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03659
Kind Code:
A9
Abstract: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 preparation thereof, particularly a micro drop pill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preparation; the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micro drop pill preparation can be used to prepare drop pills, coated drop pills, and drop pill capsules with a high drug loading capacity.

Inventors:
YAN XIJUN (CN)
WU NAIFENG (CN)
YAN KAIJING (CN)
YE ZHENGLIANG (CN)
ZHANG SHUNNAN (CN)
ZHOU LIHONG (CN)
ZHANG WENSHENG (CN)
DONG HAI O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82102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19, 2015
Filing Date:
July 11,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61K36/537; A61K9/10; A61K9/20; A61K31/045; A61K31/11; A61K31/192; A61K31/343; A61K31/704; A61K36/25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SUNHOP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TD. (CN)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药组合物,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丹参三七提取物 50.0%~99.9%和冰片 0.1%~50.0%组成的,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含有以下组分, 各组分 的重量比为:

丹参素:丹酚酸 T:原儿茶醛:丹酚酸 D:迷迭香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人参皂苷 Re: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2-6) : (0.5-2) : (1-3) : (0.2-1) : (0.2-1) : (0.5-2) : (0.5-2) :

(0.2-1) : (1-4) : (0.1-0.5) : (1-4) : (0.1-1) :

(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丹参三 七提取物 75.0%~99.9%和冰片 0.1%~25.0%组成的。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丹参三 七提取物 90.0%~99.9%和冰片 0.1%~10.0%组成的。

4. 如权利要求 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含有以下组 分,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丹参素:丹酚酸 Τ:原儿茶醛:丹酚酸 D:迷迭香酸:丹酚酸 Β:丹酚酸 Α: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人参皂苷 Re: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3-4) : (0.9-1.2) : (1.4-2.0) : (0.5-0.7) : (0.5-0.9) : (1-1.6) : (0.7-1.2) :

(0.5-0.9) : (1.8-2.8) : (0.2-0.4) : (1.7-2.2) : (0.2-0.6) :

(0.03-0.04) : (0.07-0.08) : (0.05-0.06) : (0·26~0·28)。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含有以下组分, 各组分的 重量比为:

丹参素:丹酚酸 Τ:原儿茶醛:丹酚酸 D:迷迭香酸:丹酚酸 Β:丹酚酸 Α;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人参皂苷 Re: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3.6:1.1:1.7:0.6:0.7:1.3:0.9:0.7:2.4:0.3:1.8:0.4:0.03:0.07:0.06:0.27ο

6. 如权利要求 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是由原材料 按以下重量份制备得到的: 丹参 75~90份、 三七 10~25份。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是由原材料按以下重量份 制备得到的: 丹参 82~84份、 三七 16~17份。

8.一种药物制剂, 所述制剂包含权利要求 1-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及药学上可接 受的载体。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药物制剂, 其中, 所述药物制剂为滴丸剂或微滴丸剂, 优选微滴丸 剂, 所述微滴丸剂是由中药组合物与滴丸基质按照重量比 1:5~5:1制成的。

10. 一种复方丹参微滴丸剂, 其中, 所述复方丹参微滴丸是由重量比为 1:5~5:1的中药组合 物与滴丸基质制成,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权利要求 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11.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微滴丸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化料步骤: 将药物与滴丸基质投入均质机中, 以 1000~5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l~200min, 然后, 以 3000~10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l~10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60-100 °C, 得熔融药液, 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的重量比为 1:5~5:1;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70~300°C、 滴制振动频率

2-2000HZ, 滴制压力 0.5~4.0Bar、 加速度 1~20 G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滴制速度与步 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0.2mm~4.0mm固态滴 丸, 所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0°C以下。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上述步骤 (1) 中, 所述滴丸基质包括 PEG 类、 山梨醇、 木糖醇、 乳糖醇、 麦芽糖、 淀粉、 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丙基甲基纤 维素、 阿拉伯胶、 海藻酸、 糊精、 环糊精、 琼脂、 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滴丸基质 为固体 PEG, 例如 PEG-1000、 PEG-2000、 PEG-3000、 PEG-4000、 PEG-5000、 PEG-6000、 PEG-7000、 PEG-8000, 进一步优选 PEG-1000、 PEG-2000、 PEG-3000、 PEG-4000、 PEG- 6000、 PEG-8000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最优选为 PEG-6000、 PEG-4000或 PEG-4000和 PEG- 6000的组合。

13.如权利要求 11或 1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化料步骤: 将药物与滴丸基质投入均质机中, 以 1000~5000rpm均质混合, 然后, 以 3000~10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20~8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80~100°C, 得熔融药 液, 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的重量比为 1:3~3:1;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70~200°C、 滴制振动频率 20-300HZ, 滴制压力 0.5~4.0Bar、 加速度 1~15G 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滴制速度与步 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0.2mm~4.0mm固态滴 丸, 所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0°C以下。

14.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上述步骤 (1) 中, 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 的重量比为 1:3~3:1, 以 3000~5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10~60min, 然后, 以 4000~9000rpm 均质化料, 时间 5~3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70~90°C; 优选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 质的重量比为 1:(1~3), 以 3000~4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10-30min, 然后, 以 4000~6000rpm 均质化料, 时间 6~3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75~85 °C。

15.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上述步骤 (2) 中, 滴头温度为 70~100°C、 优 选 75~85°C; 滴制振动频率为 50 300 Hz、 优选 100 200 Hz、 更优选 90 200 Hz、 更优选 130-140 Hz、 最优选 137Hz; 加速度 3.5-4.5 G、 优选 4.0 G; 滴制压力为 1.0~3.0Bar、 优选 1.8Bar; 滴制速度为 10~40 kg/h, 优选 12~30kg/h, 进一步优选 15~25 kg/h。

16.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上述步骤 (3) 中, 所述气体为空气、 氮气、 惰性气体; 冷却温度为 0— 150°C、 优选 -60— 140°C、 更优选 -80— 120°C ; 所述滴丸的直径为 1.0mm~2.0mm。

17. 如权利要求 11~16 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作为步骤 (4) 的干燥步骤, 采用流化干燥设备干燥, 在 -20~100°C、 优选 -20~90°C干燥 l~4h, 得素丸。

18. 如权利要求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经步骤 (3) 完成滴制后的低温滴 丸, 经过温度 40~150°C、 优选温度 40~60°C的流化床干燥, 干燥时间 l~4h、 优选 l~3h、 最优 选为 2h, 得素丸。

19.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步骤 (4) 采用梯度升温干燥法: 于- 20~30°C形成流化态, 于 15~35°C干燥 10~120min, 于 35~55°C干燥 10~60min, 于 55~100°C干 燥 0~60min; 优选地, 所述梯度升温干燥法如下进行: 于 0~20°C形成流化态, 于 25°C干燥 60min, 于 45°C干燥 30min, 于 55°C干燥 0~30min。

20. 如权利要求 11~19 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作为步骤 (5) 的包衣步骤, 所述步骤是在所述步骤 (4) 得到的素丸处于流化状态下, 在 30~65°C温度 下对所述素丸进行包衣; 包衣液浓度为 5~25wt%, 优选 18~20wt%, 其中, 包衣材料选自: 虫 胶、 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或欧巴代; 所述包衣材料与素丸的重 量比为 1:50 1:10、 优选 1:50 1:25。

21. 如权利要求 11~20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制备方法在步骤 (1) 前, 还可 以具有物料预混步骤, 将所述药物浸膏或粉末加水后, 于 30~80°C搅拌 lOmin以上, 得到药物 预混料。

22. 权利要求 1-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心肌缺血的药物中的 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具体而言, 本发明涉及具有心血管治疗作用的中药 组合物及其制剂、 特别是其微滴丸制剂,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 方法, 其中, 本发明的微滴丸制剂制备工艺可用于制备高载 药量滴丸、 包衣滴丸以及滴丸胶囊。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世界人口老龄化及发病群体的年轻化, 心脑血管患者逐年增加, 已 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 心绞痛是一种由心肌暂时缺血、 缺氧所引起的, 以发作性 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或痉挛导 致心 肌缺血、 缺氧所引起的心绞痛, 约占心绞痛患者的 90%。

目前治疗心绞痛的方法以扩张血管、 降低血黏度、 抗血小板凝聚、 抗凝血为主。 应用的传 统西药为硝酸酯、 亚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等, 但是均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 不 宜长期服用, 多为症状性的治疗而对病程进展无较大作用。 例如服用硝酸甘油后有时会出现头 胀、 头内跳动、 心跳加快, 甚至昏厥 [参见新编药物学 (第 14版) 264页], 近年来又发现有致 严重低血压 [参见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997, 7 ( 4 ): 42; 陕西医学杂志, 1996, 25 ( 5 ): 315]、 易产生耐受性 [参见南方护理杂志 1996, 3 ( 5 ): 7〜9]等问题, 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 用。

虽然亦有不少治疗心绞痛的中成药, 其中丸、 散、 膏、 丹、 汤剂早已成为古老的历史, 现 代人极少应用。 目前市场上有普通复方丹参片和胶囊等制剂出 售, 但普通片剂、 胶囊生产工艺 落后, 有效成分含量低, 无质量控制指标, 需口服经胃肠道吸收, 在肝脏发生首过效应后吸收 入血, 生物利用度低, 吸收慢, 并不能适合心绞痛患者的急救之需。

滴丸是中药制剂的传统剂型, 它的优点在于: 能减小药物挥发、 增加药物稳定性、 生物利 用率高、 起效迅速、 局部给药有长效作用、 生产周期短、 无粉尘污染且便于携带和贮存。

但传统滴丸的制备工艺是将熔融药液滴至与其 不相混溶的冷却介质中, 由于主要依靠下落 重力、 药液表面张力及内应力的作用成形, 所以基质的使用量大、 单位载药量小 (主药载药量 一般仅在 25%左右), 不符合国际市场对于 PEG类辅料每日最高服用剂量不超过 700mg 的限 制, 无法满足国际市场要求。 而且, 传统滴丸工艺很难做到小于 2.5mm粒径的滴丸, 患者每次 需要服用大量不易吞咽的药丸, 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的要求, 也容易出现剂量不准等问题, 不易 为国际市场消费者普遍接受。 滴制频次较低、 圆度不够、 丸重及滴丸大小差异较大, 为保证滴 制效果需加入大量的基质, 导致单位载药量小、 服药量较大; 使用冷却液凝固滴丸, 需加入后 期除油工序, 且会有冷却液无法除尽而带来的有机溶剂残留 问题。 用传统滴丸干燥方法, 时间 长、 速度慢、 干燥不均匀, 容易造成含挥发油产品的挥发、 或含冰片产品在干燥过程中析出冰 片等问题。

