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WORKING TOOL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32347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working tool,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10), a rotatable switch lock (1) installed in a gap on an operating lever (3); a first clamping part (1a) arranged on the switch lock, a stopper (1b)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witch lock, a supporting part (3a) that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operating lever and near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 left push button (8) and a right push button (5)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a holding end of the housing, a second clamping part arranged on groove walls of a first groove (8a) and a second groove (5a) respectively in the left and right push buttons, and a third clamping part matching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on a side of a first extended segment (3a-2) and a second extended segment (3a-1) respectively that faces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The working tool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prevent misoperations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prevent stopping of a drive motor by mistake, and can be conveniently operated by both left-handed and right-handed users.

Inventors:
ZHANG MIAO (CN)
LIU GUIRE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1922
Publication Date:
March 06, 2014
Filing Date:
September 25,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HANGHAI KEN TOOLS CO LTD (CN)
ZHANG MIAO (CN)
LIU GUIRE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24B23/00; B24B9/00; B24B55/05; B25F5/0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171005A2011-08-31
CN201401363Y2010-02-10
CN201889718U2011-07-06
EP2345510A22011-07-20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ANGHAI SHEN HUI PATENT AGENT CO., LTD. (CN)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作业工具, 包括壳体 (10), 在壳体 (10) 的作业端上设有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 削或研磨的作业部件 (11), 作业部件 (11) 由设于壳体 (10) 的驱动马达驱动工作, 在 壳体 (10) 的握持端内设有开关部件 (9), 由开关部件 (9) 将驱动马达切换至通电状态 或断电状态, 在开关部件(9)的下方设有操作杆(3),操作杆(3)的一端连接壳体(10), 其特征在于: 在操作杆 (3) 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锁扣 (1) 的间隙, 开关锁扣 (1) 位 于该间隙内, 在开关锁扣 (1) 上穿设有旋转销, 旋转销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杆 (3), 在 旋转销外套有扭簧 (2), 开关锁扣 (1) 部分露于操作杆 (3) 外, 开关锁扣 (1) 的剩余 部分位于壳体(10) 内, 在开关锁扣 (1)该部分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卡合部 (la), 在开关 锁扣 (1) 的另一侧上设有限位件 (lb), 在操作杆 (3) 内侧靠近第一卡合部 (la) 的部 分上设有与第一卡合部 (la) 相配合的支撑部 (3a), 在壳体 (10) 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分 别穿设有左推钮(8)及右推钮(5), 左推钮(8)及右推钮 (5) 的顶端为露于壳体(10) 外的操作部, 其余部分位于壳体 (10) 内, 左推钮 (8) 及右推钮 (5) 的底部相互嵌套, 使得左推钮 (8) 能够向右推钮 (5) 的方向水平移动, 或使得右推钮 (5) 能够向左推钮

(8) 的方向水平移动, 在左推钮 (8) 与右推钮 (5) 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 在左 推钮 (8)及右推钮 (5)位于壳体(10) 内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凹槽 (8a)及第二凹 槽 (5a), 在操作杆 (3) 的另一端上与第一凹槽 (8a)及第二凹槽 (5a)位置相对应处分 别设有第一延伸段(3a-2)及第二延伸段(3a-l),第一延伸段(3a-2)及第二延伸段(3a-l) 分别伸入第一凹槽 (8a)及第二凹槽 (5a) 内, 在第一凹槽 (8a) 及第二凹槽 (5a) 的槽 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卡合部, 在第一延伸段 (3a-2) 及第二延伸段 (3a-l) 面向第二卡合 部的一侧上分别设有与第二卡合部相配合的第三卡合部,当关闭锁止时,第一卡合部(la) 卡合在支撑部 (3a) 上, 限位件 (lb) 与壳体 (10) 内的固定件 (10a) 相抵, 且第二卡 合部与第三卡合部相分离, 当开启锁定时, 第一卡合部 (la) 与支撑部 (3a)相分离, 限 位件(lb)与固定件(10a)相分离,且第一凹槽(8a)上的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延伸段(3a-2) 上的第三卡合部相卡合, 或者第二凹槽 (5a) 上的第二卡合部与第二延伸段 (3a-l) 上的 第三卡合部相卡合。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作业工具,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左推钮 (8) 的底部延伸有 第三延伸段(5b), 在第三延伸段(5b)上设有第一滑动槽, 在所述右推钮(5) 的底部延 伸有第四延伸段 (8b), 在第四延伸段 (8b) 上设有第二滑动槽, 第三延伸段 (5b) 的端 部位于第二滑动槽内且可在其中水平移动, 第四延伸段(8b)的端部位于第一滑动槽内且 可在其中水平移动, 当关闭锁止时, 第三延伸段(5b) 的端部与第四延伸段(8b) 的端部 相互扣紧, 所述复位机构位于由第三延伸段 (5b) 及第四延伸段 (8b) 组成的空间内。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 (6), 所述左推钮(8)中部向所述右推钮(5)所在方向延伸形成推钮凸台(12), 复位弹簧(6) 套在推钮凸台 (12) 外。。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部件(11)包括砂轮(14), 在砂轮 (14) 外设有防护罩固定装置 (13), 所述驱动马达通过驱动马达驱动砂轮 (14) 旋转, 其中:

