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SYMMETRIC ULTRATHIN SOI MOS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54915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symmetric ultrathin SOI MOS transistor, comprising: a. providing a substrate formed of an insulating layer (200) and a semiconductor layer (300); b. forming a gate stack layer (304) on the substrate; c. removing a semiconductor material on a side of a source region on the semiconductor layer (300), and forming a first vacancy (001); d. remov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f the source region and near below a channel of the source region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200), and forming a second vacancy (002); e. filling a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t the first vacancy (001) and the second vacancy (002), the semiconductor material being connected to a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bove the second vacancy (002); and f. performing injection in the source/drain reg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effectively inhibits adverse influence of a short channel effect, thereby improving device performance.

Inventors:
YIN HAIZHOU (US)
ZHANG KEKE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5541
Publication Date:
April 23, 2015
Filing Date:
October 21,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INST OF MICROELECTRONICS CAS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L29/78; H01L21/336
Foreign References:
CN103189985A2013-07-03
CN101740613A2010-06-16
US6121093A2000-09-19
US20080073669A12008-03-27
CN102569391A2012-07-11
Attorney, Agent or Firm:
HANHOW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RTNERS (CN)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包括:

a.提供由绝缘层 (200) 和半导体层 (300) 组成的村底;

b. 在所述村底上形成栅极叠层 (304) ;

c 去除半导体层 (300)上源区一侧的半导体材料, 形成第一空位 (001) ; d. 去除绝缘层 (200)上源区及靠近源区的沟道下方的绝缘材料, 形成第 二空位 (;002 );

e. 在第一空位 (001)和第二空位 (002)处填充半导体材料, 并与第二空位 (002)上方的半导体材料相连;

f.进行源漏区注入。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c中, 所述第一 空位(001 )的长度等于半导体层(300)上源区的长度, 所述第一空位(001 ) 的厚度等于半导体层 (300) 的厚度。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c中, 所述去除 半导体层 (300) 上源区一侧的半导体层, 形成第一空位 (001 ) 的方法是各 向异性刻蚀。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d中, 所述第二 空位 (002) 的厚度为半导体层 (300) 厚度的 1~3倍。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d中, 所述第二 空位 (002) 延伸至栅极叠层 (304) 下方的长度约为栅极叠层 (304) 长度 的 1/4~2/3。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d中, 所述去除 绝缘层(200)上源区及靠近源区的沟道下方的绝缘材料,形成第二空位(002 ) 的方法是各向同性刻蚀。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e中, 所述在第 一空位 (001 ) 和第二空位 (002) 处填充半导体层 (300) 的方法是选择性 外延生长。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 b可用以下 步骤代替:

g. 在所述村底上形成栅极介质层 (301 ) , 在所述栅极介质层 (301 ) 上形成伪栅结构 (302) ;

h. 在伪栅结构 (302) 的两侧形成源漏扩展区。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 f之后还可 包括步骤:

i. 对漏区一侧的半导体层 (300)进行加厚, 直至漏区顶部与源区顶部平 齐。

10、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 f之后还可 包括步骤:

j. 去除所述伪栅结构 (302), 形成伪栅空位;

k. 在伪栅空位中淀积栅极叠层 (304)。

11、 一种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 包括:

绝缘层 (200) ;

位于所述绝缘层 (200) 上方的半导体层 (300) ;

位于所述半导体层 (300) 上方的栅极介质层 (301 ) ;

位于所述栅极介质层 (301 ) 上方的栅极叠层 (304) ;

位于所述栅极叠层 (304) 下方的沟道区;

位于所述栅极叠层 (304) 两侧村底中的源漏区;

以及覆盖栅极叠层 (304) 和源漏区的层间介质层;

其中, 所述沟道区靠近源端部分的厚度是靠近漏端部分的厚度的 1至 3 倍。

12、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厚沟道部分的长度是沟道总长度的 1/4~2/3。

Description:
一种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要求了 2013年 10月 14 日提交的、 申请号为 201310478396.6、 发明名称为 "一种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的中国专 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造 方法, 具体地, 涉及一种非 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背景