因此, 如何找到一种能够有效增加生产速率、 降低基质使用量、 提高载药量、 能制备小粒 径滴丸、 同时具备制备普通滴丸剂及滴丸胶囊能力的生 产工艺, 是现代滴丸制备工艺需要发展 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复方丹参滴丸为天士力公司开发的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的中药, 用于胸中憋闷、 心绞痛, 其主要成分为丹参、 三七和冰片, 其药理作用包括: 增加冠脉血流量; 增加心肌耐缺氧、 保护 缺血心肌; 抗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以及改善微循环。 尽管现有技术对于复方丹参滴丸 的制备已经非常成熟, 但在制备过程中仍然面临上面所提及的基质的 使用量大、 单位载药量小 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治疗急性心肌梗 塞和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 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丹参三七提 取物 50.0%~99.9%和冰片 0.1%~50.0%组成的,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含有以下组分,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丹参素:丹酚酸 T:原儿茶醛:丹酚酸 D:迷迭香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人参皂苷 Re: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2-6) : (0.5-2) : (1-3) : (0.2-1) : (0.2-1) : (0.5-2) : (0.5-2) :

(0.2-1) : (1-4) : (0.1-0.5) : (1-4) : (0.1-1) :

(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各种制剂, 例如: 注射剂、 片剂、 胶囊剂、 滴丸及微滴 丸等, 优选微滴丸剂。 所述 "微滴丸" 是指和现有的滴丸相比, 体积更小的滴丸。 具体而言, 是指粒径为 0.2mm~4mm的滴丸, 特别是指粒径为 0.2mm~2mm、 优选粒径为 lmm~2mm的滴 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方丹参微滴丸 , 在所述微滴丸中, 药物与基质的重量比为 1:5-5:1, 微滴丸的粒径为 0.2mm~4mm, 并且, 所述微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化料步骤: 药物与滴丸基质加热熔融, 得到熔融药液;

滴制步骤: 将所述熔融药液输送到滴头, 通过振动滴制法使所述熔融药液滴出;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经过冷却气体冷却, 得到微滴丸。

具体而言, 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1. 一种中药组合物,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丹参三 七提取物 50.0%~99.9% 和冰片 0.1%~50.0%组成的,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含有以下组分,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丹参素:丹酚酸 T:原儿茶醛:丹酚酸 D:迷迭香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人参皂苷 Re: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2-6) : (0.5-2) : (1-3) : (0.2-1) : (0.2-1) : (0.5-2) : (0.5-2) :

(0.2-1) : (1-4) : (0.1-0.5) : (1-4) : (0.1-1) :

(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2. 如段落 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丹参三 七提 取物 75.0%~99.9%和冰片 0.1%~25.0%组成的。

3. 如段落 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丹参三 七提 取物 90.0%~99.9%和冰片 0.1%~10.0%组成的。

4. 如段落 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含有以下组分,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丹参素:丹酚酸 T:原儿茶醛:丹酚酸 D:迷迭香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人参皂苷 Re: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3-4) : (0.9-1.2) : (1.4-2.0) : (0.5-0.7) : (0.5-0.9) : (1-1.6) : (0.7-1.2) :

(0.5-0.9) : (1.8-2.8) : (0.2-0.4) : (1.7-2.2) : (0.2-0.6) :

(0.03-0.04) : (0.07-0.08) : (0.05-0.06) : (0·26~0·28)。

5. 如段落 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含有以下组分, 各组分的重量 比为:

丹参素:丹酚酸 Τ:原儿茶醛:丹酚酸 D:迷迭香酸:丹酚酸 Β:丹酚酸 Α;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人参皂苷 Re: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3.6: 1.1: 1.7: 0.6: 0.7: 1.3: 0.9: 0.7: 2.4: 0.3: 1.8: 0.4: 0.03: 0.07: 0.06: 0.27ο

6. 如段落 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是由原材料按以 下重量份制备得到的: 丹参 75~90份、 三七 10~25份。

7. 如段落 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是由原材料按以下重量份 制备 得到的: 丹参 82~84份、 三七 16~17份。

8.一种药物制剂, 所述制剂包含段落 1-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及药学上可接受 的 载体。

9. 如段落 8所述的药物制剂, 其中, 所述药物制剂为滴丸剂或微滴丸剂, 优选微滴丸剂, 所述微滴丸剂是由中药组合物与滴丸基质按照 重量比 1:5~5:1制成的。

10. 一种复方丹参微滴丸剂, 其中, 所述复方丹参微滴丸是由重量比为 1:5~5:1的中药组合 物与滴丸基质制成,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段落 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11.段落 10所述的微滴丸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化料步骤: 将药物与滴丸基质投入均质机中, 以 1000~5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l~200min, 然后, 以 3000~10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l~10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60-100 °C, 得熔融药液, 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的重量比为 1:5~5:1;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70~300°C、 滴制振动频率 2-2000HZ, 滴制压力 0.5~4.0Bar、 加速度 1~20G 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滴制速度与步 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0.2mm~4.0mm固态滴 丸, 所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0°C以下。

12. 如段落 1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上述步骤 (1) 中, 所述滴丸基质包括 PEG类、 山 梨醇、 木糖醇、 乳糖醇、 麦芽糖、 淀粉、 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阿拉伯胶、 海藻酸、 糊精、 环糊精、 琼脂、 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滴丸基质为固体 PEG, 例如 PEG-1000、 PEG-2000、 PEG-3000、 PEG-4000、 PEG-5000、 PEG-6000、 PEG- 7000、 PEG-8000, 进一步优选 PEG-1000、 PEG-2000、 PEG-3000、 PEG-4000、 PEG-6000、 PEG-8000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最优选为 PEG-6000、 PEG-4000或 PEG-4000和 PEG-6000的 组合。

13.如段落 11或 1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化料步骤: 将药物与滴丸基质投入均质机中, 以 1000~5000rpm均质混合, 然后, 以 3000~10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20~8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80~100°C, 得熔融药 液, 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的重量比为 1 : 3~3:1;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70~200°C、 滴制振动频率

20-300HZ, 滴制压力 0.5~4.0Bar、 加速度 1~15G 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滴制速度与步 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0.2mm~4.0mm固态滴 丸, 所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0°C以下。

14. 如段落 1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上述步骤 (1) 中, 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的重 量比为 1:3~3:1, 以 3000~5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10~60min, 然后, 以 4000~9000rpm均质 化料, 时间 5~3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70~90°C; 优选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的 重量比为 1:(1~3), 以 3000~4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10~30min, 然后, 以 4000~6000rpm均质 化料, 时间 6~3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75~85°C。

15. 如段落 1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上述步骤 (2) 中, 滴头温度为 70~100Τ:、 优选

75-85 °C; 滴制振动频率为 50 300 Hz、 优选 100 200 Hz、 更优选 90 200 Hz、 更优选 130-140 Hz、 最优选 137 Hz; 加速度 3.5~4.5G、 优选 4.0G; 滴制压力为 1.0~3.0Bar、 优选 1.8Bar ; 滴制速度为 10~40 kg/h, 优选 12~30kg/h, 进一步优选 15~25 kg/h。

16. 如段落 1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上述步骤 (3) 中, 所述气体为空气、 氮气、 惰性 气体; 冷却温度为 0— 150°C、 优选 -60— 140°C、 更优选 -80— 120°C ; 所述滴丸的直径为

1.0mm~2.0mm。

17. 如段落 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作为步骤 (4) 的 干燥步骤, 采用流化干燥设备干燥, 在 -20~100°C、 优选 -20~90°C干燥 l~4h, 得素丸。

18. 如段落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经步骤 (3) 完成滴制后的低温滴丸, 经 过温度 40~150°C、 优选温度 40~60°C的流化床干燥, 干燥时间 l~4h、 优选 l~3h、 最优选为 2h, 得素丸。

19. 如段落 18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步骤 (4) 采用梯度升温干燥法: 于 -20~30°C 形成流化态, 于 15~35°C干燥 10~120min, 于 35~55°C干燥 10~60min, 于 55 100 °C干燥 0~60min; 优选地, 所述梯度升温干燥法如下进行: 于 0~20°C形成流化态, 于 25°C干燥 60min, 于 45°C干燥 30min, 于 55°C干燥 0~30min。

20. 如段落 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作为步骤 (5) 的 包衣步骤, 所述步骤是在所述步骤 (4) 得到的素丸处于流化状态下, 在 30~65°C温度下对所述 素丸进行包衣; 包衣液浓度为 5~25wt%, 优选 18~20wt%, 其中, 包衣材料选自: 虫胶、 苯二 甲酸醋酸纤维素、 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或欧巴代; 所述包衣材料与素丸的重量比为 1:50~1:10、 优选 l:50~l:25o

21. 如段落 11~20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制备方法在步骤 (1) 前, 还可以具 有物料预混步骤, 将所述药物浸膏或粉末加水后, 于 30~80°C搅拌 lOmin以上, 得到药物预混 料。

22. 段落 1-7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 急性心肌缺血的药物中的应 用。

附图说明

图 1为丹酚酸 T的高分辨质谱图, A: (R 丹酚酸 T; B: (S)-丹酚酸 T。

图 2为丹酚酸 Τ的 1 H-NMR图 (500MHz, DMSO), A: (R)-丹酚酸 Τ; Β: (5 丹酚酸 Τ。 图 3为丹酚酸 Τ的 13 C-NMR图 (125MHz, DMSO), A: (R)-丹酚酸 T; B: (S)-丹酚酸 T。 图 4为丹酚酸 T的 DEPT谱, A: (R)-丹酚酸 T; B: (S)-丹酚酸 T。

图 5为丹酚酸 T的 COSY谱, A: (R)-丹酚酸 T; B: (5 丹酚酸 T。

图 6为丹酚酸 Τ的 ROESY谱, A: (R)-丹酚酸 T; B: (S)-丹酚酸 Τ。

图 7为丹酚酸 Τ的 HSQC谱, A: (R)-丹酚酸 Τ; Β: (5 丹酚酸 Τ。

图 8为丹酚酸 Τ的 HMBC谱, A: (R)-丹酚酸 Τ; Β: (5 丹酚酸 Τ。

图 9为丹酚酸 Τ的 CD谱, A: (R)-丹酚酸 T; B: (5 丹酚酸 T。

图 10为丹酚酸 Τ的 CD谱与 ECD模拟谱对照, A: (R)-丹酚酸 T; B: (5 丹酚酸 T。 图 11为酚酸类和丹参酮类色谱图 (检测波长 281nm)。

图 12为皂苷类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 丹参三七提取物 50.0%~99.9%、 冰片 0.1%~50.0%组成的, 其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含有 (重量份):

丹参素:丹酚酸 T:原儿茶醛:丹酚酸 D:迷迭香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人参皂苷 Re:人参皂苷 RM:人参皂苷 Rd: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2-6) : (0.5-2) : (1-3) : (0.2-1 ) : (0.2-1 ) : (0.5-2) : (0.5-2) : (0.2-1 ) : (1-4) : (0.1-0.5) : (1-4) : (0.1-1) :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本发明优选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 的丹参三七提取物 75.0%~99.9%、 冰片 0.1%~25.0%组成的。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 分比计的丹参三七提取物 90.0%~99.9%、 冰 片 0.1%~10.0%组成的。

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优选含有 (重量份):

