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BATTERY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155964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is a battery, comprising a positive electrode, a negative electrode and an electrolytic solution. The positive electrode comprises a positive electrode current collector and a coating formed on the positive electrode current collector, the coating at least comprises a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substance which participates in the positive electrode reaction, and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substance can reversibly de-intercalate an inserted ion; the negative electrode at least comprises a negative electrode current collector; and the electrolyte solution comprises a solvent and an electrolyte, wherein the solvent is selected from water or alcohol, and the electrolyte can at least ionize an active ion which performs reduction-deposition and oxidation-dissolving in the negative electrode in th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process. The areal density range of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substance in the coating is 100-3000 g/m2. The battery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n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 higher energy density, and a good cycle performance. The operation of the battery is secure,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thereof is low.

Inventors:
CHEN PU (CA)
YAN JING (CA)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74304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24, 2013
Filing Date:
April 17,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CN)
CHEN PU (CA)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M10/36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110839A2011-06-29
CN101262056A2008-09-10
CN101154745A2008-04-02
Other References:
MINAKSHI, M. ET AL.: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Olivine-Type LiMnP04 in Aqueous Solutions.", 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 vol. 9, no. 10, August 2006 (2006-08-01), pages 471 - 47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ANGHAI ESSEN PATENT & TRADEMARK AGENCY (CN)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 一种电池, 包括正极、 负极和电解液,

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形成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涂层,所述涂层至 少包括参与正极反应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能够可逆脱出 - 嵌入离子;

所述负极至少包括负极集流体;

所述电解液包括溶剂和电解质, 所述溶剂选自水或醇, 所述电解质至少能 够电离出在充放电过程中在所述负极发生还原 -沉积和氧化-溶解的活性 离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层中正极活性物质的面密度范围为 100-3000g/m2

2.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层中正极活性物质 的面密度为 300- 1500g/m2

3.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层的厚度范围为 40- 1 000μηι。

4. 一种电池, 包括正极、 负极和电解液,

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形成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涂层,所述涂层至 少包括参与正极反应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能够可逆脱出 - 嵌入离子;

所述负极至少包括负极集流体;

所述电解液包括溶剂和电解质, 所述溶剂选自水或醇, 所述电解质至少能 够电离出在充放电过程中在所述负极发生还原 -沉积和氧化-溶解的活性 离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层的厚度范围为 40- 1 000μηι。

5.根据权利要求 1 -4 中任一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占 所述涂层的比重范围为 60-99%。

6.根据权利要求 1 -4 中任一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层还包括导电 剂, 所述导电剂占所述涂层的比重范围为 0.5 -30%。

7.根据权利要求 1 -4 中任一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层还包括粘结 剂, 所述粘结剂占所述涂层的比重范围为 0.5 - 10%。

8.根据权利要求 1 -4 中任一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厚 度范围为 5 - 100μηι。 根据权利要求 1 -4 中任一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材 料选自碳基材料、金属或合金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碳基材料选自玻璃碳、 石墨箔、 泡沫碳、 碳毡、 碳纤维中的一种; 其中, 所述金属选自 Al、 Fe、 Cu、 Pb、 Ti、 Cr、 Mo、 Co、 Ag或经过钝化处理的上述金属中的一种; 其 中, 所述合金选自不锈钢、 A1合金、 Ni合金、 Ti合金、 Cu合金、 Co合 金、 Ti-Pt合金、 Pt-Rh合金或经过钝化处理的上述合金中的一种。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锈钢为不锈钢网, 所 述不锈钢网的规格选自 100 目 、 1 10 目 、 120 目 、 150 目 、 160 目 、 1 80 目 、 200 目 、 250 目 、 270 目或 300 目 。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 对能源尤其是可再生绿色能源的需求越来越 突出, 电池作为能量的储存和转换装置正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 在诸多种 类是电池中, 锂二次电池与传统的镍氢、 镍镉二次电池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比如能量密度大, 重量轻, 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工作 电压高、 自放电低、 循环寿命长、 无记忆效应, 可多次充放; 工作温度宽, 可在许多极端环境下使用; 安全性能好, 工作时无气体产生; 无环境公害, 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然而, 现有的锂二次电池的容量仍旧较小, 仍旧无法满足人们 日常工作 生活的需求。 比如, 笔记本在使用电池供电工作时, 仅仅能够使用约 2个小 时, 多数智能手机待机时间只有 1 到 2天。 如果使用者外出工作时间较长没 有及时为电池充电, 则会给使用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因此, 现有技术实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发明 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以及 高能量密度的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 包括正极、 负极和电解液, 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 流体和形成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涂层, 所述涂层至少包括参与正极反应的 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能够可逆脱出 -嵌入离子; 所述负极至少包 括负极集流体; 所述电解液包括溶剂和电解质, 所述溶剂选自水或醇, 所述 电解质至少能够电离出在充放电过程中在所述 负极发生还原 -沉积和氧化-溶 解的活性离子; 所述涂层中正极活性物质的面密度范围为 1 00-3000g/m 2

