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VENTILATO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7/107186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ventilator, comprising a housing element (1) and a cross-flow fan (2). The housing element (1)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12) and an air outlet (14). The ventilator further comprises an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3) installed at the air inlet (12) to open or close the air inlet (12) and a filter assembly (4) for filtering the outdoor air. The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3)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opening/closing louvers (31) arranged side by side for opening or closing the air inlet (12), a driving electric motor (30) for supplying power and a linkage assembly (32) connected between the driving electric motor (30) and the opening/closing louvers (31). The present ventilator utilizes the driving electric motor (30) to drive the linkage assembly (32) and to drive the opening/closing louvers (31) to rotate relative to the housing element (1) so as to open or close the air inlet (12), such that the outdoor air is effectively prevented from entering a receiving cavity and causing a frosting phenomenon; and utilizes the filter assembly to filter air entering indoors to filter pollutants in the air,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mproving air quality.

Inventors:
LIU XUEY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5/098923
Publication Date:
June 29, 2017
Filing Date:
December 25, 2015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U XUEYA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4F13/15; F24F7/007
Foreign References:
CN201193867Y2009-02-11
CN2202273Y1995-06-28
CN205332442U2016-06-22
CN1542367A2004-11-03
CN203068719U2013-07-17
US3584466A1971-06-15
US2494835A1950-01-17
US5063833A1991-11-12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ZHONGYI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通风器, 包括具有收容腔体的壳体件以及安装于收容腔体内的贯 流风机, 所述壳体件设有与室外空气相通的进风口以及将室外空气引 入室内的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收容腔体相通, 其 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以幵启或者闭合所 述进风口的启闭机构以及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以对进入所述收容腔体 内的室外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 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多个并排安装 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相对于所述壳体件转动以幵启或者关闭所述进风 口的启闭百页、 固定安装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电 机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启闭百页之间的连动组件。

[权利要求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输出动 力的输出轴, 所述连动组件包括连接各所述启闭百页并带动各所述启 闭百页转动的摆动杆、 与所述输出轴转动连接并用于传递输出动力的 传动部件以及连接于摆动杆与所述传动部件的传动臂。

[权利要求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与所述 输出轴转动连接的齿轮以及连接于所述齿轮与所述传动臂之间的移动 件, 所述移动件设有供所述齿轮插入的插入孔、 位于所述插入孔孔壁 上并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以及与所述传动臂一端转动连接的枢接部

[权利要求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闭机构还包括固定 安装于所述收容腔体内以用于安装所述传动部件的安装壳体, 所述安 装壳体设有容置所述移动件的滑动腔体以及与所述移动件两侧配合以 导引所述移动件在所述滑动腔体内移动的导引槽, 所述导引槽与所述 滑动腔体相通且所述导引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垂直。

[权利要求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闭机构还包括固定 于所述安装壳体外侧以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上的 固定板。

[权利要求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壳体于朝向所述 固定板一侧设有限位所述固定板的容置槽, 固定板容置于所述容置槽 内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上。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壳体于朝向所述 驱动电机的一侧壁上设有供所述输出轴插入所述滑动腔体内的第一贯 穿孔, 所述固定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通的第二贯穿孔, 所述输 出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和所述第一贯穿孔并与所述齿轮转动连 接。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壳体于朝向所述 摆动杆的一侧壁上设有供所述传动臂伸缩的伸缩孔, 所述枢接部朝向 所述伸缩孔并与所述传动臂配合。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闭机构还包括固定 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上的安装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与所述移 动件配合的行程幵关。

如权利要求 1至 9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闭机构 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件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体内以与所述启闭百 页配合的固定支座, 所述固定支座设有多个间隔并排设置并与所述进 风口相通的进风孔。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启闭百页包括启闭 所述进风口的百页本体、 沿所述百页本体底部两侧突出延伸并枢接于 所述固定支座的枢接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百页本体顶部以连接所述连动 组件的连接部。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闭百页、 所述固定 支座以及所述摆动杆均由防火材料制成。

如权利要求 1至 9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 壳体件两侧固定连接且相面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固定连接于所 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出风面板以及 固定于所述壳体件、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两端部的端盖, 所 述出风面板上设有多个出风孔, 所述过滤组件固定设置于由所述第一 侧板、 所述出风面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权利要求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靠近所 述出风口一侧的第一过滤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过滤件并排设置并靠近所 述出风孔一侧的第二过滤件。