丹参素:丹酚酸 Τ:原儿茶醛:丹酚酸 D:迷迭香酸:丹酚酸 Β:丹酚酸 Α: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人参皂苷 Re:人参皂苷 RM:人参皂苷 Rd: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3-4) : (0.9-1.2) : (1.4-2.0) : (0.5-0.7) : (0.5-0.9) : (1-1.6) : (0.7-1.2) : (0.5-0.9) : (1.8-2.8) : (0.2-0.4) : (1.7-2.2) : (0.2-0.6) : (0.03-0.04) : (0.07-0.08) : (0.05-0.06) : (0·26~0·28)。

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更优选含有 (重量份):

丹参素:丹酚酸 Τ:原儿茶醛:丹酚酸 D:迷迭香酸:丹酚酸 Β:丹酚酸 Α: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人参皂苷 Re: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d: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3.6 : 1.1: 1.7: 0.6: 0.7: 1.3: 0.9: 0.7: 2.4: 0.3: 1.8: 0.4: 0.03: 0.07: 0.06: 0.27ο

上述中药组合物可以通过对丹参和三七进行提 取加工得到提取物, 再加入冰片进行混合而 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1) 丹参、 三七药材在碱性条件下, 用水煎煮, 煎煮液过滤, 滤液浓缩醇沉, 取上清液 滤过, 回收乙醇得浸膏 (或进一步将浸膏干燥), 即为丹参三七提取物;

(2) 向丹参三七提取物中加入冰片, 进行混匀,

其中, 丹参和三七可以在相同碱性条件下的水中分别 进行煎煮; 或在同一碱性条件下的水 中煎煮。

优选地, 所述丹参三七提取物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步骤 (1): 将丹参三七在碱性下水溶液中煎煮 1~3次, 每次 1~3小时, 过滤, 得滤液 I; 步骤 (2): 将药渣加水煎煮 1~3次, 每次 1~3小时, 滤过, 滤液 II;

步骤 (3): 将滤液 I、 II合并浓缩, 浓缩液醇沉, 静置, 取上清液, 过滤, 回收乙醇, 浓 缩得浸膏, 或将浸膏干燥, 即得丹参三七提取物。

其中, 步骤 (1) 中的碱性水溶液包括, 但不限于碳酸氢钠、 碳酸钠、 磷酸氢钠、 磷酸二 氢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镁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pH为 7.5~9.0, 上述碱性水溶 液中的碱的加入量为药材量的 1~4.5重量%、 优选 2.25~3重量%, 以保证丹参素钠和丹酚酸 Τ 提取完全。

步骤 (3) 中优选加入 50%~100%的乙醇、 优选 95%的乙醇进行醇沉, 优选醇沉至乙醇的 浓度为 60%~75%。

更优选地, 本发明的丹参三七提取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步骤 (1 ) 将丹参药材切成 5cm以下、 优选 l-2cm的段, 将三七药材粉碎成 1cm的颗粒, 称取占总药材量 2.25~3重量%的碳酸氢钠, 将称量好的丹参、 三七、 碳酸氢钠投入提取罐中, 每罐加 5倍量工艺用水, 加热煮沸, 保持沸腾 2h±20min, 过滤,

步骤 (2 ) 将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 加入 4倍量水, 加热煮沸, 保持沸腾 lh± 15min, 过 滤, 药渣弃去;

步骤 (3 ) 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6~1.20 ( 80 ± 5 °C ) 或相应 48%~52%的糖度, 得浓缩液, 将浓缩液打入醇沉罐中, 加入适量乙醇调至含醇量为 65%~70%, 静置 12~24 小 时, 至沉淀完全, 分离上清液, 弃去沉淀, 将上清液浓缩得浸膏, 或将浸膏干燥, 即得丹参三 七提取物。

其中, 步骤 (1 ) 中的 5倍量是指药材总重量的 5倍量, 同样地, 步骤 (2 ) 中的 4倍量是 指药渣总重量的 4倍量。

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原药材按重量份丹 参 75~90份、 三七 10~25份和冰片 0.1~4份 制成的。

优选的中药组合物由原药材按重量份丹参 80~86份、 三七 15~18份和冰片 0.2~2份制成。 最优选的中药组合物由原药材按重量份丹参 82~84份、 三七 16~17份和冰片 0.4~1.2份制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是浸膏也可以是粉末 。

在对上述丹参三七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 的过程中 首次发现其含有上述重量比例的 有效组分, 并首次从中分离得到新的化合物丹酚酸 T。

本发明所述的丹酚酸 Τ是酚酸类新化合物, 经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高分辨质谱 (QFT- ESI )、 电喷雾质谱 (ESI-MS )、 'H-NMi 13 C-NMR、 DEPT、 COSY、 HMBC:、 HMQC:、 CD 等图谱的鉴定 (图 1-图 10 ), 确证了其结构。

其结构式如下

结构式 (I) ! H-NMR (氢谱) 提示分子中有 1个连氧次甲基质子信号 δ 4.93 (1H, dd, 8.0, 4.5 Hz); 11 个芳香质子信号 δ 6.85 (1H, d, 8.5 Hz)、 δ 7.31 (1H, d, 8.5 Hz)、 δ 7.41 (1H, d, 15.5 Hz)、 δ 6.27 (1H, d, 15.5 Hz)、 δ 6.62 (1H, s), δ 6.63 (1H, d, 8.0 Hz)、 δ 6.47 (1H, d, 8.0 Hz)、 δ 6.44 (1H, d, 2.0 Hz)、 δ 6.55 (1H, d, 8.5 Hz)、 δ 6.43 (1H, dd, 8.5, 2.0 Hz)、 δ 7.69 (1H, s); 2个脂肪族质子信号 δ 2.89 (2H, ddd, 14.0, 8.0, 4.5 Hz)。

13 C-NMR (碳谱) 给出 27个碳信号, 其中 1个脂肪碳信号 δ 36.0; 1个连氧次甲基碳信号 δ 72.8; 3 个羰基碳信号 δ 166.0、 δ 170.6、 δ 168.4; 22个双键碳信号 δ 123.7、 δ 126.4、 δ 142.9、 δ 147.7、 δ 115.0、 δ 118.4、 δ 143.7、 δ 113.9、 δ 127.1、 δ 116.5、 δ 143.9、 δ 144.8、 δ 115.5、 δ 120.0、 δ 126.0、 δ 117.3、 δ 144.8、 δ 147.2、 δ 115.3、 δ 122.9、 δ 141.1、 δ 123.4。

本发明化合物两种异构体的旋光分别为: -157.5°、 196.6°。 对 C-8'绝对构型设定为 S/R构 型的化合物分别进行了分子结构优化, 然后采用具有 TD-SCF 的 BPV86方法, 在 6-31++G (2d, ρ) 基组下进行计算, 读取其计算结果与本发明化合物 CD谱对照, 最终结果发现两种 构型化合物的计算结果与本发明化合物的实验 CD谱图基本重合, 推断本发明化合物两种异构 体的 C-8'的绝对构型分别为 S构型和 R构型 (参见图 10)。 本发明的化合物主要 HMBC相关如 下:

丹酚酸 T可以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1、 提取: 将丹参药材或丹参药材与其它药材的混合物进 行水提, 滤液浓缩为水提浸膏, 然后醇沉, 使上清液浓缩为醇沉浸膏;

2、 分离: 将步骤 1 中所得醇沉浸膏经水稀释后, 过大孔吸附树脂, 用酸性水溶液冲洗除 去杂质, 然后用乙醇洗脱, 将乙醇洗脱液浓缩为浸膏;

3、 纯化: 将步骤 2所得浸膏使用高压制备液相色谱仪进行纯化 色谱填料为 C18反相硅 胶柱, 洗脱液为乙腈 -水-甲酸, 等度洗脱或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 280nm ; 用高效液相色谱监测 洗脱过程, 收集含有丹酚酸 T的洗脱液, 浓缩后得所述丹酚酸 T。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制剂, 所述药物制剂包含本发明 的中药组合物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 体。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其制剂中所占重量百 分比可以为 0.1%~99.9%, 其余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制剂为单位剂量药物制剂形 式, 所述单位剂量是指制剂的单位, 如片剂 的每片、 胶囊的每粒胶囊、 口服液的每瓶、 颗粒剂的每袋等, 并且可以通过用药学领域熟知的 任一种方法制备。 所有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与载体结 合的步骤, 该载体构成一种或 多种辅助成分。 一般来说, 该制剂的制备过程如下: 使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与液体载体、 或微 细粉碎的固体载体、 或二者的结合均匀而紧密的结合, 然后, 如果必要的话, 使产物成型为所 必须的制剂。 通常可使用标准的制药技术, 即可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和药用载体制得本发 明的药物制剂, 这些方法包括混合、 制粒和压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 可药用载体或 稀释剂的形式和特性取决于与其混合的活性成 分的量、 给药途径和其它已知因素。

其药物制剂形式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 这些剂型包括: 片剂、 糖衣片剂、 薄膜衣片 剂、 肠溶衣片剂、 胶囊剂、 硬胶囊剂、 软胶囊剂、 口服液、 口含剂、 颗粒剂、 冲剂、 丸剂、 散 剂、 膏剂、 丹剂、 混悬剂、 粉剂、 溶液剂、 注射剂、 栓剂、 软膏剂、 硬膏剂、 霜剂、 喷雾剂、 滴剂、 贴剂。 本发明的制剂, 优选的是口服剂型, 如: 胶囊剂、 片剂、 口服液、 颗粒剂、 丸 剂、 散剂、 丹剂、 膏剂等。

其口服给药的制剂可含有常用的赋形剂, 诸如粘合剂、 填充剂、 稀释剂、 压片剂、 润滑 剂、 崩解剂、 着色剂、 调味剂和湿润剂, 必要时可对片剂进行包衣。

适用的填充剂包括纤维素、 甘露糖醇、 乳糖和其它类似的填充剂。 适宜的崩解剂包括淀 粉、 聚乙烯吡咯垸酮和淀粉衍生物, 例如羟基乙酸淀粉钠。 适宜的润滑剂包括, 例如硬脂酸 镁。 适宜的药物可接受的湿润剂包括十二垸基硫酸 钠。

可通过混合、 填充、 压片等常用的方法制备固体口服组合物。 进行反复混合可使活性物质 分布在整个使用大量填充剂的那些组合物中。

口服液体制剂的形式例如可以是水性或油性悬 浮液、 溶液、 乳剂、 糖浆剂或酏剂, 或者可 以是一种在使用前可用水或其它适宜的载体复 配的干燥产品。 这种液体制剂可含有常规的添加 剂, 诸如悬浮剂, 例如山梨醇、 糖浆、 甲基纤维素、 明胶、 羟乙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 硬 脂酸铝凝胶或氢化食用脂肪, 乳化剂, 例如卵磷脂、 脱水山梨醇一油酸酯或阿拉伯胶; 非水性 载体 (它们可以包括食用油), 例如杏仁油、 分熘椰子油、 诸如甘油的酯的油性酯、 丙二醇或 乙醇; 防腐剂, 例如对羟基苯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或山梨 酸, 并且如果需要, 可含有常规 的香味剂或着色剂。