优选的, 所述涂层中正极活性物质的面密度为 300- 1 500g/m 2

优选的, 所述涂层的厚度范围为 40- 1000μη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 包括正极、 负极和电解液, 所述正极包括正 极集流体和形成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涂层, 所述涂层至少包括参与正极反 应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能够可逆脱出 -嵌入离子; 所述负极至 少包括负极集流体; 所述电解液包括溶剂和电解质, 所述溶剂选自水或醇, 所述电解质至少能够电离出在充放电过程中在 所述负极发生还原-沉积和氧 化 -溶解的活性离子; 所述涂层的厚度范围为 40- 1000μηι。

优选的,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占所述涂层的比重范围为 60-99%。

优选的, 所述涂层还包括导电剂, 所述导电剂占所述涂层的比重范围为

0.5-30%。

优选的, 所述涂层还包括粘结剂, 所述粘结剂占所述涂层的比重范围为 0.5- 10%。

优选的, 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厚度范围为 5- 100μηι。

优选的, 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材料选自碳基材料、 金属或合金中的一种, 其中, 所述碳基材料选自玻璃碳、 石墨箔、 泡沫碳、 碳毡、 碳纤维中的一种; 其中, 所述金属选自 Al、 Fe、 Cu、 Pb、 Ti、 Cr、 Mo、 Co、 Ag或经过钝化处 理的上述金属中的一种; 其中, 所述合金选自不锈钢、 A1合金、 Ni合金、 Ti 合金、 Cu合金、 Co合金、 Ti-Pt合金、 Pt-Rh合金或经过钝化处理的上述合 金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正极集流体为不锈钢网,所述不 锈钢网的规格选自 100 目 、 1 10 目 、 120 目 、 150 目 、 160 目 、 180 目 、 200 目 、 250 目 、 270 目 300 目 。

优选的, 所述正极集流体为经过钝化处理的不锈钢网。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涂层中正极活性物质的面 密度设置为 100-3000g/m 2 , 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较高的能量密度以及良好的循环性能, 电池操 作安全, 生产成本低, 适合作为大型储能领域的储能体系以及铅酸电 池的替 代品。

附图说明

图 1是实施例 1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图; 图 2是实施例 2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图; 图 3是实施例 3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图; 图 4是实施例 3提供的电池的库伦效率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图; 图 5是实施例 4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图; 图 6是实施例 5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图; 图 7是实施例 5提供的电池的库伦效率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图; 图 8是实施例 7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图; 图 9是实施例 8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池, 电池可以应用于如手机、 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 电 动汽车, 电动工具等。

一种电池, 包括正极、 负极和电解液, 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形成于正 极集流体上的涂层, 涂层至少包括参与正极反应的正极活性物质。

正极活性物质占涂层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 60-99%, 涂层中正极活性物质 的面密度范围为 100-3000g/m 2 , 优选的, 涂层中正极活性物质的面密度范围 为 300-1500g/m 2 , 涂层厚度范围为 40-1000μη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 包括正极、 负极和电解液, 正极包括正极集 流体和形成于正极集流体上的涂层, 涂层至少包括参与正极反应的正极活性 物质, 涂层厚度范围为 40-1000μηι。

在制备涂层的过程中, 一般涉及对涂覆干燥成型的正极进行压制处理 , 压制处理后的涂层厚度范围为 40-1000μηι, 涂层没有出现干裂或掉粉现象, 依照该设计制造的正极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