[0003] SOI (Silicon On Insulator) 是指绝缘体上硅技术, SOI 技术是公认的 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半导体技术之一。 SOI 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体硅材料的不 足, 充分发挥了硅集成电路技术的潜力, 正逐渐成为制造高速、 低功耗、 高 集成度和高可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流技。

[0004】在 MOSFET结构中, 为了增强栅对沟道的控制能力, 更好的抑制短 沟道效应, 希望沟道部分越窄越好。 然而, 在沟道厚度小于 10nm以后, 由 于载流子迁移率随着沟道厚度的减小而降低, 器件性能会受到较严重的影 响, 特別地, 在靠近源端的沟道部分所受影响尤为严重, 而在漏端, 由于高 场饱和作用的影响, 沟道宽度对迁移率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

[0005]漏端感应势垒降低效应(Drain Induction Barrier Lower)是短沟道器件 中存在的一种非理想效应, 即当沟道长度减小, 源漏电压增加而使得源区和 漏区 PN结耗尽区靠近时, 沟道中的电力线可以从漏区穿越到源区, 并导致 源端势垒高度降低,从而使源区注入沟道的载 流子数目增加,漏端电流增大。 随着沟道长度的进一步减小, DIBL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使晶体管阔值电压 降低, 器件电压增益下降, 同时也限制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 。 为了降低 DIBL的影响, 希望沟道宽度, 尤其是靠近漏端的沟道宽度越窄越 好。 [0006]因此, 为了平衡沟道宽度对载流子迁移率和 DIBL效应的影响, 优化 器件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作方 法, 其沟道区靠近源端部分的厚度是靠近漏端部分 的厚度的 1至 3倍, 且其 薄沟道部分的长度是厚沟道部分的长度的 1至 3倍。 也就是说, 在靠近源端 的地方, 主要考虑沟道宽度对迁移率的影响, 沟道宽度较大; 而在靠近漏端 的地方, 由于沟道宽度对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不大, 因此为了降低 DIBL的 影响, 沟道宽度较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有效地抑制了短沟道效应的 不良影响, 提高了器件性能。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 效抑制了器件的短沟道效应, 提高了器件性能。 具体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 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包括:

a. 提供由绝缘层和半导体层组成的村底;

b. 在所述村底上形成栅极叠层;

c 去除半导体层上源区一侧的半导体材料, 形成第一空位;

d. 去除绝缘层上源区及靠近源区的沟道下方的绝 缘材料,形成第二空位; e. 在第一空位和第二空位处填充半导体材料, 并与第二空位上方的半导 体材料相连;

f. 进行源漏区注入。

[0008]其中,在步骤 c中,所述第一空位的长度等于半导体层上源 的长度, 所述第一空位的厚度等于半导体层的厚度。

[0009】其中, 在步骤 c中, 所述去除半导体层上源区一侧的半导体层, 形成 第一空位的方法是各向异性刻蚀。

[0010】其中, 在步骤 d中, 所述第二空位的厚度为半导体层厚度的 1~3倍。

[0011】其中, 在步骤 d中, 所述第二空位延伸至栅极叠层下方的长度约为 栅 极叠层长度的 1/4~2/3。 [0012】其中, 在步骤 d中, 所述去除绝缘层上源区及靠近源区的沟道下方 的 绝缘材料, 形成第二空位的方法是各向 1§]性刻蚀。

[0013】其中, 在步骤 e中, 所述在第一空位和第二空位处填充半导体层的 方 法是选择性外延生长。

[0014]其中, 在所述步骤 b可用以下步骤代替: g. 在所述村底上形成栅极介 质层,在所述栅极介质层上形成伪栅结构; h. 在伪栅结构的两侧形成源漏扩 展区。

