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FUEL RAIL ASSEMBLY AND INTERNALLY-INSTALLED DAMPER HOLDERS FOR SAM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30056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fuel rail assembly and internally-installed damper holders for same, said fuel rail assembly comprising a fuel rail, a first and a second plug used for sealing same, internally-installed dampers, and a first holder and a second holder for said dampers; the internally-installed dampers are provided each with a first and a second end portion, said first and second end portions comprising each a main body having an uplifted portion upon same. The holders comprise: clamping portions provided with gaps, and a first and a second fixing portion fixedly connected by means of a first and a second flexible portion to the clamping portions respectively.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holders for the internally-installed dampers are held in place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plugs respectively, and the main bodi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end portions of the internally-installed dampers are contained within the gaps of the first holder and the second holder respectively of the dampers, thus inhibiting movement of the internally-installed dampers in a first and a second directions; meanwhile the uplifted end portions are blocked within the clamping portions, thus inhibiting movement of the internally-installed dampers in a third direction. Said dampers are thus fixed steadily within the fuel rail.

Inventors:
WANG LIANG (CN)
LIU JINGYING (CN)
XU JINPENG (CN)
WU GUIYANG (CN)
DENG HAIL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IB2013/001842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27, 2014
Filing Date:
August 26,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DE)
International Classes:
F02M55/02; F02M55/04; F02M69/46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8073515A12008-06-19
Foreign References:
US20010042538A12001-11-22
US20080087253A12008-04-17
US7520268B12009-04-21
US20030084878A12003-05-08
Other References:
None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种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设有缝隙的夹持部;

分别通过第一弹性部、 第二弹性部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夹持部 同一侧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 第二固定部分别适于通过所 述第一弹性部、 第二弹性部作转动, 且沿着远离所述夹持部的方向, 所述第一固定 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距离具有增大的趋势。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由第一 夹持部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包括第 一夹持部、 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并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持部, 所述第一夹 持部及第二夹持部设有缝隙, 所述第一固定部、 第二固定部分別通过第一弹性部、 第二弹性部与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连接在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并呈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 第二限位部, .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间隔与所述缝隙的宽度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任一项所述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弹性部、 第二弹性部呈弓形。

6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任一项所述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的端部呈弓形。

7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任一项所述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置 阻尼器保持架为一体成型的蝶形对称式结构。

8 .—种燃油导轨总成,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燃油导轨:

固定在所述燃油导轨两端的第一堵头及第二堵头;

安装在所述燃油导轨上并与燃油导轨连通的喷油器:

固定在所述燃油导轨内部的内置阻尼器, 所述内置阻尼器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 端部, 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上的突起部:

将所述内置阻尼器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如权利要求 1至 7任一项所述的内置阻 尼器保持架, 所述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数量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 第二内置阻尼器 保持架, 所述第一、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端部分別固 定在所述第一堵头、 第二堵头内, 所述内置阻尼器的第一、 第二端部主体分別被限 定在所述第一、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夹持部的缝隙内, 且所述内置阻尼器的第 一、 第二端部的突起部分別被所述第一、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夹持部阻挡住。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燃油导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第二内置阻 尼器保持架的缝隙的长度与所述第一、 第二端部主体的高度相等, 所述第一、 第二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缝隙的宽度与所述第一、 第二端部主体的厚度相等。

1 0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燃油导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呈 U型、 V型 、 矩形或弓形。

Description:
燃油导轨总成及应用于燃油导轨总成的内置阻 尼器保持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导轨总成, 另外,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油导轨 总成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背景技术 燃油导轨总成是将燃油由燃油导轨分配至嘖油 器, 再由喷油器喷射到发动机进 气道内的装置。 喷油器由发动机 ECU (E lect roni c Contro l