具体的, 正极活性物质能够可逆脱出 -嵌入离子。 优选的, 正极活性物质 能够可逆脱出-嵌入锂离子、 钠离子或镁离子。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正极活性物质是符合通式 Li 1+x Mn y M z O k 的能够可 逆脱出-嵌入锂离子的尖晶石结构的化合物, 其中, -l≤ x≤0.5, 1< y <2.5, 0< z <0.5, 3< k <6, M选自 Na、 Li、 Co、 Mg、 Ti、 Cr、 V、 Zn、 Zr、 Si、 Al t 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 正极活性物质含有 LiMn 2 0 4 。 更优选的, 正极活性物 质含有经过掺杂或包覆改性的 LiMn 2 0 4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物质是符合通 式 Li l+ x M y M' z M" c 02 + n的能 够可逆脱出-嵌入锂离子的层状结构的化合物 其中, -l< x≤0.5, 0< y <1, 0< z <1 , 0< c <1 , -0.2< n <0.2, M, Μ', Μ"分别选自 Ni、 Mn、 Co、 Mg、 Ti、 Cr、 V、 Zn、 Zr、 Si或 Al的中至少一种。 优选的, 正极活性物质含有 LiCo0 2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正极活性物质是符合通式 Li x M^ y M' y (X0 4 ) n 的能 够可逆脱出-嵌入锂离子的橄榄石结构的化合 , 其中, 0< x≤2, 0< y <0.6, 1< n <1.5, M选自 Fe、 Mn、 V或 Co, M'选自 Mg、 Ti、 Cr、 V或 Al的中至 少一种, X选自 S、 P或 Si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正极活性物质含有 LiFeP0 4

目前锂电池工业中, 几乎所有正极活性物质都会经过掺杂、 包覆等改性 处理。 但掺杂, 包覆改性等手段造成材料的化学通式表达复杂 , 如 LiMn 2 0 4 已经 不 能够代表 目 前广 泛使用 的 "锰酸锂 "的通式 , 而应该 以 通式 Li 1 +x Mn y M z O k 为准, 广泛地包括经过各种改性的 LiMn 2 0 4 正极活性物质。 同 样的, LiFeP0 4 以及 LiCo0 2 也应该广泛地理解为包括经过各种掺杂、 包覆等 改性的, 通式分别符合 Li x M 1 -y M' y (X0 4 ) n 和 Li 1 +x M y M' z M" c 0 2+n 的正极活性物 质。

正极活性物质为锂离子脱出 -嵌入化合物时, 可以选用如 LiMn 2 0 4 、 LiFeP0 4 、 LiCo0 2 、 LiM x P0 4 、 LiM x SiO y (其中 M 为一种变价金属)等化合物。 此外, 可脱出-嵌入钠离子的化合物 NaVP0 4 F , 可脱出-嵌入镁离子的化合物 MgM x O y (其中 M为一种金属, 0.5< X <3 , 2< y <6)以及具有类似功能, 能够 脱出-嵌入离子或官能团的化合物都可以作为 发明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因 此,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锂离子电池。

涂层还包括导电剂, 导电剂主要起到提高涂层的导电子能力, 导电剂占 涂层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 0.5 -30%。导电剂包括选自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 活性碳、 石墨烯、 碳黑、 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碳黑包括但不仅限于乙炔黑、 科琴碳黑(Ketjen black , KB)以及 super-p碳黑。

涂层还包括粘结剂, 粘结剂主要是将活性材料粘附在集流体上的高 分子 化合物, 增强活性材料与导电剂以及活性材料与集流体 之间的电子接触, 更 好地稳定正极的性能。 粘结剂 占涂层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 0.5- 10%。 粘结剂 选自聚四氟乙烯(PTFE)、 聚偏氟乙烯(PVDF)、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羧甲 基纤维素钠衍生物(CMC derivation) , 丁苯橡胶(SBR)、 丁苯橡胶衍生物(SBR derivation)中的至少一种。丁苯橡胶衍生物如通 化学修饰获得的具有亲水性 的丁苯橡胶(PSBR100)。

正极集流体主要是作为传导和收集电子的载体 , 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包括 碳基材料、 金属或合金中的一种。

