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URIFYING DEVICE FOR WATER QUALITY AND PIPELINE OF WATER SUPPLY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124032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purifying device for water quality and pipeline of water supply system is provided. The purifying device includes at least: an impurity separator (10) for separating impurities from water, whose upstream side is connected to an outlet of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via an inlet pipe(L1); a water activating device (30) connected to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impurity separator and the inlet of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wherein the water activating device is used to activate the water from the impurity separator into nanometer water, and then the water flows into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a pump(20) located between the impurity separator and the water activating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velocity of the processed water and making the water flow through the water activating device. The purifying device can clean out dirt in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so as to maintain clean water interface and purify water quality.

Inventors:
LIOU MIN-L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1657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13, 2011
Filing Date:
April 09, 201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BORON TECH CORP (CN)
LIOU MIN-L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2F9/02; C02F1/28
Foreign References:
CN201183767Y2009-01-21
CN1128762C2003-11-26
CN2358060Y2000-01-12
JPH0655196A1994-03-01
CN2703755Y2005-06-08
DE202007017359U12009-04-16
Attorney, Agent or Firm:
WANG & ASSOCIATES (CN)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至少包含: 一杂质分离器, 其上游藉由一进水管连接于该供水系统的水流出口, 用以分 离水中之杂质;

一水活化器, 其下端藉由一管线连接于该杂质分离器的下游, 且上端藉由一 管线连接至该供水系统的水流入口, 用以将经该杂质分离器处理之水活化成奈米 水, 流入该供水系统; 以及

一泵, 置于上述杂质分离器与该水活化器间的管线上, 用以控制经处理后之 水的流速并使其通过该水活化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 水活化器中含有可产生震荡波的震荡体, 该震荡体包括超音波装置、 高振荡能的 活化器、 高能量液态磁、 陶磁微球、 含有金属离子的陶瓷微球或铁氧体磁石的至 少一种。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 震荡体为陶瓷微球,该陶瓷微球为由祖母圣光石粉末经 loocrc以上的温度烧结而 成的具有 0. 5〜2. 0mm半径的陶瓷微球。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 杂质分离器进一步包含: 一离心机, 用以分离循环水中的污垢、 杂质; 及一沉淀 物收集槽, 用以收集该离心机所分离出的水中杂质。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 沉淀物收集槽下方设有一测量水压的水压感测器、 电磁阀及一设有水阀的排放 管, 其中该水压感测器侦测的压力达一压力值时, 发出讯号至电磁阀, 并发出需 将水阀朝排放管打开以排放含杂质水的讯号。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于 该杂质分离器的排放管上, 又旁通设有一用以过滤水中小于 40微米杂质的集垢 器、 一测量水压的水压感测器及一回收管连接至该杂质分离器的进水管线, 供进 一步循环利用。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于 该泵上又设有一马达, 用以提供该净化装置的动力来源。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又 设有一外壳, 将该等机构元件予以整合并保护前述该等构件。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于 该外壳上设有一电脑控制机构, 并与各水压感测器及电磁阀开关元件电连接, 其 内预先记录有用以执行前述各构件控制系统的程式并包含一显示介面及控制介 面。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 显示介面与该控制介面整合为一体而为一触控式面板。