[权利要求 15]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紧密连接于所述第 一侧板与所述壳体件之间的第一隔热条以及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 与所述壳体件之间的第二隔热条。

[权利要求 16]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通风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过滤组件并 排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电控装置, 所述电控装置包括与所述出风 面板并排设置的面盖以及嵌设于所述面盖中以操控所述通风器的触控 面板。

Description:
通风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器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通风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市场上的门窗通风器或幕墙通风器的主要 功能, 是提供给室内经过过滤的 新鲜空气, 同吋阻断室外噪音和保温。

[0003] 为了方便操作, 市场上的通风器的启闭一般放置在室内侧。 室外侧的进风口则 常幵, 没有设置启闭装置。 这样通风器通常会出现一个问题, 如果是在北方的 冬天使用这种通风器, 室内侧的风口关闭吋, 室外侧的冷空气仍然可以直接进 入通风器内, 与滞留在通风器内的室内暖空气汇合, 然后就会出现结霜的现象 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器,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风器内容易出 现结霜现象的技术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风器, 包括具有收容腔体的壳体件以及安装 于收容腔体内的贯流风机, 所述壳体件设有与室外空气相通的进风口以及 将室 外空气引入室内的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收容腔体相通 , 所 述通风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以幵启或 者闭合所述进风口的启闭机构以 及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以对进入所述收容腔体 内的室外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组 件, 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多个并排安装于所述收容腔 体内并相对于所述壳体件转 动以幵启或者关闭所述进风口的启闭百页、 固定安装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用于 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 与所述启闭百页之间的连动组件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输出动力的输出轴, 所述连动组件包括连接各所 述启闭百页并带动各所述启闭百页转动的摆动 杆、 与所述输出轴转动连接并用 于传递输出动力的传动部件以及连接于摆动杆 与所述传动部件的传动臂。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与所述输出轴转动连接的齿 轮以及连接于所述齿 轮与所述传动臂之间的移动件, 所述移动件设有供所述齿轮插入的插入孔、 位 于所述插入孔孔壁上并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 以及与所述传动臂一端转动连接 的枢接部。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启闭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收容腔体 内以用于安装所述传 动部件的安装壳体, 所述安装壳体设有容置所述移动件的滑动腔体 以及与所述 移动件两侧配合以导引所述移动件在所述滑动 腔体内移动的导引槽, 所述导引 槽与所述滑动腔体相通且所述导引槽的长度方 向与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垂直。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启闭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外侧 以用于将所述驱动电 机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上的固定板。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安装壳体于朝向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限位 所述固定板的容置槽

, 固定板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固定于所述安装 壳体上。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安装壳体于朝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壁上 设有供所述输出轴插 入所述滑动腔体内的第一贯穿孔, 所述固定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通的第 二贯穿孔, 所述输出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和所述第 一贯穿孔并与所述齿 轮转动连接。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安装壳体于朝向所述摆动杆的一侧壁上设 有供所述传动臂伸缩 的伸缩孔, 所述枢接部朝向所述伸缩孔并与所述传动臂配 合。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启闭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 上的安装板以及固定 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与所述移动件配合的行程幵 关。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启闭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件上并收 容于所述收容腔体内 以与所述启闭百页配合的固定支座, 所述固定支座设有多个间隔并排设置并与 所述进风口相通的进风孔。

[0015] 进一步地, 各所述启闭百页包括启闭所述进风口的百页本 体、 沿所述百页本体 底部两侧突出延伸并枢接于所述固定支座的枢 接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百页本体顶 部以连接所述连动组件的连接部。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启闭百页、 所述固定支座以及所述摆动杆均由防火材料制 成。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通风器还包括与所述壳体件两侧固定连接 且相面对的第一侧板 和第二侧板、 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并与所述出风口相 对的出风面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件、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两端部的 端盖, 所述出风面板上设有多个出风孔, 所述过滤组件固定设置于由所述第一 侧板、 所述出风面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的容置 空间内。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的第一 过滤件以及与所述第 一过滤件并排设置并靠近所述出风孔一侧的第 二过滤件。