对于注射剂, 制备的液体单位剂型含有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和 无菌载体。 根据载体和浓度, 可以将此化合物悬浮或者溶解。 溶液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将活性物质溶解在一种 载体中, 在将其 装入一种适宜的小瓶或安瓿前过滤消毒, 然后密封。 辅料例如一种局部麻醉剂、 防腐剂和缓冲 剂也可以溶解在这种载体中。 为了提高其稳定性, 可在装入小瓶以后将这种组合物冰冻, 并在 真空下将水除去。

在制备成药剂时可选择性的加入适合的药学上 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 自: 甘露醇、 山梨醇、 焦亚硫酸钠、 亚硫酸氢钠、 硫代硫酸钠、 盐酸半胱氨酸、 巯基乙酸、 蛋 氨酸、 维生素 ( 、 EDTA二钠、 EDTA钙钠, 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 醋酸盐、 磷酸盐或其水溶 液、 盐酸、 醋酸、 硫酸、 磷酸、 氨基酸、 氯化钠、 氯化钾、 乳酸钠、 木糖醇、 麦芽糖、 葡萄 糖、 果糖、 右旋糖苷、 甘氨酸、 淀粉、 蔗糖、 乳糖、 甘露糖醇、 硅衍生物、 纤维素及其衍生 物、 藻酸盐、 明胶、 聚乙烯吡咯垸酮、 甘油、 土温 80、 琼脂、 碳酸钙、 碳酸氢钙、 表面活性 剂、 聚乙二醇、 环糊精、 β—环糊精、 磷脂类材料、 高岭土、 滑石粉、 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 等。

本发明优选将中药组合物制成滴丸制剂, 更优选微滴丸制剂。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方丹参微滴丸, 所述的复方丹参微滴丸是由重量 比为 1:5~5:1 的中药组合物与滴丸基质制成; 优选地, 本发明的复方丹参微滴丸是由重量比为 1:3-3:1 的中药组合物与滴丸基质制成; 最优选地, 本发明的复方丹参微滴丸是由重量比为 1:(1~3)的中药组合物与滴丸基质组成。

本发明的复方丹参微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1) 化料步骤: 将药物与滴丸基质投入均质机中, 以 1000~5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l~200min, 然后, 以 3000~10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l~10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60-100 °C, 得熔融药液, 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的重量比为 1:5~5:1;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70~300°C、 滴制振动频率 2-2000HZ, 滴制压力 0.5~4.0Bar、 加速度 1-20G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滴制速度与步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0.2mm~4.0mm固态滴 丸, 所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0°C以下。

优选地, 本发明的复方丹参微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1) 化料步骤: 将药物与滴丸基质投入均质机中, 以 1000~5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l~200min, 然后, 以 3000~10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l~10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80~100°C, 得熔融药液, 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的重量比为 1:3~3:1;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70~200°C、 滴制振动频率 20~300Hz、 滴制压力 0.5~4.0Bar、 加速度 1-15G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滴制速度与步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0.2mm~4.0 mm 固态滴 丸, 所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o°c以下。

其中, 上述步骤 (1) 中, 所述滴丸基质包括 PEG类、 山梨醇、 木糖醇、 乳糖醇、 麦芽 糖、 淀粉、 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阿拉伯胶、 海藻酸、 糊精、 环 糊精、 琼脂、 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滴丸基质为固体 PEG, 例如 PEG-1000、 PEG- 2000、 PEG-3000、 PEG-4000、 PEG-5000、 PEG-6000、 PEG-7000、 PEG-8000, 进一步优选 PEG-1000、 PEG-2000、 PEG-3000、 PEG-4000、 PEG-6000、 PEG-8000 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最优选为 PEG-6000、 PEG-4000或 PEG-4000和 PEG-6000的组合。 步骤 (1) 的均质化可以提 高含量均匀性, 使含量均匀性由原来的 RSD=10%, 提高至 7%。

优选地, 上述步骤 ( 1 ) 中, 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的重量比为 1:3~3:1, 以 3000~5000rpm 均质混合, 时间 10~60min, 然后, 以 4000~9000rpm 均质化料, 时间 5-30mm,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70~90°C; 最优选地, 所述药物与所述滴丸基质的重量 比为 1:(1 3), 以 3000 4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10-30min, 然后, 以 4000 6000rpm均质化 料, 时间 6 30min, 在化料过程中, 温度保持在 75 85°C。

其中, 优选地, 上述步骤 (2) 中, 滴头温度为 70~100t:、 优选 75 85Ό; 滴制振动频率 为 50~300 Hz、 优选 100~200 Hz、 更优选 90~200 Hz、 更优选 130~140 Hz、 最优选 137Hz; 加 速度 3.5 4.5 G、 优选 4.0G; 滴制压力为 1.0 3.0Bar、 优选 1.8Bar ; 滴制速度为 10-40 kg/h, 优选 12 30 kg/h, 进一步优选 15 25 kg/h。

上述步骤 (3) 中, 气体冷却是指利用低温冷阱对下落药滴快速冷 却, 使其凝固成形。 冷 却气体的温度范围为 0°C以下, 优选 0~-150°C、 优选 -60°C - 140°C、 更优选 -80°C - 120°C , 优 选冷却气体为空气、 氮气、 惰性气体。 所得微滴丸的粒径优选 1.0mm~2.0 mm

进一步地, 本发明的微滴丸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作为步骤 (4) 的干燥步骤, 优选采用流化 干燥设备干燥, 在 -20~100°C、 优选 -20~90Ό干燥 l~4h, 得素丸。 具体而言, 经步骤 (3) 完成 滴制后的低温滴丸, 经过温度 40 150°C、 优选温度 40 60°C的流化床干燥, 干燥时间 l 4h、 优选 l 3h、 最优选为 2h, 得素丸。

上述步骤 (4) 中, 优选如下的梯度升温干燥法: 于 -20~30°C形成流化态, 于 15~35°C干燥 10~120min, 于 35~55°C干燥 10~60min, 于 55~100°C干燥 0~60min; 进一步优选如下的梯度升 温干燥法: 于 0 20°C形成流化态, 于 25°C干燥 60min, 于 45°C干燥 30min, 于 55°C干燥 0 30min。 该步骤保持滴丸处于流化状态, 解决了滴丸粘连的问题, 还提高了效率, 产能可达 上述步骤 (4) 中, 发明人经过从大量的干燥方法中进行筛选, 结果是, 步骤 (3) 所述素 丸采用低湿度环境下晾晒法、 包衣锅干燥法、 真空干燥箱烘干法、 热风循环干燥箱烘干法、 履 带式微波干燥机干燥法、 流化干燥包衣机干燥法中一种。 从成品率及产能方面考虑, 优选包衣 锅干燥法、 履带式微波干燥机干燥法和流化干燥包衣机干 燥法。 从产业化的角度考虑, 优选流 化床干燥法, 更优选流化干燥包衣机干燥法。 表 1示出了不同干燥方法的优劣。

表 1

4 热风循环 无 ( 1 ) 干燥效率较低, 要求长时间低温干燥, 至 干燥箱烘 少需要 40h/箱; (3 ) 设备产能低, 每平方米干燥 干 箱的产能难以超过 O.lkg/h; (4) 容易造成滴丸的 粘连变形, 滴丸的外观不圆整; (5 ) 干燥房间的 相对湿度应低于 30%。

5 履带式微 干燥效率较高, 产能达 ( 1 ) 干燥过程很难控制, 非常容易造成滴丸的 波干燥机 20Kg/h 粘连变形, 滴丸的外观不圆整, 或干燥炭化导致 干燥 产品报废; (2 ) 干燥房间的相对湿度应低于

30%; ( 3 ) 产品的微波残留无法解决。

6 流化干燥 ( 1 ) 干燥效率较高, 产 进风湿度需要控制, 一般不超过 7.5g/kg。

包衣机干 能达 30kg/h ; ( 2 ) 可以

同机实现干燥和包衣;

( 3 ) 滴丸外观圆整;

( 4 ) 成品率高, 不考虑

滴制因素的影响, 成品率

可达 98%以上; (5 ) 干

燥过程易于控制, 实时显

示滴丸水分。

进一步地, 本发明的微滴丸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作为步骤 (5 ) 的包衣步骤。 该步骤是在所 述步骤 (4 ) 得到的素丸处于流化状态下, 在 30~65 °C温度下对所述素丸进行包衣; 包衣液浓度 为 5~25wt%、 优选 18~20wt%, 其中, 包衣材料选自: 虫胶、 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丙烯酸甲 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或欧巴代。 所述包衣材料与素丸的重量比为 1 :50~1 : 10、 优选 1 :50~1 :25。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的微滴丸的制备方法, 优选在步骤 (1 ) 前, 还可以具有物料预混 步骤, 将药物浸膏或粉末加水后, 于 30~80°C搅拌 l Omin以上, 得到药物预混料, 以保证水分 均一。 该步骤可以弥补干粉投料的缺点。

由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滴丸可以直接包装, 也可以装入胶囊壳后制成胶囊剂。 在制成胶囊 剂后, 还可增加逐粒胶囊称重的步骤, 灌装后的胶囊在包装之前进行高速逐粒称重, 以剔除可 能存在的不合格胶囊。

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的特点在于: 首次将振动滴制、 气体冷却与流化干燥包衣处理的工艺创 造性地结合在一起, 并应用于滴丸制剂和滴丸胶囊制剂, 由此提升了滴丸的生产速率和成形质 量, 更简化了药品生产工序, 本发明的方法的具体优点如下:

1.将传统滴丸制备 (自然滴制 /压力滴制 +冷却液冷却) 改变为振动滴制 +气体冷却 气体冷却的工艺满足了滴丸制备中对高速滴制 、 制备滴丸能力 (粒径 2.5mm以下) 以及提 高载药量的要求, 成倍地提高滴丸的载药量, 大幅降低了滴丸基质的用量和服用剂量。 另外, 从产能方面考虑, 从传统滴制的 1~2丸 /秒提升到 1000~1250丸 /秒, 极大地提高了产能; 滴制 丸径的范围从 2mm~4 mm 扩大到 0.2mm~4 mm 的滴丸, 可生产出能更好地满足胶囊灌装要求的 微滴丸; 通过调节振动参数和流化载药包衣, 可将传统滴丸的载药量从 25wt%左右提高至 50wt%以上, 滴丸基质的用量也大幅减少。

2. 由于采用低温空气、 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冷却, 避免了传统的采用液体石蜡、 硅油等液 体冷凝方式的后续残留溶剂处理工序 (如后续脱油处理步骤), 因而简化了操作工序, 完全无 有机溶剂残留, 并降低了滴丸制备的成本;