Uni t , 电子控制单元) 发出的喷油指令信号控制, 当喷油器喷射的时候燃油导轨内 的燃油减少, 压力降低, 造成燃油导轨的内部产生压力波动。 压力波动会使燃油导 轨产生振动和噪音, 并影响喷油器的喷射效果。 为了能使喷油器达到良好的喷射效 果, 必须使燃油导轨内部的压力保持稳定, 而阻尼器就是一种保持燃油导轨内部压 力的装置。 按照阻尼器的安装位置, 阻尼器可分为外置阻尼器与内置阻尼器, 所谓 外置阻尼器是指阻尼器安装在燃油导轨的外部 , 相对应的, 所谓内置阻尼器是指阻 尼器安装在燃油导轨的内部。 对于内置阻尼器而言, 其应能稳定地固定在燃油导轨 内部, 否则会影响阻尼器的阻尼效果, 并易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 内置阻尼器稳定地固定在燃油导 轨内部的保持架。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燃油导轨总成, 所述燃油导轨总 成包括内置阻尼器及能将内置阻尼器稳定地固 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保持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包括: 设有缝隙的夹持部;

分別通过第一弹性部、 第二弹性部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 述夹持部 同一侧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 第二固定部分別适于通过所

确认本 述第一弹性部、 第二弹性部作转动, 且沿着远离所述夹持部的方向, 所述第一固定 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距离具有增大的趋势。

可选地, 所述夹持部由第一夹持部构成。

可选地, 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 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并平行间隔 设置的第二夹持部, 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设有缝隙, 所述第一固定部、 第 二固定部分別通过第一弹性部、 第二弹性部与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 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 夹持部之间并呈相对设 置的第一限位部、 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间隔 与所 述缝隙的宽度相等。

可选地, 所述第一弹性部、 第二弹性部呈弓形。

可选地, 所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的端部呈弓形。

可选地, 所述内置阻尼器保持架为一体成型的蝶形对称 式结构。

在上述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基础上, 为了解决上述另一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 供了一种燃油导轨总成, 包括:

燃油导轨:

固定在所述燃油导轨两端的第一堵头及第二堵 头;

安装在所述燃油导轨上并与燃油导轨连通的喷 油器;

固定在所述燃油导轨内部的内置阻尼器, 所述内置阻尼器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 端部, 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上 的突起部;

将所述内置阻尼器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如上 所述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所述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数量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所述第一 、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 定部端部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堵头 、 第二堵头内, 所述内置阻尼器的第一、 第二端部分别被限定在所述第一、 第二内 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夹持部的缝隙内, 且所述内置阻尼器的第一、 第二端部的突起部 分别被所述第一、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夹持部阻挡住。

可选地, 所述第一、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缝隙的长度与所述第 一、 第二端 部主体的高度相等, 所述第一及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缝隙的宽 度与所述第一、 第二端部主体的厚度相等。