[0015】其中, 在所述步骤 f之后还可包括步骤: i. 对漏区一侧的半导体层进 行加厚, 直至漏区顶部与源区顶部平齐。

[0016】其中, 在所述步骤 f之后还可包括步骤: j . 去除所述伪栅结构, 形成 伪栅空位; k. 在伪栅空位中淀积栅极叠层。

[0017】相应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 包括: 绝缘层;

位于所述绝缘层上方的半导体层;

位于所述半导体层上方的栅极介质层;

位于所述栅极介质层上方的栅极叠层;

位于所述栅极叠层下方的沟道区;

位于所述栅极叠层两侧村底中的源漏区;

以及覆盖栅极叠层和源漏区的层间介质层;

其中, 所述沟道区靠近源端部分的厚度是靠近漏端部 分的厚度的 1至 3 倍。

[001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在沟道部分靠近 源端的位置宽度较大, 降低了沟道宽度对迁移率的影响; 而在靠近漏端的地 方宽度较小, 在不影响载流子迁移率的情况下, 有效降低 DIBL的影响。 与 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有效地抑制了短沟道效应的不良影响, 提高了器件性 月匕 o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 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 发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 1〜图 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超薄 SOI器件各个制 造阶段的剖面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 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 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 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 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2]如图 7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 包 括: 绝缘层 200 ; 位于所述绝缘层 200上方的半导体层 300 ; 位于所述半导 体层 300上方的栅极介质层 301; 位于所述栅极介质层 301上方的栅极叠层 304 ; 位于所述栅极叠层 304下方的沟道区; 位于所述栅极叠层 304两侧村 底中的源漏区; 以及覆盖栅极叠层 304和源漏区的层间介质层; 其中, 所述 沟道区靠近源端部分的厚度是靠近漏端部分的 厚度的 1至 3倍。所述厚沟道 部分的长度是沟道总长度的 1/4~2/3。

[0023]该村底由基体层 100、绝缘层 200和半导体层 300通过 SOI 制造技术 形成, 所述 SOI制造技术可以是注氧隔离技术、 激光再结晶技术、 键合技术 和 /或注氢智能剥离技术等。基底层 100非必须, 即, 仅绝缘层 200和半导体 层 300也可构成所述 SOI村底。绝缘层 200是形成于基底层 100之上的氧化 层, 首选是二氧化硅, 其厚度为 5nm~200nm。 半导体层 300首选是一薄的 单晶硅层, 也可以是单晶的锗硅合金, 其厚度为 5~20nm,如 8nm、 10nm等。 [0024]栅介质层 301优选材料为氮氧化硅, 也可为氧化硅或高 K材料。其等 效氧化厚度为 0.5nm~5nm。

[0025]栅结构包括导电的栅极叠层 304和一对位于该栅极叠层 304两侧的绝 缘介质侧墙 303。 栅极叠层 304可以只为金属栅极, 也可以为金属 /多晶硅复 合栅极, 其中多晶硅上表面上具有硅化物。

[0026]半导体沟道区位于绝缘村底 200的表面, 其优选材料为单晶硅或单晶 锗合金薄膜, 其厚度为 5~20nm。 该区域是极轻摻杂甚至未摻杂的。 在摻杂 的情况下, 其摻杂类型与源漏区摻杂相反。

[0027]源区和漏区分別位于栅极叠层 304两侧, 绝缘层 200上方的半导体层 300内。 源区的厚度大于漏区的厚度。 靠近源区一侧的沟道部分厚度大于靠 近漏端一侧的沟道厚度, 为 10nm~60nm。

[002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非对称超薄 SOIMOS晶体管结构,在沟道部分靠近 源端的地方宽度较大, 降低了沟道宽度对迁移率的影响; 而在靠近漏端的地 方宽度较小, 在不影响载流子迁移率的情况下, 有效降低 DIBL的影响。 与 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有效地抑制了短沟道效应的不良影响, 提高了器件性 月匕。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制作方法进行 细说明, 包括以下步骤。 需 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附图仅是为了示意的目的 , 因此没有必要 按比例绘制。