3. 增加流化干燥包衣工艺, 不仅解决了空气冷却方法制备滴丸在存放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粘 连及成分析出、 挥发油成分降低等问题, 还能够缩短干燥时间 (从 4~24h缩短到仅需 2h)。 使 用流化包衣技术, 喷射熔融药液进行载药包衣, 可进一步提高滴丸的载药量。 也可使用该工序 喷射进行滴丸包衣, 以满足不同工艺要求 (如缓释包衣、 薄膜包衣、 糖包衣等)。 由于流化处 理方式较温和, 不仅可确保滴丸水分达到稳定值, 也提高了载药及包衣的均匀性, 不会出现传 统滴丸发生裂丸和出现白点的现象, 同时提高了产品收率。

本发明的微滴丸 (以由实施例 15 所制备的复方丹参微滴丸为例) 与现有的微滴丸在理化 参数方面的比较汇总与下表 2中。

表 2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工艺进一步加以详 细说明。 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没 有意图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丹参三七提取物各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在以下实施例中, 各中药组合物的各组分: 丹参素、 丹酚酸 T、 原儿茶醛、 丹酚酸 D、 迷 迭香酸、 丹酚酸 B、 丹酚酸 A、 二氢丹参酮 I、 丹参酮 I、 隐丹参酮、 丹参酮 ΠΑ、 三七皂苷 Rl、 人参皂苷 Rgl、 人参皂苷 Re、 人参皂苷 Rbl、 人参皂苷 Rd 的含量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测 定。

酚酸类和丹参酮类组分的检测:

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一定量对照品丹参素、 丹酚酸 T、 原儿茶醛、 丹酚酸 D、 迷迭香 酸、 丹酚酸 B、 丹酚酸 A、 二氢丹参酮 I、 丹参酮 I、 隐丹参酮、 丹参酮 ΠΑ置于 10ml量瓶 中, 用甲醇溶解后稀释至刻度, 根据需要进行稀释、 摇匀, 分别制成以下浓度的溶液: 丹参素 0.0315mg/ml、 丹酚酸 T 0.04596mg/ml、 原儿茶醛 0.07556mg/ml、 丹酚酸 D 0.04385mg/ml、 迷 迭香酸 0.04263mg/ml、 丹酚酸 B 0.04248mg/mK 丹酚酸 A 0.1118mg/ml、 二氢丹参酮 I 0.02098mg/ml、 丹参酮 I 0.02085mg/ml、 隐丹参酮 0.02442mg/ml、 丹参酮 ΠΑ 0.01992mg/ml, 经 0.22μηι膜过滤, 即得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 O. lg丹参三七提取物样品放置于 10ml量瓶中, 用纯水溶解后, 稀 释至刻度, 然后经 0.22μηι膜过滤, 即得供试品溶液。

测定方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μ1, 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 色谱柱: Agilent Zorbax SB CI 8 (4.6 X 250mm, 5μηι )

流 速: 0.5 mL/min

柱 温: 30°C

检测波长: 281nm, 洗脱条件如下表 3 :

表 3

其中, 丹参素、 丹酚酸 T、 原儿茶醛、 丹酚酸 D、 迷迭香酸、 丹酚酸 B、 丹酚酸 A、 二氢 丹参酮 I、 丹参酮 I、 隐丹参酮、 丹参酮 ΠΑ在 281nm波长下的保留时间见图 11和表 4。

表 4

皂苷类组分的检测: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三七皂苷 R1 对照品、 人参皂苷 Rgl 对照品、 人参皂苷 Rbl 对照 品、 人参皂苷 Re、 人参皂苷 Rd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 1ml分别含 0.5mg、 2.0mg、 1.0mg、 0.5mg、 0.5mg、 0.5mg、 LOmg的溶液, 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 O. lg样品, 加 4%的氨水溶液 10ml溶解, 通过 D101型大孔 吸附树脂柱 (内径为 0.7cm, 柱高为 5cm), 用 30ml水洗脱, 然后用 30ml 的 30%的甲醇洗 脱, 再用 10ml甲醇洗脱, 收集甲醇溶液至 10ml量瓶中, 摇匀, 即得。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垸基硅垸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 乙腈为流动相 A, 水 为流动相 B, 按照下表 5 进行梯度洗脱; 流速为每分钟 1.0ml ; 检测波长为 203nm ; 柱温 30°C ; 记录时间为 75分钟。 表 5流动相梯度洗脱参照表

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各 10μ1, 注入液相色谱仪, 按上述条件进行 测定, 各组分保留时间见图 1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 1

取丹参药材 820g切成 l -2cm的小段, 将三七药材 160g粉碎成 0.18cm颗粒; 称取药材量 2.25%的碳酸氢钠; 将称量好的丹参、 三七、 碳酸氢钠投入提取罐中, 每罐加 5 倍量工艺用 水, 加热煮沸, 保持沸腾约 2h, 过滤, 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 加入 4倍量水, 加热煮沸, 保持 沸腾约 lh, 过滤, 药渣弃去; 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6- 1.20 ( 80 ± 5 °C ) 或相应 48-52%糖度, 得浓缩液; 浓缩液打入醇沉罐中, 加入适量乙醇调至含醇量为 65%~70%, 静置 12小时, 至沉淀完全, 分离上清液, 沉淀弃去; 上清液浓缩即得浸膏, 浸膏干燥即得丹参三七 提取物。

丹参三七提取物按上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其中, 丹参三七提取物中含有丹参素 36mg/g、 丹酚酸 T l lmg/g、 原儿茶醛 17mg/g、 丹酚酸 D 6mg/g、 迷迭香酸 7 mg/g、 丹酚酸 B 13mg/g、 丹酚酸 A 9mg/g、 三七皂苷 R 17mg/g、 人参皂苷 Rgl 24mg/g、 人参皂苷 Re 3mg/g、 人参皂苷 Rb l 18mg/g、 人参皂苷 Rd 4mg/g、 二氢丹参酮 I 0.3mg/g、 丹参酮 I 0.7mg/g、 隐丹参酮 0.6mg/g、 丹参酮 ΠΑ 2.7mg/g。

取丹参三七提取物 90g、 冰片 9g混合均匀, 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 2

取实施例 1中制备的丹参三七提取物 75g、 冰片 25g, 混合均匀匀, 既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 3

将丹参 800.0g、 三七 150.0g在碱性条件下 (pH=9 ) 的水中煎煮 3次, 每次煎煮 1小时, 过滤, 得滤液 I, 药渣加水煎煮 3次, 每次 1小时, 滤过, 得滤液 II, 将滤液 I、 II合并浓缩, 浓缩液加入乙醇到醇浓度 70%, 静置, 取上清液, 过滤, 回收乙醇, 浓缩干燥得丹参三七提取 物。

丹参三七提取物按上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其中, 丹参三七提取物中包括丹参素 40mg/g、 丹酚酸 T 12mg/g、 原儿茶醛 20mg/g、 丹酚酸 D 7mg/g、 迷迭香酸 9mg/g、 丹酚酸 B 16mg/g、 丹酚酸 A 12mg/g、 三七皂苷 Rl 9mg/g、 人参皂苷 Rgl 28mg/g、 人参皂苷 Re 4mg/g、 人参皂苷 Rbl 22mg/g、 人参皂苷 Rd 6mg/g、 二氢丹参酮 I 0.4mg/g、 丹参酮 I 0.8mg/g、 隐丹参酮 0.6mg/g、 丹参酮 ΠΑ 2.8mg/g。 取丹参三七提取物 99.9g、 冰片 O. lg混合均匀, 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 4

取实施例 3制备的丹参三七提取物 90g、 冰片 10g, 混合均匀, 既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 5

丹参 750g、 三七 250g在碱性条件下 (pH=7.5 ) 的水中煎煮 2次, 每次煎煮 2 小时, 过 滤, 得滤液 I, 药渣加水煎煮 2次, 每次 2小时, 过滤, 得滤液 II, 将滤液 I、 II合并浓缩, 向 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醇浓度 70%, 静置, 取上清液, 过滤, 回收乙醇, 浓缩干燥得丹参三七提 取物。

丹参三七提取物按上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其中, 丹参三七提取物中含有的丹参素、 丹酚 酸丁、 原儿茶醛、 丹酚酸 D、 迷迭香酸、 丹酚酸 B、 丹酚酸 A、 三七皂苷 Rl、 人参皂苷 Rgl、 人参皂苷 Re、 人参皂苷 Rbl、 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 丹参酮 I、 隐丹参酮、 丹参酮 ΠΑ 的量分另 1 J为 30mg/g、 9mg/g、 14mg/g、 5mg/g、 5mg/g、 10mg/g、 7mg/g、 5mg/g、 18mg/g、 2mg/g、 17mg/g、 2mg/g、 0.3mg/g、 0.7mg/g、 0.5mg/g、 2.6mg/g。

取丹参三七提取物 50g、 冰片 50g混合均匀, 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 6

取实施例 5制备的丹参三七提取物 99g、 冰片 lg, 混合均匀, 既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 7

丹参 83份、 三七 17份在碱性条件下 (pH=7.5 ) 的水中煎煮 2次, 每次煎煮 2小时, 过 滤, 得滤液 I; 药渣加水煎煮 2次, 每次 2小时, 过滤, 得滤液 II; 将滤液 I、 II合并浓缩, 浓 缩液加入乙醇至醇浓度 70%, 静置, 取上清液, 过滤, 回收乙醇, 浓缩干燥得丹参三七提取 物; 加入冰片 1份混合均匀匀, 既得中药组合物。 冰片从市场上购买得到。

按上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其中, 丹参三七提取物中含有的丹参素、 丹酚酸 τ、 原儿茶 醛、 丹酚酸 D、 迷迭香酸、 丹酚酸 B、 丹酚酸 A、 三七皂苷 Rl、 人参皂苷 Rgl、 人参皂苷 Re、 人参皂苷 Rbl、 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 丹参酮 I、 隐丹参酮、 丹参酮 ΠΑ的含量分 另 lj为 40mg/g、 12mg/g、 20mg/g、 7mg/g、 9mg/g、 16mg/g、 12mg/g、 9mg/g、 28mg/g、 4mg/g、 22mg/g、 6mg/g、 0.4mg/g、 0.8mg/g、 0.6mg/g、 2.8mg/g。

实施例 8

取丹参药材 400g切成 l -2cm段, 将三七药材 80g粉碎成颗粒; 称取药材量 3%的碳酸氢 钠, 将称量好的丹参、 三七、 碳酸氢钠投入提取罐中, 每罐加 5 倍量工艺用水, 加热煮沸, 保 持沸腾约 2h± 20min, 过滤, 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 加入 4倍量水, 加热煮沸, 保持沸腾约 lh ± 15min, 过滤, 药渣弃去; 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6- 1.20 ( 80 ± 5 °C ) 或相应 50% 糖度, 得浓缩液; 浓缩液打入醇沉罐中, 加入适量乙醇调至含醇量为 68%, 静置 20 小时, 至 沉淀完全, 分离上清液, 沉淀弃去; 上清液浓缩即得浸膏, 浸膏干燥即得丹参三七提取物。