防护罩固定装置(13)包括罩在砂轮(14)外的罩体(13-1)及连接在所述壳体(10) 上的前盖(13-6),在罩体(13-1)背向砂轮(14)的一侧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抱箍(13-2), 在抱箍 (13-2) 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台, 在前盖 (13-6) 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槽, 卡 槽的数量与凸台的数量相当, 在前盖 (13-6) 的外圆周面上开有环形凹槽 (13-f), 抱箍

(13-2) 的凸台通过卡槽嵌入环形凹槽 (13-f) 内, 扳手 (13-5) 的扳舌位于外部其余部 分设于抱箍 (13-2) 与前盖 (13-6)之间, 在抱箍 (13-2) 上开有挡位槽 (13-b), 在扳手

(13-5)位于抱箍(13-2)与前盖(13-6)之间的部分上设有挡位齿(13-a),挡位齿(13-a) 卡在挡位槽 (13-b) 内。

5. 一种作业工具, 包括壳体 (10), 在壳体 (10) 的作业端上设有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 削或研磨的作业部件 (11), 作业部件 (11) 由设于壳体 (10) 的驱动马达驱动工作, 在 壳体 (10) 的握持端内设有开关部件 (9), 由开关部件 (9) 将驱动马达切换至通电状态 或断电状态, 在开关部件(9)的下方设有操作杆(3),操作杆(3)的一端连接壳体(10), 其特征在于: 在操作杆 (3) 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锁扣 (1) 的间隙, 开关锁扣 (1) 位 于该间隙内, 在开关锁扣 (1) 上穿设有弹性销, 弹性销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杆 (3), 在 弹性销外套有扭簧 (2), 开关锁扣 (1) 部分露于操作杆 (3) 外, 开关锁扣 (1) 的剩余 部分位于壳体(10) 内, 在开关锁扣 (1)该部分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卡合部 (la), 在操作 杆(3)内侧靠近第一卡合部(la)的部分上设有与第一卡合部(la)相配合的支撑部(3a), 在壳体(10)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左推钮(8)及右推钮(5), 左推钮(8)及右 推钮(5)的顶端为露于壳体(10)外的操作部, 其余部分位于壳体(10) 内, 左推钮(8) 及右推钮 (5) 的底部相互嵌套, 使得左推钮 (8) 能够向右推钮 (5) 的方向水平移动, 或使得右推钮(5) 能够向左推钮(8) 的方向水平移动, 在左推钮 (8)与右推钮(5) 的 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 在左推钮 (8) 及右推钮 (5) 上分别设有向操作杆 (3) 所在 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8d)及第二延伸部(5d),在第一延伸部(8d)及第二延伸部(5d) 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第四卡合部(8d-l)及第五卡合部(5d-l), 第四卡合部(8d-l)与第五 卡合部 (5d-l)相对设置从而在第一延伸部 (8d)与第二延伸部 (5d)之间形成卡合间隙 (15), 在操作杆 (3) 上设有向卡合间隙 (15) 所在方向延伸的第五延伸段 (3c), 第五 延伸段 (3c) 部分位于卡合间隙 (15) 内, 在第五延伸段 (3c)位于卡合间隙 (15) 部分 的底部设有与第四卡合部 (8d-l)或第五卡合部(5d-l)相配合的第六卡合部 (3c-l), 当 关闭锁止时, 第一卡合部 (la) 卡合在支撑部 (3a) 上, 且第六卡合部 (3c-l) 与第四卡 合部 (8d-l) 及第五卡合部 (5d-l) 相分离, 当开启锁定时, 第一卡合部 (la) 与支撑部

