氧水、 弱酸、 环氧催化剂的重量为 1 : 04〜0.7: 0.04〜0.08: 0.001〜0.00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制得的二乙酰环氧甘油酯可 作为增塑剂应 用到具有塑料中, 不仅具有与环氧油类似的增塑效果, 且分子量比环氧油更低, 还稳定性 好、 流动性好、 与塑料的相溶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 1示出了本发明中所述的油酸单甘油酯 (A) 的红外光谱图;

附图 2示出了本发明中所述的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B) 的红外光谱图;

附图 3示出了本发明中所述的产物二乙酰环氧油酸 油酯 (C) 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下 述实施例。 本发明以油酸和甘油为原料制备二乙酰环氧油 酸甘油酯, 其合成路线包括以下步骤: a、 酯化反应: 酯化原料甘油与油酸在 115〜190°C下酯化反应 1.5〜4.5小时, 生成油酸 单甘油酯 (A) ;

CH 7 _〇H 酯化

I 催化剂

- OH +

CH 2 _〇H

( A)

b、 乙酰化反应: 步骤 a中生成的油酸单甘油酯 (A) 与乙酰化试剂在 90〜160°C下乙酰化反 应 2〜10小时, 生成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B) ; 乙酰化

(A) (B)

c、 环氧化反应: 步骤 b中生成的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B) 与双氧水在催化剂作用下, 于 60〜80°C下反应 2〜4小时, 生成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 (C) ;

(B) (C) 其中, 步骤 a中, 酯化原料甘油与油酸的重量比为 1 :3.06〜3.07; 所述酯化催化剂为浓 硫酸、 浓磷酸、 硫酸氢钾、 对甲苯磺酸和 [emin]BF4离子液体中的任一种, 且按重量百分比

步骤 b中, 所述乙酰化试剂为乙酰氯、 冰醋酸和乙酸酐中的任一种, 其按重量百分比 计, 所述乙酰化试剂的用量为油酸单甘油酯 (A) 用量的 40〜50% ; 所述乙酰化催化剂为 浓硫酸、 浓磷酸和 NaHS(VH 2 0中的至少一种, 且其用量按重量百分比计, 为油酸单甘油 酯 (A) 用量的 0.3〜0.6%; 所述乙酰化反应中, 还加入了带水剂, 所述带水剂为苯、 环己 垸和己垸中的至少一种, 按重量百分比计, 其用量为油酸单甘油酯 (A) 用量的 35〜40%; 步骤 c中, 所述环氧化催化剂为浓磷酸和 /或浓硫酸; 所述弱酸为甲酸和 /或乙酸, 且二 乙酰油酸甘油酯 (B) 、 双氧水、 弱酸、 环氧催化剂的重量比为 1 : 04〜0.7: 0.04〜0.08: 0.001〜0.003。 实施例 1 以油酸和甘油为原料制备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 酯, 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 酯化反应: 将 754g油酸、 246g甘油、 依次加入到带有搅拌装置、 温度计、 回流分水 冷凝管的三口圆底瓶中,通入氮气并搅拌升温 ,当温度达到 120°C时,加入浓磷酸催化剂 0.2g, 并于 190°C下酯化反应 3小时后, 再抽真空 25小时至酸值达到 3以下结束反应, 得到油酸单 甘油酯; 油酸单甘油酯的红外测试(IR(KBr))结果如图 1所示: 其中, 3432cm- 1 宽峰为 -OH 峰, 3009cm- 1 为不饱和烃的 C-H 伸缩振动吸收; 2926cm- 1 为饱和烃 CH^ C-H不对称伸缩振 动吸收; 2854cm- 1 为饱和烃 CH 2 的 C-H对称伸缩振动吸收; 1742cm- 1 为酯的 C=0伸缩振动吸 收; 1463cm- 1 为甲基的 C-H不对称弯曲振动; 1378cm- 1 为甲基的 C-H对称弯曲振动; 1172cm- 1 为 C-O-C非对称伸缩振动; 1120cm- 1 为 C-0-C对称伸缩振动; b、 乙酰化反应: 在装有搅拌装置、 温度计、 吊水装置及回流冷凝管的三口圆底瓶 中,依次加入步骤 a中制得的油酸单甘油酯 356g、 乙酰化试剂冰醋酸 160g、 带水剂苯 130g 及催化剂浓硫酸 1.5g, 升温至 120°C带水回流反应 6小时, 当出水量达到理论量时停止反 应,减压抽出未反应冰醋酸及带水剂苯, 得灰黑色油状物为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二乙酰油 酸甘油酯的红外测试(IR(KBr 结果如图 2所示: 其中: 3009cm- 1 为不饱和烃的 C-H伸缩 振动吸收; 2926cm- 1 为饱和烃 CH^ C-H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 2855cm- 1 为饱和烃〔¾的 C-H对称伸缩振动吸收; 1748cm- 1 为酯的 C=0伸缩振动吸收; 1462cm- 1 为甲基的 C-H不对 称弯曲振动; 1371cm- 1 为甲基的 C-H对称弯曲振动; 1167cm- 1 为 C-0-C非对称伸缩振动; 1119cm- 1 为 C-0-C对称伸缩振动;

c、 环氧化反应: 在装有搅拌装置、 温度计、 滴液漏斗、 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瓶中, 依 次加入步骤 b中得到的二乙酰油酸甘油酯 500g、 80〜85%甲酸 30g、 催化剂浓硫酸 0.7g, 升 温至 65°C, 搅拌下慢慢滴入 50%双氧水 250g, 然后升温至 80°C, 环氧化反应 4小时, 分出 下层酸水, 上层油酯先后用碱水、 水洗至中性, 酸值在 0.6以下时, 通过减压蒸馏除水并 过滤得浅黄色油状物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 其环氧值为 3.0, 酸值为 1.2, 碘值为 2.7; 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的红外测试 (IR(KBr)) 结果如图 3所示: 其中: 2927cm- 1 为饱和 烃 CH 2 的 C-H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 2856cm- 1 为饱和烃 CH 2 的 C-H对称伸缩振动吸收; 1746cm- 1 为酯的 C=0伸缩振动吸收; 1463cm- 1 为甲基的 C-H不对称弯曲振动; 1372cm- 1 为 甲基的 C-H对称弯曲振动; 1168cm- 1 为 C-0-C非对称伸缩振动; 1100cm- 1 为 C-0-C对称伸 缩振动; 844cm- 1 为三元环醚 C-0-C非对称伸缩振动; 726cm- 1 为亚甲基的平面摇摆振动。 本发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于对以油酸和 甘油为原料制备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 酯的制备工艺的具体实现过程的详细描述, 而不是对本发明之二乙酰环氧油酸甘油酯的制 备工艺的限定。 任何对此方法进行的修饰与改良, 在专利范围或范畴内同类或相近物质的 替代与使用, 均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