碳基材料选自玻璃碳、 石墨箔、 泡沫碳、 碳毡、 碳纤维中的一种。 在一 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正极集流体为石墨, 如商业化的石墨压制的箔, 其中 石墨所占的重量比例范围为 90- 100%。

金属为金属网或金属箔, 金属包括 Al、 Fe、 Cu、 Pb、 Ti、 Cr、 Mo、 Co、 Ag或经过钝化处理的上述金属中的一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正极集 流体选自钝化处理的铝箔。

将金属进行钝化处理的主要目 的是使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 从而 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 能起到稳定的收集和传导电子的作用, 而不会参与正 极反应, 保证电池性能。

合金包括不锈钢、 A1合金、 Ni合金、 Ti合金、 Cu合金、 Co合金、 Ti-Pt 合金、 Pt- h合金或经过钝化处理的上述金属中的一种。

不锈钢包括不锈钢网、 不锈钢箔, 不锈钢的型号包括但不仅限于不锈钢 304或者不锈钢 3 16或者不锈钢 3 16L中的一种。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正极集 流体采用型号为 304的不锈钢箔。 若正极集流体采用不锈钢网, 则不锈钢网 的规格范围选自 100 目 、 1 10 目 、 120 目 、 150 目 、 160 目 、 1 80 目 、 200 目 、 250 目 、 270 目或 300 目 , 较佳的不锈钢网的规格为 150 目 , 正极活性物质能 够稳定的涂覆在正极集流体表面, 有利于正极反应的进行。

在正极集流体上涂覆涂层的过程中, 可以在正极集流体的两侧均涂覆涂 层, 也可以仅在一侧涂覆涂层, 在具体一个实施方式中, 正极集流体为不锈 钢网或箔, 在不锈钢网或不锈钢箔的两侧均涂覆涂层, 而不锈钢网或不锈钢 箔的任一侧为单层涂层。 单层涂层的厚度范围为 40- 1000μηι。

同样的, 将不锈钢进行钝化处理也是使其能够稳定的起 到收集和传导电 子的作用, 而不会参与正极反应, 保证电池性能。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钝化 不锈钢的具体过程为: 在 50 °C下, 将不锈钢置入 20%的硝酸中半小时, 使不 锈钢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 钝化后的不锈钢作为集流体使用。

正极集流体的厚度对正极的电化学性能有一定 影响, 正极集流体的厚度 太薄, 会影响正极集流体的机械强度; 正极集流体的厚度太厚, 会增加正极 的重量, 从而影响正极的能量密度, 在本发明中, 正极集流体的厚度为 5 - 100μηι ,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正极集流体的厚度为 50μηι。

负极至少包括负极集流体, 在一个负极的实施方式中, 负极仅包括负极 集流体。 负极集流体仅作为电子传导和收集的载体, 不参与电化学反应。 负 极集流体的材料选自金属 Ni、 Cu、 Ag、 Pb、 Sn、 Fe、 Al或经过钝化处理的 上述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碳基材料, 或者不锈钢。 其中, 碳基材料包括 石墨材料, 比如商业化的石墨压制的箔, 其中石墨所占的重量比例范围为 90- 100%。 不锈钢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不锈钢 304 或者不锈钢 3 16 或者不锈 钢 3 16L。

负极集流体还可以选自含有析氢电位高的镀 /涂层的金属, 从而降低负极 副反应的发生。 镀 /涂层选自含有 C、 Sn、 In , Ag、 Pb、 Co、 Zn 的单质, 合 金, 或者氧化物中至少一种。 镀 /涂层的厚度范围为 l - 1000nm。 例如: 在铜 的负极集流体表面镀上铅或银, 或者以涂覆的形式覆盖一层碳。

电解液包括溶剂和至少一种电解质, 溶剂包括水溶液或者醇溶液中的至 少一种, 醇溶液包括但不仅限于乙醇或甲醇。 电解质能够电离出在充放电过 程中在负极发生还原 -沉积和氧化 -溶解的活性离子。

活性离子包括金属离子, 金属选自 Zn、 Fe、 Cr、 Cu、 Mn、 Ni中的至少 一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活性离子为 Zn 2+ 。 活性离子的浓度范围为 0.5 - 1 5mol/L。