可选地, 所述突起部呈 U型、 V型、 矩形或弓形。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燃油导轨总成包括燃油导 轨、 用于封闭燃油导轨的第一堵 头及第二堵头、 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内置阻尼器、 用于将内置阻尼器固定在燃油 导轨内部的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及第二内置 阻尼器保持架, 所述内置阻尼器具有 第一及第二端部, 第一及第二端部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上的突 起部, 所述第一及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包括: 设有缝隙的夹持部; 分別通过第一弹性部、 第二弹性 部与夬持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 部。 第一及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分 別被第一及第二堵头固定, 且内置阻尼器第一、 第二端部主体分别被包裹在第一、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缝隙内, 阻止了内置阻尼器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的 移 动, 同时内置阻尼器第一、 第二端部上的突起部分别被第一、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 架的夹持部阻挡, 阻止了内置阻尼器在第三方向上的移动, 因而, 内置阻尼器可以 稳定地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实用新型中燃油导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图 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燃油导轨总成中一种内置 尼器的正视图、 俯视图 ; 图 4是本实用新型燃油导轨总成的第一实施例中 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立 体图: 图 5是图 4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前视图: 图 6是图 4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俯视图: 图 7是图 4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左视图: 图 8、 图 9是利用图 4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将图 2及图 3所示的内置 阻尼器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剖视图-, 图 10是本实用新型燃油导轨总成的第二实施例中 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立 体图; 图 11是图 10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后视图: 图 12是图 10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俯视图; 图 13是图 10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左视图; , 图 14、 图 15是利用图 10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将图 2及图 3所示的内 置阻尼器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剖视图; 图 16是本实用新型燃油导轨总成的第三实施例中 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 17是图 16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后视图: 图 18是图 16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俯视图; 图 1 9是图 16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左视图; 图 20、 图 21是利用图 1 6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将图 2及图 3所示的内 置阻尼器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剖视图; 图 22是本实用新型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一个实施 中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 的結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 通过具体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 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方 式的一部分, 而不是其 全部。 根据这些实施例,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可获得 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 1是本实用新型中燃油导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所示, 燃油导轨总成包 括: 燃油导轨 1 ; 固定在燃油导轨 1两端的第一堵头 11及第二堵头 12 , 第一堵头 11 及第二堵头 12用于密封燃油导轨 1 ; 安装在燃油导轨 1上的喷油器 2, 喷油器 2与燃油 导轨 1连通, 以使燃油导轨 1可将燃油分配至喷油器 2, 再由喷油器 2喷射到发动机的 进气道 (未图示) 内。 如前所述, 为了能使喷油器达到良好的喷射效果, 必须使燃油导轨内部的压力 保持稳定。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燃油导轨总成还包括设置在燃油导轨内部的阻 尼器 , 称这种阻尼器为内置阻尼器。 图 2、 图 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燃油导轨总成中一种内 置阻尼器的正视图、 俯视图, 结合图 2及图 3所示, 内置阻尼器 3是一种可通过自身 体积的变化来调节燃油导轨 1内部压力的装置。 内置阻尼器 3具有第一端部 31及第二 端部 32, 第一端部 31包括主体 331及设置在主体 331上的突起部 341, 第二端部 32 包括主体 332及设置在主体 332上的突起部 342。 在一个实施例中, 突起部 341、 34 2呈 U型。 当然, 在其它实施例中, 突起部 341、 342也可设置成其它形状, 如 V型、 矩形、 弓形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端部主体 331及第二端部主体 332呈平板状 , 第一端部主体 331及第二端部主体 332的高度为 , 厚度为 。 结合图 1至图 3所示, 为了能将内置阻尼器 3稳定地固定在燃油导轨 1内部, 燃油 导轨总成还包括设置在燃油导轨 1内部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所述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的数量为两个, 分別为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及第二内置阻尼 器保持架, 所述第一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分别被与燃油导轨 1固定连接的第一堵头 11及第二堵头 12固定, 第一堵头 1 1、 第二堵头 12设置在燃油导轨 1的两端。 在固定 好的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与第一端部 31上突起部 34 1的共同作用及固定好的第二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与第二端部 32上突起部 342的共同作用下, 内置阻尼器 3不会发生 任何方向的移动, 从而可将内置阻尼器 3固定在燃油导轨 1内部。 下面通过三个燃油导轨总成的实施例来对本实 用新型中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結 构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的是, 下述每个实施例中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与第 二内 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结构相同,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燃油导轨总成中第一内置阻尼器 保持架与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结构可以不 相同, 这种情况下两个内置阻尼器保 持架可以分别从下述实施例中选择。 燃油导轨总成的第一实施例 图 4是本实用新型燃油导轨总成的第一实施例中 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立 体图, 图 5是图 4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前视图, 图 6是图 4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的俯视图, 图 7是图 4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左视图, 图 8、 图 9是利用图 4所示内 置阻尼器保持架将图 2及图 3所示的内置阻尼器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剖 图。 结合 图 2至图 9所示, 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及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包括: 设有缝 隙 42的夹持部 41 ; 与夹持部 4 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 在本实 施例中, 夹持部 41仅由第一夹持部构成, 因此, 第一实施例的下述描述中夹持部 4 1 即是指第一夹持部, 缝隙 42即是指第一夹持部的缝隙。 固定内置阻尼器 3时, 内置阻尼器 3的第一端部主体 331及第二端部主体 332分別穿 过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的缝隙 42, 为了使内置阻尼 器 3的第一端部主体 331及第二端部主体 332穿过缝隙 42后, 内置阻尼器 3不会发生 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 C 2 (第一方向 是指图 2所示内置阻尼器正视图的投影方向及 与图 2投影方向相反的方向, 第二方向 C 2 是指图 3所示内置阻尼器俯视图的投影方向 及与图 3投影方向相反的方向) 上的移动, 缝隙 42的长度 L等于第一端部主体 331及 第二端部主体 332的高度 , 缝隙 42的宽度 W 2 等于第一端部主体 331及第二端部主 体 332的厚度 W l e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 有时不能同时保证内置阻尼器保持架上缝隙 4 2的长度 L等于第一端部主体 331及第二端部主体 332的高度 , 且缝隙 42的宽度 W 2 等于第一端部主体 331及第二端部主体 332的厚度 W 1 ; 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手动挤压夹 持部 41的方式以縮小缝隙 42的宽度 W 2 或通过手动拉伸夹持部 41的方式以增加缝隙 4 2的宽度 W 2 , 从而使内置阻尼器 3可以被限定在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及第二内置 阻尼器保持架 4 b的缝隙 42内。