[0030]首先提供村底。 所用村底为 SOI材料。 该 SOI材料由键合和背面腐 蚀技术制成。 由基底层 100、 隐埋氧化层 200和单晶硅膜 300组成。 隐埋氧 化层厚度约为 75nm~200nm。 单晶硅膜 300起始厚度为 5~20nm, 如果过厚, 可由热氧化和 BOE腐蚀技术减薄至所需厚度。 基底也可以是蓝宝石或玻璃 等绝缘材料。

[0031]在所述村底上形成栅极介质层 301。 所述栅极介质层 301可以是热氧 化层, 包括氧化硅、 氮氧化硅;也可为高 K介质, 例如 HfA10N、 HfSiAlON, HfTaAlON, HfTiAlON, HfON、 HfSiON、 HfTaON、 HfTiON、 A1 2 0 3 、 La 2 0 3 、 Zr0 2 、 LaA10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栅极介质层 301的厚度可以为 lnm-10nm, 例如 3nm、 5nm或 8nm。 可以采用热氧化、 化学气相沉积 (CVD) 或原子层 沉积 (ALD) 等工艺来形成栅极介质层 301。

[0032】接下来, 在所述栅极介质层上形成伪栅结构 302。 所述伪栅结构 302 可以是单层的, 也可以是多层的。 伪栅结构 302可以包括聚合物材料、 非晶 硅、 多晶硅或 TiN, 厚度可以为 10nm~200nm。 本实施例中, 伪栅结构包括 多晶硅和二氧化, 具体的, 采用化学汽相淀积的方法在栅极空位中填充多 晶 硅, 其高度略低于侧墙 10~20nm, 接着在多晶硅上方形成一层二氧化硅介质 层, 形成方法可以是外延生长、 氧化、 CVD等。 接着采用常规 CMOS工艺 光刻和刻蚀所淀积的伪栅叠层形成栅电极图形 , 然后以栅电极图形为掩膜腐 蚀掉栅极介质层 301的棵露部分。半导体层 300中被栅极介质层所覆盖的部 分形成晶体管的沟道区。 需说明地是, 以下若无特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 各种介质材料的淀积均可采用上述所列举的形 成栅介质层相 1¾或类似的方 法, 故不再赘述。

[0033]接下来, 对伪栅结构 302两侧的村底 300进行浅摻杂, 以形成轻摻杂 源漏区, 还可以进行 Halo注入, 以形成 Halo注入区。 其中浅摻杂的杂质类 型与器件类型一致, Halo注入的杂质类型与器件类型相反。

[0034】可选地, 在栅极堆叠的侧壁上形成侧墙 303, 用于将栅极隔开。 具体 的, 用 LPCVD淀积 40nm~80nm厚的牺牲侧墙介质层氮化硅, 接着用会客 技术在栅电极两侧形成宽度为 35nm~75nm的氮化硅侧墙 303。 侧墙 303还 可以由氧化硅、 氮氧化硅、碳化硅及其组合, 和 /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形成。侧 墙 303可以具有多层结构。 侧墙 303还可以通过包括沉积刻蚀工艺形成, 其 厚度范围可以是 10nm -lOOnm, 如 30nm、 50nm或 80nm。

[0035】接下来, 去除半导体层 300上源区一侧的半导体材料, 形成第一空位 001。 具体的, 利用光刻胶覆盖栅极介质层以及漏端一侧的半 导体结构, 对 暴露出的源端一侧的半导体层 300进行各向异性刻蚀, 由于半导体层厚度为 5nm~20nm, 刻蚀方法一般为干法刻蚀。 刻蚀完成之后形成第一空位 001, 所述第一空位 001的长度等于半导体层 300上源区的长度,所述第一空位 001 的厚度等于半导体层 300的厚度。 [0036]接下来, 去除绝缘层 300上源区及靠近源区的沟道下方的绝缘材料, 形成第二空位 002。 具体的, 对第一空位 001下方的绝缘层 200进行各向同 性刻蚀, 直至得到所需第二空位 002。 刻蚀方法一般为干法和 /或湿法刻蚀。 所述第二空位 002的厚度为半导体层 300厚度的 1~3倍, 所述第二空位 002 延伸至栅极叠层 304下方的长度约为栅极 302长度的 1/4~2/3。第二空位 002 形成之后的半导体结构图如图 2所示。