金属离子以氯酸盐、 4 酸盐、 硝酸盐、 醋酸盐、 甲酸盐、 磷酸盐中一种 或几种形式存在于电解液中。

正极集流体为钝化处理的不锈钢时, 优选的, 金属离子以硫酸盐或硝酸 盐或醋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电解液中; 正极集流体为钝化处理的金属铝时, 优 选的, 金属离子以硫酸盐或醋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电解 液中。

更优选的, 电解液中还包括一种电解质, 这种电解质可以电离出对应在 正极能够发生可逆脱出-嵌入的离子。

电解液中含有能够可逆脱出 -嵌入的离子, 从而可以提高正极活性物质与 电解液中离子交换速度。 具体的, 正极活性物质为能够可逆脱出 -嵌入锂离子 的化合物, 电解质中对应的还包括锂离子。 可逆脱出 -嵌入的离子包括锂离子 或钠 离 子或镁离 子, 可逆脱出 -嵌入的 离 子在电解液中 的浓度范围 为 0. 1 - 1 0mol/L。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电解液包含锂, 锌的硝酸、硫酸或醋酸盐。

为了保证电池容量, 电解液中的活性离子的浓度必须达到一定范围 , 当 电解液过碱时, 会影响电解液中活性离子的溶解度; 当电解液过酸时, 则会 出现电极材料腐蚀和充放电过程中质子共嵌入 等问题, 因此, 电解液的 pH 值范围为 3 -7。

电池的充放电原理为: 充电时, 正极活性物质中脱出可逆脱出-嵌入的离 子, 同时伴随正极活性物质内变价金属被氧化, 并放出电子; 电子经由外电 路到达电池负极, 同时电解液中的活性离子在负极得到电子被还 原, 并沉积 在负极。 放电过程为充电的逆过程。

电池使用水溶液电解液, 不存在有机电解液易燃等安全隐患, 并且水系 电解液相对于有机电解液具有更高的离子导电 率, 减小了电池极化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涂层中正极活性物 质面密度范围为 1 00-3000g/m 2 , 使得电池可以具有非常大的比容量和能量, 同时又具有非常优良的电化学性 能。

在另一个负极的实施方式中, 负极仅包括负极集流体, 同时负极集流体 的选材与电解液中活性离子的对应,即负极集 流体的材料为活性离子的单质, 如电解液中活性离子为 Zn 2+ , 负极对应为金属 Zn。 此时, 负极不仅是作为活 性离子的沉积载体, 同时也可以参与电池反应。

在另一个负极的实施方式中, 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 负 极活性物质的选材与电解液中活性离子的对应 , 即负极活性物质的材料为活 性离子的单质, 如电解液中活性离子为 Zn 2+ , 负极活性物质对应为金属 Zn。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可设置隔膜, 隔膜包括有机或无机的多 孔材料, 隔膜的孔隙率范围为 20-95%, 孔径范围为 0.001-100μηι。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涂层中正极活性物质的面 密度范围为 100-3000g/m 2 , 优选的, 正极活性物质的面密度为 300-1500g/m 2 , 使得应用所述涂层的电池 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并且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了优异的循环性 能, 因此, 本发明的电池在低电压如铅蓄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等应用领域有很大 的应用潜力。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方 案。

实施例 1

一种电池, 电池正极的集流体采用规格为 304 的不锈钢棒, 正极涂层的 活性材料采用 LiMn 2 0 4 , LiMn 2 0 4 的面密度为 500g/m 2 , 负极采用规格为 304 的不锈钢棒,电解液为 lmol/L的醋酸锂和 1.5mol/L的醋酸锌的混合水溶液。

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 电压范围为 1.4-2. IV, 充放电倍率为 1C。

图 1 为电池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电池初始 放电容量为 5mAh, 基于正极材料的比容量为 100mAh/g, 经过 200次充放电 之后, 容量仍保持在 90%以上, 具有非常高的容量保持率。

实施例 2

一种电池, 电池正极的集流体采用规格为 304的不锈钢棒, 正极涂层的活 性材料采用 LiMn 2 0 4 , LiMn 2 0 4 的面密度为 300g/m 2 , 负极采用规格为 304的 不锈钢棒, 电解液为 3mol/L的醋酸锂和 1.5mol/L的醋酸锌的混合水溶液。

