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RAILWAY VEHICL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91514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a railway vehicle comprises: a water tank (21) provided below a vehicle chassis (20), a water pumping device (22), a water use apparatus (23) provided above the vehicle chassis, a control module, and an intermediate water tank (24) provided above the water use apparatus. An acquisition device (25) is disposed in the intermediate water tank. A water output pipe of the water tank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water pumping device. An output end of the water pumping device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intermediate water tank through a water supply pipeline (3), and a check valve (31) for preventing the water in the intermediate water tank from flowing back to the water pumping device is disposed on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A branch pipeline (32) for supplying water to the water use apparatus is connected to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and the end of the branch pipeline is connected to a drain pipe (4). The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to the acquisition device and the water pumping device respectively, so as to start the water pumping device when the value of an obtained liquid level signal is less than a preset value and turn off the water pumping device after a preset duration.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a railway vehicle avoids pipeline leakage incurred by an excessive system pressure, and eliminates a hidden danger that excessive water filling caused by the pressure sensor failure results in pipeline cracking, thereby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Inventors:
XIONG JIANCHUN (CN)
OUYANG LIZHI (CN)
YANG XVSHENG (CN)
MA ZHIHUI (CN)
WANG PE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6671
Publication Date:
June 27, 2013
Filing Date:
December 14,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TANGSHAN RAILWAY VEHICLF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61K11/00; B61D35/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514590A2012-06-27
CN201371814Y2009-12-30
CN201852290U2011-06-01
UA79852C22007-07-25
SU1661023A11991-07-07
EP2052940A22009-04-29
UA56796C22006-01-16
Attorney, Agent or Firm:
LEADER PATENT & TRADEMARK FIRM (CN)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包括: 固定设置于车体底架下方的水箱、 泵水装置、设置于所述车体底架上方的至少一个的用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设置在车体内的控制模块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车体底架上方、 且 位于所有的所述用水设备上方的中间水箱, 所述中间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检 测所述中间水箱中的液位并获取液位信号的釆集装置; 所述水箱的出水管 与所述泵水装置的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泵水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供水管路与 所述中间水箱相连通, 所述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中间水箱中的 水回流至所述泵水装置的止回阀; 在所述供水管路上、 且在所述止回阀与 所述中间水箱之间连接有为所述用水设备供水的分流管路, 所述分流管路 的末端连接有排水管, 在所述分流管路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接处设置有用于 排出所述分流管路中的水的第一控制阀;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釆集装 置和所述泵水装置连接以当获取的液位信号的值低于预设值时启动所述 泵水装置、 且经预设时间后关闭所述泵水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控制阀为手动球阀; 所述手动球阀旁并联有一电磁球阀, 所述电磁球阀 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釆 集装置为一液位传感器, 所述液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中间水箱内的底 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 制模块包括用于将所述液位传感器釆集到的所述液位信号的值与所述预 设值相比较的可编程控制器和用于控制所述泵水装置开启和关闭的控制 电路。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 水装置包括水泵和一手动控制阀, 所述水泵的输入端经由手动控制阀与所 述水箱上的所述出水管相连通, 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水管路相连 通。

6、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 间水箱下方的所述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7、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或 3所述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水箱上还连接有用于排出所述中间水箱内的气体的排气溢流管。

8、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或 3所述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水设备包括用于与所述分流管路相连通的给水管, 以及设置在所述 给水管末端的水龙头。

Description:
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车辆供水系统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旅客或 司乘人员的饮水、洗漱 等用水需求。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 供水系统釆用将储水箱置于车体 底架下方的方式以降低铁路车辆的重心, 以提高运行平稳性。

图 1为现有技术中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的工作原 图。 如图 1所示, 现有技术中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包括: 固定设置在车体底架下方的储水箱