按照上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其中, 丹参三七提取物中含有丹参素、 丹酚酸 T、 原儿茶 醛、 丹酚酸 D、 迷迭香酸、 丹酚酸 B、 丹酚酸 A、 三七皂苷 Rl、 人参皂苷 Rgl、 人参皂苷 Re、 人参皂苷 Rbl、 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 丹参酮 I、 隐丹参酮、 丹参酮 ΠΑ含量分别 为 20mg/g、 5mg/g、 10mg/g、 2mg/g、 0.2mg/g、 5mg/g、 5mg/g、 2mg/g、 lmg/g、 lmg/g、 10mg/g、 lmg/g、 0.1mg/g、 0.5mg/g、 0.2mg/g、 lmg/g。

取丹参三七提取物 90g、 冰片 l Og混合均匀, 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 9

取丹参药材 500g切 l -2cm段, 将三七药材 102g粉碎成颗粒, 称取药材量 2.5%的碳酸氢 钠, 将称量好的丹参、 三七、 碳酸氢钠投入提取罐中, 每罐加 6倍量工艺用水, 加热煮沸, 保 持沸腾约 2h, 过滤, 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 加入 6 倍量水, 加热煮沸, 保持沸腾约 lh, 过 滤, 药渣弃去; 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6- 1.20 ( 80 ± 5 °C ) 或相应 48%糖度, 得浓缩 液; 浓缩液打入醇沉罐中, 加入适量乙醇调至含醇量为 65%, 静置 24 小时, 至沉淀完全, 分 离上清液, 沉淀弃去; 上清液浓缩即得浸膏, 浸膏干燥即得丹参三七提取物。

按照上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其中, 丹参三七提取物中含有的丹参素、 丹酚酸 T、 原儿茶 醛、 丹酚酸 D、 迷迭香酸、 丹酚酸 B、 丹酚酸 A、 三七皂苷 Rl、 人参皂苷 Rgl、 人参皂苷 Re、 人参皂苷 Rbl、 人参皂苷 Rd、 二氢丹参酮 I、 丹参酮 I、 隐丹参酮、 丹参酮 ΠΑ的含量分 别为 60mg/g、 20mg/g、 30mg/g、 10mg/g、 10mg/g、 20mg/g、 20mg/g、 10mg/g、 40mg/g、 5mg/g、 40mg/g、 10mg/g、 0.5mg/g、 lmg/g、 lmg/g、 5mg/g。

取丹参三七提取物 99.9g、 冰片 O. lg混合均匀, 即得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药物制剂的制备

实施例 10

取实施例 1 -9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0.5g与 PEG-6000 10.5g混合均匀, 加热熔融, 化料后移至滴丸滴灌中, 药液滴至 6~8 °C液体石蜡中, 除油, 制得滴丸 400粒。

实施例 11

取实施例 1 -9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0.5g、 葡萄糖 4.5g、 硫代硫酸钠 0.9g和蒸熘水 lml, 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后, 冷冻干燥, 分装 500支, 即得。

实施例 12

取实施例 1 -9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0.5g、 甘露醇 5.5g、 依地酸钙钠 0.9g和蒸熘水 2ml, 上述组分混匀后, 冷冻干燥, 分装 300支, 即得。

实施例 13

取实施例 1 -9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0.5g、 淀粉 50g、 蔗糖 50g, 上述组分混匀后, 制粒, 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 14

取实施例 1 -9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0.5g、 淀粉 50g、 蔗糖 50g, 上述组分混匀后, 制粒, 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本发明复方丹参微滴丸的制备 实施例 15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82.5g、 PEG-6000165g。

(1) 预混步骤: 将中药组合物加水预混, 40±10°C保温罐内搅拌 60min以上, 使中药组合 物的含水量为 13.0wt%, 得到中药组合物预混料, 备用;

(2) 化料步骤: 先将 PEG-6000加入化料罐中, 加热至 90°C, 预先熔融, 再加入中药组 合物预混料, 采用低速均质 (3200rpm) 混合物料, 混合完成后, 提高均质速度至 5000rpm进 行化料, 时间 6min, 在化料过程中, 物料的温度保持在 80±5°C。 由此, 得到熔融药液。

(3)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调节滴头的振动频率为 137Hz, 滴头温度 控制在 80°C, 药液通过加压方式 (滴制压力 L8Bar) 流入滴头, 并从滴头底部振动滴出, 滴制 速度与步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4)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到冷却管道中, 采用低温惰性气体冷却, 冷却温度- 115±5°C, 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

(5) 干燥步骤: 将所述滴丸进行流化干燥, 待物料在床体内形成较好的流态后, 升温至 25°C干燥 60min, 再升温至 45°C干燥 30min, 继续升温至 55°C干燥 30min, 然后降温至 30°C 以下出料。 将滴丸水分控制在 3.0~7.0wt%, 得到中间体素丸;

(6) 包衣步骤: 按照包衣投料量和处方计算包衣粉用量, 取素丸重量的 4%的欧巴代配制 成浓度为 18wt%的包衣液, 搅拌 45min。 设定进风温度为 25°C, 将合格素丸投入流化床后, 提 高设定进风温度至 48°C, 待物料温度达到 38°C后, 开始包衣。 包衣过程中物料温度控制在 35-45 °C, 包衣完成后降温至 30°C以下出料, 筛丸, 得到中间体包衣丸。 将中间体包衣丸的增 重控制在 3.3±0.7wt%, 水分控制在 3.0~7.0wt%;

(7) 制胶囊、 包装步骤: 将制成粒径为 1.0 mm ~2.0m m 滴丸进行胶囊装填, 并通过胶囊检 重机完成 100%在线检重, 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其中, 滴制过程中, 滴丸成形情况通过频闪照射加目测, 可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及调整; 在 载药包衣后, 为提高滴丸粒径均匀度及圆整度, 还可加入筛丸整粒步骤。

实施例 16

除所述中药组合物与 PEG-6000的重量比为 1:5外, 其它与实施例 15相同, 制备复方丹参 微滴丸。

实施例 17

除所述中药组合物与 PEG-6000的重量比为 5:1外, 其它与实施例 15相同, 制备复方丹参 微滴丸。

实施例 18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82.5g, 环糊精和琼脂 1:1 的混合物 165g, 制备成微滴丸, 制备方法如下:

(1) 化料步骤: 将中药组合物与作为滴丸基质的环糊精和琼脂 1:1的混合物投入到均质机 中, 以 lOOOrpm均质混合, 时间 lmin, 然后, 以 3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lmin, 在化料过程 中, 物料的温度保持在 60°C, 由此得到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70°C、 滴制振动频率 50Hz、 滴 制压力为 0.5Bar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滴制速度与步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0.2mm 的滴丸素丸, 所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o°c。

实施例 19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82.5g, 阿拉伯胶和乳糖 =1:1的混合物 165g, 制备成复方丹 参微滴丸, 制备方法如下:

(1) 化料步骤: 将中药组合物与作为滴丸基质的阿拉伯胶和乳 糖 1:1的混合物投入到均质 机中, 以 5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200min, 然后, 以 lOOOOrpm均质化料, 时间 lOOmin, 在 化料过程中, 物料的温度保持在 100°C, 由此得到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300°C、 滴制振动频率为 300Hz, 滴制压力为 4.0Bar 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滴制速度与步骤 (1) 化料速度匹 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4.0mm 的滴丸素丸, 所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150Ό。

实施例 20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82.5g, 乳糖醇 165g, 制备成复方丹参微滴丸, 制备方法如 下:

(1) 化料步骤: 将中药组合物与作为滴丸基质的乳糖醇投入到 均质机中, 以 2500rpm均 质混合, 时间 lOOmin, 然后, 以 6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50min, 在化料过程中, 物料的温 度保持在 80°C, 由此得到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150°C、 滴制振动频率 150Hz、 滴制压力为 2Bar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滴制速度与步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2mm的滴丸素丸, 所 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100°C。

(4) 干燥步骤: 将所述滴丸采用流化干燥设备进行流化干燥, 于 50°C干燥 2h, 得干燥滴 丸素丸。

(5) 包衣步骤: 所述干燥滴丸素丸在流化床中包衣, 包衣材料与素丸重量比为 1:25, 包 衣液浓度为 10wt%, 于温度 40°C进行包衣, 得包衣滴丸, 包衣材料为欧巴代。

实施例 21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82.5g, PEG8000 165g, 制备成复方丹参微滴丸, 制备方法 如下: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粉末加水后, 于 60°C搅拌 lOmin以上, 得到中药组合物预混料。

(1) 化料步骤: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预混料与 PEG-8000投入到均质机中, 以 2500rpm均 质混合, 时间 lOOmin, 然后, 以 6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50min, 在化料过程中, 物料的温 度保持在 80°C, 得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150°C、 滴制振动频率 150Hz、 滴制压力为 2Bar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滴制速度与步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2mm的滴丸素丸, 所 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100°C。

(4) 干燥步骤: 将所述滴丸采用流化干燥设备进行流化干燥, 于 50°C干燥 2h, 得干燥滴 丸素丸。

(5) 包衣步骤: 所述干燥滴丸素丸在流化床中包衣, 包衣材料与素丸重量比为 1:25, 包 衣液浓度为 10wt%, 于温度 40°C进行包衣, 得包衣滴丸, 包衣材料虫胶。

实施例 22

取实施例 1 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92g、 PEG- 1000 270g, 制备成复方丹参微滴丸, 制备方法 如下:

将中药组合物粉末加水后, 于 30°C搅拌 lOmin以上, 得到药物预混料。

(1) 化料步骤: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与 PEG-1000 投入到均质机中, 以 2500rpm均质混 合, 时间 lOOmin, 然后, 以 6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20min, 在化料过程中, 物料的温度保 持在 100°C, 得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70°C、 滴制振动频率 100Hz、 滴制压力为 1.0Bar、 加速度 1G, 滴制速度 10Kg/h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上述滴制速度 与步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2mm的滴丸素丸, 所 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80°C。

(4) 干燥步骤: 将所述滴丸采用梯度升温干燥法干燥, -20Ό形成流化态, 于 15°C干燥

10min, 于 35°C干燥 10min, 于 55°C干燥 30min, 得干燥滴丸素丸。

(5) 包衣步骤: 所述干燥滴丸素丸在流化床中包衣, 包衣材料与素丸重量比为 1:25, 包 衣液浓度为 10wt%, 于温度 40°C进行包衣, 得包衣滴丸, 包衣材料为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实施例 23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105g、 PEG-4000和 PEG-6000 1:1的组合 35g, 制备成复方 丹参微滴丸, 制备方法如下:

将中药组合物粉末加水后, 于 80°C搅拌 lOmin以上, 得到中药组合物预混料。

(1) 化料步骤: 将中药组合物预混料与 PEG-4000和 PEG-6000 1:1的组合投入到均质机 中, 以 25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lOOmin, 然后, 以 6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80min, 在化料 过程中, 物料的温度保持在 80°C, 得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输送至滴头, 在滴头温度 100°C、 滴制振动频率 200Hz、 滴制压力为 3.0Bar、 加速度 20G、 滴制速度 40Kg/h的条件下, 经滴头振动滴制, 上述滴制速 度与步骤 (1) 化料速度匹配;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气体中快速冷却, 凝固成粒径为 2mm的滴丸素丸, 所 述冷却气体的温度为 -120°C。