Description:
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尤指一种用于半导体周 边产业、 造纸业、 化工业、 钢铁业、 医药食品业、 农渔水产畜牧业, 住宅及办公 大楼等所使用的水塔及空调系统机组等的供水 系统的水质、 管路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大型机电系统、 水冷式冷气机、 家庭水塔连接用水管、 室内管路、 乃至 小型饮水机, 均系由一循环水管管路所构成。 而任何水路循环系统, 都或多或少 会产生无机沈积物,即泛称的「水垢」(scale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0 3 )、 碳酸镁(MgC0 3 )或其他盐类结晶。 当水中溶解性盐类超过饱和浓度时, 即会产生 沈积。 这些水垢往往沈积在容器表面, 看的见, 却很难清除。 在家庭中, 或许水 垢只是个烦人的困扰, 但长期累积下, 亦会对水质造成影响。 此外, 尤其在工业 设备中, 水垢的影响甚大。 在水冷却循环系统中, 尽管只是薄薄的水垢, 都会破 坏热交换的效果, 大幅降低热交换效率。 通常于冷却水系统中, 较常见的水垢有 碳酸钙、硫酸钙等。其具体形成的原因: (1)水温提高,使得水中 CaS0 4 及 CaC0 3 浓 度提高; (2)水温提高,让水中 C0 2 与 HC0 3 转换成 C0 3 ; (3)当循环水中的水份散失, 水中盐类逐渐浓缩, 亦即水中总固体量 (TS)增加, 进而形成水垢。水垢一旦形成, 会让热交换率下降、 水流阻力变大, 使压缩机需要输出更大功率来达到原本的功 效, 造成各种成本的损耗。

据此, 上述该等供水系统的与水接触面随着使用时间 越久, 因水中的杂质、 水垢等将越累积, 导致积垢越来越厚, 尤其当用于冷却用水时, 随着积垢增厚, 亦将导致热传导效率不佳, 故而越需要更大量的冷却水来进行冷却, 而导致能源 耗费的问题。例如, 依据热交换理论, 水管壁水垢累计厚度与热交换效率的关系, 据统计大致如下:

上述结垢问题, 会阻碍水循环液于管路中的流动性, 影响管壁与循环液间的 热交换效率。 依据流量与冷却能力的关系, 于假设水的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水流 量减少到 50%时, 冷却能力尚有 80%, 但当水流量减少到 20%时, 冷却能力将只有 50%, 故管壁结垢将导致冷却效率降低。 此外, 水循环液所产生的水垢, 除了导致 整个循环系统于冷却效率方面,需消耗许多不 必要的电力之外,水中所含的藻类、 细菌等杂质,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例如大楼水冷却式冷气机,会于空气中散 发出退伍军人症病菌)且亦会阻塞循环管路。 要积极地改善上述问题,则须经常 清理或是更换循环管路。 但, 结垢清理过程十分费时且耗工, 甚至需要停机数天 进行清理, 就产业上而言, 将大为损及产能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目前针对防治结垢与细菌滋生所采用的方法, 大多于供水系统中加入特定化 学药剂等 (如: 酸洗药剂、 高效除垢剂、 水垢软化剂、 冰水系统腐蚀抑制剂、 铝 鳍片清洗保养剂、 锅炉专用回收水处理剂、 杀菌剂、 抗菌剂、 漂白剂等) , 使该 循环液水质硬度降低, 减缓水垢形成或除菌。 但是, 所添加的化学药剂易造成水 污染, 将导致后续更多的环保问题。 且所加入的酸碱药剂, 亦将导致管路锈蚀。 于持续以化学药剂清洁后, 有可能造成管路破裂、 渗漏, 而必须加以更换, 以更 大的工程进行维修。

为此, 如何以最低成本且兼具环保等而有效地解决供 水系统中结垢问题, 俾 维持水质及管路与水循环液间的最佳热传导率 , 乃为本发明所钻研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净化装置, 透过将净化 过的水分子奈米化以提高其分子活性, 使钙、镁离子不易沈淀结垢(形成碳酸钙、 碳酸镁) 以外, 经奈米化的水分子团较易渗入并溶解已存在的 结垢, 而将水垢自 水中移除, 使管路与循环液间无任何异物阻绝, 维持最佳热传导率。

为达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该装置 至少包含:

一分离水中杂质的杂质分离器, 其上游藉由一进水管连接于该供水系统的水 流出口;

一将经该杂质分离器处理的水活化成奈米水以 流入该供水系统的水活化器, 其下端藉由一管线连接于该杂质分离器的下游 , 且上端藉由一管线连接至该供水 系统的水流入口; 以及

一控制经处理后的水的流速并使其通过该水活 化器的泵, 置于上述杂质分离 器与该水活化器间的管线上。

其中,该水活化器中含有可产生震荡波的震荡 体,该震荡体包括超音波装置、 高振荡能的活化器、 高能量液态磁、 陶磁微球、 含有金属离子的陶瓷微球或铁氧 体磁石的至少一种。