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 电压范围为 1.4-2. IV, 充放电倍率为 1C。

图 1为电池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电池初始放 电容量为 3mAh, 基于正极材料的比容量为 100mAh/g, 并且电池循环 160周后 的容量效率仍有 80%以上, 结果表明该电池具有优异的放电性能和循环性 能。

实施例 3

以 LiL05M .89Coo.03Alo.03O4为正极活性物质, 将正极活性物质、 粘结剂 P VDF、 super-p碳黑按照 83: 10: 7的重量比例混合并且溶解在 N-甲基吡咯 烷酮(NMP)中制得正极浆料, 正极集流体为厚度 lmm的石墨板, 将正极浆料 均匀涂覆于正极集流体上, 正极材料中正极活性物质的面密度为 170g/m 2 , 涂层厚度为 40um, 在空气中 110°C下干燥 24 小时制成正极。 电池负极集流 体为不锈钢杆。 电解液为含有浓度为 4mol/L氯化锌和 3mol/L氯化锂的去离 子水溶液,通过往电解液中滴定 O.lmol/L氢氧化锂将电解液的 pH值调为 4。 隔膜为玻璃毡布。 将正极、 负极组装成电池, 中间以隔膜隔开, 注入电解液。 待电池组装好之后静置 12小时随后开始以 4C倍率充电和放电。 充放电电压 区间为 1.5-2. IV。

图 3是实施例 3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 从图中 可以清晰看出, 电池循环 4000次的放电容量与首次放电容量几乎相等, 电池 不仅循环性能非常稳定, 并且循环寿命长。

图 4是实施例 3提供的电池的库伦效率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 从图中 可以看出电池循环 4000次后, 库伦效率仍接近 100%, 表明本发明中的电池 的充放电性能非常稳定。

实施例 4

以 LiMn 2 0 4 为正极活性物质,将正极活性物质、粘结 剂聚四氟乙烯(PTFE)、 super-p碳黑按照 83:10:7的比例混合并且溶解在 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制 得正极浆料。 正极活性物质的面密度为 800g/m 2 , 涂层的厚度为 0.5mm。 正 极集流体为厚度 30 μ m的不锈钢网, 不锈钢不经过钝化, 将正极浆料均匀涂 覆于正极集流体上, 在空气中 110°C下干燥 24小时制成正极。 电池负极集流 体为厚度 ΙΟμηι铜箔。 电解液为含有浓度为 lmol/L醋酸锂和 1.5mol/L醋酸锌 的水溶液, 通过往电解液中滴定 0.1mol/L氢氧化锂和 0.1mol/L的 HAc将电 解液的 pH值调为 4。 隔膜为玻璃毡布。 将正极、 负极组装成电池, 中间以隔 膜隔开, 注入电解液。 待电池组装好之后静置 12 小时随后开始以 0.5C倍率 充电和放电。 充放电电压区间为 1.5-2. IV。

图 5是实施例 4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 从图中可 以清晰看到: 电池首次放电容量为, 循环 250次后的放电容量与首次放电容量 几乎没有差别, 表明电池的循环性能非常稳定,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具有优异 的电化学性能。

实施例 5

以 LiMn 2 0 4 为正极活性物质, 将正极活性物质、 super-p 碳黑、 粘接剂 PVDF按照重量比例 83 : 10: 7混合均匀,以 NMP作为分散剂,制得正极浆料, 均匀涂覆在厚度 80μηι 的正极集流体石墨箔上, 正极活性物的面密度为 300g/m 2 , 随后干燥、 压制得到正极。 负极为厚度 50μηι的金属锌箔, 金属锌 既是负极活性物质, 同时还兼做负极集流体。 隔膜为无纺纤维布。 电解液为 含有 3mol/L氯化锂和 4mol/L氯化锌的水溶液,通过向电解液中滴加 0. 1 mol/L 的 LiOH溶液调节电解液的 pH为 4。 室温下, 在电压范围 1 .5-2. 1V以 1 C倍 率对电池进行充放电。