(3a) 相分离, 且第六卡合部 (3c-l) 与第四卡合部 (8d-l) 或第五卡合部 (5d-l) 相卡 合。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作业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 (6), 复位弹簧(6)套在弹簧固定座 (12)外, 弹簧固定座 (12)与所述右推钮(5)或所述左 推钮 (8) 的底部相连。

7.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部件(11)包括砂轮(14), 在砂轮 (14) 外设有防护罩固定装置 (13), 所述驱动马达通过驱动马达驱动砂轮 (14) 旋转, 其中:

防护罩固定装置(13)包括罩在砂轮(14)外的罩体(13-1)及连接在所述壳体(10) 上的前盖(13-6),在罩体(13-1)背向砂轮(14)的一侧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抱箍(13-2), 在抱箍 (13-2) 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台, 在前盖 (13-6) 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槽, 卡 槽的数量与凸台的数量相当, 在前盖 (13-6) 的外圆周面上开有环形凹槽 (13-f), 抱箍

(13-2) 的凸台通过卡槽嵌入环形凹槽 (13-f) 内, 扳手 (13-5) 的扳舌位于外部其余部 分设于抱箍 (13-2) 与前盖 (13-6)之间, 在抱箍 (13-2) 上开有挡位槽 (13-b), 在扳手

(13-5)位于抱箍(13-2)与前盖(13-6)之间的部分上设有挡位齿(13-a),挡位齿(13-a) 卡在挡位槽 (13-b) 内。

8.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0)与所述操作杆(3) 之间设有手柄加强板 (16), 手柄加强板 (16) 与所述操作杆 (3) 固定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作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的电动角磨机, 用于对被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作业。 背景技术

常规的电动角磨机通常包括一壳体,在壳体的 头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 或研磨的作业部件,在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个 驱动该作业部件工作的驱动马达,在壳体的 握持部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切换该驱动马达通电 状态及断电状态的开关部件,在开关部件的 下方设有一操作杆,作业人员通过操作杆来操 作位于壳体内的开关部件。当驱动马达处于 通电状态时, 作业部件的磨砂轮会以极高的速度旋转, 一旦作业人员作业不当, 或者作业 人员对工具不熟悉,高速旋转的磨砂轮容易对 造成人体造成伤害。为了在最大限度上防止 误操作, 通常在操作杆附件设有一锁止部件。

例如 PCT号为 PCT/JP2009/065295, 名称为 《作业工具》 的 PCT专利公开了一种作 业工具, 该电动角磨机具有驱动马达, 用于驱动对被加工件执行研削或研磨作业的砂 轮; 马达壳, 其收装上述驱动马达; 后罩, 其安装在与上述砂轮安装部位于相反侧的马达 壳后 端区域, 并由上述马达壳构成供作业人员抓握的把手部 ; 操作杆, 其由作业人员用手进行 抓握操作, 其为长条状且安装在上述马达壳与上述后罩这 二者之上; 开关部, 其配重在上 述后罩内,该开关部通过开口部与操作杆连接 ,并且通过操作杆的操作而产生动作从而进 行对上述驱动马达的通电控制。