其中, 该震荡体为陶瓷微球, 该陶瓷微球为由沙石粉末经 loocrc以上的温度 烧结而成的具有 0. 5〜2. 0mm半径的陶瓷微球。

其中, 该杂质分离器进一步包含: 一用以分离循环水中的污垢、 杂质的离心 机; 及一用以收集该离心机所分离出的水中杂质的 沉淀物收集槽。

其中, 该沉淀物收集槽下方设有一测量水压的水压感 测器、 电磁阀及一设有 水阀的排放管,其中该水压感测器侦测的压力 达一压力值时,发出讯号至电磁阀, 并发出需将水阀朝排放管打开以排放含杂质水 的讯号。

其中, 于该杂质分离器的排放管上, 又旁通设有供进一步循环利用的一用以 过滤水中小于 40微米杂质的集垢器、 一测量水压的水压感测器及一回收管连接 至该杂质分离器的进水管线。

其中, 于该泵上又设有一提供该净化装置的动力来源 的马达。

其中, 又设有一将该等机构元件予以整合并保护前述 该等构件的外壳。

其中, 于该外壳上设有一电脑控制机构, 并与各水压感测器及电磁阀开关元 件电连接, 其内预先记录有用以执行前述各构件控制系统 的程式并包含一显示介 面及控制介面。

其中, 该显示介面与该控制介面整合为一体而为一触 控式面板。

通过上述结构, 本发明能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净化装置中可使用的陶瓷微球为一种 天然能量矿石,其除了具有发射远 红外线效果以外, 亦具有发射负离子的效果, 藉此具有消臭、 抗菌等作用, 或若 沉降于水中, 亦具有分解水中杂质、 增加水碱度及脱臭效果等。 该种天然能量石 于远红外线的波长中可放出 6〜14微米的称为生长电磁波的波长带, 可与生物所 不可或缺的水产生共鸣。 因此, 此生长电磁波领域的远红外线若效率良好地放 射 至水中, 则藉由与水的共鸣而分解成较细分子并活化。

因此, 藉由使水流通过本发明的净化装置, 因水流使该等震荡体而放出微弱 电能量并使水产生瞬间物理变化并因此被活化 。

由于通过本发明的水活化器后的水, 将可被观察到其水分子团被细分化, 表 面张力减少, 氧化还原电位产生变化, 提高氧化抑制力。 水味变甘醇且具有提高 水的洗净性, 以及除去铁锈的效果。 该等效果具体说明如下:

1. 生活用水的改善: 厨房流理台、 浴盆、 厕所、 给排水管等的水循环。

2. 脱臭效果: 氨气体臭味、 氯气等的脱臭。

3. 除垢、 防锈: 给排水管、 锅炉的防锈、 除垢。 4. 洗净效果: 减少给排水管的热水垢、 水垢, 可减量使用洗剂, 同时达到环 境保护效果。

5. 工业用水的改善: 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 水循环机组的寿命延长效果。

6. 农业、 水产业用水的改善: 有利于水耕法的植物生长、 水产养殖等。

7. 灭菌效果: 抑制空调系统的退伍军人症病菌滋生。

本发明的净化装置安装容易, 可于不破坏现有建筑的情况下, 直接安装于水 道管路通过的路径的任何地方即可。且本发明 的净化装置中所使用的水活化装置, 具有耐磨耗性、 高耐久性等特性, 而在使用期间不需进行更换, 故其维护费用相 当低。 且其与一般滤水器不同, 本发明的净化装置可去除水中杂质, 且不添加任 何其他化学成分, 仅改变水本身的物性而使其活化。

根据上述目的, 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加以说明本发明所 采用的技术手 段及其功效。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的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显示本发明的净化装置中,所设的用以操作 装置的电脑控制机构的概 视图。