11、 电动水泵 13、 供水管路 12、 消毒过滤器 14、 经由消毒过滤器 14与 供水管路 12相连的储能器 16、 设置在供水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 15 , 以及 各种控制阀和测量仪表等。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 通过电动水泵 13将向车 上的用水点供水, 当整个供水系统的管路中充满水后, 电动水泵仍继续供 水, 系统管路中的压力将也逐渐升高。 当压力传感 15检测到的压力达到 供水系统的预设的最高限值时,压力传感器 15发出信号关闭电动水泵 13 ; 当用水点用水时, 供水系统的管路中的压力逐渐下降, 当压力传感器 15 检测到的压力低于预设的最低限值时, 启动电动水泵 13开始再次向供水 系统供水。 其中, 储能器 16可緩解管路中水压的突变, 以避免在用水过 程中出现管路水压的突然变化。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其组成元件数量多、 结构 复杂, 可靠性较差。 整个系统内的压力较大, 容易造成管路的泄漏; 另夕卜, 由于主要依靠压力传感器来控制水泵为用水点 供水, 而供水系统的管路内 压力处于变化状态, 对压力传感器可靠性造成干扰, 使工作压力传感器工 作稳定性不够, 从而容易导致压力传感器故障, 从而可能因管路压力过大 使管路崩裂; 另外, 供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启动电动水泵, 也降低了 电动水泵的使用寿命, 增加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包括: 固定设置于车体底架下方的水箱、 泵水装置、 设置于所述车体底架 上方的至少一个的用水设备, 还包括固定设置在车体内的控制模块和固定 设置于所述车体底架上方、 且位于所有的所述用水设备上方的中间水箱, 所述中间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中间水箱 中的液位并获取液位信号 的釆集装置; 所述水箱的出水管与所述泵水装置的输入端相 连通, 所述泵 水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供水管路与所述中间水箱 相连通, 所述供水管路上设 置有用于防止所述中间水箱中的水回流至所述 泵水装置的止回阀; 在所述 供水管路上、 且在所述止回阀与所述中间水箱之间连接有为 所述用水设备 供水的分流管路, 所述分流管路的末端连接有排水管, 在所述分流管路与 所述排水管相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排出所述分流 管路中的水的第一控制阀;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釆集装置和所述泵水 装置连接, 以当获取的所述 中间水箱的液位信号, 当液位低于预设限值时, 启动所述泵水装置、 且经 预设时间后关闭所述泵水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可在对铁路车辆车体重心无明显影 响的情况下, 通过设置在车体底架上方的中间水箱为用水设 备供水, 整个 供水系统内的压力较低, 避免压力过大造成管路泄漏; 且无需依赖压力传 感器来控制泵水装置的启动和关闭, 消除了压力传感器故障引发注水过度 造成管路崩裂的隐患, 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及实用性; 并且工作过程 中无需频繁启动泵水装置, 提高了泵水装置中各元件的使用寿命, 降低了 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 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 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图 1为现有技术中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的工作原 图; 图 2为本法明铁路车辆供水系统实施例的工作原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 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 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请参照图 2 , 包括: 固定设置 于车体底架 20下方的水箱 21、 泵水装置 22、 设置于车体底架 20上方的 至少一个的用水设备 23 , 固定设置在车内的控制模块及面板(图未示) 和 固定设置于车体底架 20上方、 且位于所有的用水设备 23上方的中间水箱 24, 中间水箱 24内设置有用于检测中间水箱 24中的液位并获取液位信号 的釆集装置 25 ; 水箱 21的出水管与泵水装置 22的输入端相连通, 泵水装 置 22的输出端通过供水管路 3与中间水箱 24相连通, 供水管路 3上设置 有用于防止中间水箱 24中的水回流至泵水装置 22的止回阀 31 ;在供水管 路 3上、 且在止回阀 31与中间水箱 24之间连接有为用水设备 23供水的 分流管路 32 , 分流管路 32的末端连接有排水管 4, 在分流管路 32与排水 管 4相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排出分流管路 32中的水的第一控制阀 41 ; 控制 模块分别与釆集装置和泵水装置 22连接以当获取的液位信号的值低于预 设值时启动泵水装置 22、 且经预设时间后关闭泵水装置 22。