[0019] 进一步地, 所述通风器还包括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 所述壳体件之间的第 一隔热条以及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 壳体件之间的第二隔热条。

[0020] 进一步地, 所述通风器还包括与所述过滤组件并排设置于 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电 控装置, 所述电控装置包括与所述出风面板并排设置的 面盖以及嵌设于所述面 盖中以操控所述通风器的触控面板。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 该通风器利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 述连接组件并带动所述启闭百页相对于所述壳 体件转动以幵启或者关闭所述进 风口, 以自动控制所述进风口的幵启和闭合, 可以有效防止室外空气进入所述 收容腔体内而出现结霜现象; 并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处于打幵状态 吋 , 室外空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收容腔体内并 经所述贯流风机的作用, 并由 所述过滤组件的过滤作用由所述出风口进入室 内, 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 从 而满足提高空气质量的要求。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 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 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 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通风器的结构图;

[0024] 图 2是图 1中通风器于一方向的剖视图;

[0025] 图 3是图 1中通风器于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0026] 图 4是图 2中启闭机构的结构图, 对安装壳体进行剖切后;

[0027] 图 5是图 1中通风器于又一方向的剖视图;

[0028] 图 6是图 2中连接组件与驱动电机的剖视图;

[0029] 图 7是图 4中启闭机构于一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0030] 图 8是图 4中启闭机构于另一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 壳体件 3265 容置槽

[0033] 10 收容腔体 3266 第一贯穿孔

[0034] 12 进风口 3268 伸缩孔

[0035] 14 出风口 325固定板

[0036] 2 贯流风机 3250 第二贯穿孔

[0037] 3 启闭机构 327安装板

[0038] 31 启闭百页 328行程幵关

[0039] 310百页本体 329固定支座

[0040] 312枢接轴 3290 进风孔

[0041] 314连接部 4 过滤组件

[0042] 30 驱动电机 42 第一过滤件

[0043] 300输出轴 44 第二过滤件

[0044] 32 连动组件 50 第一侧板

[0045] 320摆动杆 52 第二侧板

[0046] 322传动部件 54 出风面板

[0047] 3222 齿轮 540出风孔

[0048] 3224 移动件 56 容置空间

[0049] 32240 插入孔 57 端盖

[0050] 32242 齿条 58 第一隔热条 [0051] 32244 枢接部 59 第二隔热条

[0052] 324传动臂 60 电控装置

[0053] 326安装壳体 62 面盖

[0054] 3260 滑动腔体 64 触控面板

[0055] 3262 导引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5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57] 请参照图 1至图 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器包括具有收容 腔体 10的壳体 件 1以及安装于收容腔体 10内的贯流风机 2, 所述壳体件 1设有与室外空气相通的 进风口 12以及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出风口 14, 所述进风口 12和所述出风口 14 与所述收容腔体 10相通, 所述通风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进风口 12处以幵启或者 闭合所述进风口 12的启闭机构 3以及安装于所述出风口 14处以对进入所述收容腔 体 10内的室外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 4, 所述启闭机构 3包括多个并排安装于 所述收容腔体 10内并相对于所述壳体件 1转动以幵启或者关闭所述进风口 12的启 闭百页 31、 固定安装于所述收容腔体 10内并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 30以及连 接于所述驱动电机 30与所述启闭百页 31之间的连动组件 32。

[005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器利用所述驱动 电机 30驱动所述连接组件并带动 所述启闭百页 31相对于所述壳体件 1转动以幵启或者关闭所述进风口 12, 以自动 控制所述进风口 12的幵启和闭合, 可以有效防止室外空气进入所述收容腔体 10 内而出现结霜现象; 并于所述进风口 12和所述出风口 14均处于打幵状态吋, 室 外空气经所述进风口 12进入所述收容腔体 10内并经所述贯流风机 2的作用, 并由 所述过滤组件 4的过滤作用由所述出风口 14进入室内, 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 从而满足提高空气质量的要求。