图 3 (a)〜3 (e)图显示于使用图 2所示的电脑控制机构进行流程控制的一实 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1, 图 1为本发明的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如该等图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设在供 水系统的水流出口端及水流入口端之间。 该装置至少包含: 一杂质分离器 10、 一 泵 20以及至少一水活化器 30; 其中, 该杂质分离器 10其上游藉由一进水管 连接于该供水系统的水流出口,用以分离水中 的杂质; 该水活化器 30其下端藉由 一管线 L2连接于该杂质分离器 10的下游,而其上端藉由一管线 L3连接至该供水 系统的水流入口,用以将经该杂质分离器 10处理的水活化成奈米水,流入该供水 系统; 该泵 20置于上述杂质分离器 10与该水活化器 30间的管线 L2上, 用以控 制经该杂质分离器 10 处理后的水流速, 亦即作为流量调节阀的作用, 并使其通 入该水活化器 30。

该杂质分离器 10进一步包含一离心机 13, 以及一沉淀物收集槽 14。 利用离 心原理, 将水中可能含有的污垢、 污泥、 藻类, 以及水流路中的生锈铁屑或其他 成分的杂质, 予以分离并掉落至该沉淀物收集槽 14。 于该收集槽 14下方又设有 一水压感测器 (未图示)、 电磁阀 12, 及一设有水阀 15的排放管 L4。 藉由该水压 感测器侦测到水压降低时, 表示大型杂质已达一特定量而阻碍水流。 此时令电磁 阀 12控制将水阀 15打开,将杂质污泥经由该排放管 L4排放至外部。而经该杂质 分离器所分离而未落入沉淀物收集槽 14的水,则透过管线 L2经过泵 20输送至该 水活化器 30。

本发明的净化装置中, 于该杂质分离器 10的排放管 L4上, 又透过该水阀 15 旁通设有一集垢器 11、 一水压感测器 16及一回收管 L5, 连接至该杂质分离器 10 的进水管线 Ll。该集垢器 11用以接收来自杂质分离器 10所处理过而流经沉淀物 收集槽 14的水, 并过滤其中仍含有的体积小于 40微米的杂质, 且将过滤后的水 利用回收管 L5输送至该进水管 Ll, 再次进行水循环。 该水阀 15系一种三通阀, 藉以控制水流经排放管 L4或集垢器 11。 该水压感测器 16用以侦测水压, 当水压 高时表示水流流畅, 水中杂质少或杂质较小。 而当感测到水压降低时, 表示水流 受阻, 此时可能集垢器 11必须清除或又已收集到较大杂质, 而需再将该水阀 15 转向至排放管 L4进一步处理排放。

依据本发明的净化装置, 藉由该杂质分离器 10及集垢器 11的协同作用, 在 对水循环系统进行净化时收集到的杂质为体积 较大的水垢时,该沉淀物收集槽 14 下方所设的水压感测器侦测到水压降低, 并使电磁阀 12指令需将该排放管 L4上 的水阀 15朝向排放管 L4打开, 将大型水垢及杂质等排放至外部。 而当净化进行 —段时间后, 因水中的大型水垢或杂质已被排出,故由杂质 分离器 10所分离后而 流经沉淀物收集槽 14的部份杂质逐渐为体积较小的水垢或杂质, 多为小于 40微 米以下的杂质。 此时即可不再利用该排放管 L4将杂质排出, 而可将排放管 L4的 水阀 15转向朝集垢器 11打开, 将水旁通循环至集垢器 11, 进行小体积杂质的过 滤。随后将经过滤的干净水通过回收管 L5, 再循环至杂质分离器 10的进水管 Ll, 供进一步水资源再循环、 再利用。

依据本发明的净化装置, 其中于该泵 20上设有一马达 21用以提供本发明净 化装置的动力来源。

依据本发明的净化装置, 又可设有一外壳 40, 将上述该等机构元件及管路等 予以整合并保护该等机构元件。 且于该外壳 40上, 又可设有一电脑控制机构 C, 其内预先记录用以执行本发明各构件控制系统 的程式, 并包含一显示介面及控制 介面。 该显示介面与该控制介面可整合为一体, 而作为触控式面板予以显示, 或 亦可分别设置, 亦即显示器仅用以显示操作状态或监测状态, 而于该显示器附近 另设有一按钮式控制面板。 电脑控制机构 C与各水压感测器及电磁阀开关等元件 电性连接, 以达到与该等机构元件连线, 而可即时监控各机构单元的操作状态。