第一固定部 43、 第二固定部 44分别通过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 6固定连 接在夹持部 4 1上, 且第一固定部 43、 第二固定部 44设置在夹持部 41的同一侧 (图 8 及图 9中为远离内置阻尼器突起部 341、 342的一侧) 。 沿着远离夹持部 4 1的方向, 第一固定部 43与第二固定部 4 4之间的距离大体呈增大的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 固定部 43与第二固定部 4 4呈倒八字形设置在夹持部 41的同一侧。 当内置阻尼器保持 架没有受到任何外界作用力'时, 第一固定部 43端部 T与第二固定部 44端部 T之间的最 大距离大于燃油导轨 1的内径。 由于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 6可以发生压缩变 形及拉伸变形, 在外力的作用下, 第一固定部 43可通过第一弹性部 45作转动, 第二 固定部 44可通过第二弹性部 4 6作转动。 当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 6发生压縮 变形时, 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向靠近夹持部 41的方向转动, 且第一固定部 43与第二固定部 44逐渐远离; 当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 6发生拉伸变形时, 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向远离夹持部 41的方向转动, 且第一固定部 43与第 二固定部 44逐渐靠拢。

下面结合图 4、 图 8及图 9来说明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内置阻尼器保 架及第 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将内置阻尼器固定在燃油 导轨内部的一种组装过程: 步骤一、 使内置阻尼器 3的第一端部主体 331穿过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的缝 隙 42, 直至夹持部 4 1被第一端部 31上的突起部 341阻挡住。 步骤二、 通过焊接方式将第一堵头 11固定在燃油导轨 1的一端上。 步骤三、 手动使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的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向远 离夹持部 4 1的方向转动 (第一固定部 43逆时针转动, 第二固定部 44顺时针转动) , 在转动的过程中, 第一弹性部 45及第二弹性部 4 6发生拉伸变形, 且在所述转动的作 用下, 第一固定部 43与第二固定部 44逐渐靠拢, 直至第一固定部 43与第二固定部 4 4靠拢到一定程度时, 第一固定部 43端部 T与第二固定部 44端部 T之间的最大距离小 于燃油导轨 1的内径。 停止手动使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端 44转动, 使第一固定 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 4的端部 T进入燃油导轨 1的另一端 (将被第二堵头 12密封的一 端) , 由于在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的转动过程中, 第一弹性部 45及第二弹 性部 4 6发生了拉伸变形, 因此, 第一弹性部 45及第二弹性部 4 6内部会产生使第一弹 性部 4 5及第二弹性部 4 6恢复形变的压縮力, 当停止手动使第一固定部 4 3及第二固定 端 4 4转动时, 在所述压缩力的作用下, 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的端部 T能被 紧紧卡在燃油导轨 1端部的侧壁之间。 步骤四、 推动内置阻尼器 3 , 使其沿着朝向第一堵头 11的方向移动, 在推动内 置阻尼器 3时, 内置阻尼器 3第一端部 31上的突起部 341会给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的夹持部 4 1施加一方向指向第一堵头 11的作用力, 在此作用力的作用下, 第一固 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的端部 T能'; &着燃油导轨 1的侧壁移动, 使第一内置阻尼器保 持架 4 a沿着朝向第一堵头 11的方向移动: 首先, 整个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会进 入燃油导轨 1内部, 接着, 整个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会在燃油导轨 1内部移动, 最后, 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的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会进入第一堵头 1 1内, 一方面, 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的端部 T会被第一堵头 11的底壁 112阻 挡住, 使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无法进一步移动, 另一方面, 第一固定部 43及第 二固定部 44的端部 T会被第一堵头 11的侧壁 111阻挡住。 