具体地, 起储水作用的水箱 21 (容积可为 500L以上)仍可固定设置 在车体底架 20的下方, 同时, 可在车体内固定设置一中间水箱 24 (容积 可以在 5L ~ 300L之间) , 通过泵水装置 22和供水管路 3将车体底架 20 下方的水箱 21中的水输送至车体内的中间水箱 24内, 由于中间水箱 24 的容积远小于水箱 21的容积, 因而也不会对车辆重心产生明显的影响; 用水设备 23可以为多个, 例如车内的洗漱池、 开水器等, 且可使中间水 箱 24位于所述用水设备 23的上方, 以当用水设备开启时, 水可在重力作 用下分别供给用水设备 23。 优选地, 釆集装置可以为一液位传感器 25 , 液位传感器 25固定设置在中间水箱内的底部, 例如当水箱为立方体时, 可将液位传感器 25固定嵌设在箱体的底面或箱体的侧面的底部 面, 并 使液位传感器 25上的检测端伸入到中间水箱 24的内部; 控制模块可以设 置在车内的控制拒内, 具体可以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控制电路, 且为便于 操作还可设置一便于操作人员向控制模块发出 控制指令的操作面板, 可编 程控制器可以将液位传感器 25釆集到的液位信号的值与其内设定好的预 设值相比较, 当液位信号的值低于预设值时通过控制电路发 出控制信号给 泵水装置 22中的控制元件以开启泵水装置 22; 并且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手 动控制选择, 当中间水箱内的液位传感器 25出现故障后, 可通过手动控 制启动泵水装置 22。 优选地, 控制模块还可以包括一延时处理单元, 以使 当可编程控制器判断出液位信号的值低于预设 限值时, 可先将控制信号发 送给延时处理单元, 延时处理单元在经过上述预设时间后将控制信 号发出 给泵水装置 22的控制元件, 以从而使泵水装置 22停止泵水; 其中, 预设 时间的长短可以通过在控制模块中写入的程序 中来调整, 例如, 所述预设 时间可以为将中间水箱 24注水至其容积的 95%所需的时间。

更进一步地, 水箱 21中也可设置一液位传感器, 并与控制模块连接; 如果当可编程控制器经比较作出中间水箱 24的液位已经低于预设值而向 泵水装置 22发出控制信号前, 可先检测一下水箱 21中的液位, 如果此时 水箱 21中的液位也处于较低值 (例如低于上述中间水箱 24的预设值) , 则不开启泵水装置, 而是在控制模块的操作面板上显示故障信息提 示, 以 防止泵水装置出现空转现象。

本实施例提供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下: 当需要用水启用 用水设备时, 中间水箱 24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经由供水管路 3和管路 32 后由用水设备流出, 同时, 中间水箱 24内的液位不断下降, 釆集装置将 反映了液位信息的液位信号不断传送给控制模 块, 控制模块将液位信号的 值与预设值相比较, 当判断得出液位信号的值低于预设值时, 控制模块开 启泵水装置 22 , 使水有水箱 21经供水管路 3流至中间水箱 24 , 中间水箱 24的液位逐渐升高, 经预设时间后, 泵水装置 22关闭, 中间水箱 24内液 位不再上升。

由上述可知, 本实施例提供的铁路车辆供水系统, 在对铁路车辆车体 重心无明显影响的情况下, 通过设置在车体底架上方的中间水箱为备用水 设备供水, 整个供水系统内的压力较低, 消除了压力过大造成管路泄漏的 隐患; 且通过在控制模块内预设泵水装置的工作时间 来控制水箱向中间水 箱注水的时间, 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控制泵水 装置的启动 和关闭, 避免了因管路内压力不稳定导致的压力传感器 故障可能引发的注 水过度造成管路崩裂, 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实用性; 此外, 由于中 间水箱可以满足小量的供水需求, 从而同现有技术相比, 也不用频繁启动 泵水装置, 提高了泵水装置中各元件的使用寿命, 降低了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 第一控制阀 41可为手动球阀; 手动球阀旁可并联有一电 磁球阀 42, 电磁球阀 42与控制模块连接, 以通过操纵控制模块进行排水; 最优地, 控制模块的操作面板上还可设置有指示光或提 示音, 控制电路控 制泵水装置 22开启后预设一段时间 (如 10s, 可按泵水预设时间的 1/4确 定) , 接收到的中间水箱 24的液位信号却没有变化时, 点亮指示灯或发 出提示音, 以提示可能出现了误操作开启了手动球阀。

更进一步地, 所述泵水装置包括水泵 221和一手动控制阀 222, 水泵 221的输入端经由手动控制阀 222与水箱 21上的出水管相连通, 水泵 221 的输出端与供水管路 3相连通。

优选地, 中间水箱 24上还可连接有用于排出中间水箱 24内的气体的 排气溢流管 45 , 以排出中间水箱 24内的空气, 不影响向中间水箱 24注水 或在水由中间水箱 24排出过程中的压力变化。

优选地, 用水设备 23包括用于与分流管路 32相连通的给水管 321 , 以及设置在给水管 32末端的水龙头。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 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进行修 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 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 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