而该水活化器 30内部包含有震荡体 31。 该震荡体 31具有高震荡能量, 使该 净化液水分子与其产生共振频率。此过程中, 净化液水分子团氢键结合会被破坏, 重新排列为较小的水分子团, 即为奈米水, 而后, 流入供水系统。 藉此, 透过水 活化器 30的震荡体 31, 来破坏液体分子团的氢键结合, 使其重新排列成较小的 水分子团而提高活性,即可侵入水接触面如管 线内壁的水垢等杂质内部使其软化、 崩解并脱离。 且于水接触面的管线内壁经清洁后, 该等奈米水将附着于该管线内 壁上, 因其微小的分子结构, 使内壁管线不易再受污垢或水中杂质、 有机物等附 着, 而达到维护保养的目的。 此外, 经活化的奈米水, 其水分子团较小, 故较易 渗入结垢表面, 使存在管壁上的结垢可有效崩解, 维持管路与该循环液间的最佳 热传导效率。

本发明水活化器 30内的震荡体 31, 在本发明中并不局限必须为何种材质或 结构, 该震荡体 31可为超音波装置、 高振荡能的活化器、 高能量液态磁、 陶磁微 球、含有金属离子的陶瓷微球者或是铁氧体 (Feirite)磁石等。该震荡体为陶瓷微 球或铁氧体磁石时, 可将该等置于一具有可容许水通过, 但小于该等微球或铁氧 体磁石粒径的网目的网状容器内, 以允许水通过该等震荡体, 但不使该等微球或 磁石流失。 该等震荡体 31于水活化器 30内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制, 端视所欲处理 的循环水规模而定。

当经杂质分离器 10所处理过的净化水, 经由泵 20流经水活化器 30的震荡 体 31周围时, 净化液水分子受到该震荡体 31震荡频率影响而产生共振。 当水的 分子键因共振能量被拉引至与该震荡体 31 相同的频率时, 水分子的氢键角由 104. 5度改变为约 103度, 而细分化为小于 20nm以下的奈米水。 藉此作用使水活 化并作用于水循环系统的管壁内所结的水垢。

本发明中所称的奈米等级小分子水, 意指小于一般自来水或天然水源中, 自 然存在的水分子大小,尤指小于 20nm以下的水分子,更好是小于 15nm的水分子。

本发明的净化装置中所填充的陶瓷微球, 为藉由将祖母圣光石 (holystone) 原石先粗碎成数公分直径的细粒,接着粗粉碎 成 50微米以下的微粉,再微粉碎成 数微米大小的粉末后, 于其中添加粘结剂使成为一定粒径后, 在 100CTC以上的温 度烧结而成的具有 0. 5〜2. 0mm半径的陶瓷微球。

本发明的净化装置中的水活化器的作用是: 给予水的结构变化及影响水的能 力, 影响水垢内所含的钙、 镁等结晶中心的化学反应, 削弱附着力, 强化负离子 水的水和度, 尤其是亲水性的钙、 镁离子或长磁性的铁离子的水和度, 将水和物 构造安定化。 此外, 本发明的水活化器所处理后的奈米水, 也会影响结晶化的动 态特性, 构造会变成圆形多面体, 此等水垢难于附着于水接触面例如管壁面, 且 水垢容易被剥离。 同时本发明的净化装置中设有泵 (流量调节阀), 可适度降低水 流速、 流量, 使管道内空间造成乱流而引起气穴作用(cavi tation) , 经活化的奈 米水分子于遭破散时会产生能量, 强化该等离子的结晶形成(圆形多面体), 在离 子附着于管壁之前, 将其变成浮游物, 而可防止水垢的附着。