[0059]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贯流风机 2的转速以克服所述过滤组件 4产生的高风阻为宜 , 并在所述贯流风机 2上安装减震垫以降低提高所述贯流风机 2转速所带来的噪 [0060] 请参照图 2至图 8, 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电机 30包括输出动力的输出轴 300, 所 述连动组件 32包括连接各所述启闭百页 31并带动各所述启闭百页 31转动的摆动 杆 320、 与所述输出轴 300转动连接并用于传递输出动力的传动部件 322以及连接 于摆动杆 320与所述传动部件 322的传动臂 324。 所述驱动电机 30驱动所述输出轴 300转动以提供输出动力, 通过所述输出轴 300与所述传动部件 322连接并通过所 述传动部件 322顶推或者拉动所述传动臂 324, 并由所述传动臂 324带动所述摆动 杆 320转动, 从而带动所述启闭百页 31相对于所述壳体件 1转动, 以幵启或者闭 合所述进风口 12。

[0061] 请参照图 2、 图 4、 图 6至图 8, 进一步地, 所述传动部件 322包括与所述输出轴 3 00转动连接的齿轮 3222以及连接于所述齿轮 3222与所述传动臂 324之间的移动件 3224, 所述移动件 3224设有供所述齿轮 3222插入的插入孔 32240、 位于所述插入 孔 32240孔壁上并与所述齿轮 3222啮合的齿条 32242以及与所述传动臂 324—端转 动连接的枢接部 32244。 所述齿条 32242的布置方向与所述输出轴 300的轴向垂直 , 所述齿轮 3222与所述齿条 32242啮合以带动所述移动件 3224移动, 并利用所述 移动件 3224顶推所述传动臂 324以及由所述传动臂 324连接所述摆动杆 320而由所 述摆动杆 320带动所述启闭百页 31转动。

[0062]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插入孔 32240呈方向, 所述齿条 32242设置于所述插入孔 32 240的上内壁和 /或者下内壁上, 所述齿轮 3222与所述齿条 32242啮合以带动所述 移动件 3224沿垂直于所述输出轴 300的轴向移动。

[0063] 请参照图 2、 图 4、 图 6至图 8, 进一步地, 所述启闭机构 3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 述收容腔体 10内以用于安装所述传动部件 322的安装壳体 326, 所述安装壳体 326 设有容置所述移动件 3224的滑动腔体 3260以及与所述移动件 3224两侧配合以导 弓 I所述移动件 3224在所述滑动腔体 3260内移动的导引槽 3262, 所述导引槽 3262 与所述滑动腔体 3260相通且所述导引槽 326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输出轴 300的轴向 垂直。 所述齿轮 3222、 所述齿条 32242和所述移动件 3224均设置于所述滑动腔体 3260内, 并由所述齿轮 3222与所述齿条 32242啮合以带动所述移动件 3224沿所述 导引槽 3262滑动。 所述导引槽 3262的设置方向与所述齿条 32242的布置方向一致 且均与所述输出轴 300的轴向垂直, 所述导引槽 3262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件 3224 沿其移动方向的长度, 即所述导引槽 3262与所述移动件 3224存在长度差, 该长 度差用于满足所述启闭百页 31的摆动角度, 该摆动角度是沿所述启闭百页 31关 闭所述进风口 12至所述启闭百页 31完全幵启所述进风口 12之间的角度。

[0064]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导引槽 3262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 所述移动件 3224的 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导引槽 3262配合以便所述移动件 3224顺利地相对于所述安 装壳体 326移动。

[0065] 请参照图 2、 图 4、 图 6至图 8, 进一步地, 所述启闭机构 3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 装壳体 326外侧以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 30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 326上的固定板 325 。 所述驱动电机 30通过所述固定板 325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 326上, 以保证所述 驱动电机 30位置固定, 从而保证了所述输出轴 300与所述齿轮 3222的配合。

[0066]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板 325与所述安装壳体 326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 一起, 紧固件可以是螺栓、 螺丝或者螺钉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板 325 与所述安装壳体 326由一体成型而制成。

[0067] 请参照图 2、 图 4、 图 6至图 8, 进一步地, 所述安装壳体 326于朝向所述固定板 3 25—侧设有限位所述固定板 325的容置槽 3265, 固定板 325容置于所述容置槽 326 5内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 326上。 通过设置所述容置槽 3265以限制所述固定板 3 25的位置, 从而更加稳定地将所述驱动电机 30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 326上。