(4) 干燥步骤: 将所述滴丸采用梯度升温干燥法干燥, 30°C形成流化态, 于 35°C干燥 120mm, 于 55°C干燥 60min, 于 100°C干燥 60min, 得干燥滴丸素丸。

(5) 包衣步骤: 所述干燥滴丸素丸在流化床中包衣, 包衣材料与素丸重量比为 1:25, 包 衣液浓度为 10wt%, 于温度 35°C进行包衣, 得包衣滴丸, 包衣材料是丙烯酸甲酯。

实施例 24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600g、 冰片 5g以及滴丸基质木糖醇 600g。

(1) 化料步骤: 先将木糖醇加入化料罐中, 加热至 90°C, 预先熔融, 再加入中药组合 物, 混合均匀成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通过加压方式输送到滴头, 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 在 滴头温度为 40°C、 滴制振动频率为 50Hz的条件下, 使所述熔融药液流入滴头, 并从滴头底部 滴出;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管道内采用低温惰性气体进 行冷却, 冷却温度 -20°C, 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

(4) 干燥、 包衣步骤: 将冷却后的固态滴丸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 , 干燥温度为

75 °C, 制成粒径为 0.2mm~1.0mm的包衣微滴丸;

(5) 包装步骤: 将所述包衣微滴丸进行胶囊装填, 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 100%在线检 重, 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滴丸粒径 0.2~1.0mm。

其中, 在滴制过程中, 滴丸成形情况通过频闪照射加目测, 可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及调整; 在载药包衣后, 为提高滴丸的粒径均匀度及圆整度, 还可加入筛丸整粒步骤。

实施例 25

取实施例 1 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600g、 冰片 5g 以及 PEG-6000 和 PEG-4000 滴丸基质

(1) 化料步骤: 先将 PEG-6000和 PEG-4000加入化料罐中, 加热至 120°C, 预先熔融, 再加入中药组合物, 混合均匀成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通过加压方式输送到滴头, 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 在 滴头温度为 80°C、 滴制振动频率为 20Hz的条件下, 使所述熔融药液流入滴头, 并从滴头底部 滴出;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管道内采用低温惰性气体进 行冷却, 冷却温度 -80°C, 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

(4) 干燥、 包衣步骤: 将冷却后的固态滴丸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 , 干燥温度为 150°C, 制成粒径为 0.5mm~1.0mm的包衣微滴丸;

(5) 包装步骤: 将所述包衣微滴丸进行胶囊装填, 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 100%在线检 重, 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其中, 在滴制过程中, 滴丸成形情况通过频闪照射加目测, 可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及调整; 在载药包衣后, 为提高滴丸的粒径均匀度及圆整度, 还可加入筛丸整粒步骤。

实施例 26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600g、 冰片 5g以及 PEG-1000滴丸基质 120g。

(1) 化料步骤: 先将 PEG-1000加入化料罐中, 加热至 40°C, 预先熔融, 再加入中药组 合物, 混合均匀成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通过加压方式输送到滴头, 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 在 滴头温度为 40~60°C, 滴制振动频率为 200Hz的条件下, 使所述熔融药液流入滴头, 并从滴头 底部滴出;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管道内采用低温惰性气体进 行冷却, 冷却温度-

100°C, 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

(4) 干燥、 包衣步骤: 将冷却后的固态滴丸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 , 20°C形成流化 态, 25°C干燥 60min, 45°C干燥 30min, 55°C干燥 30min, 制成粒径为 3.0mm~4.0mm的包衣 微滴丸;

(5) 包装步骤: 将所述包衣微滴丸进行胶囊装填, 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 100%在线检 重, 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其中, 在滴制过程中, 滴丸成形情况通过频闪照射加目测, 可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及调整; 在载药包衣后, 为提高滴丸的粒径均匀度及圆整度, 还可加入筛丸整粒步骤。

实施例 27

取实施例 1 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600g、 冰片 5g 以及 PEG-6000、 PEG-4000 滴丸基质

(1) 化料步骤: 先将 PEG-6000和 PEG-4000加入化料罐中, 加热至 120°C, 预先熔融, 再加入中药组合物, 投入均质机中, 以 lOOOrpm均质混合, 时间 lmin, 然后, 以 3000rpm均 质化料, 时间 lmin, 在化料过程中, 物料的温度保持在 60°C, 得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通过加压方式输送到滴头, 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 在 滴头温度为 70°C, 滴制振动频率为 50Hz、 滴制压力为 0.5Bar的条件下, 使所述熔融药液流入 滴头, 并从滴头底部滴出;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管道内采用低温惰性气体进 行冷却, 冷却温度 0°C, 使 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 ( 4 ) 干燥、 包衣步骤: 将冷却后的固态滴丸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 , 干燥温度为 150°C, 制成粒径为 0.2mm的包衣微滴丸;

( 5 ) 包装步骤: 将所述包衣微滴丸进行胶囊装填, 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 100%在线检 重, 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实施例 28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600g、 冰片 5g以及 PEG-6000滴丸基质 1800g。

( 1 ) 化料步骤: 先将 PEG-6000加入化料罐中, 加热至 120°C, 预先熔融, 再加入中药组 合物, 投入均质机中, 以 5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200min, 然后, 以 l OOOOrpm均质化料, 时 间 lmin, 在化料过程中, 物料的温度保持在 100°C, 得熔融药液;

( 2 )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通过加压方式输送到滴头, 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 在 滴头温度为 300°C, 滴制振动频率为 300Hz、 滴制压力为 4.0Bar的条件下, 使所述熔融药液流 入滴头, 并从滴头底部滴出;

( 3 )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管道内采用低温惰性气体进 行冷却, 冷却温度-

150°C, 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

( 4 ) 干燥、 包衣步骤: 将冷却后的固态滴丸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 , 干燥温度为

150°C, 制成粒径为 4.0mm的包衣微滴丸;

( 5 ) 包装步骤: 将所述包衣微滴丸进行胶囊装填, 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 100%在线检 重, 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实施例 29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600g、 冰片 5g以及 PEG-4000滴丸基质 2400g。

( 1 ) 化料步骤: 先将 PEG-4000加入化料罐中, 加热至 120°C, 预先熔融, 再加入中药组 合物, 以 3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10min, 然后, 以 4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5min, 在化料 过程中, 物料的温度保持在 70~90°C, 得熔融药液;

( 2 )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通过加压方式输送到滴头, 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 在 滴头温度为 70°C, 滴制振动频率为 90Hz、 滴制压力为 LOBar的条件下, 使所述熔融药液流入 滴头, 并从滴头底部滴出;

( 3 )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管道内采用低温惰性气体进 行冷却, 冷却温度- 140°C, 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

( 4 ) 干燥步骤: 将冷却后的固态滴丸进行流化干燥, 干燥温度为 150 °C, 制成粒径为 1.0mm的微滴丸素丸。

实施例 30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600g、 冰片 5g以及 PEG-4000滴丸基质 2400g。

( 1 ) 化料步骤: 先将 PEG-4000加入化料罐中, 加热至 120°C, 预先熔融, 再加入中药组 合物, 以 4000rpm均质混合, 时间 60min, 然后, 以 9000rpm均质化料, 时间 30min, 在化料 过程中, 物料的温度保持在 90°C, 得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通过加压方式输送到滴头, 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 在 滴头温度为 100°C, 滴制振动频率为 200Hz、 滴制压力为 3.0Bar的条件下, 使所述熔融药液流 入滴头, 并从滴头底部滴出;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管道内采用低温惰性气体进 行冷却, 冷却温度-

140°C, 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

(4) 干燥步骤: 将冷却后的固态滴丸进行流化干燥, 干燥温度为 150°C, 制成粒径为 2.0mm的微滴丸素丸。

实施例 31

取实施例 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600g、 冰片 5g以及 PEG-6000滴丸基质 2000g。

(1) 化料步骤: 先将 PEG-6000加入化料罐中, 加热至 90°C, 预先熔融, 再加入中药组 合物, 混合均匀成熔融药液;

(2) 滴制步骤: 将上述熔融药液通过加压方式输送到滴头, 滴头采用蒸汽夹套保温, 在 滴头温度为 80°C, 滴制振动频率为 50Hz, 使所述熔融药液流入滴头, 并从滴头底部滴出; (3) 冷凝步骤: 滴出的药滴在冷却管道内采用低温惰性气体进 行冷却, 冷却温度 -20°C, 使滴出的药液冷却成固态滴丸;

(4) 干燥、 包衣步骤: 将冷却后的固态滴丸进行流化干燥及载药包衣 , 干燥温度为 75 °C, 制成粒径为 L0~2.0mm的包衣微滴丸;

(5) 包装步骤: 将所述包衣微滴丸进行胶囊装填, 并通过胶囊检重机完成 100%在线检 重, 然后包装成最终产品。

其中, 在滴制过程中, 滴丸成形情况通过频闪照射加目测, 可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及调整; 在载药包衣后, 为提高滴丸的粒径均匀度及圆整度, 还可加入筛丸整粒步骤。

经过发明人的研究发现, 比现有复方丹参滴丸产品而言, 实施例 15-31 得到的微滴丸同样 具有疗效好、 生物利用度高、 患者服用药物剂量小、 依从性好等类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丹酚酸 T及其制剂的制备

实施例 32

取丹参饮片, 置中药煎煮器中, 加入丹参饮片质量 6倍量的 0.3% (w/v) 的碳酸氢钠水溶 液, 煎煮 2.5h,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1.22 (80°C) 的水提浸膏。

在上述浸膏中加入 95% (v/v) 乙醇进行醇沉至醇含量 60% (v/v) (25°C), 静置 24h; 取 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32 (60°C) 的醇沉浸膏。

将上述醇沉浸膏用水溶解, 过 AB-8大孔吸附树脂, 用 pH=3.0的盐酸水溶液冲洗至洗脱液 近乎无色, 然后, 用柱体积 5 倍量的 95% (v/v) 乙醇进行洗脱, 洗脱液浓缩为无醇味的浸 膏。

将前一步骤得到的浸膏用流动相溶解 (乙腈:水:甲酸 (体积比) =15:85:1), 使用法国 NOVASEP LC80-600 动态轴向高压制备液相色谱仪进行纯化, 色谱填料为 C18 反相硅胶柱

( ΙΟμηι, YMC公司); 用乙腈:水:甲酸 (体积比) =15:85: 1进行等度洗脱; 流速 300mL/min; 检测波长 280nm。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洗脱过程, 收集保留时间在 21.2-24.0min的组分, 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干, 得到丹酚酸 T样品。