本发明的净化装置, 兹以该电脑控制机构 c进行操作, 加以说明。 惟本发明 不限于此操作模式, 只要可达到本发明净化装置的操作目的, 而可为任何控制模 式。 图 2显示本发明的净水装置中, 所设的用以操作该装置的电脑控制机构 C的 概视图。 如图 2所示, 该电脑控制机构 C包括: 一用以显示讯息、 操作、 设定的 触控荧幕 C1 (即该显示介面与该控制介面可整合为一体, 而作为触控式面板予以 显示的情况); 一用以停止装置运作的装置停止按钮 C2 ; —使装置启动并进行手 动模式操作的装置启动按钮 C3 ;—用以藉声音警示异常或警报的蜂鸣器 C4;一用 以藉灯光警示异常或警报的异常显示灯 C5 ;及一显示电源已输入的电灯源 C6。该 等按钮 C2、 C3亦可整合于该触控荧幕上, 藉由触控进行操作。

图 3 (a)〜3 (e)显示使用图 2 所示的电脑控制机构进行流程控制的一实施例 流程图。于按压电脑控制机构 C的装置启动按钮 C3后,触控荧幕上显示出主画面。 其中显示出异常、 自动模式、 自动选项、 手动模式、 手动控制等方块。 如图 3 (a) 所示, 于异常灯亮 C5时, 触摸异常方块, 进入异常画面, 显示异常原因。 其异常 画面如图 3 (b)所示, 出现如下资讯方块: PLC电池电力不足、 加压马达异常、 压 力感测 1异常、 压力感测 2异常、 压力感测 3异常、 压力感测 4异常、 震荡体的 能量释放将耗竭、 泄水电磁阀异常、 以及回首页。 当所显示的异常方块反白时, 表示该异常所处位置。例如当电脑控制机构 (PLC)电池电力不足方块反白时,触控 进入该方块后, 排除异常后, 如图 3 (c)所示, 按复归后返回主画面。

于主画面后, 当选择自动选项方块时, 如图 3 (d)所示, 出现下列方块: 全时 运转、 连线运转、 时段运转、 设定、 及回首页。 当选择全时运转时, 装置启动后 进入自动模式, 即启动马达运转; 当选择连线运转时, 装置启动进入自动模式, 依据连线信号运转; 当选择时段运转时, 按下设定按钮进入设定画面, 依据所设 定的时间运转。此时如图 3 (e)所示,显示五组设定方块,利用弹跳视窗进 行设定, 选定时间后,选择 ON或 0FF。 ON表示所设定的时间组别被选用 OFF表示所设定的 时间组别不采用。

于电脑控制机构闲置一段时间未被操作时, 显示器将显示出待机画面。 该待 机画面可依据个人喜好自由设定, 于待机后经过一段时间仍未被操作, 则进入休 眠模式而关闭画面显示, 于轻触画面后该休眠或待机状态即被解除。

以上的电脑控制机构仅为举例说明, 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将以实验例更进一步证明本发明净化装置 的效果。 同样地, 该等实验例 亦仅为说明本发明的目的, 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验例 1

为证明经过本发明的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所活化的奈米水, 对 水管壁内的铜、 铁等不会造成锈蚀, 委托台湾元智大学环境科技研究中心进行锈 蚀试验。 实验如下: 将 12. 5622克重的铜试验片及 11. 9008克的碳钢试验片, 丢 入经活化的奈米水中, 历时 33天(实验期间 2009年 7月 8日至 8月 10日)后, 铜 试验片重 12. 522克, 试片无损失, 腐蚀控制情况极佳; 而碳钢试验片重 11. 7324 克, 试片损失重 0. 1684克, 换算腐蚀率为 4. 286%, 腐蚀控制情况尚可。

实验例 2

为证明经过本发明的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所活化的奈米水, 对 菌落数减少的作用。 兹委托台湾元智大学环境科技研究中心, 进行水处理前、 后 的水质含菌量的检测。 水处理前的退伍军人症病菌的总菌落数检测值 为 7. 5 X 10 2 CFU/ml。 经本发明的净化装置活化处理后的水的总菌落 数为 5 CFU/ml以下。 证实 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因此退伍军人症病菌无法生存。