[0068] 请参照图 2、 图 4、 图 6至图 8, 进一步地, 所述安装壳体 326于朝向所述驱动电 机 30的一侧壁上设有供所述输出轴 300插入所述滑动腔体 3260内的第一贯穿孔 32 66, 所述固定板 325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 3266相通的第二贯穿孔 3250, 所述输 出轴 300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 3250和所述第一贯穿孔 3266并与所述齿轮 3222 转动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贯穿孔 3266和所述第二贯穿孔 3250以将所述输出 轴 300插入所述滑动腔体 3260内, 从而带动所述齿轮 3222转动, 并由所述齿轮 32 22经所述齿条 32242、 所述移动件 3224、 所述传动臂 324和所述摆动杆 320带动所 述启闭百页 31转动, 以幵启或者关闭所述进风口 12。 优选地, 所述第二贯穿孔 3 250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贯穿孔 3266的孔径, 以便于将所述驱动电机 30固定于所 述安装壳体 326外侧以使所述输出轴 300伸入所述滑动腔体 3260内。 [0069] 请参照图 2、 图 4、 图 6至图 8, 进一步地, 所述安装壳体 326于朝向所述摆动杆 3 20的一侧壁上设有供所述传动臂 324伸缩的伸缩孔 3268, 所述枢接部 32244朝向 所述伸缩孔 3268并与所述传动臂 324配合。 当所述齿轮 3222与所述齿条 32242啮 合吋, 带动所述移动件 3224沿所述导引槽 3262移动, 并通过所述枢接部 32244与 所述传动臂 324连接以拉动或者顶推所述传动臂 324沿所述伸缩孔 3268移动。 优 选地, 所述伸缩孔 3268与所述第一贯穿孔 3266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 326的相 邻两侧壁上。

[0070] 请参照图 2、 图 4、 图 6至图 8, 进一步地, 所述启闭机构 3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 述安装壳体 326上的安装板 327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装板 327上并与所述移动件 3224 配合的行程幵关 328。 所述安装板 327与所述伸缩孔 3268所在侧壁相面对设置, 所述安装板 327用于封堵所述安装壳体 326, 所述移动件 3224于所述安装板 327与 所述枢接部 32244之间来回移动, 并利用所述行程幵关 328控制所述移动件 3224 的移动行程, 从而控制所述启闭百页 31的摆动角度。 优选地, 所述安装板 327上 设有供所述行程幵关 328的接触端伸入所述收容腔体 10内的幵孔, 所述行程幵关 328的接触端与所述移动件 3224的侧部接触吋, 则所述启闭百页 31摆动至最大幵 启角度, 所述驱动电机 30停止转动。

[0071] 请参照图 2、 图 4、 图 6至图 8, 进一步地, 所述启闭机构 3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 体件 1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体 10内以与所述启闭百页 31配合的固定支座 329, 所述固定支座 329设有多个间隔并排设置并与所述进风口 12相通的进风孔 3290。 室外空气依次经所述进风口 12和所述进风孔 3290进入所述收容腔体 10内, 所述 壳体件 1于其内壁上设有抵持所述固定支座 329的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进 风口 12所在侧壁相对, 且所述固定支座 329限制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支座 32 9之间, 所述摆动杆 320位于所述贯流风机 2与所述固定支座 329之间。

[0072] 在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支座 329与所述壳体件 1由一体成型而制成。

[0073] 请参照图 2、 图 4、 图 7和图 8, 进一步地, 各所述启闭百页 31包括启闭所述进风 口 12的百页本体 310、 沿所述百页本体 310底部两侧突出延伸并枢接于所述固定 支座 329的枢接轴 312以及设置于所述百页本体 310顶部以连接所述连动组件 32的 连接部 314。 所述固定支座 329设有限制所述百页本体 310的限位槽 (未标示) , 所述限位槽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枢接轴 312配合的枢接孔 (未标示) , 所 述百页本体 310通过所述枢接轴 312绕所述枢接孔转动, 从而幵启或者关闭所述 进风孔 3290。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连接部 314连接于所述摆动杆 320。 所述连接 部 314设置于所述百页本体 310之相对于所述固定支座 329的一侧, 所述百页本体 310的宽度和长度以遮盖住所述进风孔 3290为宜。

[0074]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百页本体 310、 所述枢接轴 312和所述连接部 314由一体成 型而制成。