在上述专利中, 为了防止误操作的发生, 在操作杆上设置了一个锁止部件, 该锁止部 件包括旋转轴, 卡合部及操作部。 其锁止的原理是: 当处于锁止状态时, 通过弹簧施加的 弹性作用, 卡合部卡合在操作杆上的凸起部上, 此时, 作业人员是无法操作操作杆的; 当 作业人员的一只手通过操作部转动锁止部件时 ,若作业人员施加的力超过了弹簧的弹性力 时, 锁止部件的卡合部会逐渐离开凸起部, 直至完全分离, 此时, 作业人员需要使用另一 只手, 向上按动操作杆使得位于操作杆上方的开关部 闭合, 驱动马达得电后工作, 砂轮开 始执行研削或研磨作业。但在作业过程中, 作业人员需要一直按着操作杆, 否则由于开关 回复力的作用, 卡合部会重新卡合在凸起部上, 使得驱动马达停止工作。

由此可见,上述锁止部件虽然能防止误操作, 但是额外地增加了作业人员的操作负担, 降低了作业的工作效率, 而且有可能导致驱动马达被错误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作业人员的操作 负担,提高作业人员操作效率且能够同 时适合左撇子及右撇子使用的电动角磨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作业工具, 包括壳体, 在壳体的 作业端上设有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的 作业部件,作业部件由设于壳体的驱动马达 驱动工作,在壳体的握持端内设有开关部件, 由开关部件将驱动马达切换至通电状态或断 电状态, 在开关部件的下方设有操作杆, 操作杆的一端连接壳体, 其特征在于: 在操作杆 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锁扣的间隙,开关锁扣 位于该间隙内,在开关锁扣上穿设有旋转销, 旋转销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杆, 在旋转销外套有扭簧, 开关锁扣部分露于操作杆外, 开关 锁扣的剩余部分位于壳体内,在开关锁扣该部 分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在开关锁扣的 另一侧上设有限位件,在操作杆内侧靠近第一 卡合部的部分上设有与第一卡合部相配合的 支撑部,在壳体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 左推钮及右推钮,左推钮及右推钮的顶端为 露于壳体外的操作部, 其余部分位于壳体内, 左推钮及右推钮的底部相互嵌套, 使得左推 钮能够向右推钮的方向水平移动,或使得右推 钮能够向左推钮的方向水平移动,在左推钮 与右推钮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在左推 钮及右推钮位于壳体内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 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在操作杆的另一端上与 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有 第一延伸段及第二延伸段,第一延伸段及第二 延伸段分别伸入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在 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槽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 卡合部,在第一延伸段及第二延伸段面向第 二卡合部的一侧上分别设有与第二卡合部相配 合的第三卡合部, 当关闭锁止时,第一卡合 部卡合在支撑部上, 限位件与壳体内的固定件相抵, 且第二卡合部与第三卡合部相分离, 当开启锁定时, 第一卡合部与支撑部相分离, 限位件与固定件相分离, 且第一凹槽上的第 二卡合部与第一延伸段上的第三卡合部相卡合 ,或者第二凹槽上的第二卡合部与第二延伸 段上的第三卡合部相卡合。

优选地, 在所述左推钮的底部延伸有第三延伸段, 在第三延伸段上设有第一滑动槽, 在所述右推钮的底部延伸有第四延伸段,在第 四延伸段上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三延伸段的 端部位于第二滑动槽内且可在其中水平移动, 第四延伸段的端部位于第一滑动槽内且可在 其中水平移动, 当关闭锁止时, 第三延伸段的端部与第四延伸段的端部相互扣 紧, 所述复 位机构位于由第三延伸段及第四延伸段组成的 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左 推钮中部向所述右推钮所在方向延伸形 成推钮凸台, 复位弹簧套在推钮凸台外。

优选地, 作业部件包括砂轮, 在砂轮外设有防护罩固定装置, 所述驱动马达通过驱动 马达驱动砂轮旋转, 其中:

防护罩固定装置包括罩在砂轮外的罩体及连接 在所述壳体上的前盖,在罩体背向砂轮 的一侧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抱箍,在抱箍的内 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台,在前盖的顶部设有至 少一个卡槽, 卡槽的数量与凸台的数量相当, 在前盖的外圆周面上开有环形凹槽, 抱箍的 凸台通过卡槽嵌入环形凹槽内,扳手的扳舌位 于外部其余部分设于抱箍与前盖之间,在抱 箍上开有挡位槽,在扳手位于抱箍与前盖之间 的部分上设有挡位齿,挡位齿卡在挡位槽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作业工 具,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作业端上设有 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的作业部件,作 业部件由设于壳体的驱动马达驱动工作,在 壳体的握持端内设有开关部件, 由开关部件将驱动马达切换至通电状态或断电 状态,在开 关部件的下方设有操作杆, 操作杆的一端连接壳体, 其特征在于: 在操作杆上形成有用于 安装开关锁扣的间隙, 开关锁扣位于该间隙内, 在开关锁扣上穿设有弹性销, 弹性销的两 端分别连接操作杆, 在弹性销外套有扭簧, 开关锁扣部分露于操作杆外, 开关锁扣的剩余 部分位于壳体内,在开关锁扣该部分的一侧上 设有第一卡合部,在操作杆内侧靠近第一卡 合部的部分上设有与第一卡合部相配合的支撑 部,在壳体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左 推钮及右推钮, 左推钮及右推钮的顶端为露于壳体外的操作部 , 其余部分位于壳体内, 左 推钮及右推钮的底部相互嵌套,使得左推钮能 够向右推钮的方向水平移动,或使得右推钮 能够向左推钮的方向水平移动,在左推钮与右 推钮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在左推钮 及右推钮上分别设有向操作杆所在方向延伸的 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在第一延伸部及 第二延伸部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第四卡合部及第 五卡合部,第四卡合部与第五卡合部相对设 置从而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卡 合间隙,在操作杆上设有向卡合间隙所在方 向延伸的第五延伸段,第五延伸段部分位于卡 合间隙内,在第五延伸段位于卡合间隙部分 的底部设有与第四卡合部或第五卡合部相配合 的第六卡合部, 当关闭锁止时,第一卡合部 卡合在支撑部上, 且第六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及第五卡合部相分 离, 当开启锁定时, 第一 卡合部与支撑部相分离, 且第六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或第五卡合部相卡 合。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操作杆之间设有手 柄加强板,手柄加强板与所述操作杆固 定连接。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工具中, 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实现了电动角磨机的状态锁 止, 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 同时, 在电动角磨机开启后, 实现了状态的锁定, 作业 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用常按操作杆, 降低了作业负担, 提高了作业效率, 且避免了驱动马 达被错误停止的情况发生。而且, 本发明了设计了左推钮及右推钮的结构, 使得无论是左 撇子还是右撇子都能够很顺手地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 1A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作业工具处于关闭锁止状 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 1B为图 1A的局部放大图;

图 2为图 1中的 B-B向剖视图;

图 3为图 2中的 A-A向剖视图;

图 4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作业工具将开关锁扣逆 针旋转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 5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作业工具将操作杆按下 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 6为图 5中的 B-B向剖视图;

图 7为图 6中的横向剖视图;

图 8为将图 6中的右推钮推动后的示意图;

图 9为图 8中的横向剖视图;

图 10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作业工具处于开启锁定 态时右推钮部分的剖视图; 图 11为图 10中的 A-A向剖视图;

图 12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分解 图;

图 12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装配 图;

图 13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安装 示意图;

图 13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有抱箍的防护罩;

图 13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中的前 盖;

图 14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固定 示意图;

图 14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 14A的俯视图;

图 14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调节 防护罩工作角度示意图; 图 14D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 14C的俯视图;

图 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拆卸 意图;

图 16为实施例 2中的一种作业工具处于关闭锁止状态时的局 结构剖视图; 图 17为图 16中的 B-B向剖视图;

图 18为图 17中的 A-A向剖视图;

图 19为图 17及图 18中的部件中的操作杆向上动作后的示意图;

图 20为图 19中的 A-A向剖视图;

图 21为图 20中的第 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 22为图 17及图 18中的部件中的右推钮向中间推动后的示意图

图 23为图 22中的 A-A向剖视图;

图 24为图 23中的第 I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 25为图 17及图 18中的部件卡合后的示意图;

图 26为图 25中的 A-A向剖视图;

图 27为图 26中的第 II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 兹以优选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1