实验例 3

为证明经过本发明的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所活化的奈米水, 系 呈奈米等级的微小分子。 兹委托台湾元智大学环境科技研究中心检测自 来水以及 经本发明装置处理后的水分子大小。 自来水的水分子在 20-50nm 范围, 平均为 30nm, 经处理后的水分子微小化至 5-15nm, 平均 7nm。 足以证明经处理后水分子 更加微小化。

实验例 4

将本发明的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旁通安装于已使用十年的大 楼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塔, 经使用一个月后, 水垢明显自杂质分离器中分离出来。 显见水垢已被软化而明显脱落, 且如上述实验例 2检测含菌量, 亦明显减少, 且 不须定期换水, 故用水量减少。 此外, 因水垢经移除后, 故制冷效果优异而使用 电量降低。

依据本发明的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系利用水活化器将水分子 打散成奈米等级的小分子。而该水活化器系利 用高能量震荡体及 /或能量石的震荡 原理, 故无须耗费能源而具有以下优点: 不须添加化学药剂, 故对设备及环境无 害; 因经处理一段时间后, 水接触面例如管壁均由奈米小分子水覆盖, 而使水中 杂质难以再次附着于水接触面例如管壁上,故 水垢不再堆积,延长冰水主机寿命; 提高冷房效能、 有效降低用电; 由于经震荡后的奈米水, 会将水中的碳蒸发, 而 使细菌孳生所需的养分得以减少, 故水中产生的藻类、 菌落数减少, 可有效减少 滋生退伍军人症病菌; 减少水塔及冷凝器的洗涤次数, 减少用水量、 减少水处理 成本; 微小水分子可深入管线, 故只要水可到达之处, 均可达到水垢清除及水质 净化的目的, 而可对空调系统进行全面除垢; 节省维护费用; 减少维护时的停机 时间; 延长主要设备的寿命; 无锈蚀; 不伤人体健康; 减少水资源排放, 降低能 源消耗, 符合经济效益。

且依据本发明的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 藉由设置杂质分离器, 可将活化奈米水所带出的污垢, 在分离器中予以分离, 并透过压差控制将沉淀在 底部的杂质自动排出, 不需全面更换或排放大量的冷却水, 不堵塞水系统, 故而 无须停机进行清洗, 且不需再进行水塔等的污垢清除步骤, 而可省时、 省力、 省 能源且不影响工业产能。

再者,依据本发明的供水系统的水质、管路的 净化装置, 藉由设置人机介面, 可控制、 设定及监测本发明的净化装置, 而可简易操作本发明的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供水系统的水质、 管路的净化装置可适用于各种用途, 例如公共场 所的空调冷却系统、 净水场、 热水储存槽、 游泳池、 24小时使用的空调系统、 需 利用到水冷却制程的工厂、 温泉旅馆、 饭店、 医院、 晶圆厂、 医药食品厂、 百货 公司、 半导体厂、 钢铁厂、 造纸厂、 化工厂、 量贩店、 体育馆、 商业办公大楼、 研发或实验大楼、 公用或家用自来水管的清洁等, 而且可安装于冷冻机冷却塔、 压缩机、 热水锅炉、 板式热交换器、 壳式管式热交换器、 管线、 蒸发器、 冷凝器 等, 但该等仅为举例说明, 惟本发明的设备不限于上述该等, 凡供水系统均可藉 由本发明的设备, 进行水接触面的清洁及水质净化。

当本发明的净化装置仅应用于非循环系统的供 水系统, 例如养殖池等的供水 等时, 由于水中并未存在尺寸较大的水垢、 杂质等, 故于本发明的净化装置中, 水的循环流路并未通过该排放管, 而仅朝集垢器的路径行进, 藉以在本发明装置 内进行水循环及水净化作用。

本发明已藉上述较佳实施例加以说明, 以上所述者,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 例, 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技术特征 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 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