如前所述, 由于第一弹性 部 45及第二弹性部 4 6发生了拉伸变形, 因此, 第一弹性部 45及第二弹性部 4 6内部 会产生使第一弹性部 45及第二弹性部 4 6恢复形变的压缩力, 在所述压缩力的作用下 , 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能固定在第一堵头 11内。 步骤五、 使内置阻尼器 3的第二端部主体 332穿过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的缝 隙 42, 直至夹持部 4 1被第二端部 32上的突起部 342阻挡住。 步骤六、 手动使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的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向远 离夹持部 41的方向转动 (第一圉定部 43顺时针转动, 第二固定部 44逆时针转动) , 在转动的过程中, 第一弹性部 45及第二弹性部 4 6发生拉伸变形, 且在所述转动的作 用下, 第一固定部 43与第二固定部 44逐渐靠拢, 直至第一固定部 43与第二固定部 4 4靠拢到一定程度时, 第一固定部 43端部 T与第二固定部 44端部 T之间的最大距离小 于第二堵头 12的内径。 停止手动使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端 44转动, 使第一固定 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 4的端部 T进入第二堵头 12内, 由于在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 部 44的转动过程中, 第一弹性部 4 5及第二弹性部 46发生了拉伸变形, 因此, 第一弹 性部 45及第二弹性部 4 6内部会产生使第一弹性部 45及第二弹性部 4 6恢复形变的压 縮力, 当停止手动使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转动时, 在所述压缩力的作用下 ,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的端部 T能紧紧卡在第二 堵头 12的侧壁 121之间。 步骤七、 推动第二堵头 12使其沿着朝着第一堵头 1 1的方向移动, 在推动第二堵 头 12时, 会给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施加一指向第一堵头 11的作用力, 由于第二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的夹持部 4 1被内置阻尼器 3第二端部 32上的突起部 342阻挡住 , 因此, 在所述作用力及突起部 342的共同作用下, 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 的端部 T沿着第二堵头 12的侧壁 121移动, 直至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的端 部 T被第二堵头 12的底壁 122阻挡住。 与此同时,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的第一 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向靠近夹持部 4 1的方向转动 (第一固定部 43逆时针转动 , 第二固定部 44顺时针转动) , 直至将第二堵头 12固定在燃油导轨 1上。 另外, 由 于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的端部 T被第一堵头 1 1的 底壁 112阻挡住, 在推动第二堵头 12的同时, 会给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施加一 指向第一堵头 1 1的作用力, 在所述作用力的作用下, 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的夹 持部 4 1会沿着朝向第一堵头 11的方向移动, 由于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的一侧被 第一堵头 11的底壁 1 12阻挡住, 因此, 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 6会发生压縮变 形。 整个燃油导轨总成組装完成以后, 固定在燃油导轨 1内部的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 架 4 a及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的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 6均呈压缩状态。 压縮状态下的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的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 6会给内置阻 尼器 3第二端部 32上的突起部 342施加一指向第一堵头 11的作用力, 而压缩状态下 的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的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6会给内置阻尼器 3第一 端部 31上的突起部 34 1施加一指向第二堵头 12的作用力, 在这两个作用力的作用下 , 可以阻止内置阻尼器 3在第三方向 C 3 (垂直于第一方向 及第二方向 C 2 ) 上的移动