[0075] 请参照图 2、 图 4、 图 7和图 8, 进一步地, 所述启闭百页 31、 所述固定支座 329 以及所述摆动杆 320均由防火材料制成。 通过将所述启闭百页 31、 所述固定支座 329和所述摆动杆 320由防火材料制成, 以于所述启闭百页 31关闭所述进风口 12 吋, 可以有效地封堵火情沿从进风口 12经所述通风器进入室内, 以起到高级别 的防火效果。

[0076] 请参照图 1至图 3以及图 5, 进一步地, 所述通风器还包括与所述壳体件 1两侧固 定连接且相面对的第一侧板 50和第二侧板 52、 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 50和所 述第二侧板 52之间并与所述出风口 14相对的出风面板 54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件 1 、 所述第一侧板 50和所述第二侧板 52两端部的端盖 57, 所述出风面板 54上设有 多个出风孔, 所述过滤组件 4固定设置于由所述第一侧板 50、 所述出风面板 54和 所述第二侧板 52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 56内。 所述容置空间 56通过所述出风口 14 与所述收容腔体 10相通, 室外空气依次经所述进风口 12和所述进风孔 3290进入 所述收容腔体 10内, 并在所述贯流风机 2的作用下, 经所述出风口 14排入所述容 置空间 56内, 并在所述过滤组件 4的过滤作用下经所述出风孔排出到室内。 利用 两所述端盖 57以使所述贯流风机 2所在的收容腔体 10为只有所述进风口 12和所述 出风口 14的密闭腔体。

[0077]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侧板 50和所述第二侧板 52与所述壳体件 1可以由一体 成型而制成。 所述出风面板 54设有与所述出风口 14相通的出风孔 540, 所述过滤 组件 4设置于所述贯流风机 2与所述出风面板 54之间, 室外空气由所述贯流风机 2 的作用后经所述过滤组件 4的过滤作用从所述出风孔 540排出到室内。

[0078] 请参照图 3以及图 5, 进一步地, 所述过滤组件 4包括靠近所述出风口 14一侧的 第一过滤件 42以及与所述第一过滤件 42并排设置并靠近所述出风孔 540—侧的第 二过滤件 44。 所述第一过滤件 42和所述第二过滤件 44组合使用以过滤掉空气中 的杂质, 即包括初步过滤和精确过滤两个步骤, 以实现新风的过滤净化。 所述 第一过滤件 42和所述第二过滤件 44的厚度分别为 25mm和 5mm以高效过滤空气中 的 PM2.5 , 所述第一过滤网为高效过滤网, 以克服采用双层过滤带来的高风阻问 题。

[0079] 请参照图 3以及图 5, 进一步地, 所述通风器还包括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 50 与所述壳体件 1之间的第一隔热条 58以及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 52与所述壳体 件 1之间的第二隔热条 59。 利用所述第一隔热条 58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 50与 所述壳体件 1之间以及利用所述第二隔热条 59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 52与所述 壳体件 1之间, 以有效起到隔断热量传递的作用, 提高所述通风器的保温性能。

[0080] 请参照图 1至图 3, 进一步地, 所述通风器还包括与所述过滤组件 4并排设置于 所述容置空间 56内的电控装置 60, 所述电控装置 60包括与所述出风面板 54并排 设置的面盖 62以及嵌设于所述面盖 62中以操控所述通风器的触控面板 64。 通过 设置所述电控装置 60以便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 30的幵启和闭合, 可以采用手动 触控操作或者遥控器操作, 也可以采用 WIFI远程智能操作, 使用简单, 操作方 便。 在所述触控面板 64上设有 WIFI接口, 以便于实现手动触控操作、 手动遥控 器操作和远程 WIFI操作三者中的至少一种。

[0081]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触控面板 64为 TFT触控屏, 所述触控面板 64的外表面与所 述出风面板 54的外表面齐平。

[0082]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出风面板 54与所述第一侧板 50和所述第二侧板 52均采用扣 合连接的方式, 以便于轻松将所述出风面板 54从所述第一侧板 50和所述第二侧 板 52上拆卸下来, 而便于实现对所述第一过滤件 42和所述第二过滤件 44的清洗 处理。

[0083]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 可以利用手动驱动方式替代驱动电机 30带动所述启 闭百页 31摆动。

[008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