如图 1A及图 1B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作业工具, 包括壳体 10, 在壳体 10的 作业端上设有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的 作业部件 11, 在本实施例中, 作业端位于 壳体 10的左端。作业部件 11由设于壳体 10的驱动马达驱动工作。在壳体 10的握持端内 设有开关部件 9, 在本实施例中, 握持端位于壳体 10的右端。 由开关部件 9将驱动马达 切换至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 当驱动马达处于通电状态时, 其驱动作业部件 11进行磨削 或研磨; 当驱动马达处于断电状态时, 作业部件 11停止工作。 在开关部件 9的下方设有 操作杆 3, 操作杆 3的左侧端部连接壳体 10。 当作业人员按下操作杆 3后, 使得驱动马达 处于通电状态。在操作杆 3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锁扣 1的间隙,开关锁扣 1位于该间隙 内。 在开关锁扣 1的中部穿入一根旋转销, 旋转销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杆 3, 使得开关锁 扣 1能够绕旋转销转动。 在旋转销外套有扭簧 2。 开关锁扣 1部分露于操作杆 3外, 开关 锁扣 1的剩余部分位于壳体 10内。在开关锁扣 1位于壳体 10内的部分右侧向外延伸形成 第一卡合部 la, 在开关锁扣 1的左侧的端部上向上延伸形成限位件 lb。 在操作杆 3的内 侧靠近第一卡合部 la的部分上形成有能够与第一卡合部 la相互配合的支撑部 3a。 结合 图 2, 左推钮 8及右推钮 5分别穿入壳体 10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内。 左推钮 8及右推钮 5 的顶端为露于壳体 10外的操作部,其余部分位于壳体 10内,左推钮 8及右推钮 5的底部 相互嵌套,使得左推钮 8能够向右推钮 5的方向水平移动,并使得右推钮 5能够向左推钮 8的方向水平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嵌套结构具体为:在左 推钮 8的底部向右推钮 5的方向延伸形 成第三延伸段 5b, 在第三延伸段 5b上形成第一滑动槽。 同时, 在右推钮 5的底部向左推 钮 8的方向延伸形成第四延伸段 8b,在第四延伸段 8b上形成第二滑动槽。第三延伸段 5b 的端部位于第二滑动槽内且可在其中水平移动 , 第四延伸段 8b的端部位于第一滑动槽内 且可在其中水平移动。第三延伸段 5b的端部与第四延伸段 8b的端部可在关闭锁止时相互 扣紧。

在左推钮 8与右推钮 5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 复位机构位于由第三延伸段 5b 及第四延伸段 8b所形成的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 该复位机构的具体为: 包括复位弹簧 6,左推钮 8中部向右推钮 5所在方向延伸形成推钮凸台 12,复位弹簧 6套在推钮凸台 12 外。

在左推钮 8及右推钮 5位于壳体 10内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凹槽 8a及第二凹槽 5a,在操作杆 3的另一端上与第一凹槽 8a及第二凹槽 5a位置相对应处分别向上延伸形成 第一延伸段 3a-l及第二延伸段 3a-l,第一延伸段 3a-l及第二延伸段 3a-l分别伸入第一凹 槽 8a及第二凹槽 5a内, 在第一凹槽 8a及第二凹槽 5a的槽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左卡合部 8c及第二右卡合部 5c。 在第一延伸段 3a-l及第二延伸段 3a-l面向第二左卡合部 8c及第 二右卡合部 5c的一侧上分别设有与第二左卡合部 8c及第二右卡合部 5c相配合的第三左 卡合部 3b-l及第三右卡合部 3b-2。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作业部件 11包括砂轮 14,在砂轮 14外设有防护罩固定装置 13, 驱动马达通过驱动马达驱动砂轮 14旋转。