将上述丹酚酸 T样品用流动相 (乙腈:水:甲酸 (体积比) =17:83: 1 ) 溶解, 使用 Waters Prep 400制备液相色谱仪进行手性异构体分离, 色谱柱为 CHIRALCEL® OD-RH反相手性色谱 柱 (250x20mm, 5μηι) ; 用乙腈:水:甲酸 (体积比) =17:83: 1进行等度洗脱; 流速 25mL/min; 检测波长 280nm。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洗脱过程, 收集保留时间在 19.5-21. Imin 的 (5 丹 酚酸 T组分、 23.9-25.3min的 (R 丹酚酸 T组分, 先用旋转蒸发仪在 30°C下浓缩洗脱液, 然后 再冻干, 得到 (S)-丹酚酸 T和 (R 丹酚酸 T纯品。

高分辨质谱给出准分子离子峰 [M-H]- (5 丹酚酸 T m/ Z =537.1033 ; (R)-丹酚酸 T /z=537.1032。

(S)-丹酚酸 T和 (R 丹酚酸 T的核磁共振图谱数据归属见下表:

表 6 (R)-丹酚酸 T的核磁共振数据(DMSO, J Hz)

表 7 (S)-丹酚酸 T的核磁共振数据(DMSO, J Hz)

为了更好的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下述试验来说明。

试验实施例 1

1实验材料

1.1动物

SD 大鼠, 雄性, 体重 200g, 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动物合格证号: SCXK (京) 2007-0001。

家兔, 体重 1.7-2.0kg, 雄性, 由南京江宁县汤山青龙山动物繁殖场提供, 实验动物生产许 可证: SCXK (苏) 2007-2008,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SCXK (苏) 2007-2008。

1.2药物与试剂

按照实施例 1制备: 丹参三七提取物 2种。 提取物 A (加冰片)、 提取物 B (无冰片)。 水 合氯醛,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

阿司匹林肠溶片: 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批号: 111001。

AA (花生四烯酸): 规格 10mg/瓶, sigma公司提供, 批号 1001126252。

ADP (腺嘌呤核苷二磷酸单钠盐): 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进口分装), 批号:

990527; 胶原: 规格 10mg/瓶, sigma公司提供, 批号 1001162038

2.实验方法

2.1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实验

32 只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 模型组、 提取物 A组 (加冰片)、 提取物 B 组 (无冰 片), 每组 8只。

动物分组后, 灌胃给药 1周, 见表 8。 第 8天, 动物以 10%水合氯醛 (3ml/kg ) 腹腔内麻 醉。 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鼠板上, 将导线插入大鼠右前肢和双后肢皮下, 接 MedLab-U/8 C 生物 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大鼠 II导心电图。 左胸前壁剃毛, 经口腔气管插管, 接动物呼吸机, 呼 吸频率 80次 /min, 潮气量 3ml/100g, 吸呼比 1 : 1。 胸部以左前外侧切口剪断第三肋进胸, 用镊 子小心提起心包膜并撕开, 大部分动物在左心耳下缘与肺动脉圆锥间可以 看见左冠状静脉主干 走行, LAD与之伴行。 用 4-0医用缝合丝线在距左心耳下缘约 l -2mm处, 左冠状静脉主干附 近的室间沟内, 将 LAD连同少量心肌组织一起缝扎。 然后逐层关胸, 待大鼠自主呼吸恢复后 拔除气管插管。

检测指标设定: 结扎 4 小时后, 动物处死, 将心脏取下, 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吸去水 分, 沿冠状沟剪去心房称心室湿质量。 沿心室沟从心尖到心基部平行将心室切成 1 mm厚的心 肌片 (5片), 将心肌置于 TTC染色剂中, 在 37 °C恒温水浴中染色 15 min, 正常心肌被染为红 色, 梗死区心肌为白色, 精密称取每片心肌梗死区湿质量, 然后计算梗死区湿重量占心室湿质 量的百分率(%;)判断梗死范围。

表 8分组及给药

2.2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实验

家兔随机分为 4组: 模型对照组给予蒸熘水、 阿司匹林 60mg/ml组, 提取物 A低、 高剂量 组给药剂量为 42、 84mg/kg (分别为临床等效剂量的 1、 2倍); 灌胃给药, 每日 1次, 连续 7 天。 给药容积为 1ml/ kg体重。 于第 7 天灌胃给药后 60min局麻下颈动脉放血, 枸橼酸钠 ( 3.8% ) 1 :9抗凝, 以 1000r/min离心 10min, 取富血小板血浆 ( PRP ) , 剩余部分以 3000r/min 离心, 取贫血小板血浆 (PPP ), 聚集诱导剂用 ADP (终浓度 3μ § /ηι1 ), ΑΑ (终浓度 80μ § /Γη1 ) , 胶原 (5μ § /ιη1 )。 用 STEELIEX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血小 max聚集 率, 并按下述公式计算抑制率。

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给药组血小板聚集率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 = X 100

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

3.实验结果

3.1 大鼠心肌梗塞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 9, 在预给药 7天后, 提取物 A、 B组, 心肌梗死部分重量 (0.0685±0.0182, 0.0923 ±0.0191) 与模型组 (0.1209±0.0199g) 比较明显减少, 且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组间比 较数据, A组的心梗比例相较 B组有显著的降低, 且两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表 9丹参三七提取物对大鼠心肌梗死重量的影响 (n=6)

注: 和模型组相比, *: p<0.05; 和 A组相比, ": p<0.05

3.2 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

由表 10可见, 提取物 A对 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 有抑制作用, 与空白组比较差 异有显著性。 提取物 A抑制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阿斯匹林无显著性 差异。

表 10.提取物 A对 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 ±s, n=8)

*P<0.05 ** P<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由表 12可见, 提取物 A对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 有抑制作用, 与空白组比较差 异有显著性。 提取物 A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阿斯匹林 显著性差异。

表 12.提取物 A对胶原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s, n=8) 提取物 A-低 42 10.21 ± 3.54* 提取物 A-高 84 5.78 + 0.98**

*Ρ<0·05 ** Ρ<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4.讨论

根据本实验结果, 仅用丹参三七提取物 (Β组), 连续给予 7天, 即可起到抗大鼠结扎性心 肌梗塞的药效作用。

丹参三七提取物加上冰片 (Α组) 连续给予 7天, 该组动物的心梗率明显小于不含冰片的

Β组。 而且对 ADP、 AA、 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显著抑制作 用。

初步结论为在抗心肌梗塞的药效中, 增加冰片具有一定加强药效作用。

试验实施例 2 : 两种复方丹参滴丸样品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影 响的比较试验

1.实验动物:

SD大鼠, 雄性, 体重 340~360g, 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动物合格证 号: SCXK (京) 2007-0001。

2.药物、 试剂和仪器:

本发明的复方丹参微滴丸按照复方丹参微滴丸 制备例 15进行制备。

对比药物: 国内已经上市的复方丹参滴丸,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麻醉用水合氯醛、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 )。

实验仪器: MedLab-U/8 C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南京美易公司。

3.实验方法

动物分组: 将试验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 S组 (假手术组)、 M组 (模型组)、 Y组 (阳性 药组, 酒石酸美托洛尔, 批号: 1201039 )、 F 组 (本发明的复方丹参微滴丸)、 G组 (国内产 品, 批号: 2011 L16 ) , 每组 10只。

造模及给药方法: 动物分组后, 灌胃给药 7d, 见表 13。 第 8d, 大鼠以 10%水合氯醛 ( 3ml/kg ) 腹腔内麻醉。 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小木板上, 以大头针插入大鼠右前肢和双后肢皮 下, 连接 MedLab-U/8 C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记录大鼠心电图。 左胸前壁剃毛, 经口腔气管 插管, 连接动物呼吸机, 呼吸频率 80次 /min, 潮气量 3 ml/100g, 吸呼比 1 : 1。 胸部以左前外 侧切口剪断第三肋进胸, 用镊子小心提起心包膜并撕开, 大部分动物在左心耳下缘与肺动脉圆 锥间可以看见左冠状静脉主干走行, LAD 与之伴行。 用 4-0 医用缝合丝线在距左心耳下缘约 l~2mm处, 左冠状静脉主干附近的室间沟内, 将 LAD连同少量心肌组织一起缝扎。 观察见心 电图有 J点升高 O. lmV以及左心室前壁变苍白者表示模型建立成功 。 然后逐层关胸, 待大鼠自 主呼吸恢复后拔除气管插管。 连续记录心电图 4h, 动物麻醉状态下剪取心脏, 切片染色, 计算 心肌梗死率; 取动物血清, 备用。

心肌梗死率 (%) =梗死区湿重 /全心湿重 X 100% 表 13分组及给药

组别 齐 IJ量 (mg/kg ) 给药量 预给药时间

S组 (假手术组) 110 lml/100g 7d

M组 (模型组) 223 lml/100g 7d

Y组 (阳性药组, 酒石酸美托洛尔) 4.5 lml/100g 7d

G组 (国内复方丹参滴丸) 115 lml/100g 7d

F组 (本发明药物) 84 lml/l OOg 7d

4.实验结果

4.1对心肌梗死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 14。 由表 14可见, 在预给药 7天后, M组 (模型组) 心肌梗死率显著高于 S组 (假手术组), 说明模型成功。 G组、 F组的心肌梗死率分别为 3.38%、 3.32%, 显著低于模型 组 (5.07% ), 且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说明两样品均具有一定的抗急性心肌梗死作用 。 但 是, G组和 F组相比, 心肌梗死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05 )。

表 14复方丹参滴丸各组对大鼠心肌梗死率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全心平均湿重 (g ) 梗死区平均湿重 (g ) 心肌梗死率 (%)

S组 8 0.8254±0.0294 0.0000±0.0000 0.00±0.00

M组 10 0.8207±0.0447 0.0414±0.0051 5.07±0.75

Y组 9 0.8783±0.0571 0.0233±0.0038 2·65±0·33*

G组 10 0.8493±0.0641 0.0288±0.0052 3.38±0.49*#

F组 10 0.8061±0.0668 0.0268±0.0054 3·32±0·59*# 注: 与 Μ组 (模型组) 相比, * : ρ<0.01 ; 与 Υ组 (阳性药组) 相比, #·· ρ<0.01

4.2对心梗大鼠心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 15, 各组大鼠在观测时间内, 结扎 0~lh 内, 各组大鼠心率大小依次为 F组, G 组、 M组、 Y组、 S组, lh后, 各组心率均出现下降趋势。 在观察时间内, Y组、 S组的心率 变化较平稳。 各组大鼠间心率无显著性差异。

表 15复方丹参滴丸样品对大鼠心率的影响 (次 /min)

5. 结论: 在本实验设定的剂量下, 各组对冠状动脉结扎大鼠均具有一定的抗急性 心肌梗死 作用, 尤其是本发明的微滴丸在剂量 84mg/kg时的心肌梗死率 3.38±0.49%与国内的复方丹参滴 丸产品在剂量 115mg/kg的心肌梗死率 3.32±0.59%的疗效相似。 由此可见, 本发明的微滴丸在 剂量 84mg/kg就能达到国内复方丹参滴丸产品在剂量 115mg/kg的药效作用, 其疗效优于现有 复方丹参滴丸, 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 患者服用药物剂量小、 依从性好等有益效果。