为了使整个燃油导轨总成组装完成以后, 突起部 341、 342能完全将与突起部 3 4 1、 342设置在同一侧的夹持部 4 1部分阻挡住, 突起部 34 1、 342的高度可大于与 突起部 34 1、 342设置在同一侧的夹持部 4 1部分。 由上述可知, 燃油导轨总成組装完成之后, 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 第二内 置阻尼器保持架 4 b分別被与燃油导轨 1固定连接的第一堵头 11及第二堵头 12固定, 且第一堵头 1 1、 第二堵头 12设置在燃油导轨 1的两端。 由于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夹持部 41的缝隙 42长度 L等于内置阻尼器 3第一端部主体 331的高度 、 缝隙 42宽 度 W 2 等于内置阻尼器 3第一端部主体 331的厚度 ^, 且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夹持 部 4 1的缝隙 42长度 L等于内置阻尼器 3第二端部主体 332的高度 、 缝隙 42宽度 2 等 于内置阻尼器 3第二端部主体 332的厚度 因此, 内置阻尼器 3在第一方向 及第 二方向 C 2 上的移动会被阻止; 另外, 内置阻尼器 3第一端部 31上的突起部 34 1会被第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的夹持部 4 1阻挡、 内置阻尼器 3第二端部 32上的突起部 342 会被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的夹持部 4 1阻挡, 因此, 内置阻尼器 3在第三方向 C 3 上的移动也会被阻止。 因而, 在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 内置阻尼器 3第一端部 31及第二端部 32上的突起部 34 1、 342的共同作用下, 内置阻尼器 3不会发生任何方向的移动, 从而可将内置阻尼器 3固定在燃油导轨 1内 部。 燃油导轨总成的第二实施例 图 10是本实用新型燃油导轨总成的第二实施例中 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立 体图, 图 11是图 10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后视图, 图 12是图 10所示内置阻尼器 保持架的俯视图, 图 13是图 10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左视图, 图 14、 图 15是利 用图 10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将图 2及图 3所示的内置阻尼器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 剖视图。 将图 10至图 15与图 4至图 9比较可知, 第二实施例中内置阻尼器保持架与第一实 施例中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区别在于: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 4b的夹持部 41除了包括 设有缝隙 411a的第一夹持部 411之外, '还包括设有缝隙 412a的第二夹持部 412, 第 一夹持部 411与第二夹持部 412固定连接且平行间隔设置。 第一固定部 43、 第二固 定部 44分別通过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6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持部 411上, 且第 一固定部 43、 第二固定部 44设置在第一夹持部 411的同一侧 (图 14及图 15中为远离 内置阻尼器突起部 341、 342的一侧) , 换言之, 第二夹持部 412设置在第一夹持部 411的一侧, 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设置在第一夹持部 411的相对另一侧。 第一夹持部 411的缝隙 411a及第二夹持部 412的缝隙 412a的长度 L等于第一端部主 体 331及第二端部主体 332的高度 , 第一夹持部 411的缝隙 41 la及第二夹持部 412 的缝隙 412 a的宽度 W 2 等于第一端部主体 331及第二端部主体 332的厚度