[0037】接下来, 如图 3所示, 用半导体材料硅或者锗硅合金填充所形成的第 一空位 001和第二空位 002。 填充方法是选择性外延法, 具体的, 在半导体 结构源区以外的部分上形成掩膜, 所述掩膜可以是二氧化硅或氮化硅等, 以 位于第二空位 002上方靠近源区一侧的沟道部分为籽晶, 外延生长单晶硅或 单晶锗硅, 直至源区达到所需厚度。 之后去除掩膜。 其中, 刻蚀气体可选用 氯化氢。为了减小源区的寄生电阻,生长的半 导体层厚度高于原第一空位 001 被刻蚀前的表面 (即栅极介质层底部) 20nm~100nm。

[0038】同样的, 如图 4所示, 为了减小漏区的寄生电阻, 对漏区的一侧的半 导体层 300进行加厚处理。 优选的加厚方法是是选择性外延法, 即, 以位漏 区的半导体层为籽晶, 外延生长单晶硅或单晶锗硅, 直至漏区厚度与源区平 齐。 另一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常规低压化学淀积法 (LPCVD) 。

[0039]源漏区半导体材料形成后, 淀积一层厚度为 10nm~35nm厚的二氧化 硅介质层, 并以该介质层为緩冲层, 离子注入源漏区。 对 P型晶体而言, 摻 杂剂为硼或氟化硼或铟或镓等。 对 N型晶体而言, 摻杂剂为鱗或砷或銻等。 摻杂浓度为 5el0 19 cm- 3 ~lel0 2G cm- 3 。完成摻杂之后的半导体结构如图 5所示。

[0040】接下来, 去除所述伪栅结构 302, 形成伪栅空位。 去除伪栅结构 302 可以采用湿刻和 /或干刻除去。 在一个实施例中, 采用等离子体刻蚀。

[0041]接下来,如图 6所示,在栅极空位中形成栅极叠层 304。 栅极叠层 304 可以只为金属栅极,也可以为金属 /多晶硅复合栅极, 其中多晶硅上表面上具 有硅化物。

[0042】具体的, 优选的, 在栅极介质层 301上先沉积功函数金属层, 之后再 在功函数金属层之上形成金属导体层。 功函数金属层可以采用 TiN、 TaN等 材料制成, 其厚度范围为 3nm~15nm。金属导体层可以为一层或者多层结构 其材料可以为 TaN、 TaC、 TiN、 TaAlN、 TiAlN、 ΜοΑ1Ν、 TaTbN、 TaErN、 TaYbN、 TaSiN、 HfSiN、 MoSiN、 RuTa x 、 NiTa x 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其厚度 范围例 。可以为 1 Onm -40nm, 如 20nm或 3 Onm。

[0043]最后进入常规 CMOS后续工艺, 包括淀积钝化层、开接触孔以及金属 化等, 即可制成所述超薄 SOI MOS晶体管, 如图 7所示。

[0044] 虽然关于示例实施例及其优点已经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情 况下, 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 各种变化、 替换和修改。 对于其他例子,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容易理 解在保持本发明保护范围内的同时, 工艺步骤的次序可以变化。

[0045]此外, 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局限于说明书中描述的特 定实施例的工 艺、 机构、 制造、 物质组成、 手段、 方法及步骤。 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 作 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 对于目前已存在或者以后即将开发 出的工艺、 机构、 制造、 物质组成、 手段、 方法或步骤, 其中它们执行与本 发明描述的对应实施例大体相同的功能或者获 得大体相同的结果, 依照本发 明可以对它们进行应用。 因此, 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将这些工艺、机构、 制造、 物质组成、 手段、 方法或步骤包含在其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