如图 12A及图 12B所示, 防护罩固定装置 13包括罩在砂轮 14外的罩体 13-1及与壳 体 10相连的前盖 13-6。 在罩体 13-1背向砂轮 14一侧的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抱箍 2, 在 抱箍 13-2的内侧设有凸台 el、 凸台 e2、 凸台 e3、 凸台 e4及凸台 e5, 在前盖 6的顶部开 有卡槽 gl、 卡槽 g2、 卡槽 g3、 卡槽 g4、 卡槽 g5, 卡槽与凸台相配合。 在抱箍 13-2的外 圆周面上开有环形凹槽 13-f,环形凹槽 13-f亦与凸台相配合,扳手 13-5的扳舌设于外部, 其余部分通过上固定板 13-3及螺钉 13-4设于抱箍 13-2与前盖 13-6之间。在抱箍 13-2上 开有挡位槽 13-b, 挡位齿 13-a设于扳手 13-5上, 挡位齿 13-a卡在挡位槽 13-b内, 在扳 手 13-5与前盖 13-6的外圆周面之间设有弹簧 7。罩体 13-1与抱箍 13-2焊接成一整体 13-8。 如图 13A至图 13C所示, 安装防护罩时: 按下扳手 13-5, 将抱箍 13-2上的凸台 el、 凸台 e2、 凸台 e3、 凸台 e4、 凸台 e5分别对准前盖 13-6上相对应的卡槽 gl、 卡槽 g2、 卡槽 g3、 卡槽 g4、 卡槽 g5, 把防护罩套入前盖 13-6中。 旋转防护罩, 使抱箍 13-2上的 凸台嵌入前盖 13-6的环形凹槽 13-f 内, 旋转到使用者所需的位置, 同时松开扳手 13-5, 并使扳手 13-5上的挡位齿 13-a卡住抱箍 2上的挡位槽 13-b, 起止转的作用, 实现砂轮防 护罩的安装。

如图 14A至图 14D所示, 固定和调整防护罩工作角度时: 按压扳手 13-5, 其沿前盖 13-6中沉槽 13-c与上固定板 13-3 (注: 上固定板 13-3通过螺钉 13-4固定在前盖 13-6上) 构成的滑槽中滑动,当扳手 13-5的挡位齿 13-a与抱箍 13-2的挡位槽 13-b脱开后(见 tl ), 即可旋转防护罩, 根据工作要求调节防护罩的角度, 到位后松开扳手 13-5, 在弹簧 13-7 的弹力作用下, 挡位齿 13-a卡到挡位槽 13-b中 (见 t2), 起到定位并防止防护罩转动的 作用。

如图 15所示, 拆卸防护罩时: 只要将扳手 13-5按下, 并将防护罩 13-1旋转到与前 盖 13-6相对应的位置, 便可取出砂轮防护罩 13-1, 同时放开扳手 13-5。

如图 1所示, 当处于关闭锁止状态时, 由于扭簧 2的作用, 第一卡合部 la牢固地卡 合在支撑部 3a上, 同时, 限位件 lb抵住壳体 10内的固定件 10a。 此时, 作业人员是无 法操作操作杆 3的。 结合图 2及图 3, 第三延伸段 5b的端部与第四延伸段 8b的端部相互 扣紧, 而第二左卡合部 8c及第二右卡合部 5c与第三左卡合部 3b-l及第三右卡合部 3b-2 是脱开的。

当需要开启该作业工具时,作业人员首先用一 只手按照如图 4所示的方向逆时针转动 开关锁扣 1, 使得第一卡合部 la脱离支撑部 3a, 同时, 限位件 lb远离固定件 10a。 对于 右撇子的作业人员而言, 此时, 用到的一般是作业人员的左手, 而对于左撇子的作业人员 而言, 此时, 用到的一般是作业人员的右手。

然后, 作业人员用另一只手按照如图 5所示的方向按动操作杆 3。对于右撇子的作业 人员而言, 此时, 用到的一般是作业人员的右手, 而对于左撇子的作业人员而言, 此时, 用到的一般是作业人员的左手。 结合图 6及图 7, 此时, 第一延伸段 3a-l及第二延伸段 3a-l会随着操作杆 3上移,使得第三左卡合部 3b-l及第三右卡合部 3b-2运动至第二左卡 合部 8c及第二右卡合部 5c的上方。此时, 对于左撇子作业人员来说, 其可以使用其左手 的大拇指按照如图 8所示的方向,将右推钮 5向左推钮 8的方向推,那么结合图 9第二右 卡合部 5c会随之运动至第三右卡合部 3b-2的正上方。 此时, 松开按动操作杆 3的手, 第 二右卡合部 5c随之下降, 自然得与第三右卡合部 3b-2形成卡合, 如图 10及图 11所示。 最终,作业工具处于开启锁定状态,作业人员 无需握持操作杆 3即可保持作业工具一直处 于工作状态。 对于右撇子而言, 其可以使用右手的大拇指将左推钮 8向右推钮 5方向推, 也可以使得作业工具处于开启锁定状态, 其过程同上, 在此不在赘述。