图 6为实施例 5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 电池在 循环 30次后容量略有衰减, 但衰减速率很慢。

图 7为实施例 5提供的电池的库伦效率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 电池在 循环 30次后的库伦效率将近 90%。

实施例 6

以 LiMn 2 0 4 为正极活性物质, 将正极活性物质、 super-p 碳黑、 粘接剂 CMC-SB 按照重量比例 83 : 10: 7 混合均匀, 以 NMP作为分散剂, 制得正极 浆料, 均勾涂覆在厚度 50μηι 的正极集流体不锈钢箔上, 正极活性物质的面 密度为 700g/m 2 , 涂层厚度为 0.4mm , 不锈钢不经过钝化, 随后干燥、 压制 得到正极。 负极为厚度 40μηι 的金属锌箔, 金属锌既是负极活性物质, 同时 还兼做负极集流体。隔膜为玻璃毡布。电解液 为含有 l mol/L醋酸锂和 1 .5mol/L 醋酸锌的水溶液, 通过向电解液中滴加 0. l mol/L的 LiOH和 0. l mol/L的 HAc 溶液调节电解液的 pH为 4。 室温下, 在电压范围 1 .5-2. 1 V以 0.5 C倍率对电 池进行充放电。

实施例 6 中电池实验结果显示, 电池循环 320次的放电容量保持率以及 库伦效率均接近 100% , 表明电池具有非常优异的循环性能以及寿命。

实施例 7

在实施例 7 中, 将电池置于 55 °C下进行充放电, 以研究电池在高温下的 充放电性能, 电池其他组成以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 6。 图 8为实施例 7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 从图中 可以看出, 电池在 55°C高温下, 依然具有良好的放电容量保持率, 电池循环 160次几乎没有明显的容量衰减。

实施例 8

以 LiMn 2 0 4 为正极活性物质, 将正极活性物质、 super-p 碳黑、 粘接剂 PVDF按照重量比例 83:10:7混合均匀,以 NMP作为分散剂,制得正极浆料, 均匀涂覆在厚度 30μηι 的正极集流体不锈钢网上, 正极活性物质的面密度为 300g/m 2 , 涂层的厚度为 0.2mm, 不锈钢不经过钝化, 随后干燥、 压制得到正 极。 负极为厚度 ΙΟμηι 的金属锌箔, 金属锌既是负极活性物质, 同时还兼做 负极集流体。 隔膜为玻璃毡布。 电解液为含有 lmol/L 醋酸锂和 1.5mol/L 醋 酸锌的水溶液, 通过向电解液中滴加 0. lmol/L 的 LiOH 和 0. lmol/L 的 HAc 溶液调节电解液的 pH为 4。 室温下, 在电压范围 1.5-2.1 V以 0.5C倍率对电 池进行充放电。

图 9为实施例 8提供的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 图, 从图中 可以看出, 电池循环 30次放电容量几乎没有衰减, 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充 放电稳定性能良好。

实施例 9

以 LiMn 2 0 4 为正极活性物质, 将正极活性物质、 super-p碳黑、 粘接剂 CMC-SBR按照重量比例90.5:1:2.5:6混合均匀, 以 NMP作为分散剂, 制得正极 浆料, 通过拉浆法使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厚度 0.1mm的正极集流体不锈钢网 上, 正极活性物质的面密度为 1500g/m 2 , 随后干燥、 压制得到正极, 涂层厚 度为 0.74mm。

负极为厚度 50μηι的金属锌箔。 隔膜为玻璃纤维(AGM)。 电解液为含有 2mol/L硫酸锌和 0.5 mol/L硫酸锂的水溶液, 电解液 pH约为 3.5。

室温下, 对电池进行充放电, 电压范围为 1.4-2. IV, 充电倍率均为 0.2C, 研究了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电池性能。

实施例 9中提供的电池分别以 0.25C、 1C、 2C和 4C进行放电, 电池以 0.25C 放电首次放电容量为 115mAh/g, 随着放电倍率增加, 电池首次放电容量略有 下降。

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详 细的阐述和列举, 应当理 解,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对上述实施例作出修改和 /或变通或者采用等 同的替代方案是显然的, 都不能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实质, 本发明中出现的术 语用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阐述和理解, 并不能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