下面结合图 10、 图 14及图 15来说明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内置阻尼器保 架及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将内置阻尼器固定在燃 油导轨内部的一种组装过程, 此組装 过程大体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差別仅在于上述步骤一及步骤五, 因此, 下面仅对 步骤一及步骤五作相应说明:

步骤一、 使内置阻尼器 3的第一端部主体 331依次穿过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 第二夹持部 412的缝隙 412a、 第一夹持部 411的缝隙 411a, 直至第二夹持部 412被 第一端部 31上的突起部 341阻挡住。

步骤五、 使内置阻尼器 3的第二端部主体 332依次穿过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 第二夹持部 412的缝隙 412a、 第一夹持部 411的缝隙 411a, 直至第二夹持部 412被 第二端部 32上的突起部 342阻挡住。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相比, 第二实施例中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具有以下优点: 结合图 10、 图 14及图 15所示, 内置阻尼器 3的第一端部 31、 第二端 部 32不仅可以分别被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a、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的第一夹 持部 411包裹住, 还可以被与第一夹持部 411间隔分布的第二夹持部 412包裹住, 因 此, 可以更好的阻止内置阻尼器 3在第一方向 及第二方向 C 2 上的移动, 使内置阻尼 器 3更稳定地固定在燃油导轨 1内部。 燃油导轨总成的第三实施例 图 16是本实用新型燃油导轨总成的第三实施例中 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立 体图, 图 17是图 16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后视图, 图 18是图 16所示内置阻尼器 保持架的俯视图, 图 19是图.16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左视图, 图 20、 图 21是利 用图 16所示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将图 2及图 3所示的内置阻尼器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 剖视图。

对照图 10及图 16可知, 第三实施例中内置阻尼器保持架与第二实施例 中内置阻 尼器保持架的区別在于: 第三实施例中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还包括固定 连接在第一 夹持部 411与第二夹持部 412之间的第一限位部 47及第二限位部 48, 第一限位部 47 及第二限位部 48呈相对设置, 且第一限位部 47与第二限位部 48之间的间隔与第一夹 持部 411的缝隙 411a及第二夹持部 412的缝隙 412a的宽度相等。 这样, 第一端部主 体 331穿过第二夹持部 412的缝隙 412a及第一夹持部 411的缝隙 411a, 第二端部主 体 332穿过第二央持部 412的缝隙 412a及第一夹持部 411的缝隙 411a的同时, 第一 端部主体 331及第二端部主体 332被夹在第一限位部 47与第二限位部 48之间, 以进 一步阻止内置阻尼器 3在第一方向 上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夹持部 411与第 二夹持部 412之间的连接部还充当第一限位部 47。

下面结合图 16、 图 20及图 21来说明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内置阻尼器保 架及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将内置阻尼器固定在燃 油导轨内部的一种组装过程, 此組装 过程大体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差别仅在于步骤一及步骤五, 因此, 下面仅对步骤 一及步骤五作相应说明:

步骤一、 使内置阻尼器 3的第一端部主体 331依次穿过第一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 a 第二夹持部 412的缝隙 412a、 第一限位部 47与第二限位部 48之间的间隔、 第一夹持 部 411的缝隙 411a, 直至第二夹持部 412被第一端部 31上的突起部 341阻挡住。 步骤五、 使内置阻尼器 3的第二端部主体 332依次穿过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 第二夹持部 412的缝隙 412a、 第一限位部 47与第二限位部 48之间的间隔、 第一夹持 部 411的缝隙 411a, 直至第二夹持部 412被第二端部 32上的突起部 342阻挡住。 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相比, 第三实施例中的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具有以下优点: 结合图 16、 图 20及图 21所示, 内置阻尼器 3的第一端部 31及第二端 部 32不仅可以被第一夹持部 41 1及第二夹持部 412包裹住, 还可以被呈相对设置的 第一限位部 4 7及第二限位部 48阻挡, 因此, 可以更好的阻止内置阻尼器 3在第一方 向(^上的移动, 使内置阻尼器 3更稳定地固定在燃油导轨 1内部。 考虑到在组装燃油导轨总成的过程中, 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的端部 T 要沿着燃油导轨 1的侧壁移动 (参照第一实施例组装过程中的步骤四) , 为了减小第 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4的端部 T与燃油导轨 1侧壁之间的摩擦力, 结合图 4至图 22所示, 第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 4的端部 T可设置为弓形。 但需说明的是, 第 一固定部 43及第二固定部 4 4端部 T的形状并不能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第一固定 部 4 3及第二固定部 4 4端部 T也可设置成其它能较好的固定在第一堵头 11及第二堵头 12内并能容易沿燃油导轨 1侧壁移动的形状。 另外, 为了使内置阻尼器能更稳定地固定在燃油导轨 内部, 在上述燃油导轨总 成的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夹持部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 央 持部的远离第一夹持部的一侧的其它夹持部。

根据前面所述的实施例可知, 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需具备良好的弹性变 形 能力; 另外, 由于内置阻尼器保持架是放置在燃油导轨内部 , 意味着内置阻尼器保 持架常常浸泡在燃油中, 因此, 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不能与燃油发生化学 反应 , 以防止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能 力变差, 以避免内置阻尼器不能稳 定地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 如前所述, 整个燃油导轨总成組装完成以后, 固定在燃油导轨 1内部的第一内置 阻尼器保持架 4 a及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4b的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 6均呈 压縮状态。 为了使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 6不会因为长期经受应力集中而导致 第一弹性部 45、 第二弹性部 4 6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 第一弹性部 4 5 、 第二弹性部 4 6设置为弓形。 为了使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制造更为方便, 且使内置阻尼器在不同位置的固定 较为均衡, 前面所有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实施例中,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可为一体成 型的蝶形对称式结构。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燃油导轨总成包括燃 油导轨、 用于封闭燃 油导轨的第一堵头及第二堵头、 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内置阻尼器、 用于将内置阻 尼器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的第一内置阻尼器保 持架及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 所述 内置阻尼器具有第一及第二端部, 第一及第二端部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上的突 起 部, 所述第一及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包括: 设有缝隙的夹持部; 分別通过第一弹 性部、 第二弹性部与夹持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及 第二固定部。 第一及第二内置 阻尼器保持架分別被第一及第二堵头固定, 且内置阻尼器第一、 第二端部主体分别 被包裹在第一、 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缝隙内, 阻止了内置阻尼器在第一方向及 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同时内置阻尼器第一、 第二端部上的突起部分別被第一、 第二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夹持部阻挡, 阻止了内置阻尼器在第三方向上的移动, 因而, 内置阻尼器可以稳定地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

进一歩地, 内置阻尼器保持架的夹持部中可设置两个间隔 分布的第一夹持部及 第二夹持部, 这样, 内置阻尼器不仅可以被第一夹持部包裹住, 还可以被第二夹持 部包裹住, 可以更好的阻止内置阻尼器在第一方向及第二 方向方向上的移动, 使内 置阻尼器更稳定地固定在燃油导轨内部。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及第二内置阻尼器保持架还可以包括 设置在第一夹持部与 第二夹持部之间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 这样, 内置阻尼器不仅可以被第一夬 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包裹住, 还可以被呈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 部阻挡, 可以更好的阻止内置阻尼器在第一方向上的移 动, 使内置阻尼器更稳定地固定在燃 油导轨内部。 上述通过实施例的说明, 应能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 新型, 并能够再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 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中所述的原理 可以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 上述实施例作各种变更和修改是显而 易见的。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不应被理解为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 述实施例, 其保护范 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