当需要关闭作业工具时, 只需要用手往上按住操作杆 3, 此时, 第二左卡合部 8c或 第二右卡合部 5c随之上移, 使之与第三左卡合部 3b-l或第三右卡合部 3b-2, 由于复位弹 簧 6的作用, 第二左卡合部 8c或第二右卡合部 5c不再位于第三左卡合部 3b-l或第三右 卡合部 3b-2的正上方。 作业人员再松开操作杆 3, 操作杆 3在扭簧 2的作用下复位, 第 一卡合部 la重新卡合在支撑部 3a上, 同时, 限位件 lb抵住固定件 10a, 作业工具重新 处于关闭锁止状态。

实施例 2

如图 16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作业工具, 包括壳体 10, 在壳体 10的作业端上 设有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的作业部件 11, 作业部件 11 由设于壳体 10的驱动马 达驱动工作, 在壳体 10的握持端内设有开关部件 9, 由开关部件 9将驱动马达切换至通 电状态或断电状态, 在开关部件 9的下方设有操作杆 3, 操作杆 3的一端连接壳体 10, 在 操作杆 3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锁扣 1的间隙, 开关锁扣 1位于该间隙内, 在开关锁扣 1 上穿设有弹性销, 弹性销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杆 3, 在弹性销外套有扭簧 2, 开关锁扣 1 部分露于操作杆 3外, 开关锁扣 1的剩余部分位于壳体 10内, 在开关锁扣 1该部分的一 侧上设有第一卡合部 la, 在操作杆 3内侧靠近第一卡合部 la的部分上设有与第一卡合部 la相配合的支撑部 3a。如图 17及图 18所示, 在壳体 10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左 推钮 8及右推钮 5, 左推钮 8及右推钮 5的顶端为露于壳体 10外的操作部, 其余部分位 于壳体 10内, 左推钮 8及右推钮 5的底部相互嵌套, 使得左推钮 8能够向右推钮 5的方 向水平移动, 或使得右推钮 5能够向左推钮 8的方向水平移动, 在左推钮 8与右推钮 5 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在左推钮 8及右推钮 5上分别设有向操作杆 3所在方向延伸 的第一延伸部 8d及第二延伸部 5d,在第一延伸部 8d及第二延伸部 5d的边缘处分别设有 第四卡合部 8d-l及第五卡合部 5d-l, 第四卡合部 8d-l与第五卡合部 5d-l相对设置从而 在第一延伸部 8d与第二延伸部 5d之间形成卡合间隙 15, 在操作杆 3上设有向卡合间隙 15所在方向延伸的第五延伸段 3c, 第五延伸段 3c部分位于卡合间隙 15内, 在第五延伸 段 3c位于卡合间隙 15部分的底部设有与第四卡合部 8d-l或第五卡合部 5d-l相配合的第 六卡合部 3c-l。

如图 1所示, 当处于关闭锁止状态时, 第六卡合部 3c-l与第四卡合部 8d-l及第五卡 合部 5d-l相分离。

当需要开启该作业工具时, 如图 19至图 21所示, 由操作人员将操作杆 3向上推, 从 而使得第六卡合部 3c-l运动至第四卡合部 8d-l及第五卡合部 5d-l的上方。 如图 22至图 24所示, 再由操作人员将右推钮 5或左推钮 8向内推, 使得第四卡合部 8d-l或第五卡合 部 5d-l向第六卡合部 3c-l所在方向运动, 直至第四卡合部 8d-l或第五卡合部 5d-l运动 至第六卡合部 3c-l的正下方。 如图 25至图 27所述, 此时, 操作人员松开操作杆 3, 第 六卡合部 3c-l向下运动, 从而卡合在第四卡合部 8d-l或第五卡合部 5d-l上。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工作方式同实施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