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TAIL GAS DUST REMOVING CHIMNEY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6/192400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tail gas dust removing chimney is arranged with a chimney cylinder (1) for centrally discharging the tail gas. The chimney cylinder (1) is a tapered cylinder which is small at the top and big at the bottom. A plurality of air inlets (3) are arranged on the middle cylinder wall of the chimney cylinder (1). Different air inlets (3) are set on different working planes. The air inlets (3) are equally spac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chimney cylinder (1), and spirally arrayed along the cylinder wall of the chimney cylinder (1). Air intake pipes (2) orthogonal to the cylinder wall of the chimney cylinder (1) are arranged at the air inlets (3), and have the same pipe diameters. Sprayers are mounted on the position of the air intake pipes (2) 3 to 5 m away from the cylinder wall of the chimney cylinder (1). The hot exhaust gas and dust in the tail gas mixed with spray are preheated, then expand to atomize into haze-like crystals which are spirally and centrifugally thrown on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imney cylinder (1) relying on the negative pressure in the chimney cylinder (1). The dust particles settle downward along the inner wall, and the clean tail gas is discharged from the top open of the chimney. The chimney can improve detail gas discharge efficiency and velocity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ntors:
XIANG QINGZHU (CN)
FENG LIJUAN (CN)
PENG CHUNY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6/072007
Publication Date:
December 08, 2016
Filing Date:
January 25, 2016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ANYUNGANG BAOXIANG FOUNDRY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3J15/00; B01D45/16; B01D47/06; B01D53/34; F23J11/00
Foreign References:
CN204787863U2015-11-18
CN105107365A2015-12-02
CN204779731U2015-11-18
CN204787864U2015-11-18
CN104818382A2015-08-05
CN202654932U2013-01-09
DE4040809A11992-06-17
CN104096434A2014-10-15
FR1333871A1963-08-02
Attorney, Agent or Firm:
LIANYUNGANG RUNZHI PATENT AGENCY (CN)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一种尾气除尘烟囱, 其特征在于: 设有集中排放尾气的烟筒, 在烟筒 中部的筒壁上设有若干进气口, 不同的进气口设置在不同的工作平面 上, 进气口沿烟筒的周向等间距设置, 进气口处设有与烟筒筒壁相切 的进气管,在进气管离烟筒墙壁 3-5米处安装喷淋器,将在尾气中的热 废气及粉尘与喷淋混合预热后膨胀雾化成雾霾状结晶体, 依靠烟筒内 的负压, 经螺旋式离心甩入烟筒内壁上, 微尘颗粒顺着内壁向下沉降 , 清洁尾气由烟囱上口排放。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尾气除尘烟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沿烟 筒的筒壁呈螺旋式排布。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尾气除尘烟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竖向 等间距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尾气除尘烟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的直 径相同。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尾气除尘烟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烟筒为上 小下大的锥状筒。

Description:
说明书 发明名称:一种尾气除尘烟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囱, 特别涉及一种尾气除尘烟囱。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镍矿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尾气通常都是使用水磨除尘, 其耗电量每台立窑 都在几百千瓦抽风机及大量的水; 或是采用一根竖向设置的烟肉中不旋风离心 直接排放出去, 为减少尾气的污染, 一般会将烟囱的高度设置在 50-70米, 由于 烟囱太高, 对尾气排放的动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就使得尾气的排放效率低 , 排放不干净, 极易导致部分尾气回流至生产环境, 污染周边环境, 危害工人 的身体健康, 同吋, 烟筒的个数会根据立窑的情况进行设置使得尾 气排放成本 高。

技术问题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 不足, 提供一种设计合理, 提高 尾气排放速度和效率, 低能耗环保的尾气除尘烟囱。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 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尾 气除尘烟囱, 其特点是, 设有集中排放尾气的烟筒, 在烟筒中部的筒壁上设有 若干进气口, 不同的进气口设置在不同的工作平面上, 进气口沿烟筒的周向等 间距设置, 进气口处设有与烟筒筒壁相切的进气管,在进 管离烟筒墙壁 3-5米 处安装喷淋器,将在尾气中的热废气及粉尘与 喷淋混合预热后膨胀雾化成雾霾状 结晶体, 依靠烟筒内的负压, 经螺旋式离心甩入烟筒内壁上, 微尘颗粒顺着内 壁向下沉降, 清洁尾气由烟囱上口排放。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 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所述进 气口沿烟筒的筒壁呈螺旋式排布。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 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所述进 气口竖向等间距设置。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 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所述进 气管的管径相同。

[0008]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 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 烟筒为上小下大的锥状筒。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09] 本发明通过设若干进气管, 提高单位吋间尾气排放量, 提高排放效率, 禾 ij用烧 结吋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 这些高温烟气通过烟筒外排吋会形成热动力, 充分 利用这些热动力, 不但可以节能降耗, 使得进入烟筒中的气体螺旋上升, 离心 除尘离心力越强将尾气中的雾霾状结晶体甩入 烟筒内壁上, 顺着内壁向下沉降 而且可以不污染达标排放; 进气管的管壁与烟筒的筒壁相切, 使得进入烟筒中 的气体螺旋上升, 离心除尘, 提高气体的上升速度, 上升动力依靠烟筒内负压 , 节省排气成本; 不同的进气口设置在烟筒的不同截面上, 使得旋升轨迹不重 叠, 进一步提高旋升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使用方 便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和旋升动力, 提高了尾气的排放速度。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10] 图 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2是图 1的平面展幵图。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12] 以下参照附图, 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 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3] 参照图 1和图 2, 一种尾气除尘烟囱, 设有集中排放尾气的烟筒 1, 在烟筒中部 的筒壁上设有若干进气口 3, 不同的进气口设置在不同的工作平面上, 进气口沿 烟筒的周向等间距设置, 进气口处设有与烟筒筒壁相切的进气管 2,在进气管离 烟筒墙壁 3-5米处安装喷淋器,将在尾气中的热废气及粉 与喷淋混合预热后膨胀 雾化成雾霾状结晶体, 依靠烟筒内的负压, 经螺旋式离心甩入烟筒内壁上, 微 尘颗粒顺着内壁向下沉降, 清洁尾气由烟囱上口排放。

[0014] 所述进气口 3沿烟筒 1的筒壁呈螺旋式排布, 所述进气口 3竖向等间距设置。

[0015] 所述进气管 2的管径相同。

[0016] 所述的烟筒 1为上小下大的锥状筒。

[0017] 在无需动力的情况下利用窑炉的热动力, 以龙卷风的原理提高单位吋间尾气排 放量, 提高排放节能减排除尘环保效率, 进气管的管壁与烟肉的筒壁相切, 使 得进入烟肉中的风螺旋离心式上升, 提高尾气在烟肉内的上升速度无需动力, 在进气管离烟筒墙壁 3-5米处安装喷淋器, 窑炉越多其热动力越大螺旋上升效果 越高离心力越强, 将在尾气中的热废气及粉尘与喷淋混合预热后 膨胀雾化成雾 霾状结晶体, 经螺旋式离心甩入烟筒内壁上, 顺着内壁向下沉降, 达到除尘环 保, 直接依靠烟筒内的负压, 节省排气成本; 不同的进气管设置在烟筒的不同 截面上, 使得螺旋离心式上升其轨迹不重叠, 提高旋升动力在旋升动力下离心 除尘, 经本公司使用与前期对比每台立窑省电 5000度 /日左右, 收回粉尘 10吨左 右, 我公司现已改造 6台, 其效果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